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4期
Instrument Technique and Sensor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19 No4
基于Gsolver的双层纳米光栅位移检测
装置设计与衍射特性研究
陈 宁,索艳春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6)
摘要:针对现有光栅位移传感器分辨率和精度难以提高的难题,该文设计了双层纳米光栅位移检测装置。该文首先用严格耦合波理论分析了纳米光栅的衍射效率与结构参数的关系公式,然后通过Gsolver软件仿真得到双层纳米光栅的位移量与光强衍射效率的关系曲线。从关系曲线中发现:双层纳米光栅结构的0级透射光和反射光的衍射效率随可动纳米光栅结构的位移移动量周期性变化,衍射效率变化率为0.175%/nm。该文设计的双层纳米光栅位移检测装置的分辨率为800nm,为高精度高分辨率的位移传感器提供了可行途径。
关键词:Gsolver;位移传感器;纳米光栅;严格耦合波理论
中图分类号:TP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841(2019)04-0111-03
StudyofDiffractionCharacteristicsandDesignofDoubleLayerNano⁃gratingMicro⁃displacementDetectionDeviceBasedonGsolver
(TaiyuanResearchInstitute,ChinaCoalTechnologyandEngineeringGroup,Taiyuan030006,China)Abstract:Inordertosolvetheproblemthattheresolutionandprecisionofthegratingdisplacementsensoraredifficulttobeimproved,adoublelayernano⁃gratingsdisplacementdetectingdevicewasdesignedinthispaper.Firstly,therelationshipformulabetweenthedisplacementofthedoublelayernano⁃gratingsandtheefficiencyofthelightintensitydiffractionwassimulatedbyGsolversoftware.Intheresultsoftherelationcurves,itwasfoundthatthediffractionefficiencyof0⁃ordertransmittedlightandre⁃flectedlightofthedoublelayergratingsstructurewereperiodicallychangedwiththedisplacementofthemovablegratingstruc⁃ture,thechangeratesofthediffractionefficiencyis0.175%/nm.Theresolutionofthedoublelayernano⁃gratingsdisplacementde⁃sensor.
tectordesignedinthispaperis800nm,whichprovidesafeasiblewayforthehigh⁃precisionandhigh⁃resolutiondisplacementKeywords:Gsolver;displacementsensor;nano⁃grating;rigorouscoupled⁃waveanalysis
betweendiffractionefficiencyandstructuralparameterswereobtainedbytherigorouscoupled⁃waveanalysis.Then,therelationship
CHENNing,SUOYan⁃chun
0 引言
光栅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被广泛应用于光谱分析、光学测量、信息处理等领域中。高衍射效率的光栅设计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随着光栅技术的发展,其在位移测量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高精度位移测量技术已成为现代工业测量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和测量领域内的研究热点[1]。光栅位移测量技术以其低成本、较高的稳定性和分辨率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高精度位移测量领域[2]。1995年,M.G.Moharam[3]首次运用严格耦合波理论,以TE波和TM波为例讨论了衍射光栅在激光照射下的反射和透射特性,证明了
收稿日期:2017-10-23
利用严格耦合波理论分析光栅的可行性,为光栅传感器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2013年,日本学者Xing⁃huiLi等设计了光栅位移测量系统[4],测量分辨率可
达2nm。2014年海德汉公司研发制造了一款光栅尺,该款光栅尺精度最高可达±3μm,分辨率至1nm[5]。现有的光栅位移传感器以莫尔条纹原理为主,但是莫尔条纹原理都是采用栅距为μm级的光栅,分辨率难以提高,体积较大,难以应用在微纳结构对位移进行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检测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采用自支撑无衬底的双层纳米光栅来进行位移检测,设计了大量程双层纳米光栅位移检测结构,通过Gsolver软件对光栅的位移量与光强衍射效率的关系曲线进行模拟仿真,最终
112 InstrumentTechniqueandSensor
Apr2019
可将设计的纳米光栅结构应用在微纳结构的位移检测中。本文设计的光栅周期为nm级别,与现有μm级的光栅周期相比,其光栅周期更小,提高了光栅位移测量的精度和分辨率,通过采用可动纳米光栅阵列,增大位移传感器量程;整体结构紧凑,微型化程度高,实用性强。1 纳米光栅理论分析
矢量衍射理论[6-8]是分析纳米光栅衍射特性的方法之一,它给出纳米光栅衍射特性的精确解,经过二2π
,n为光栅每层介质折射率;m为衍射级数;l为光λl
栅层数;x为坐标位置数。
当入射光是TM偏振时,此时假设Ψ=0°,Φ=90°,各级反射光和透射光的衍射效率为:
DE0(m)=|B0,m|2Re(DE3(m)=|A3,m|2Re(
q0,mq0,0
))
(2)
n20q3,mn2q十年的发展较为成熟,分为2类:积分方法和微分方法。积分方法适用具有连续面型的纳米光栅衍射特性分析,求解过程复杂,而微分方法更适用具有不连续的、离散的面型特征的纳米光栅衍射特性分析,求解过程较为简单。微分方法主要包括严格耦合波理论[9-10]法
[11]
(modal(rigorousmethod)2coupled⁃wave种。严格耦合波理论analysis,RCWA)(RCWA)
和模态使用数值和初等数学计算,不需要复杂的数值技术,以简单和通用的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严格耦合波理论(RCWA)作为纳米光栅衍射特性的分析理论。
双层纳米光栅结构平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厚度为d,纳米光栅常数为Λ,间隙宽度为a。入射平面与垂直于纳米光栅长度方向的XOZ平面的夹角为Φ,入射角为θ,Ψ是电场矢量E和入射平面的夹角,波长为λ。
图1 双层纳米光栅结构平面示意图
当入射光是TE偏振时,此时假设Ψ=90°,Φ=0°,各级反射光和透射光的衍射效率为q:
DE0(m)=|B0,m|2Re(q0,mDEq0,0
)3(m)=|A3,m|2Re(
q3,m0,0)
(1)
式中:B0,m为反射矩阵;A3,m为透射矩阵;q1,mì=ïïïn2kxml2
í-(k0
),k0nl>kxm
ï;k=k(nsinθ-mλ),k0=ïkxm01
ïî-i(kxm22
Λ0
)-nl,k0nl<kxm2 双层纳米光栅位移检测模型建立
30,0
2.1 双层纳米光栅位移检测原理
本文设计了一种高精度双层纳米光栅位移检测装置,双层纳米光栅位移检测的工作原理为:当可动纳米光栅受到如图2所示的面内位移时,与固定纳米光栅之间发生面内位移,使得光通过双层光栅后光强发生变化,通过测量光强的变化能够实现对位移的检测。
图2 双层纳米光栅位移检测原理图
2.2 双层纳米光栅位移检测结构设计
由纳米光栅的理论分析可知,纳米光栅的衍射效率与纳米光栅厚度d,光栅常数Λ,间隙宽度a,入射角θ,波长λ等参数有关。通过对纳米光栅的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一种大量程双层纳米光栅位移检测装置,双
层纳米光栅位移检测装置框图如图3所示。
图3 双层纳米光栅位移检测装置框图
位移检测装置包括光源、激光器、可动纳米光栅阵列、固定纳米光栅、光电探测器、电路模块、数显模块,其中可动纳米光栅阵列由N(N≥1)个光栅区域组成,固定纳米光栅区域的面积是可动纳米光栅阵列单个光栅区域面积的2倍,可动纳米光栅阵列单个光栅
第4期陈宁等:基于Gsolver的双层纳米光栅位移检测装置设计与衍射特性研究
表1 纳米光栅结构尺寸表
参数可动纳米光栅厚度可动纳米光栅周期占空比可动、固定纳米光栅垂直距离尺寸390nm800nm0.5200nm参数固定纳米光栅厚度固定纳米光栅周期占空比入射光的波长
113
区域之间的面积与单个光栅区域面积相同。本文设计的可动纳米光栅阵列中光栅区域数为3个,该设计的优势可增大位移传感器的量程,理论上可通过增加光栅区域数量无限增大位移传感器的量程。
结合双层纳米光栅位移检测的原理,本文设计的双层纳米光栅位移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当位移输入端无位移输入时,此时由激光器射出的激光经过可动纳米光栅阵列和固定纳米光栅,最后被光电探测器接收;当位移输入端敏感到外界的位移时,位移输入尺寸390nm800nm0.5850nm端带动可动纳米光栅阵列在导轨上作单向的位移运动,此时由激光器射出的激光经过双层纳米光栅后的光强将会发生变化,光电探测器将光强信号输送到电路模块,最终由数显模块输出位移量。3 仿真分析
由光学理论可知,光栅方程同样适用于本文设计的双层纳米光栅,光栅方程[12]如下所示:
Λsinψ=mλ
(3)
式中:Λ为光栅常数;ψ为衍射角度;m为衍射级数,取
值为0,±1,±2,±3,±4…;λ为入射光的波长。
本文设计的纳米光栅结构尺寸小于或等于入射光的波长,由光栅方程可得,θ和m只能取0,所以本文设计的纳米光栅只有0级透射光和反射光,不会出现其他级干扰光。
本文将针对可动纳米光栅阵列中单个纳米光栅区域与固定纳米光栅之间产生的位移量与光衍射效率进行仿真。图4为双层纳米光栅结构示意图,本文要设计的参数包括:可动、固定纳米光栅厚度,可动、固定纳米光栅周期,可动、固定纳米光栅占空比,可动、固定纳米光栅垂直距离,入射光的波长。纳米光栅的结构参数决定了光透过纳米光栅的衍射效率。
图4 双层纳米光栅结构示意图
利用光学仿真软件Gsolver完成对双层纳米光栅结构的仿真计算,仿真过程中,取最大衍射效率的纳米光栅结构尺寸,表1为纳米光栅结构尺寸表,在该组结构尺寸下仿真得到可动纳米光栅位移与衍射效率的关系如图5所示。
图5 可动纳米光栅位移与衍射效率关系曲线
由图5可以看出,当可动纳米光栅位移在0~3.2大可达μm内时0.175%,计算可得纳米光栅的衍射效率变化率最/nm,透射光、反射光的衍射效率随可动纳米光栅位移呈现周期性变化。图6为1个周期内衍射效率随可动纳米光栅位移变化曲线,该图可以更好地观察可动纳米光栅位移与衍射效率的关系。
图6 1个周期内衍射效率随可动纳米光栅位移变化曲线
由图6可以看出,可动纳米光栅位移在0~800nm一个周期内变化时,透射光的衍射效率与可动纳米光栅面内位移具有正弦周期性关系,通过Origin软件进行正弦拟合,得到关系公式为
y=0.4189+0.3728sin(0.0074x+1.7342)
式中:y为效率;x为可动纳米光栅位移。
反射光的衍射效率与可动纳米光栅面内位移具有正弦周期性关系,拟合为
y=0.2847+0.2900sin(0.0078x+1.5527)本文提出了一种可用于检测位移的方法,即通过检测经过双层纳米光栅透射光衍射效率的变化来获得可动纳米光栅位移的变化量。
(下转第118页)
118 InstrumentTechniqueandSensor
Apr2019
这样才能保证ZigBee网络的数据传输可靠性。4.3 低功耗验证
根据GB3836.4—2010标准,井下产品要做到本质安全且防爆。终端采集节点为产生较低能量且与电池供电相适应,就必须做到低功耗。采集节点在井下巷道的实际应用中采用电池供电,采用休眠模式,每隔30min定时唤醒并进行数据判断是否满足采集条件并发送数据,为简化计算,不论是否节点发送数据,默认每次唤醒都按照发射功率计算。单次通讯周期内各功能模块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各模块工作电流及时间
功能模块休眠传感器无线发射最大电流/mA0.00632170持续时间/s1700050.05功能模块无线接收时钟FLASH最大电流/mA361605持续时间/s1518000.0025 结束语
本文开发了一款可实现井下设备无需布线,数据采集误差率低,且终端电池供电具有低功耗,可移动分布,井下数据井上可在线监测的本安型低功耗的无线井下应力监测系统。
参考文献:
[1] 张金薇,徐焕超.基于ZigBee的新型矿山压力监测系统的
研究[J].微机与应用,2013(18):18:82-83.
[2] CULLERD,ESTRIND,SRIVASTAVAM.Guesteditors
introduction:overviewofsensornetworks[J].Computer,2004,37(8):41-49.
[3] 杜华程,许同乐,黄湘俊,等.基于CAN总线的智能传感
器节点设计与应用[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5(2):82-84.
[4] 侯明,杜奕.基于CAN总线的接口电路设计[J].通信技
术,2008(7):138-140.
[5] 辛颖,谢光忠.基于Zigbee协议的温度湿度无线传感器网
络[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6(7):82-84.
[6] 刘在爽,王坚,孙瑞,等.无线通信物理层安全技术综述
[J].通信技术.2014(2):128-1355.
作者简介:刘超(1991—),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
统,近红外光谱。
王晓荣(1972—),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智能仪器仪表检测。
根据表2计算,终端采集节点在1个通讯周期的功耗为603.5mA·s。支护设备每天24h共唤醒48次,故可计算出1年的电能消耗为3937mA·h:而系统低功耗节点采用的供电电池是LR14南孚2号碱性电池,南孚技术部实测低电流放电保守容量为5000mA·h,故可持续放电1.7年,完全能够满足井下支护设备低功耗采集节点正常工作1年的要求。
(上接第113页)4 结论
本文用严格耦合波理论分析了纳米光栅的衍射特性,得到纳米光栅的结构参数与衍射效率之间的关系。设计了一种大量程双层纳米光栅位移检测装置,将多个光栅区域拼接成可动光栅,增大了位移检测装置的量程。通过Gsolver仿真分析光强衍射效率,得到0级透射光、反射光的衍射效率随纳米光栅的位移运动具有周期性变化,计算得到纳米光栅的衍射效率变化率最大可达0.175%/nm。
光栅位移检测的分辨率由光栅周期和细分电路决定。本文设计的纳米光栅周期为800nm,该双层纳米光栅位移检测装置的分辨率为800nm,为高精度高分辨率的位移传感器设计提供了途径。双层纳米光栅位移检测装置可广泛应用于位移传感器、MEMS惯性传感器等领域中。
参考文献:
[1] 余建平,王文,卢科青,等.新型大量程XY-θ三自由度栅
式电容位移传感器设计[J].传感技术学报,2015,28(3):357-362.
[2] 魏培培.基于双光栅干涉的三维位移测量技术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3] MOHARAMMG,GAYLORDTK,GRANNEB,etal.For⁃
mulationforstableandefficientimplementationoftherigor⁃ouscoupled⁃waveanalysisofbinarygratings[J].JOSAA,1995,12(5):1068-1076.
[4] LIX,GAOW,MUTOH,etal.Asix⁃degree⁃of⁃freedomsur⁃
faceencoderforprecisionpositioningofaplanarmotionstage[J].PrecisionEngineering,2013,37(3):771-781.
[5] 海德汉(HEIDENHAIN)新产品和应用介绍[J].航空制造
技术,2014(4):106-107.
[6] MOHARAMMG,GAYLORDTK.Diffractionanalysisofdielec⁃
tricsurface⁃reliefgratings[J].JOSA,1982,72(10):1385-1392.[7] MOHARAMMG,GAYLORDTK,POMMETDA,etal.Sta⁃
bleimplementationoftherigorouscoupled⁃waveanalysisforsurface⁃reliefgratings:enhancedtransmittancematrixap⁃proach[J].JOSAA,1995,12(5):1077-1086.
[8] CARRDW,SULLIVANJP,FRIEDMANNTA.Laterally
deformablenanomechanicalzeroth⁃ordergratings:anomalousdiffractionstudiedbyrigorouscoupled⁃waveanalysis[J].Op⁃ticsletters,2003,28(18):1636-1638.
[9] 尤勐,黄战华,蔡怀宇.基于严格耦合波理论的新型耦合
光栅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4,47(3):262-266.
[10] 杨亮,李艳秋,马旭,等.嵌入式光栅多层结构锥形衍射
的严格耦合波理论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4,43(6):1899-1904.
[11] 赵华君.模态法设计光栅型相位延迟器研究[J].激光杂
志,2015(8):101-104.
[12] 唐元开,王正岭,刘清雅.亚波长光栅的模态特性与衍射
效率及其应用[J].电子科技,2016,29(3):118-121.
作者简介:陈宁(1987),工程师,硕士,从事电气结构研究。
E⁃mail:chenning316@126.com
索艳春(1986—),助理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路及系统、传感器等。E⁃mail:3632683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