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7年第65卷 第16期,1693 ̄1701 化学学报 ACTA CHIMICA SINICA 、b1.65.20o7 No.16.1693~l70l 研究论文 酮醇酸还原异构酶(KAR1)与其抑制剂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研究 陈沛全 刘幸海 a,b 李正名 d 孙宏伟 赖城明 天津300071) 天津300071) 王宝雷 (。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 南开大学化学系( 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开大学科学计算研究所天津300071) 天津300071) 摘要采用MCCE,Autodock及密度泛函方法对酮醇酸还原异构酶(KARI)与其抑制剂间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计算结 果表明,KARl活性位点中的Mg 在活性位点残基的离子化状态、活性位点的静电性质以及与抑制剂结合等方面起重 要的作用;同时,抑制剂在结合方式、前线轨道布居及静电势等方面与酶促反应中间体(HOIV)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可电离的羧基是当前发现的靶向KARl抑制剂一个重要的结构特征,进一步推广可认为潜在的抑制剂应该拥有可电离 成负电荷的功能团.在药物设计中考虑到以上结论,将有利于发现和改造靶向KARI的抑制剂. 关键词酮醇酸还原异构酶(KAR1);抑NN;Possion—Boltzmann方程;分子对接:密度泛函理论 Molecular Simulation udies of I nteractions between Keto1.acid Re. ductoisomerase and Its Inhibitors CHEN.Pei—Quan“, LIU.Xing—Hai“, LI.Zheng—Ming术,“, , SUN.Hong—Wei。, LAI.Cheng—Ming ,。 WANG,Bao—Lei“' (。Institute ofElemento-Organic Chemistry,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 ( State Key Laboratory ofElemento-Organic Chemisty,Nankrai Universiyt,Tianjin 300071) ( Department of Chemisty,Nankrai Universiy,Titanjin 300071) ( Institute ofScientiifc Computing,Nankai Universiyt,lianjin 300071) Abstract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ketol—acid reductoisomerase fKARI1 and its inhibitors were studied by a series of molecular simulation techniques such as MCCE,Autodock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The calculat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g ions at the active site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determining the ioni— . zation states of the residues at the active site,electrostatic properties of the active site and ligand bindingThe potential inhibitors are similar in the binding mode of KARI.population of the frontier orbitals and electrostatic potentials.The results also identified the ionizable carboxyl groups as a key structural feature for inhibition of KARI.Based on this conclusion,it was further deduced that the potential inhibitors proba— bly had an ionizable group that could release proton and be negatively charged.The conclusions of present study will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designing further potent KARI inhibitors prior to their synthesis. Keywords ketol—acid reductoisomerase(KARI):inhibitor;Possion—Boltzmann equation;moleculr dock—a ing;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E.mail:nkzml@nk.sina.net Received January 21,2007;revised March 19,2007;accepted April 25,2007. 国家973计 ̄lJ(No.2003CB1144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20432010)及天津市科委高性能计算(No.043185111-5)资助项目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694 化学学报 Vo1.65,2007 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EC 4.1.3.18)、酮醇酸还原异构酶(Ketol—acid reductoisom— erase,KARl,EC 1.1.1.86)均是植物和微生物中支链氨基 酸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J01.通过抑制植物体内这 些酶的活性,使植物体内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受阻, 可以达到除草的目的.目前靶向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途 径的除草剂主要有磺酰脲类[3 和咪唑啉酮类【4 除草剂等, 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除草剂的靶标分子均为乙酰乳酸合 成酶.然而,当前并没有靶向酮醇酸还原异构酶的商品 化除草剂面世,因此靶向KARl抑制剂的设计工作具有 广阔的研究空间. 迄今为止,所报道的靶向KARI抑制剂种类和数量 稀少.这些抑制剂从抑制作用类型上可以分为两类:(1) 非竞争性抑制剂,如1,2,3一噻二唑类化合物【5 ;(2)竞争性 抑制剂。如IpOHAI刚,HOE704t ,CPDI .这些化合物在 抑制KARl活性上(in vitro)具有很好的效果,但在活体 测试(in vivo)结果却不理想,因而研究如何改造这些类 型抑制剂及发现其它类型除草剂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 实意义.其中KARl竞争性抑制剂(Ip0HA,HOE704, CPD)是当前人们关注得最多的,这些抑制剂结构基本 上都与反应中间体『3一羟基一2一氧2一异戊酸(HOIV)或3一羟 基一2一甲基一2一氧一2一戊酸(HMOV)]类似,为过渡态类似物 抑制剂(图1).CPD.Et是我们经过结构改造后具有一定 的除草活性的化合物,抑制KARl性能较CPD好. O 。。 H CH3 谗H。 CH3 HOE 704 IpOHA %oo一 。。醛 CPD Et—CPD HOIV 图1 KARl竞争性抑制剂及其反应中间体 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etitive inhibitors( ̄pOnA,HOE 704,CPD,CPD-Et)and reaction inter— mediate(HOIV) 1 997和2000年,植物KARl—NADPH(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reduced form)一Mg 一 IpOHA[ 及KARl一[(phospho)一ADP—ribose]一Mn 一DMVI 。】 的晶体结构相继被解析和报道,这为人们更好地理解抑 制剂与酶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基于酶结构 的除草剂设计提供了新的机遇. 我们曾在KARI复合物晶体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计算 机辅助设计¨1,121,通过虚拟筛选方法找到了一些结构新 颖的KARl抑制剂.但是在过去的研究中,我们并没有 考虑辅助因子NADPH和Mg 的作用,因而虚拟筛选的 结果不够理想.本研究工作是在前文…,他 工作的基础 上,考虑到活性位点NADPH及Mg 的作用,应用多种 分子模拟方法对KARl与其竞争性抑制剂(IpOHA, HOE704,CPD及CPD—Et)间相互作用进行详细的理论分 析(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同时还研究了KARl与其反应中 间体HOIV间的相互作用),探讨这些抑制剂与靶酶之 间的作用方式及一些共同的作用因素,从而为KARl抑 制剂的进一步改造和新类型抑制剂的发现提供理论基 础及线索.本研究工作所获得的理论信息将更好地指导 进一步的基于靶酶结构的计算机虚拟筛选研究. 1材料与方法 本文采用的KARl—NADPH—Mg 一IpOHA结构(PBD 号:1YVE)从Brookheaven Protein Databank(PDB)数据 库中获取。除IpOHA来自晶体结构外,其它类型抑制剂 的初始结构均为人工搭建.1YVE是一个双二聚体,即 有四个单体,分别为I,J,K,L四条链.定点突变实验表 明【J ,酶的单体也可具有相应的活性,因此为了处理方 便,我们主要选取I链作为研究对象.计算过程以 AKRl—NADPH Mg 部分作为受体(且含有与Mg 相互 作用的5分子晶体水),不同的抑制剂为配体.所有计算 工作在“南开之星”超级计算集群及自组建Linux计算 集群上完成的. 1.1 酶及抑制剂可电离基团质子化状态的预测 酶及抑制剂可电离基团的质子化状态预测使用 MCCE(Multi—Conformation Continuum Electrostatics)软 件包【J训,如无特别说明,参数均使用程序的默认参数. 该程序是通过结合分子力学及基于Possion—Boltzmann 方程的静电势计算体系不同状态下的自由能(可考虑蛋 白质侧链的构象变化),然后通过Monte Carlo抽样方法 计算体系不同pH值下可电离基团的质子化状态及其 pKa值.在具体计算中,以上述的蛋白质复合物结构为 基础,蛋白质内部的介电常数为8,环境的介电常数取 80,同时为减少计算量,只考虑抑制剂IpOHA及其周围 0.6 nm范围内残基的侧链构象变化.对于体系中的 NADPH辅助因子,只考虑其电荷一3时的质子化状态, 对于抑制剂IpOHA,溶液状态的pKa值通过Marvin程 序[151预测(p =2.79),然后根据此数据来考虑其电荷为 1及0时两种不同的质子化状态:NADPH及IpOHA 的原子电荷计算采用QuacPAC软件包【l州中的MMFF94 力场电荷.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No.16 陈沛全等:酮醇酸还原异构酶(KAR1)与其抑制剂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研究 1695 1.2抑制剂与酶相互作用的分子对接研究 分子对接采用Autodock 3.05程序¨ 进行.对接选 用的受体格点盒子大小为2.25 nm×2.25 nm×2.25 nm (60点×60点×60点),格点间距0.375 nm,格点盒子中 心位于抑制剂IpOHA的中心.计算过程中,可电离基团 的质子状态基于上述的MCCE计算,受体中非极化氢 原子的位置由MCCE及AutodockTools软件包处理得 到;电荷方面,蛋白质部分通过AutodockTools软件 包ll 加载kollman电荷,NADPH辅助因子加载MMFF94 电荷,Mg 部分的电荷为+2,抑制剂(IpOHA,HOE704, CPD,CPD—Et)以及反应中间体(HOIV)的原子电荷通过 RESP方法计算得到.受体部分中,NADPH及Mg 的溶 剂化参数分别参照AutodockTools中相应的核酸部分和 默认参数获得.Mg 的范德华参数采用Amber力场参数. 氢键和范德华相互作用分别采用12—10和12—6 Len— nard—Jones参数形式.运用Lamarc ̄an遗传算法(LGA). 将局部能量搜索与遗传算法相结合,以半经验势函数作 为能量打分函数,对小分子构象和位置进行全局搜索, 遗传算法的种群数为150,ga_num_evals设置为1.5× 10 .进行100次对接,选择测试构象与初始构象的 位置均方根偏差RMSD<0.10 nm作为评价标准进行聚 类,其它参数为程序的默认值. 1.3量子化学计算研究 量子化学计算使用Gaussian 03软件包l】 .抑制剂 (IpOHA,HOE704,CPD,CPD—Et)及反应中间体(HOIV) 的初始构型为上述分子对接计算中的最低对接能量构 象.为使抑制剂及反应中间体保持与靶酶结合时的构 型,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料水平下对 抑制剂(IpOHA,HOE704,CPD,CPD—Et)¥H反应中间体 (HOIV)进行局部优化计算,即在优化过程中固定分子 中的二面角为其初始值,对分子的其它自由度进行优化 计算.收敛指标采用Gaussian 03的缺省值.在此优化结 构的基础上.获得了这些抑制剂及反应中间体的分子轨 道及静电势信息. 2结果与讨论 2.1 活性位点及抑制剂可电离基团离子化状态 蛋白质中往往具有许多可电离的侧链基团,如Asp 和Glu中的羧基、Lys和Arg中的氨基和胍基.这些基 团离子化状态对于蛋白质的结构稳定性、水溶性、催化 活性以及蛋白质一配体间相互作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 用.决定这些基团的电离状态是其pKa值.然而由于实 验上的困难,目前还没有关于KARI中可电离基团的 pKa测定的报道. 晶体结构表明 】,KARI酶活性位点(图2)大部分都 是由极性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其中Glu311,Asp315, Glu319,Glu492和Glu496是酸性可电离氨基酸残基, Lys252和His226是碱性可电离氨基酸残基,Ser518是极 性不可电离残基.同时,由于IpOHA分子中具有羧基, 因此抑制剂IpOHA也是可电离的.这些可电离基团由 于包埋于KARI的活性位点内部而难以与溶剂发生作用 以稳定其电离状态(损失大量的溶剂化能),且这些可电 离基团在空间上由于彼此靠近而产生非常强的静电相 互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作用),因此活性位点 可电离残基及抑制剂IpOHA的pKa值及离子化状态往 往容易表现出异于溶液环境中的pKa及离子化状态.因 此,通过计算方法预测活性位点残基和抑制剂的pKa值 及离子化状态对于了解KARI酶与抑制剂间的相互作用 非常重要.表1列出了通过MCCE计算得到的活性位点 残基及抑制剂的pKa值、离子化状态以及其MFE能量 分析结果. 图2 KARl酶活性位点示意图 Figure 2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KARl active site 从表1可见.活性位点残基His226的pKa为1.72, 在pH=8(KARI酶最佳活性pH值)时电荷为0,表现为 中性状态.分析此时可电离H原子在N 和N 上的分布 情况显示,可电离H原子在N 上的布居为0.871,在N 上的布居为0.129.晶体结构分析表明,H原子在N 时可 以与临近的Glu31 1有效地形成氢键.Lys252的pKa计算 值为13.68,在pH=8时电荷为1,即其氨基为NH 状 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虽然Lys252的电离状态与活性 位点的Mg 离子存在着静电排斥作用,但是由于 Lys252位于一个由Asp202,Glu311,Asp315,Glu319以 及NADPH(一3)组成区域的中心,其与这个中心的静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696 化学学报 Vb1.65.2007 表1活性位点可电离氨基酸及抑制剂IpOHA的pKa及离子化状态以及其MFE能量分析 Table 1 p values,ionization states and MFE analysis of ionizable residues and IpOHA in KARl active site through MCCE calcula— tlOns 。The values represent the ch ̄ge state at pH 8,which is the optimal pH value for catalysis. The Dsol,pH&pKo and residue represent the contributions of loss of solvation energies,pH effect,and interaction energies of other part of the system to the ionization energy of the residue at pH=8(in pH unit,1 pH unit=5.70 kJ。 mol ),respectively. 吸引作用、氢键作用将有利于Lys252以其离子化状态 存在.计算结果表明,活性位点酸性残基Glu311, 虑其它因素,溶剂化能的损失将导致这些残基及抑制剂 的p 值升高了相应的pH单位,使活性位点的酸性残 基及抑制剂的p 值>8,即在pH=8时这些残基以非 Asp315,Glu319,Glu492及抑制剂IpOHA的pK.计算值 均<0,Glu496的pKa计算值为3.50,电荷均为0,即在 pH=8时这些基团上羧基上的H原子100%电离.活性 电离状态(COOH)存在.但是MFE分析结果表明,活性 位点残基及抑制剂的离子化能分别为21.92,一21.71, 一位点酸性残基及抑制剂的pKa计算值远低于相应残基在 水溶液中的pKa(mode1)值(Asp=4.0,Glu=4.3,IpOHA= 2.79),表明了这些可电离基团与必然与酶中其它部分 的残基、辅助因子等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对复合物的 晶体结构进一步分析表明,活性中心的两个Mg 与这 些酸性基团的电离形式(coo)可存在着较强的静电相 互作用,这种静电相互作用将促进和稳定活性位点酸性 残基及抑制剂的电离. 21.34,一57.61,一45.06,一23.51,一22.05,一58.32 kJ・mol~,即除His226外,活性位点残基及抑制剂以离 子化状态存在.进一步的MFE分析表明,pH与pKo(溶 液状态下的pKa值)差值(pH&pKo) ̄W体系其它部分与该 残基的相互作用 ̄(Residue)对溶剂化能的影响较大.表 2表明,体系其它部分对残基的相互作用能均<0,即体 系其它部分对该残基的离子化状态起稳定作用.对体系 各个部分的相互作用的MFE细致分析表明,活性位点 酸性残基(Glu31 1,Asp315,Glu319,Glu492,Glu496)及抑 为进一步理解活性位点残基及抑制剂的pKa及离子 化状态,应用平均场理论(MFE)对活性位点残基及抑制 剂的离子化能进一步分析(表1).计算结果表明,活性位 点残基(His226,Lys252,Glu31 1,Asp3l5,Glu319, 制剂(Ip0HA)与两个Mg 问的相互作用能均<一l2 pH 单位,即Mg 与这些酸性基团INCH互作用使这些基团 的p 降低多于12个pH单位,从而使这些基团的p 值基本上都是<0,在pH=8时这些残基及抑制剂以其 离子化状态存在.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见,活性位点Mg 对于决定活 性位点残基尤其是酸性残基的p 值及离子化状态起着 Glu492,Glu496)及抑制剂(Ip0HA)的去溶剂化能分别为 2.71,5.53,4.95,5.51,5.07,4.28,5.01,5.23 pH单位,表 明活性位点残基及抑制剂被包埋在蛋白质的内部,不能 很好地与溶剂发生相互作用以稳定其离子形式.若不考 表2不同抑制剂及反应中间体的分子对接结果。 Table 2 Docking result of different inhibitors and reaction intermediate Ligand No of clusters Rank of cluster Mem sin山sterso c ked e ne 。 V。w omol-I letros tati c 。表中能量数据为不同构象类中对接能最低构象的能量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No.16 陈沛全等:酮醇酸还原异构酶(KAR1)与其抑制剂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研究 1697 非常重要的作用.Mg 促进了活性位点酸性残基 (Glu311,Asp315,Glu319,Glu492,Glu496)及抑制剂 (IpOHA)的电离,且由于电离状态下Mg 与酸性残基及 抑制剂问存在着较强的静电相互作用,从而起到了桥接 活性位点残基与抑制剂的作用.从目前发现的靶向 KARI抑制剂的结构来看,它们基本上都具有一个酸性 可电离残基,当这些抑制剂结合到KARI的活性位点, Mg。 将促进其电离以增强其与Mg 间的静电吸引作用, 因而在pH=8时这些抑制剂将以离子化状态结合到酶 的活性中心.因此,Mg 在抑制剂与靶酶的结合过程中 起重要的作用.考虑到Mg 的作用,可以预测潜在的 抑制剂可能是一种可电离的酸性物质,这将有助于发现 新的抑制剂类型. 需要指出的是,在MCCE计算中不仅可以预测活 性位点可电离残基的离子化状态,还可以预测蛋白质其 它部分可电离残基的离子化状态及其它极化H原子的 位置,为以下的分子对接(Autodock)提供一个可靠的受 体模型. 2.2 酶与}叩制剂(IpOHA,HOE704,CPD,CPD—Et)及 反应中间体(HOIV)的作用方式 1 YVE (菠菜KARI.NADPH.Mg .IpOHA)及 1QMG[1o1(菠菜KAR1.[(phospho).ADP.ribose].Mn . DMV)是目前仅有的两个基于植物KARI结构的晶体. 为验证Autodock在预测菠菜KARI复合物结构的适用 性,首先对IpOHA与受体KARI.NADP.2Mg2+-5H20的 对接进行研究.在分子对接过程中,受体KAR1. NADPH.2Mg2+_5H2O中极化氢原子的位置是基于上述 MCCE计算得到,并考虑到受体和配体中可电离基团的 质子化状态,IpOHA以其离子化形式对接到受体KAR1. NADPH.2Mg2+_5H2O中.表2给出了IpOHA对接的结 果.在IpOHA的100次不同对接中,100个对接构象都 收敛在同一类构象簇中,抑制剂和配体问平均对接能为 53.56 kJ・mol~,对接构象相对于晶体结构的RMSD 为0.032~0.072 nm,其中最低能量构象的对接能为 54-31 kJomol,相对于晶体结构RMSD为0.048 nm. 图3a给出了最佳对接能构象与酶活性位点的作用方式 图,为了便于比较图中同时给出了IpOHA的晶体结构 (黑色部分).从对接过程中的RMSD和对接构象与晶体 构象的叠合图可见,基于Lamarckian遗传算法的 Autodock分子对接可以有效地重现抑制剂IpOHA在 KARI活性位点的晶体结构,为进一步应用Autodock预 测其它抑制剂和反应中间体与KARI的作用方式奠定了 基础. 由于目前尚没有关于其它抑制剂与植物KARI的复 合物晶体结构的报道,因而应用分子对接方法预测其它 抑制剂与植物KARI的作用方式就显得尤其重要.在应 用分子对接方法能很好地重现IpOHA在晶体中的结构 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应用Autodock预测其它抑制剂 与植物KARI的作用方式.表2和图3给出了分子对接 的结果. 在HOE704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是一个具有手 性的碳原子,因而HOE704就具有 和 两种结构,分 别标记为HOE704(R)和HOE704(S).聚类分析表明100 个HOE704(R)对接构象可分为2簇,其中95个对接构 象位于第1个簇中,该簇的最佳对接构象的对接能为 -48.33 kJ・mol_。;HOE704(S)的对接构象同样可以分为 两类,其中第一类簇中具有96个构象,最佳对接构象的 对接能为--48.07 kJ・mo1.图3b和3c给出了HOE704 两种不同构型与KARI的最佳作用方式.从作用方式看 HOE704(R)的作用方式与IpOHA类似,HOE704(R)上羧 基上的一个O原子与OH基团上的0原子结合到Mgl 上,而OH基团上的0原子与O=P(CH3)2上的0原子 结合到Mg2上,且羧基与Ser518形成2个氢键(图3b); 而HOE704( 与HOE704(R)相比就有所不同,它是以羧 基上两个O原子结合到Mgl上,以羧基的其中一个O 和O=P(CH3)2上的0结合到Mg2上,而OH基团上的 O不再与Mg 直接发生作用(图3c).从对接能上看 (一48.33 VS一48.07 kJomol ),两种不同构型的 HOE704与KARI结合程度相当. CPD与受体KARI.NADPH.2Mg2+_5H2O的对接结 果表明,100次的对接构象可分为两簇,其中第一 簇有61个构象,最佳对接构象对接能为一53.O9 kJ・ mol ;第二簇有39个构象,最佳对接构象对接能为 -51.88 kJ・mol~,结合程度两者相当.在结合方式上, 第一种作用方式是两个羧基各提供一个0原子与Mgl 结合,其中一个羧基的两个0原子与Mg2结合,且其中 一个羧基与Ser5 18形成氢键(图3d);第二种作用方式两 个羧基各提供一个O原子与活性位点的Mg 结合,其 中一个羧基与Ser518形成氢键(图3e). CPD.Et是一个我们通过结构优化得到的KARI抑 制剂,水稻KARl水平的抑制性测试表明其效果较CPD 好.对接结果表明,CPD—Et的100次对接可分为4簇,其 中第1和第2簇所占的比率较大,构象数分别为60和 35个,最佳对接构象(图3f和3g)的对接能分别为 -43.73和--44.30 kJ・mol~.从对接能上看,CPD.Et与 靶酶KARI的结合程度不如CPD好.需要指出的是,目 前国内外KARl体外抑制筛选模型还没有完善,正处于 探索阶段,我们生测所用KARI的基因来自水稻,而分 子对接所用的生物大分子是菠菜KARI,即所用KARI 来源不同;且由于实际过程中酶与抑制剂的结合过程是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698 化学学报 Vl01.65.2007 b 羹 d 羹 9 g h 图3不同抑制剂及反应中间体与KARI的作用方式图 Figure 3 Binding model of different inhibitors and reaction intermediate to KARl 一个“诱导一契合”过程,蛋白质活性位点的残基会因结 分子对接将有助于了解酶促反应的具体过程以及如何 合不同的底物而发生构象变化,而分子对接中并没有考 虑到酶的柔性,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计算结果和生测结果 存在误差.尽管如此,分子对接结果表明CPD和 利用这些信息发现新的结构类型的抑制剂.聚类分析显 示,100次HOIV的对接可分为3簇,其中第一簇的构象 数为92,最佳对接构象的对接能为--46.82 kJ・mol-。,对 CPD—Et与靶酶KARl抑制常数 都是在nmol级别的, 即抑制剂与靶酶KARl间的结合都是相当强的.图3f给 出了CPD—Et第一簇的最佳作用方式,这个作用方式与 CPD的第二种作用方式类似,羧基和酯基各提供一个O 原子与Mg 结合,且羧基的O原子与Ser5l8上OH形 成氢键;图3g给出了CPD—Et的第二种最佳作用方式, 其中一个羧基的两个O原子与Mgl和Mg2分别结合, 酯基上的O原子不再与Mg 直接作用. HOIV是底物酶促反应过程中的中间物,对其进行 接方式见图3h.可以看出,HOIV与靶酶的作用方式与 IpOHA情况类似,通过分子中3个O原子结合到Mg 上形成复合物. 以上的分子对接讨论表明,中间体类似物抑制剂 (IpOHA,HOE704,CPD,CPD—Et)与靶酶的作用方式和 反应中间体甚至底物与靶酶的作用方式类似,都是依靠 抑制剂上羧基及其它O原子的协同作用结合到靶酶活 性位点的Mg 上,阻碍了底物或中间体结合到酶上, 中断酶促反应的发生,达到抑制酶活性的目的.这些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No.16 陈沛全等:酮醇酸还原异构酶(KARI)与其抑制剂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研究 1699 制剂的抑制作用都是依赖于抑制Mg 的活性实现的, 因此Mg 在酶促反应及抑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分析 子轨道HOMO和最低空分子轨道LUMO)及其附近的分 子轨道对分子的生物活性影响最大,HOMO附近的占据 轨道具有强供电子能力,而LUMO附近的空轨道具有 强接受电子的能力.从上述的分析可见,靶酶KARI活 性中心由于活性位点两个Mg 的影响使活性位点的静 电势为正,即活性位点是一个缺电子的中心:而对于研 抑制剂与酶对接的作用能表明(表2),抑制剂或反应中 间体与酶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能与VDW相互作用能相 当.考虑到酶的活性位点上基本都是酸性氨基酸残基 (Asp和Glu),这些氨基酸的电离状态带有较多负电荷, 而抑制剂及底物结合到靶酶上基本上都是以其离子化 状态(带负电荷)结合到活性位点,因而抑制剂与这些残 基问基本上为静电排斥作用,抑制剂之所以能很好结合 到活性位点是因为抑制剂与Mg 问存在很强的静电吸 引作用,这进一步表明活性位点Mg 对于底物及抑制 剂的结合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对静电相互作用能的进 一究的抑制剂和反应中间体来说,由于受活性位点Mg 的影响,结合到靶酶活性位点时往往是以其离子化状态 (带负电荷)存在,即这些配体是富电子的物质.因而, 当抑制剂及反应中问体结合到靶酶KARI上时,电子的 流向是从配体的HOMO及其附近轨道流向受体的 LUMO及其附近的轨道.表3列出了抑制剂与反应中间 体的H0M0,HOMO--1及HOMO--2的轨道能量.从 步分析表明,抑制剂上羧基部分0原子及其它部分带 负电荷的O原子与Mg 问的静电作用是体系稳定的重 要因素,也就表明抑制剂上带负电荷的COO基团可能 是潜在KARI抑制剂一个重要的结构特征,这与 Duggleby等L8】在研究CPD抑制水稻KARI实验报道中 指出羧基而非环丙烷基团是潜在KARI抑制剂的关键结 构特征的结论一致.从MCCE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酶 的活性位点是一个静电势为正的区域,因此靶向KARI 的潜在抑制剂很可能存在着容易电离形成带负电荷的 基团.这一结论对于现有抑制剂的结构改造及新型抑制 剂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表3可见,除CPD外不同抑制剂【Ip0HA,HOE704(R), HOE704(S),CPD—Et]的HOMO,HOMO--1及HOMO--2 轨道能量与反应中间体HOIV的能量相近,这可能是这 些抑制剂对KARI产生抑制活性的分子基础. 图4给出了这些抑制剂及反应中间体的HOMO及 HOMO一1轨道,图5给出了抑制剂和反应中间体 (HOIV)在电子密度表面(isovalue=0.o4)上的静电势图. 对比抑制剂与反应中间体的前线轨道(HOMO和HOMO-- 1)可见,抑制剂与反应中间体的H0MO及HOMO--1 在形状上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前线轨道(HOMO和 HOMO一1)的主要布居在与受体结合的基团上,如羧 基、羟基及羰基上,且在羧基上的布居占主要,这进一 2.3 gP¥0剂(IpOHA,HOE704,CPD,CPD-Et)及反应 中间体(HOIV)的前线轨道及静电势 根据前线轨道理论,分子的前线轨道(最高占据分 表3不同抑制剂及反应中间体的HOMO,HOMO--l及HOMO--2轨道能量 Table3 Energies ofHOMO,H0M0一l andHOMO--2 ofdifferentinhibitors and reactionintermediate(a,i1.) 舔嗨 蛾瓤 pOHA:HOMO IpOHA:HOMO一1 HOET04(R):HOMO HOE704(R):HOMO一1 HOE704(S):HOMO CPD—Et:HOMO一1 Me.CPD:HOMO Me—CPD:HOMO.1 HOE704(S):HOMO HOE704(S):HOMO一1 枣啦 HOIV:HOMO一1 图4抑制剂及反应中间体的HOMO和HOMO--1 Figure 4 HOMO and HOMO"l of different inhibitors and reaction intermediate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700 化学学报 Vb1.65.2007 妇僻 pOHA HOE704(R)HOE704(S) 子及吡唑环上两个带负电的N原子结合到活性位点的 Mg 上,从结合模式上与其它抑制剂及HOIV类似; HOMO(--0.08892 Hartree)中与Mg 结合的原子占有相 当的布居;且静电势计算表明,与Mg 作用的O及N 原子上均带有较多的负电荷.总的说来,ZINC02027925 与其它抑制剂及HOIV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是一个 毋 妇 潜在的靶向KARI的抑制剂.将本文研究KARI与其抑 制剂问的相互作用得出的一些结论应用到数据库筛选 后得到的潜在分子的进一步筛选,将有利于发现新型的 靶向KARI的抑制剂.数据库筛选及有关的合成、生物 CPD 图5抑制剂及反应中间体的静电势图 Figure 5 Electrostatic potential mapping on the electron density (isovalue=0.04) 步说明了羧基是这些抑制剂产生抑制剂活性的关键基 团,进一步可推断可电离带负电基团可能是潜在抑制剂 的结构特征.比较抑制剂与反应中间体HOIV的静电势 可见,这些抑制剂在静电势的分布上与HOIV同样具有 一定的相似性,在与Mg 结合的部位基本上都是一些 静电势较负的区域(图中深色部分).竞争性抑制剂和反 应中问体在静电势分布和前线轨道的分布两个方面均 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可能是抑制剂产生抑制效应的分 子基础,为日后靶向KARI抑制剂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 重要的和有力的线索. 2.4在基于KARl与抑制剂相互作用的数据库筛选中 的应用 脚 基于上述分析与讨论可见,活性位点的Mg 对于 酶活性位点的静电性质及抑制剂的结合起到重要作用, 故在基于KARI结构的虚拟筛选中,应该采用活性位点 包含Mg 的靶酶结构.同时考虑到辅助因子NADPH比 抑制剂先结合到靶酶上且占据了活性位点的部分空间, 受体结构中应同时包含活性位点的Mg 和NADPH. 应用eHiTS软件包对ZINC/drug—like三维小分子数 据库进行筛选,其中ZINC02027925([]6a)是候选化合物 中打分较高的一个化合物(预测log Ki为一7.06).下面根 据上述的讨论分析这种化合物作为潜在抑制剂的可能 性.ZINC02027925是一个NO2及Cl取代的吡唑类化合 物,由于NO2和Cl强吸电子基团的吸电子效应,吡唑N 上的H将具有一定的酸性,通过Marvin程序预测其pKa 值为5.76,在pH=7时94%电离成其离子化状态,且当 该化合物结合到酶的结合位点,由于Mg 的促进电离 作用,离子化将变得更容易.因此该化合物符合KARI 的抑制剂拥有一个可电离成负电基团的化合物这一标 准;分子对接显示该化合物能以NO 上的其中一个0原 活性测定工作正在进行中. 15 。 N, ZINC02027925 b 哼ZINC02027925 吁 c d 图6潜在抑制剂的结构式(a)、结合方式(b)、HOMO(c)及静 电势图(d) Figure 6 Structure(a),binding mode(b),HOMO(C)and ESP (d)of potential inhibitor(ZINC02027925) 3结论 基于KARI与其抑制剂IpOHA的晶体结构(PDB号: 1YVE),采用MCCE、分子对接及密度泛函等方法研究 了KARI与其抑制剂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活 性位点的Mg 对于酶活性位点残基及抑制剂的离子化 状态、活性位点静电性质及其与抑制剂的结合起到了重 要的作用;根据计算所得的酶活性位点性质及目前靶向 KARI抑制剂的分析可见,可电离羧基是抑制剂一个重 要的结构特征,进一步推广可认为可电离成负电荷的基 团可能是潜在抑制剂的主要结构特征;同时,抑制剂在 与靶酶的结合方式上、前线轨道布居及静电势等方面与 H 、]H 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 7 8 9 O ● No.16 陈沛全等:酮醇酸还原异构酶(KAR1)与其抑制剂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研究 17O1 酶促反应中间体(HOIV)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根据以上 结论,对数据库筛选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判断及合成, 将有利于发现新型的靶向KARl的抑制剂. 谨以此文敬贺张滂先生九十华诞. Refe rences l Dumas,R.;Biou,V.;Halgand,F.;Douce,R.;Duggleby,R. G.Acc.Chem.Res.20O1,34,399. 2 Wang,B.一L.;Li,Z.一M.Chin.J.Pesticide Sci.2004,6,ll (in Chinese). (王宝雷,李正名,农药学学报,2004,6,l1.) Chaleff,R.S;Mauvais,C.J.Science 1984,224,1443. Shaner,D.L.;Anderson,P.C.;Stidham,M.A.Plant Physio1.1984,76,545. Halgand,F.;Vives,F.;Dumas,R.;Biou,V.;Andesen,J.; Andrieu,J.-P.;Cantegril,R.;Gagnon,J.;Douce,R.;Forest, E.;Job,D.Biochemistry 1998,37,4773. Aulabaugh,A.;Schloss,J.V.Biochemistyr 1990,29,2824. Schulz,A.;Sponemann,P.;Kocher,H.;Wengenmayer,F. FEBS Lett.1988。238.375. Lee,Y.一T.;Ta,H.T.;Duggleby,R.G.Plant Sci.2005,168, l035. Biou,V.;Dumas,R.;Cohen—Addad,C.;Douce,R.;Job,D.; Pebay—Peyroula,E.EMBO J.1997,16,3405. Thomazeau,K.:Dumas,R.;Halgand,F.;Forest,E.;Douce, R.;Biou,V.Acta Crystallogr.D 2000,56,389. Wang,B.一L.;Li,Z.・M.;Ma,Y.;Wang,J.-G.;Luo,X.一M.; Zuo,Z.一L.Chin.J.0rg.Chem.2004,24,973(in Chinese). (王宝雷,李正名,马翼,王建国,罗小民,左之利,有机 化学,2O04,24,973.) Wang,B.一L.;Wang,J.-G.;Ma,Y.;Li,Z.一M.;Li,Y.一H.; Wang,S.-H.Acta Chim.Sinica 2006,64,l 373(in Chinese). (王宝雷,王建国,马翼,李正名,李永红,王素华,化学 学报,2006,64,l 373.) 13 Wessel,P.M.;Biou,V.;Douce,R.;Dumas,R.Biochemis— try 1998.37.12753. l4 Georgescu,R.E.;Alexov,E.G.;Gunner,M.R.Biophys.J. 2OO2.部.1731. l5 http"//www.chemaxon.com l6 http://www.eyesopen.com I7 Morirs,G.M.;Goodsell,D.S.;Halliday,R.;Huey,R.; Hart,W.E.;Belew,R.K.;Olson,A.J.J.Comput.Chem. 1998,19,l639. l8 http://autodock.scripps.edu/resources/adt l9 Frisch,M.J.;Trucks,G W.;Schlegel,H.B.;Scuseria,G E.; Robb.M.A.:Cheeseman,J.R.:Cheeseman,J.R.;Mont— gomery,J.A.n;Vreven,T;Kudin,K.N.;Burant,J.C.; Millam,J.M.;Iyengar,S.S.;Tomasi,J.;Barone,V;Men— nucci,B.;Cossi,M.;Rega,G M.N.;Petersson,G A.;Na— katsuji,H.:Hada,M.;Ehara,M.;Toyota,K.:Fukuda,R.; Hasegawa,J.;Ishida,M.;Nakajima,T;Honda,Y;Kitao, O.;Nakai,H.;Klene,M.;Li,X.;Knox,J.E.;Hratchina,H. P;Cross,J.B.;Adamo,C.;Jaramillo,J.;Gomperts,R.; Stratmann,R.E.;Yazyev,O.;Austin,A.J.;Cammi,R.; Pomelli,C.;Ochterski,J.W.;Ayala,E Y;Morokuma,K.; Voth,G A.;Salvador,P.;Dannenberg,J.J.;Zakrzewski,V G;Dapprich,S.;Daniels,A.D.;Strain,M.C.;Farkas,O.; Malick,D.K.;Rabuck,A.D.;Raghavachari,K.;Foresman, J.B.;0rtiz,J.V;Cui,Q.;Baboul,A.G;Clifford,S.;Ci— oslowski,J.;Stefanov,B.B.;Liu,G;Liashenko,A.; Piskorz,P;Komaromi,I.;Martin,R.L.;Fox,D.J.;Keith, T;A1一Laham,M.A.;Peng,C.Y;Nanayakkara,A.;Chal— lacombe,M.;Gill,P.M.W.;Johnson,B.;Chen,W.;Wong, M.W.;Gonzalez,C.;Pople,J.A.Gaussian 03,Revision C. 0 1,Gaussian,Inc.,Wallingford,C 2004. (A0701219 DING W F;FAN,Y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