🌈个人主页:
⛅个人推荐:
⚡学好数据结构,刷题刻不容缓:
🌙心灵鸡汤:总有人要赢,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网络编程
⭐⭐⭐IP地址
这里教大家如何查看自己电脑的IP的位置
- 在设置中搜索网络设置
- 点击网络连接属性即可(win11)
⭐⭐⭐端口号
⭐⭐⭐协议
协议的作用就是为了在进行网络通信的时候,使每台电脑能够按照同一套规则进行数据的解析,这样就会让每一台电脑的数据都可以被其他的电脑接受和解析.总而言之,协议就是对于如何进行网络通信做了一个约定
由于网络通信的整个过程的细节非常庞大,如果只使用一个协议,就会导致这个协议结构复杂化,且有了高耦合的问题,所以就会对协议进行分层,每一层只干一个/一类问题,
OSI七层模型:
这种分层模式只存在于教科书中,并没有在实际应用中大量采用,在实际场景中我们最常用的是TCP/IP五层网络模型.
而对于程序员来说我们可以干预的只有应用层,其他的都是交给操作系统或者硬件设备.
⭐⭐⭐网络设备所在的分层:
• 对于⼀台主机,它的操作系统内核实现了从传输层到物理层的内容,也即是TCP/IP五层模型的下四层;
• 对于⼀台路由器,它实现了从⽹络层到物理层,也即是TCP/IP五层模型的下三层;
• 对于⼀台交换机,它实现了从数据链路层到物理层,也即是TCP/IP五层模型的下两层;
• 对于集线器,它只实现了物理层;
🔥🔥🔥封装
对于网络通信的时候,如何传输数据的,这里一共有两个过程,封装和分用.
举个例子:
你使用QQ发送了一个hello给你的同学,此时你在输入框中输入字符串之后,数据就会被打包为一个应用层数据包,里面可能会有你的QQ号,接受者的QQ号,消息的发送时间,消息的内容…
然后应用层数据包就会以参数的形式被传递给传输层API调用,进入传输层,在传输层中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包装,称为一个传输层数据包(传输层这里有很多协议,这里使用UDP演示).
进一步传输层数据包也会调用网络层的API,进入网络层,在网络层中也有很多的协议,这里我们以IPv4为例,在日常开发中如果没有强调的话,说的都是IPv4, IPv6还没有大量普及…然后对数据作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然后进一步调用数据链路层的API,进入数据链路层,这里的协议主要是以太网,(我们平时的网线就是这个),对数据作进一步的加工-添加以太网帧头帧尾.
最后数据进入到物理层,将二进制数据转化为光信号,电信号这样的数据传输给真正的物理硬件…
我们上述都是在消息发送者的角度观察的,现在消息发出去,进入接受者视角,这个过程,其实和我们上述的过程刚好是相反的,对数据一步一步进行解析,这道最后进入应用层展示接受到的数据.
🔥🔥🔥网络套接字
操作系统给应用程序提供的API(传输层给应用层提供的API),即socket api
接下来我们就学习的是操作系统给到我们提供的socket(Java版)
这里的socket api提供了两个不同版本的api, UDP, TCP,
这里也有一个经典的面试题:UDP和TCP的区别:
- TCP:有连接,可靠传输,面向字节流,双全工.
- UDP:无连接,不可靠传输,面相数据报,双全工.
- 有无连接: 此处谈到的连接,并不是物理层面的连接,而是一种"抽象" 的连接.通信对方都保存了对方的信息,这就相当于"有连接",如果没有保存对方的信息,就表示的是"无连接"
- 是否可靠传输: 这里的可靠传输,并非是只100%可以到达对方,而是尽可能 相对来说不可靠传输:就是完全没有考虑是否能够达到对方~
TCP:内置了一些机制,能够保证,可靠传输.
UDP则没有可靠性机制
UDP则完全不管数据是否顺利传到了对方
面相字节流:
这里的字节流就和文件流/水流是一样的特点.
我们可以一次从文件中读取100个字节,也可以一次读写50个字节…
TCP可以一次读写100个字节,第二次50个字节…
面向数据报:
UDP每次传输数据的时候,都是以数据报为一个单位进行传输的.
双全工:一个通信链表,可以发送数据/也可以接受数据(双向通信)
预支对用的:单双工:一个通信链路,只能发送/只能接受(单向通信)
🔥🔥🔥UDP和TCP的使用
这里主要介绍一下UDP的使用,首先了解UDP的API
DatagramSocket 代表一个socket对象(可以理解为网卡这种硬件设备的抽象表达形式),我们就可以后面利用 DatagramSocket 间接操作网卡.
我们想要简单实现一个网络编程的场景,就需要两个程序:
- UDP 服务器
- UDP 客户端
主动发起通信的一方我们称为客户端,另一方就是服务器.
🔥🔥🔥UDP实现网络编程
这里我们模拟实现一个客户端给服务器发送一条短信 hello 的整个过程
服务器代码: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DatagramPacket;
import java.net.Datagram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Exception;
public class UdpEchoServer {
private DatagramSocket socket=null;
public UdpEchoServer(int port) throws SocketException {
socket=new DatagramSocket(port);
}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启动!!!");
while(true){
DatagramPacket requestPacket=new DatagramPacket(new byte[4096],4096);
socket.receive(requestPacket);
String request=new String(requestPacket.getData(),0,requestPacket.getLength());
String response=process(request);
DatagramPacket responsePacket=new DatagramPacket(response.getBytes(),response.getBytes().length,
requestPacket.getSocketAddress());
System.out.printf("[%s:%d] req=%s, resq=%s\n",requestPacket.getAddress(),requestPacket.getPort(),
request,response);
}
}
public String process(String request){
return requ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UdpEchoServer server=new UdpEchoServer(9090);
server.start();
}
}
客户端代码: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UdpEchoClient {
private DatagramSocket socket = null;
private String serverIP;
private int serverPort;
public UdpEchoClient(String serverIP, int serverPort) throws SocketException {
socket = new DatagramSocket();
this.serverIP = serverIP;
this.serverPort = serverPort;
}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启动客户端");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while (true) {
System.out.print("-> ");
String request = scanner.next();
DatagramPacket request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request.getBytes(), request.getBytes().length,
InetAddress.getByName(this.serverIP), this.serverPort);
socket.send(requestPacket);
DatagramPacket response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new byte[4096], 4096);
socket.receive(responsePacket);
String response = new String(responsePacket.getData(), 0, responsePacket.getLength());
System.out.println(respons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UdpEchoClient client = new UdpEchoClient("127.0.0.1", 9090);
client.star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