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技术(士)①-基本知识;②-相关专业知识;③-专业知识;④-专业实践能力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与医学伦理学
单
| 元 | 细 目 | 要 求 | 科 目 |
| 医学伦理道德 | 1.医患关系 | 熟悉 | ① |
| 2.医疗行为中的伦理道德 |
| 3.医学伦理道德的评价和监督 |
单
| 元 | 细 目 | 要 点 | 要 求 | 科 目 |
| 一、卫生检验综合知识 | 1.计量法规 | | 熟悉 | ① |
| 2.卫生标准 | | 熟悉 |
| 3.卫生法 | | 了解 |
| 二、医学微生物基本知识 | 1.医学微生物学总论 | (1)微生物 | 掌握 | ① |
| (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 了解 |
| 2.细菌基本知识 | (1)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 掌握 | ① |
| (2)细菌的结构 | 掌握 |
| (3)细菌的营养 | 掌握 |
| (4)细菌的生长繁殖 | 掌握 |
| (5)细菌的新陈代谢 | 掌握 |
| (6)细菌的人工培养 | 掌握 |
| (7)细菌的突变 | 熟悉 |
| (8)噬菌体 | 熟悉 |
| 3.细菌致病原理 | (1)引起疾病的细菌类型 | 掌握 | ① |
| (2)细菌的致病过程 |
| (3)致病决定因子和致病决定基因 |
| (4)细菌致病能力 |
| (5)病原细菌确定原则 |
| 4.病毒基本知识 | (1)病毒的特性 | 掌握 | ① |
| (2)病毒的分类和命名 |
| (3)病毒的增殖 |
| (4)病毒的培养 |
| (5)病毒的形态结构 |
| (6)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
| (7)病毒病的免疫预防 |
| 5.病毒致病原理 | (1)病毒引起疾病类型 | 熟悉 | ① |
| (2)病毒感染与繁殖的过程 |
| (3)病毒感染的类型 |
| (4)病毒感染引起的暂时性免疫抑制 |
| (5)病毒感染引起宿主细胞的变化 |
| (6)病毒感染引起的机体变化 |
| 6.消毒 | (1)概念 | 掌握 | ① |
| (2)消毒方法 |
| (3)影响消毒灭菌的效果因素 |
| 三、传染病病原 | 1.细菌 | 鼠疫、霍乱、伤寒和副伤寒、淋病、梅毒、白喉、百白咳、脑膜炎奈瑟菌、致病性链球菌、钩端螺旋体、莱姆、布氏菌、炭疽、斑疹伤寒、结核、麻风、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军团菌、流感嗜血杆菌、克雷白菌、衣原体、支原体 | ① |
| ①致病原 、标本采集 | 掌握 |
| ②病原分离 | 熟悉 |
| ③其他内容 | 了解 |
| 2.病毒 | (1)肝炎病毒 | 掌握 | ① |
| (2)HIV | 掌握 |
| (3)脊髓灰质炎 | 掌握 |
| (4)麻疹 | 掌握 |
| (5)流行性出血热 | 掌握 |
| (6)埃博拉出血热病 | 了解 |
| (7)乙型脑炎病毒 | 熟悉 |
| (8)登革热病毒 | 熟悉 |
| (9)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 了解 |
| (10)流行性感冒 | 熟悉 |
| (11)狂犬病 | 熟悉 |
| (12)腮腺炎病毒 | 熟悉 |
| (13)风疹病毒 | 熟悉 |
| (14)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 熟悉 |
| (15)病毒性腹泻 | 掌握 |
| (16)朊病毒 | 了解 |
| (18)水痘 | 了解 |
| (19)手足口病 | 了解 |
| (20)尖锐湿疣 | 了解 |
| (21)生殖器疱疹 | 了解 |
| (22)非典型肺炎 | 掌握 |
| (23)人感染禽流感病毒 | 掌握 |
| 四、细菌检验基本技术 | 1.显微镜检查 | (1)染色 | 掌握 | ③ |
| (2显微镜检查:普通显微镜 | 掌握 |
| (3)显微镜检查:暗视野和相差显微镜 | 了解 |
| (4)显微镜检查:荧光显微镜 | 熟悉 |
| 2.病原细菌分离 | (1)传统细菌分离方法 | 掌握 | ③ |
| (2)难培养细菌的分离 |
| (3)使用动物的分离方法 |
| 3.病原细菌鉴定 | (1)生化特征鉴定方法 | 掌握 | ③ |
| (2)特殊反应鉴定方法 |
| (3)噬菌体鉴定方法 |
| (4)其他特殊的鉴定方法 |
| (5)分型 |
| (6)特异性核酸片段鉴定 |
| (7)病原毒力测定 |
| 4.分离后细菌的培养和保存 | (1)纯分后细菌的培养方法 | 掌握 | ③ |
| (2)菌种保存方式 |
| 五、病毒检验基本技术 | 1.标本的采集、处理与运送 | | 熟悉 | ③ |
| 2.病毒的培养条件 | | 熟悉 | ③ |
| 3.病毒病的常规实验室诊断 | | 了解 | ③ |
| 六、核酸检验基本技术 | 1.分子生物学基本知识 | (1)核酸化学 | 熟悉 | ② |
| (2)DNA的复制与修复 |
| (3)转录 |
| (4)翻译 |
| 2.分子生物学技术概述 | (1)质粒DNA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 熟悉 | ② |
| (2)DNA酶切及凝胶电泳 |
| (3)大肠杆菌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
| (4)RNA的提取和cDNA合成 |
| (5)重组质粒的连接、转化及筛选 |
| (6)基因DNA的提取 |
| 3.探针和杂交技术 | (1)探针 | 了解 | ② |
| (2)分子杂交 | 了解 |
| 4.扩增技术 | (1)PCR概述 | 了解 | ② |
| (2)RAPD | 了解 |
| 5.高通量检测技术 | (1)生物芯片技术概述 | 了解 | ② |
| (2)生物芯片技术应用 | 了解 |
| 七、免疫血清学基本技术 | 1.免疫学基本知识 | (1)抗原 | 掌握 | ② |
| (2)抗体 | 掌握 |
| (3)抗原、抗体反应 | 掌握 |
| (4)补体(C) | 掌握 |
| (5)免疫系统 | 掌握 |
| (6)个免疫细胞特点 | 了解 |
| (7)过敏反应(变态反应) | 了解 |
| 2.抗体检测 | (1)抗体检测的基本原理 | 掌握 | ② |
| (2)抗体检测方法 | 熟悉 |
| (3)抗体检测所使用的抗原 | 熟悉 |
| (4)抗体本底测定 | 了解 |
| 3.细胞免疫检验 | (1)淋巴细胞的分离与类型鉴定 | 掌握 | ② |
| (2)免疫细胞功能测定 |
| (3)免疫细胞因子测定 |
| 4.抗原检验 | (1)抗原检测的目的 | 掌握 | ② |
| (2)抗原的检测方法 |
| (3)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
| 八、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 | 1.概论 | | 熟悉 | ④ |
| 2.样品的采集 | (1)样品的种类 | 熟悉 | ④ |
| (2)采样方法 | 熟悉 |
| (3)采样的数量 | 了解 |
| (4)采样标签 | 熟悉 |
| (5)送检 | 熟悉 |
| (6)检验 | 熟悉 |
| (7)报告 | 熟悉 |
| 3.菌落总数的测定 | (1)检样稀释及培养 | 熟悉 | ④ |
| (2)菌落计数方法 | 熟悉 |
| (3)菌落计数的报告 | 了解 |
| 4.大肠菌群测定 | (1)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熟悉 | ④ |
| (2)粪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 熟悉 |
| 5.沙门菌检验 | (1)前增菌和增菌 | 熟悉 | ④ |
| (2)分离 | 熟悉 |
| (3)生化试验 | 熟悉 |
| (4)血清学分型鉴定 | 了解 |
| (5)菌型的判定和结果报告 | 了解 |
| 6.志贺氏菌检验 | (1)增菌 | 熟悉 | ④ |
| (2)分离和初步生化试验 | 熟悉 |
| (3)血清学分型和进一步的生化试验 | 了解 |
| (4)结果报告 | 了解 |
| 7.致泻大肠艾希氏菌检验 | (1)增菌 | 熟悉 | ④ |
| (2)分离 | 熟悉 |
| (3)生化试验 | 熟悉 |
| (4)血清学试验 | 了解 |
| (5)肠毒素试验 | 了解 |
| (6)结果报告 | 了解 |
| 8.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 (1)检验方法 | 熟悉 | ④ |
| (2)动物试验 |
| 9.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 (1)增菌培养法 | 熟悉 | ④ |
| (2)直接计数方法 |
| 10.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 (1)样品处理 | 熟悉 | ④ |
| (2)一般培养 |
| (3)形态与染色 |
| (4)培养特性 |
| (5)链激酶试验 |
| (6)杆菌肽敏感试验 |
| 11.蜡样芽孢杆菌检验 | (1)菌数测定 | 熟悉 | ④ |
| (2)分离培养 |
| (3)证实试验 |
| 12.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验 | (1)增菌培养 | 熟悉 | ④ |
| (2)分离和初步生化试验 | 熟悉 |
| (3)生化特性 | 熟悉 |
| (4)血清型鉴定 | 了解 |
| 13.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验 | (1)样品处理 | 熟悉 | ④ |
| (2)增菌培养 | 熟悉 |
| (3)分离培养 | 熟悉 |
| (4)纯培养 | 熟悉 |
| (5)染色镜检 | 熟悉 |
| (6)生化特性 | 了解 |
| (7)对小鼠的毒力试验 | 了解 |
| 14.空肠弯曲菌检验 | (1)样品的收集及处理 | 熟悉 | ④ |
| (2)微需氧条件的制备 | 熟悉 |
| (3)分离培养 | 熟悉 |
| (4)初步鉴定 | 熟悉 |
| (5)确立鉴定 | 熟悉 |
| (6)生物分型 | 熟悉 |
| (7)血清分型 | 了解 |
| (8)菌种保存 | 了解 |
| (9)注意事项 | 了解 |
| 九、环境卫生微生物检验 | 1.化妆品微生物检测样品采集及处理 | (1)样品的采集及注意事项 | 掌握 | ④ |
| (2)供检样品的制备 |
| ①液体样品 | 熟悉 |
| ②膏、霜、乳剂半固体状样品 | 熟悉 |
| ③固体样品 | 熟悉 |
| 2.公共场所样品采集方法及处理 | (1)空气微生物样品采集及处理 | ④ |
| 1)撞击法 | 掌握 |
| 2)自然沉降法 | 掌握 |
| (2)茶具微生物检测样品采集及处理 |
| 1)细菌总数测定 | 掌握 |
| 2)大肠菌群测定 | 掌握 |
| (3)毛巾、床上卧具微生物检测样品采集及处理 |
| 1)细菌总数测定 | 掌握 |
| 2)大肠菌群测定 | 掌握 |
| (4)理发用具微生物检测样品采集及处理 |
| 1)大肠菌群测定 | 掌握 |
| 2)金黄色葡萄球菌测定 | 掌握 |
| (5)拖鞋微生物检测样品采集及处理 |
| 1)霉菌和酵母菌测定 | 掌握 |
| (6)游泳池水微生物检测样品采集及处理 |
| 1)细菌总数测定 | 掌握 |
| 2)大肠菌群测定 | 掌握 |
| (7)浴盆、脸(脚)盆微生物检测样品采集及处理 |
| 1)细菌总数测定 | 了解 |
| 2)大肠菌群测定 | 了解 |
| 3.生活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检测样品采集及处理 | (1)水样的采集 | ④ |
| 1)对容器的要求 | 掌握 |
| 2)容器灭菌 | 掌握 |
| (2)水样的保存方法 |
| ①基本步骤、试剂、仪器、注意事项 | 掌握 |
| 4.医疗机构污水和污泥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1)医疗机构污水的采样和样品处理 | 掌握 | |
| 1)检测总余氯指标时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 2)检测粪大肠菌群时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掌握 | ④ |
| 3)检测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时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掌握 |
| 4)检测结核杆菌时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掌握 |
| (2)医疗机构污泥的采样和样品处理 | 掌握 |
| 1)检测粪大肠菌值时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掌握 |
| 2)检测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时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掌握 |
| 3)检测结核杆菌时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掌握 |
| 4)检测蛔虫卯时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掌握 |
| 十、卫生毒理 | 1.毒理学基本概念 | (1)毒物、毒性和毒性作用 | 掌握 | ② |
| (2)剂量、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 |
| 2.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 (1)概述 | 熟悉 | ② |
| (2)生物转运机理 |
| (3)生物转化机理 |
| 3.化学毒物的毒性作用 | (1)一般毒性作用 | 掌握 | ② |
| (2)致突变作用 |
| (3)致癌作用 |
| (4)生殖发育毒性 |
| 4.化学毒物危险性评价 | (1)危险性、危险性评价概念 | 掌握 | ② |
| (2)危险性评价的组成部分 |
| 5.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 (1)安全、安全性、可接受危险度水平、实际安全剂量、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概念 | 掌握 | ② |
| (2)毒理学试验项目 |
| 十一、微生物实验室常用仪器及使用 | 1.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基本要求 | | 掌握 | ③ |
| 2.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 | | 掌握 | ③ |
| 3.常用仪器 | (1)无菌操作类 | 掌握 | ③ |
| (2)生物培养类 |
| (3)样品制备类 |
| (4)分析、检测类 |
| (5)显微成像类 |
| (6)灭菌、消毒类 |
| (7)冷冻储存类 |
| (8)其它 |
| 4.常用玻璃器皿和用具 | (1)玻璃容器类 | 掌握 | ③ |
| (2)玻璃量器类 |
| (3)其它玻璃仪器类 |
| 5.蛋白、核酸提取及相关设备 | (1)提取蛋白及核酸 | 了解 | ④ |
| (2)层析 |
| (3)检测仪 |
| 6.电泳 | (1)电泳类别 | 了解 | ④ |
| (2)PAG |
| (3)等电聚焦电泳 |
| (4)脉冲电泳 |
| (5)琼脂糖凝胶电泳 |
| (6)丙烯酰胺电泳 |
| 十二、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 | (1)概述 | 掌握 | ④ |
| (2)生物安全委员会 |
| (3)个人防护 |
| (4)病原微生物的危害评估 |
| (5)病原微生物的标准操作程序 |
| (6)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原则和常规消毒 |
| (7)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保存与使用 |
| (8)实验室工作人员培训及健康监测 |
| (9)实验室污染监测及应急预案 |
| (10)实验记录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