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1卷)题
1.一对单体难于发生共聚反应的条件是
A、716172b147958b66d6d5df2714277133.png B、11409f0a9d54c74cc44b72932d68b4a6.png C、086159800d17ae1419d142558d32f971.png D、4e1f9fdc5b2fec656b3c65b0ada79a80.png
2.为了合成聚乙烯醇,应该采用下列哪一种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
A、环氧乙烷 B、醋酸乙烯酯 C、乙烯醇
3.在乳液聚合的第二阶段,补加一定量的引发剂后
A、 聚合速率降低 B、 聚合物分子量降低
C、 聚合物分子量增大 D、 聚合速率增大
1.逐步聚合实施方法(Process of Step-polymerization)
2.偶合终止(Coupling Termination)
3.单体单元(Monomer Unit)
4.结构单元(Structural Unit)
5.杂链聚合物(Hetero-chain Polymer)
6.平均官能度(Aver-Functionality)
1.比较合成高压聚乙烯和低压聚乙烯在催化剂、聚合机理、产物结构上的异同。
2.自由基聚合时,单体转化率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有何特征?与聚合机理有何关系?
3.什么是凝胶效应和沉淀效应?举例说明。
4.通过碱滴定法和红外光谱法同时测得21.3g聚已二酰己二胺试样中含有2.50×103mol的羧基。根据这一数据,计算得到数均分子量为8520。试问计算时需作何假定?如何通过实验来确定其可靠性?如该假定不可靠,如何由实验来测定其正确的765049753399e328ecee74113b4c5fcf.png值?
5.总结烯类单体的聚合特征得到以下规律:
(1)能形成聚合物的主要是乙烯、乙烯的一元取代物、乙烯的1,1-二元取代物。乙烯的1,2-二元取代物除个别外一般不聚合。
(2)大部分烯类单体能按自由基机理聚合,只有少部分按离子型机理聚合。
(3)有些单体可按自由基、阳离子和阴离子机理进行聚合。
请对以上情况加以分析说明。
6.比较硝基苯、苯醌、DPPH、FeCl3和氧的阻聚常数和阻聚效果。
1. 用萘钠的四氢呋喃溶液为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聚合。已知萘钠溶液的浓度为1.5mol/L,苯乙烯为300g。试计算若制备相对分子质量为30,000的聚苯乙烯需加多少毫升引发剂溶液?若体系中含有1.8×10
-4mol的水,需加多少引发剂?
2. 以正丁基锂和少量单体反应,得一活性聚合物种子(A)。以10-2mol的A和2mol的新鲜单体混合,50分钟内单体有一半转化为聚合物,计算kp值。假定无链转移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