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促织引证解释

促织引证解释

来源:叨叨游戏网

促织的引证解释是:⒈蟋蟀的别名。引《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唐杜甫《促织》诗:“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元薛昂夫《甘草子》曲:“促织儿啾啾添瀟洒,陶渊明欢乐煞。”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促织的引证解释是:⒈蟋蟀的别名。引《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唐杜甫《促织》诗:“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元薛昂夫《甘草子》曲:“促织儿啾啾添瀟洒,陶渊明欢乐煞。”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简体是:促织。 注音是:ㄘㄨˋㄓ。 繁体是:促織。 拼音是:cù zhī。 结构是:促(左右结构)织(左右结构)。

促织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蟋蟀的别名。促织[cùzhī]⒈蟋蟀的别名。

二、网络解释

促织(聊斋志异中的篇章)《促织》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综合释义:蟋蟀的别名。参见「蟋蟀」条。《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唐杜甫《促织》诗:“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元薛昂夫《甘草子》曲:“促织儿啾啾添瀟洒,陶渊明欢乐煞。”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汉语大词典:蟋蟀的别名。《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唐杜甫《促织》诗:“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元薛昂夫《甘草子》曲:“促织儿啾啾添潇洒,陶渊明欢乐煞。”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国语辞典:蟋蟀的别名。参见「蟋蟀」条。促织[cùzhī]⒈蟋蟀的别名。参见「蟋蟀」条。其他解释:虫名,蟋蟀之一名。《尔雅·释虫》:「蟋蟀,蛬。」注:「今促织也。」;〈古诗十九首〉之七:「促织鸣东壁。」;《诗纬·纪历枢》:「立秋促织鸣,女工急促之候也。」;南朝陈、徐陵〈宛转歌〉:「不怨前堦促织鸣。」;唐、杜甫〈促织诗〉:「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其他释义:①蟋蟀的别称: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②短篇小说。清代蒲松龄作。载《聊斋志异》。明宣宗时,因宫中征求蟋蟀,华阴(今属陕西)人成名屡遭官府催逼,家破人亡。后其子的精魂化为蟋蟀,小而健斗,被献入宫,得皇帝喜爱,当地巡抚、县令因此皆受重赏。情节曲折,想像丰富,对封建官吏作了辛辣的讥讽。

关于促织的成语

促襟见肘  短寿促命  罗织构陷  女织男耕  钻促狭  织白守黑  牛星织女  心织笔耕  回文织锦  促膝谈心  

关于促织的词语

心织笔耕  跼天促地  织当访婢  织白守黑  促膝谈心  短寿促命  促襟见肘  回文织锦  繁音促节  锻炼罗织  

关于促织的诗词

《促织·促织来何处》  《促织》  《促织·一点光分草际萤》  

关于促织的造句

1、每每看到正宗的麻头,我都会想起中学语文课本对《促织》篇“青麻头”。  

2、杨英蹲在铺得软软的床上,拿了一根猪鬃毛逗弄着促织盒里一只刚刚捉回来的蟋蟀。  

3、约莫三五分钟的样子,刘胜将擦拭干净的杯子放在桌子上,与婴戏促织图斗彩杯放在一起,才暗暗地轻舒了一口气。  

4、促织,俗名蟋蟀,性好斗,明宣德年间,宫中盛行斗促织之戏,风靡一时。  

5、据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说我朝宣宗最娴促织,曾密诏苏州知府况钟进千个,一时语云‘促织瞿瞿叫,宣德皇帝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