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来源:叨叨游戏网
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卷面合计等级
正确点
同学们,做题要认真仔细哦,祝你成功!

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汉字

kǒnɡ xì yǎnɡ wò chuí bèi mí huò zhēn chá

( )

ɡònɡ xiàn bīn fēn hé xié biàn lùn lǐ cǎi

( )

2、在正确的答案下划“√”

饶恕yáo shù ráo shù 肺腑fèi fù shì fǔ xuè xiè xiǎo

堤坝tí bà dī bà)不思索(jiǎ jià jiā)梦以求(mèi wèi

(积 绩)麻 躲(蔽 壁) (辫 辩)解

3、组词

弧( 径( 扰( yù

孤( 经( 拢( xū

毁( )( )( )饰( )( )(

4、词语积累:(1)把成语或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寒( )暖 )心( )目 花( )叶(

骨( )如( )之以( 响( )云(

2)请仿照例子写出5个带有数字的成语,多写加分,但最多不超过10个。

如:

3)任选上一题中一个带灵敏字的成语写一句话。

5、句段积累:(1)按课文内容填空:

A、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 ;漓江

的水真清啊,清得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 的悲翠。

B、上题一段话选自《 》一文,写了漓江的水

的特点,运用了 修辞方法。

C、江南好,

青箬笠,绿蓑衣,

浮天水送无穷树,

黄梅时节家家雨,

2)填写名言、警句、谚语等。

A ,勿施于人。

B ,风雨不久到。

C、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 。我要把

,投入到 。(雷锋)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课内阅读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 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 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 动物以及宫室 器用 名目有四十多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6、这段话选自( )写的《 》,文章是一篇( )。

7、我们可以这样理清文章的顺序:路上→( )→( )→( →(

8、这两段话分别写的是

9、由外洞进入内洞的唯一的通道是

10、这段话中画“ ”句子写了什么? ,这个句子一开始就直接告诉我们“我”仰卧在小船里进内洞,“自以为……贴着船底了”的描写是不是多余的?为什么?

11、“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这句话写出作者 ,“( )”,“( )”这两个词告诉我们 ,说明

运用了“要是……准”的假设句式,准确表达了作者

12、文中既点明双龙洞名称的来历,又照应了课题的一句话是:

作者在洞内看到的景物有:( ),把描写这些景物的句子用“ ”划出来

13、内洞的特点是:

1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蜿蜒: 。多端:

15、把文中划“ ”处加上标点。

16、“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这句话的意思是 ,“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说明:

(二)课外阅读

“咔嚓——呼“,一声尖响,一阵冷风骤雨,在沉闷拥挤的车厢里激起一片惊呼。原来,后车,厢前排那块有裂纹的玻璃窗,在公共汽车急转弯中被震飞了小半块,幸好没伤人。

一阵忙乱这后,就听见乘客中有人说:“大清早就触霉头!”“现在乘车啊,真是……”

后门那位理着童花式短发的年轻女售票员红着脸,一声不吭地站起来,走到玻璃窗前。座位上一对盲人夫妇手握着手,默默地坐着,雨水已打湿了他们的脸和前襟。姑娘的脸更红了,忙撑开手中的花折伞,堵住洞口。

车厢里一下子静了,大家的目光柔和下来。

“对不起,师傅们,这块玻璃应该换了。怪我们……”姑娘柔气轻声地刚说了一半,一阵狂风把娇小的她刮退半步,话也咽了进去。这时,一只大手抓住伞柄,助她往前一顶,只听“咝——”,伞面被尖利的玻璃撕开了一道口子,伞骨也断了一根,但洞口又封住了。“哟——姑娘却朝着身边这位大汉感激地笑了,笑得弯了眉毛。

“你去吧,我来!“大汉胸前的红字告诉人们,他是一位钢铁工人。他的声音也像金属一样铿锵有力。

姑娘又去忙着招呼售票,只是声音更甜更亮。

“玻璃窗修好了?“盲人夫妇问。

“雨停了。”大汉回答。

“那就好。”

乘客们都善意地笑了,车厢里显得格外温暖。

公共汽车又驶过两站。大汉边上一位正在背外语的小伙子突然伸出手说:“你该下车了,交给我吧!”“你怎么知道?”“咱们都是老乘客了。”“好,哈哈……”

又过了两站,小伙子也要下车了,一位女同志刚想接过来,可是伞柄却被一个面皮白白的高中生急忙抢了过去。周围的人又笑了。

一站又一站,一人又一人。伞柄被众人捏得暖烘烘的。这上面的暖意不断传给后来者,也传给了车厢里的每一个人。

17、填近义词或反义词

尖利(近义词)—— 惋惜(近义词)——

幸好(近义词)—— 暖烘烘(反义词)——

18、“激”字在字典中有下面几种义项:A、(水)受阻或震荡而向上飞溅;B、冷水突然刺激身体使得病;C、急剧、强烈;D、受某种影响而感情冲动。

下面句子中的“激”字应选哪种解释?请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声尖响,一阵冷风骤雨,在车厢里起一片惊呼。(

2)江水冲到礁石上起六七尺高。(

3)这真是一场战!(

4)他被大雨着了!

19、乘客们都善意地笑了,车厢里显得温暖。

乘客们都善意地笑了,车厢里显得格外温暖。

读上面两句话,联系短文内容体会一下用上带点词后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20、文中画“ ”句子中的“一只大手”是指 (谁)的大手?联系上下文想想,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这个人

的思想品质。这句话主要抓住了此人物的 (什么)描写来写的。

2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2、读短文最后一句,“暖意”表面上指什么?实际上又指什么?

三习作

23、同学们,你对乡村生活和田园景物一定有不少了解吧,那么就请你写一写乡村的景物,或者乡村的人物,或者与乡村有关的一件事。写景要抓住特点,写人、事都要清楚、具体。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字数在300字以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