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化学耐性表

化学耐性表

来源:叨叨游戏网
PE管材耐腐蚀性表

介质 盐酸 硫酸 浓度 20℃ 10% 浓缩 10% 50% 98% 雾 25% 50% 75% 100% 氢溴酸 乙酸 水杨酸 甲酸 苯甲酸 氟硅酸 铬酸 丹宁酸 草酸 马来酸 酒石酸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钡 氨(干气态) 氨(液态) 氨(水溶液) 二氧化硫(干)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硫酸铝 氨 硫酸钡 碳酸钙 铬酸钾 铬酸钾 PE 60℃ S S S S NS NS S NS NS NS S S S S S S S S L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NS S S S S S S S S S S S NS S L NS N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L S S S S S S 介质 高锰酸钾 次氯酸钾 次氯酸钠 氯化铁(11) (111) 溴(液态) 海水 牛奶 甲醛 甲苯 尿素 醋 丁烷(气) 啤酒 四氯化碳 甲醇 葡萄糖 矿物油 汽油、石油 (脂肪族碳氢化合物) 过氧化氢 硫化氢(气) 苯酚 汞 显影剂 甘油 丙酮 乙醛 苯甲醛 苯 邻苯二甲酸二辛脂 乙二酸 糖蜜 乙醇 环乙酮 二甲苯 氟气 氟气 浓度 20℃ 20% 非饱和 15% 饱和 饱和 100% —— —— 40% 100% —— —— 100% —— 100% 100% 饱和 —— 100% 30% 90% 100% 非饱和 100% 工业级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工业级 40% 100% 100% 100% 100% S S S S S NS S S S L S S S L S S S S S S S S S S S L S S L S S S S S L NS NS PE 60℃ S S S S S NS S S S NS S S S S NS S S L L S NS S S S S S L L L L S S S L L NS NS NS 50% 100% 10% 饱和 50% 98—100% 非饱和 40% 20% 非饱和 饱和 饱和 非饱和 饱和 40% 非饱和 饱和 100% 100% 稀释 100% 100% 100% 非饱和 饱和 饱和 饱和 饱和 饱和 :S:满意 L:受限 NS:不可用 非饱和:浓度10%以上的非饱和水溶液 饱和:20℃饱和水溶液 工业级:工业级水溶液 稀释:浓度不高于10%的稀释水溶液

1

CPVC 系列产品耐化学腐蚀性能表Ⅱ

温度 试剂 苯胺 三氯化锑 王水 芳香烃 砷酸 碳酸钡 氯化钡 氢氧化钡 钡 硫酸钡 硫化钡 碑酒 丁酸(≤1%) 丁酸(>1%) 醋酸镉 氯化镉 硫酸镉 酸酸钙 硫酸氢钙 硫化钙 碳酸钙 氯酸钙 氯化钙 氢氧化钙 次氧化钙

温度 95℃ N R R N R R R R R R R R R C R R R R R R R R R R R 2

23℃ N R R N R R R R R R R R R C R R R R R R R R R R R 试剂 漂白剂(家用含氯5%) 漂白剂(含氯15%) 硼砂 硼酸 盐酸 溴 溴苯 溴甲苯 丁醇 醋酸丁酯 丁基卡必醇 丁二醇丁醚 二氧化碳 二硫化碳 一氧化碳 四氯化碳 碳酸 蓖麻油 苛性钾 苛性钠 各种溶纤剂 氯酸 氯化了的溶剂 氯化了的水(次氯酸盐) 氯(干、气体) 23℃ R R R R R N N N C N N N R N R N R C R R N R C R C 95℃ R R R R R N N N C N N N R N R N R C R R N R C R C 钙 氧化钙 硫酸钙 甘庶糖水 己内酰胺 已内酰内酯 卡必醇 铬酸40% 铬 柠檬酸 柑桔油 椰子油 醋酸铜 碳酸铜 氯化铜 氰化铜 氟化铜 铜 硫酸铜 玉米油 玉米糖浆 棉籽油 杂酚油 甲酚 R R R R N N N R R R N C R R R R R R R C R C N N R R R R N N N R R R N C R R R R R R R C R C N N 氯水(饱和)0.3% 二氧化氯0.1%(饱和水溶液) 氯苯 氯仿 氯化亚铜 环己烷 环己醇 环己酮 洗涤剂 糊精 葡萄精 邻苯二甲酸 二丁酯 乙基邻苯二甲 酸二丁酯 二氯苯 二氯乙烯 二乙胺 二乙醚 莳萝油 二甲基甲酰胺 磷酸二钠 蒸馏水 乙二胺酰酸钠 乙醇(≤5%) 酯 R R N N R N N N C R R N N N N N N N N R R R R N R R N N R N N N C R R N N N N N N N N R R R R N

3

RPP耐腐蚀性能表

介 质 浓度% RPP℃ 无机酸类 硫酸 <10 80 <60 60 80-93 40 98 20 发烟硫酸 X <10 80 <50 30 70-90 X 发烟 X 盐酸 80 磷酸 <85 80 >85 50 氢氟酸 40 60 41-100 30 氢溴酸 80 氢碘酸 含12%上 X 氢氰酸 60 亚硫酸 60 亚 X 碳酸 80 铬酸 <40 60 50上 40 次氯酸 40 高氯酸 20 溴酸 X 氯磺酸 X 氟硅酸 80 硼酸 80 氟硼酸 80 王水 20 混酸 30 有机酸类 甲酸 80 乙酸 80 (醋酸) <50 80 40 冰 X 醋酐 X 丙酸 80 (乳酸) 丁酸 80 (月桂酸) 草酸 50 (乙二酸) 辛酸 40 软脂酸 50 硬脂酸 50 油酸 50 亚油酸 80 乙醇酸 60 双乙醇酸 60 氯醋酸 X

介 质 丁二酸 (琥珀酸) 马来酸 苹果酸 酒石硝 乙二酸 柠酸酸 苯甲酸 苯甲基酸 (烷基酸) 邻苯二酸 (酞酚) 酸 单宁酸 焦培酸 水杨酸 烟酸 苦味酸 甲烷磺酸 苯磺酸 蒽醌磺酸 氨基磺酸 甲基磺酸 二氟醋酸 2,2一二 氯丙酸 甲苯基酸 甲磺酸 1-苯酚 2-磺酚 丁烯酸 砷醋 丙二酸一二 乙酸 二已醇酸 甘氨酸 乙醇酸 (羟基酸) 异丙酸 羟基了二酸 羟基基酸 苄酸 硒酸 氢硫基酸 聚乙二酸 五倍子酸 谷氨酸 棕榈酸 脂肪酸 碱氢氧化物 浓度% RPP℃ 50上 X 60 80 40 70 25 60 70 X 20 60 80 X 50 60 40 50 20 X 70 40 20 - 50 X - - - 60 X - - 20 - X - - 50 - - - - 60 60 4

介 质 氢氧化铵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钡 氢氧化镁 氢氧化铝 氢氧化锂 四甲基氢 氧化铵 盐类 铵盐 硫酸铵 铵 碳酸铵 磷酸铵 氯化铵 溴化铵 氟化铵 氟氢化铵 硫化铵 过硫酸铵 硫氰酸铵 醋酸铵 硫化酸铵 铵铝矾 重铬酸铵 氢化铵 铵水 钠盐 硫酸钠 钠 碳酸钠 磷酸钠 氯酸钠 硅酸钠 氯化钠 碘化钠 溴化钠 硫化钠 亚硫酸钠 亚钠 次氯酸钠 亚氯酸钠 硫酸氢钠 重氯酸钠 硫代硫酸钠 亚硫酸氢钠 铁 亚铁 醋酸钠 苯甲酸钠 重亚硫酸钠 铬酸钠 浓度% RPP℃ 介 质 浓度% RPP℃ 80 碳酸氢钠 65 80 氟化氢钠 80 80 硼砂 80 80 过硼酸钠 80 80 连二亚硫酸钠 80 80 铁氢化钠 80 65 氟化钠 65 氟硅酸钠 65 磷酸氢二钠 40 三聚磷酸钠 80 80 棕榈酸钠 60 80 溴酸钠 60 80 过氧化钠 60 80 钾盐 80 硫酸钾 80 80 钾 80 50 碳酸钾 80 50 氯酸钾 80 80 氯化钾 80 80 溴化钾 80 80 碘化钾 50 40 硫化钾 80 - 80 80 碳酸氢钾 65 60 高锰酸钾 50 60 铬酸钾 80 80 重铬酸钾 80 铁 80 80 亚铁氢化钾 80 80 高铬酸钾 60 80 溴酸钾 80 80 硼酸钾 80 80 过硼酸钾 80 80 过硫酸钾 40 80 硫酸氢钾 80 80 亚硫酸钾 80 80 醋酸钾 80 80 溴酸钾 80 80 次氯酸钾 60 80 氟化钾 80 6 60 钾明矾 80 7-15 40 钙盐 60 硫酸钙 80 80 钙 80 60 碳酸钙 80 60 氯酸钙 80 80 磷酸钙 80 80 醋酸钙 80 80 过磷酸钙 80 100 氯化钙 80 80 溴化钙 80 80 亚硫酸钙 80 65 亚硫酸氢钙 80 介 质 二氯醋酸 三氯醋酸 硫氢化钙 铝盐 硫酸铝 铝 氯化铝 氢氧化铝 铝铵矾 锃钾矾 (明矾) 醋酸铝 硝化铝 亚硫酸铝 硫酸铵铝 亚铝 溴化铝 镁盐 硫酸镁 镁 碳酸镁 氯化镁 氧化镁 锂盐 氯化锂 溴化锂 铁盐 硫酸铁 铁 氯化铁 硫化铁 氢氧化铁 硫酸亚铁 亚铁 氯化亚铁 氢氧化亚铁 镍盐 硫酸镍 镍 醋酸镍 氯化镍 锌盐 硫酸锌 锌 氯化锌 氰化锌 铬酸锌 醋酸锌 溴醋锌 锡盐 氯化锡 氯化亚锡 铅盐 氯化铅 硫化铅 硝化铅 浓度% 10-49 RPP℃ 20 40 80 80 80 65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60 6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60 60 80 80 80 80 80 介 质 氢氧化钠 四基铅 钡盐 硫酸钡 碳酸钡 氯酸钡 硫化钡 碳化钡 氯化钡 铜盐 硫酸铜 铜 醋酸铜 碳酸铜 氯化铜 氟化铜 氰化铜 汞盐 汞 亚汞 氯化汞 氰化汞 银盐 硫酸银 银 氰化银 铀盐 硫酸双氧铀 锑盐 三氯化锑 五氯化锑 碳酸锑 铋盐 碳酸铋 其它盐类 硫酸锰 四氯化钛 四氯化硅 元素气体及 其化合物 氟 氯 溴 碘 氢 氧 硫 磷 氨 自氧 汞 氮 过氧化氮 浓度% RPP℃ 介 质 <50 80 重铬酸钠 >50 80 80 过氧化钠 80 一氧化碳 80 二氧化碳 80 二硫化碳 80 四氯化碳 80 氟化碳 80 红磷 三氧化磷 80 三氯化磷 80 五氯化磷 60 五氯化二磷 80 氟化氢 80 氰化氢 80 氮化氢 80 溴化氢 硫化氢 80 60 磷化氢 60 一氧化氮 60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60 三氧化硫 60 二氯化硫 60 氯化硫 三氟化硼 - 一氧化氯 二氧化氯 40 铬化氯 40 液氯 80 氯仿 漂白剂 干或湿 80 甲基氯 干或湿 乙基氯 液 65 丁基氯 干 60 戊基氯 液 20 苄基氯 液 40 氯苄基氯 月桂基氯 X 酰 X 甲基溴 30 溴仿 X 丁基溴 X 碘仿 20 氯氟烃11 65 氯氟烃12 65 氯氟烃13 60 氯氟烃14 40 氯氟烃21 气体 100 氯氟烃113 40 氯氟烃114 20 乙醚 80 异丙醚 ≤50 40 异戊醚 5 浓度% RPP℃ 65 80 110 - 80 液 80 液 80 液 X 60 X 40 X 20 20 20 液 - 液 80 气 X 液 80 干 65 液 50 液 40 20 100 湿 40 20 20 - X 60 20 80 7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50 100 120 60 12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50 50 100 介 质 浓度% RPP℃ 次氯酸钙 60 硫酸氢钙 80 甲基醚 40 丁基醚 40 二苄基醚 石油醚 20 苯甲醚 20 二甲醚 X 铬矾 60 氰 60 二氧化氰 - 对氯氰已环 - 冰品石 80 硫磺 80 醇 甲醇 80 乙醇 80 丙醇 40 丁醇 60 异丁醇 - 正丁醇 40 仲丁醇 40 叔丁醇 40 丁二醇 80 丁硫醇 80 戊醇 40 异戊醇 - 已醇 20 辛醇 60 特丁醇 20 苯甲醇 60 叔已醇 60 烯丙醇 60 十六烷醇 50 丁炔三醇 25 糠醇 20 异丙醇 50 月桂硫醇 50 全氯甲硫醇 - 聚巳烯醇 60 2.6一二基-4庚 - 2-2基-1-已醇 60 2-甲氧基已醇 60 本甲基乙醇 80 双丙酮醇 - 甘油(丙三醇) 60 2一氯乙醇 - 异丁醇 60 酒及酒精 40 60 醛 甲醛 60 乙醛 40 丁醛 X 巴豆醛 20 苯甲醛 20 三氯乙醛 25 介 质 醋酸铅 水扬醛 酮 丙酮 环已酮 甲乙酮 氯化酮 异丁酮 甲基异丁酮 三异丁酮 苯乙酮酯 甲酸乙酯 氯甲醛乙酯 硫酸月桂酯 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乙酯 丙烯酸丁酯 异丁烯酸 甲酯 醋酸甲酯 醋酸乙酯 醋酸丙酯 醋酸丁酯 醋酸戊酯 醋酸环已酯 醋酸2.2氧醋酸酯 氧醋酸甲酯 磷酸三丁甲醋酸乙烯酯 氯醋酸乙酯 水扬酸甲酯 邻苯甲酸二邻基甲酸二甲基丙烯酸丁丙酯 动物脂肪 脂肪酸类 石化卤素物 原油 汽油 柴油 煤油 石油 润滑油 焦油 沥青油 油 石脑油 石腊 氯化石腊 金属切削油 硅酮油 甲烷 浓度% RPP℃ 80 X 20 X X X40 40 X X 20 20 X X 40 X X X X 60 X X X X X X X X X 20 X 20 20 - - 20 80 20 X 50 50 X 50 50 60 25 60 65 65 65 40 20 介 质 浓度% RPP℃ 90 - 乙烷 X 丙烷 X 丁烷 65 己烷 20 X 庚烷 辛烷 X 癸烷 - 环氧乙烷 X 环已烷 - 异辛烷 - 硝基甲烷 - 硝基乙烷 - 二溴甲烷 - 1.1.2.2-甲溴乙 - 2.2-二溴丙烷 - 二碘甲烷 X 二氯甲烷 X 三氯乙烷 - 三氯硝基甲烷 - 氯三甲基硅烷 - 1.2-氯乙烷 - 1.1-2-三氯乙 - 甲基三氯硅烷 - 甲基二氧硅烷 - 氯甲烷 X 二氯二甲基硅 - 二氯乙烷 - 二氯丙烷 - 甲基溴 - 二溴乙烷 - 氯醛合水 20 三氟乙烯 30 氯乙烯 30 二氯乙烯 - 三氯乙烯 - 过氯乙烯 - 全氯乙烯 - 乙烯 60 苯乙烯 40 1.2-二苯乙烯 40 氯化丙烯 X 氟化丙烯 X 溴化丙烯 - 丁烯 60 丁二烯 50 1-丁二烯 60 2异丁烯 60 辛烯 60 2.5-2甲基 1.5-己烯 50 六氯-1.3一丁 - 碳酰氯(光气) X 莼苯 X 甲苯 X 乙苯 X 6 介 质 浓度% RPP℃ 介 质 浓度% RPP℃ 甲基一氯 25 糠醛 X 二甲苯 X 苯肼 X 一氯化苯 40 盐酸苯肼 X X 邻位二氯化苯 40 吡啶 脲(尿素) 50 80 对位二氯化苯 40 尿 80 硝重苯 - 硝基苯 X 烟碱 80 X 对硝基氯苯 40 呋喃 1.2.4-一三氯 码啡 X 工业液 硝基甲苯 40 湖精 80 a,a一二氯甲 - 溶纤剂 80 甲基溶纤剂 80 对位一二溴苯 40 斯陶大溶剂 60 异丙基苯 - 聚乙烯醇 问一溴甲 - 乳液 60 萘 40 重氮盐 80 酚 造纸液 甲酚 25 黑液 80 丁酚 40 妥尔液 80 对苯二酚 40 电渡液 (氢醌) 黄铜液 80 连苯三酚 - 镉液 60 焦倍酚 - 铬液 60 氯化苯酚 - 铜液 60 邻苯基苯酚 - 铁液 60 2.4.5-三氯苯 - 银液 60 2.2.4.6一 - 镍液 60 四氯苯酚 金液 60 胺 铅液 60 甲胺 20 锌液 60 二甲胺 20 锡液 60 三甲胺 - 铑液 60 乙胺 40 二乙胺 20 食品及植物油 乙二胺 60 已二胺 20 醋 60 二乙醇胺 20 酒 60 二氯丙胺 20 葡萄糖 100 丁胺 - 特丁胺 - 另丁胺 - 仲丁胺 - 正丁胺 - 叔丁胺 - 苄胺 - 二甲基苯胺 - 盐酸苯胺 40 乙胺 20 氮化合物 乙晴 X 乙酰晴 - 丙烯晴 20 肼 - 水含肼 - 玻璃钢主要耐腐蚀性能表(中国泵阀资讯网)

介质名称 浓度% 使用温度 °C 介质名称 浓度% 使用温度 °C 盐酸 盐酸(气体) 硫酸 硫酸 乙酸 乙酸 任意 12 35左右 4 — 5 5 — 10 98 — 99 30 <=30 氯乙酸 70 120 40 — 60 80 — 100 80 — 100 常 温 常 温 100 120 -20 — 120 维纶醛化液 硫酸钠200g/L 磺酸 乳酸 苯酚磺酸液 30 80 70 — 80g/L 80 — 100 100 60 ± 2 纺丝凝固液 硫酸315g/L 甲醛32g/L 硫酸钠416g/L 芒硝 硫氯酸钠 含氯化铵水蒸气 氯化铵饱和溶液 盐水 甲醇 硫酸酯 异丙醚 硫酸钠 d=1.3 51 PH7 — 9 饱和 >98 12 99 90 — 95 120 100 110 — 150 -10 — 120 -10 — 120 55 常 温 苯乙酸、盐酸 三氯化铝混合液 含10%~15%氯化的氢化铵溶液 污水 PH5.4 — 9.5 注释: 常温 100 — 105 95 烃化液含盐酸苯等 PH2 105 45 68 — 72 偶氮二异丁腈原液 110 苯 甲苯 醋酸含氯离子混合液 90 -10 — 120 -20 — 110 80 80 -20 — 110 溴化氢、盐酸、三氯氧磷混合液 光气甲苯溶液 1. 2. 数据仅供选择参考,不做产品验收标准。 不在此范围内的介质、浓度、温度可根据用户特殊要求进行腐蚀试验。

7

变送器接触介质部分的材料耐腐蚀性能参考表

分类 无 机 酸 介质 盐酸 HCL 浓度 /% 5 10 20 35 硫酸 H2SO4 5 10 60 80 95 HNO3 10 30 68 发烟 磷酸 H3PO3 30 50 70 85 亚硫酸 H2SO3 氢氟酸 HF 温度 /ºC R.T. B.P. R.T. B.P. R.T. B.P. R.T. B.P. R.T. B.P. R.T. B.P. R.T. B.P. R.T. B.P. R.T. B.P. R.T. B.P. R.T. B.P. R.T. B.P. R.T. B.P. R.T. B.P. R.T. B.P. R.T. B.P. R.T. B.P. R.T. R.T. R.T. R.T. 材质 碳钢 C C C C C C C B C B C C C C A C C C C C C C C SUS316 C C C C A C C C C C A C A A B A B A A B A B A C B C C B 8

哈氏合金B 哈氏合金C 蒙乃尔 A A A A B B B B A C C C A A A A C B B C B C B B B C A B A C A B A C A B A C A C B B C A A A B A C A A A A C C C C A B A B A B A C C C C C C C C A B B 钛 B B B B B B C C C A A A A A A A A C C A A A B B A A A A B A C A A A A A A A A A C C A 钽 5 48 20 铬酸 H2CrO4

分分 类类 无 机 酸 有 机 酸 介质 王水 氰氢酸 HCN 硼酸 H3BO3 醋酸 甲酸 草酸 柠檬酸 乙酸 浓度 /% 温度 /ºC 材质 碳钢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A B A B B C A B C B C B B C SUS316 C A C A C B C A A A A A A A A B C B B B B A A A 哈氏合金B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C A B A A A A A 哈氏合金C 蒙乃尔 A C A B A A B A A A A A A A A B B B C A B B A A A A A B A B A B B B B B B C A A B A A C B A B A B A A B 钛 A A B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钽 A A A A A B A A A A A A C C A A A A A A A A A 3HCL R.T. 1HNO3 B.P. 100 50 10 50 5 25 50 100 R.T. R.T. R.T. B.P. R.T. B.P. R.T. B.P. R.T. B.P. R.T. R.T. R.T. R.T. R.T. R.T. B.P. R.T. B.P. R.T. R.T. B.P. R.T. B.P. R.T. B.P. R.T. B.P. R.T. B.P.. R.T.B.P. R.T. B.P. R.T. B.P. 苹果酸 碱 苛性钠 20 40 苛性钾 盐 氯化铁 氯化钠 氯化铵 氯化钙 氯化镁 50 30 20ºC饱和 25 25 42 50 10 20ºC饱和 硫 化 物

硫酸钠 硫化钠 硫酸铵 9

分分 类类 盐 腐蚀性气体 介质 铵 钾 氯气 氯水 二氧化硫 硫化氢 浓度 /% 10 全部 干 湿 饱和 干 湿 温度 /ºC R.T. B.P. R.T. B.P.. R.T. R.T. R.T. R.T. B.P. R.T. 材质 碳钢 A B B B C C A C SUS316 A B A C C A A 哈氏合金B C B A C C C 哈氏合金C 蒙乃尔 A B A B A A A C B B C A A B 钛 A C A A A 钽 A A A A A A A R.T.——室温 B.P.——沸点 A——耐腐蚀性好 B——耐腐蚀性可以 C——耐腐蚀性不好

10

聚丙烯(PP)性能表:

项 目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KJ/m2 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KJ/m2 -30℃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KJ/m2 拉伸强度/Mpa 断裂伸长率/% 弯曲强度/ Mpa 弯曲模量/ Gpa 密度g/cm3 熔体流动速率(230℃,2.16㎏)g/10min 注:PP性能参数以扬子石化的J340为依据。 全新PP 10.5 16.9 2.5 36.8 138 33.1 1.3 0.91 2.0 添加回料的PP 7.3 11 1.6 28 121 27 1.1 0.9 2.7 添加碳酸钙的PP 36 17 2.3 33 428 32 1.36 1.06 2.3 抗冲击改性PP 51.8 23.9 4.8 34.6 526 33 1.4 1.06 2.3 高密度聚乙烯(HDPE)性能表: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J/m >49 拉伸屈服强度/Mpa >27 断裂伸长率洛氏硬密度g/cm3 熔体流动速率/% g/10min 度 >800 >61 0.955-0.962 6.1-8.0 注:HDPE性能参数以盘锦石化的5070EA为依据。 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性能表: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 kg.cm/cm 18

11

拉伸强度/ 断裂伸长kg/cm2 率/% 480 20 弯曲强度kg/cm2 790 洛氏硬度/R 116 密度熔体流动速率200℃g/cm3 ×5kgg/10min 1.05 1.8 注:ABS性能参数以镇江奇美的PA757为依据。 常用热塑性原料使用性能表 塑料名称 性 能 稳定性好,但软化点低 软聚氯乙烯(SPVC) 伸长率大,力学强度、耐腐蚀性、电绝缘性均低于硬聚氯乙烯,且易老化 耐腐蚀性、电绝缘性(尤其高频绝缘性)优良,可以氯化、辐射改性,俄用玻璃纤维增强; 高密度聚乙烯(HDPE)熔点、刚性、硬度和强度较聚乙烯 (PE) 低密度聚乙烯(LDPE)柔软性、伸长率、冲击韧度和透明性较好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冲击韧度高,耐疲劳,耐磨,用冷压烧结成形 密度小,强度、刚性、硬度、耐热性均优于HDPE,聚丙烯 (PP) 可在100℃左右使用。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良好的高频绝缘性,不受湿度影响,但低温变脆,不耐磨,易老化 电绝缘性(尤其高频绝缘性)优良,无色透明,透聚苯乙烯 (PS) 丁苯橡胶改性聚苯 乙烯(203A) 聚苯乙烯改性有机玻璃(372) 光率仅次于有机玻璃,着色性、耐水性、化学稳定性良好,机械强度一般,但性脆,易产生应力碎裂,不耐苯、汽油等有机溶剂 与聚苯乙烯相比,有较高的冲击韧度,其余性能相似 透明性极好,力学强度较高,有一定的耐热、耐寒和耐候性,耐腐蚀。绝缘性良好,综合性能超过聚苯乙烯,但质脆,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作透光材料,其表面硬度较低,容易擦毛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S) 冲击强度比聚乙烯高,耐热、耐油、耐腐蚀好,弹性模量为现有热塑性塑料中较高的一种,并能很好的耐某些使聚苯乙烯应力开裂的烃类 综合性能较好,冲击韧度、力学强度较高,尺寸稳苯乙烯-丁二烯-苯定,耐化学性、电气性能良好;易于成形和机械加塑料,且表面可镀铬 坚韧、耐磨、耐疲劳、耐油、耐水、抗霉菌,但吸水性大 聚酰胺 (PA) PA6弹性好,冲击强度高,吸水性较大 PA66强度高,耐磨性好 PA610与PA66相似,但吸水性和刚性都较小 PA1010半透明,吸水性较小,耐寒性较好 综合性能良好,强度、刚度高、抗冲击、疲劳、蠕聚甲醛 (POM) 聚碳酸酯

变性能较好,减摩耐磨性好,吸水性小,尺寸稳定性好,但热稳定性差,以燃烧,长期在大气中曝晒会老化 冲击韧度高,并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和尺寸稳定性。适于制作仪表小零件、绝缘透明件12

适于制作减摩零件、传动零件、化工容器及仪器仪表外壳 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减摩耐磨零件,传动零件,以及化工、电器、仪表等零件 烯腈共聚物(ABS) 工,与372有机玻璃的熔接性良好,可作双色成形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减摩耐磨零件、传动零件和电信结构零件 广泛用来制作耐油、耐热、耐化学腐蚀的零件及电讯仪表的结构零件 适于制作各种仪表和无线电结构零件 适于制作绝缘零件及透明和强度一般的零件 适于制作绝缘透明件、装饰件及化学仪器、光学仪器等零件 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 用 途 使用于制造棒、管、板、焊条、输及耐酸碱零件 适于制作薄板、薄膜、电线电缆绝缘层、密封件等 HDPE适于制作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 LDPE适于制作薄膜等 耐磨及传动零件 硬聚氯乙烯(ROVC) 力学强度高,电气性能优良,耐酸碱力极强,化学高,吸水性小,有突出的电气性能和良好的耐辐射性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适于制作减摩、(PC) 无色透明,着色性好,耐热性比尼龙、聚甲醛高,抗蠕变和电绝性较好,耐蚀性、耐磨性良好,但自润性差,不耐碱、酮、芳香烃,有应力开裂倾向,高温易水解,与其他树脂相溶性差 和耐冲击零件 突出的耐腐蚀性能(略次于氟塑料),摩擦系数低,适于制作腐蚀介质中的减摩耐磨零氯化聚醚 吸水性很小,尺寸稳定性高,耐热性比硬氯乙烯好,件、传动零件,以及一般机械及精抗氧化性比尼龙好,可焊接、喷涂,但低温性能差 耐热耐寒性、抗蠕变及尺寸稳定性优良,耐酸,耐碱,耐高温蒸汽 聚砜 (PSF) 聚砜硬度和冲击韧度高,可在-65~+150℃下长期使用,在水、湿空气或高温下仍保持良好的绝缘性,但不耐芳香烃和卤化烃 聚芳砜耐热和耐寒性好,可在-240~-260℃下使用,硬度高,耐辐射 综合性能良好,抗拉、刚性、强度冲击、抗蠕变及聚苯醚 (PPO) 受温度及频率变化的影响很小,吸水性小,但有应力开裂倾向。改性聚苯醚可消除应力开裂,成形加工性好,但耐热性略差 耐腐蚀性、耐老化及电绝缘性优越,吸水性很小 聚四氟乙烯对所有化学药品都能耐蚀,摩擦系数在塑料中最低,不粘,不吸水,可在-195-+250℃下长期使用,但冷流冷流性大,不能注射成型聚三氟氯氟塑料 乙烯耐蚀、耐热和电绝缘性略次于聚四氟乙烯,可在-180~+190°C下长期使用,可注塑成型,在芳香烃和卤化烃中稍微溶胀聚全氟乙丙烯除使用温度外,几乎保留聚四氟乙烯所有的优点,且可挤塑、压塑及注塑成型,自粘想好,可热焊。 醋酸纤维素 (EC) 强韧性好,耐油耐稀酸,透明有光泽尺寸稳定性好,适于制作汽车、飞机、建筑用品,易涂饰、染色、粘合、切削,在低温下冲击韧度和抗拉强度下降。 综合性能优良,强度高,抗儒变、耐热性好,可在-200~+260°C下长期使用,减摩耐摩、电绝缘性优聚酰亚胺 良,耐辐射达到,耐电晕,耐稀酸,但不耐碱、强氧化剂和高压蒸汽 均苯型聚酰亚胺成型困难 醚酰型聚酰亚胺可挤塑、压塑、注塑成型 密机械零件 适于制作耐热件,绝缘件,减摩耐磨零件,传动零件,仪器仪表零件,计算机零件及抗蠕变结构零件。聚芳砜还可用于低温下工作的零件 适于制作耐热件、绝缘件、减摩耐和电子设备零件 耐热性较高,可在120℃蒸汽中使用。电绝缘性优越,磨零件、传动零件、医疗器械零件适于制作耐腐蚀件、减摩耐磨零件、密封件、绝缘件和医疗器械零件 机械、工具用品,化妆品器具,照相、电影胶卷 适于制作减摩耐磨零件、传动零件、绝缘零件、耐热零件,用作防辐射材料、涂料和绝缘薄膜

13

各种原料化性表 一般抗化性 最大工作温度 长时间 55oC 短时间 60 oC 原料名称 缩写 可抗一般的酸性、碱性、咸性溶液,但却聚氯乙烯 PVC 会被芳香剂、碳化氢、酮、酯类等化学物质所腐蚀。 其物性同硬质PVC,但比PVC有更好的耐氯化聚氯乙烯 CPVC 化性、耐高温性及机械性,CPVC可耐95的温度。 有很好的耐高温性,可抗酸、咸和有机化聚偏二氟乙烯 PVDF 学物,但却会被硫酸气体和强碱氨所腐蚀。在可特定条件下PVDF很适合用在酮、酯类、醚、有机械和碱性溶液中。 不适用于强酸如:浓缩、铬酸混合物,除此之外可适用于其它酸性、碱性、咸性,聚丙烯 PP 除此之外PP可抗许多有机溶剂(尤其是活性族溶剂),但却会被含氯溶剂、脂肪族、芳香氢等化学物质所腐蚀。 丙烯氰-1 3丁烯- 苯乙烯树脂 ABS 可抗碱性、抗稀释有机酸、无机酸、抗脂肪族氢类(如白酒精溶液)尤其是油和润滑油;但会被芳香族、酮醚和氯化氢等化学物质所腐蚀。 抗一般的酸性、碱性、咸性,在一般溶剂铁氟龙 PTFE 介质中不会被溶解或起变化。会被高温熔碱金属氟和三氟化氯所腐蚀。 三元乙丙橡胶 EPDM 与酮和酯相较之下EPDM有极好的抗臭氧性抗化性,但较无法抗脂肪族。 在橡胶类中是抗化性最好的,对强氧化酸如:浓缩硫酸、等有相当好的抗化性,氟化橡胶 FPM 除此之外FPM对脂肪族、芳香族和油类也有相当好的抗化性;但会被酮、氨以及浓缩氢氧化钠所腐蚀。 丁二烯橡胶 NBR (丁睛橡胶) 对石油和油类有相当好的抗化性,但不适合氧化介质。 弹性佳,可以用于一般饮用水,但耐化性天然橡胶 NR 是所有橡胶类中最差的,不适合 氧化介质。大多用于轮胎、鞋材……等 95 oC 100 oC 140 oC 150 oC 90 oC 100 oC 60 oC 70 oC 250 oC 350 oC 90 oC 120 oC 150 oC 200 oC 90 oC 120 oC 60 oC 90 oC

14

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塑料化学稳定性简表

聚氯乙烯塑料的化学稳定性

介质 浓度 温度 30-40°C 40°C 常温 常温 常温 常温 常温 - 常温 45-55°C 室温 50-60°C - 常温 室温 室温 55°C 常温 常温 65°C以下 30°C-60°C 35°C 45°C 45°C 室外 60°C 45-50°C 常温 48°C 室温 常温 耐蚀性评价 耐 耐 耐 耐 耐 耐 不耐 不耐 耐 尚耐 耐 耐 耐 不耐 尚耐 耐 耐 尚耐 耐 耐 耐 耐 尚耐 尚耐 耐 尚耐 耐 耐 耐 耐 耐 硫化氢和二硫化碳混合体 - 硫化氢气体 - 四氟化硅和氟化氢气体 - 硫酸、氟硅酸、三氧化铬等分解后的- 废气 铬酸、氢氟酸、硫酸混合气体 - 45% 93%-98% 50%-63% 工业硫酸 工业 硫酸25% - 硫酸 62%-65% 稀硫酸 5%-7ā% 硫酸 70%-75% 发烟硫酸 - 盐酸 35% 盐酸 20% 甲醛 36.7% 氯磺酸 <50% 异烟酸和水合肼 - 氢氧化钠、碱、重亚硫酸钠和二氧化- 硫气相反应 硫酸镍 180克/升 磷酸 30克/升 350-400克/铬酸 升 氢氟酸 6克/升 含盐313克/盐水 升 甲基吡啶 - 硫酸钠 300克/升 硫酸铝 - 硫酸锌 25% 盐酸 31% 二硫化碳和硫化氢等混合气体 -

15

溴化氢 铬酸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甲醇 甲醛 漂白粉 二硫化碳/硫化氢<ā/td> 铬酸 硫酸 氟硅酸 氢氧化钠 氯气 氟硅酸钠 硫酸 硫酸铵 硫酸 硫酸钠 盐酸 异丙醇 纸浆 五氧化二磷 52%-58% 360克/升 8%-10% 12% 95% - 20% 45克/升 28克/升 280-300克/升 1克/升 8-12克/升 20% 95% 8%-10% 10% 25%-28% 60% 28% 20% pH3-4 28% 常温 55°C 40°C 30°C 常温 常温 - 30°C 30°C 35°C 35°C 35°C 耐 耐 耐 耐 耐 耐 耐 耐 耐 尚耐 尚耐 尚耐 40°C 耐 15-35°C 耐 40°C常压 耐 40-60°C 耐 常压 耐 70°C-80°C 尚耐 常压 尚耐 耐 - 耐 常温 耐 50-60°C 耐 注:1.仅为国内部分实际应用情况汇总,对于其他物质的试验数据请参看有关手

册。

2.本表未注明的均为硬聚氯乙烯制全塑料设备。 3.耐蚀性评价:

“耐”指耐腐蚀,即使用两年以上未发现任何变形、起泡、开裂等情况; “尚耐”指尚耐腐蚀,即使用两年内有气泡或裂开、变形等情况,但修补后仍可继续使用;

“不耐”指不耐腐蚀,即使用一年以内即有明显破裂、变色,不宜继续使用。

16

聚丙烯的耐化学腐蚀性能

介质名称 浓度,% 水 汞(水银) 100 双氧水(过氧10 化铵) 30 氨 100 15 氨水(氢氧化25 铵) 30 饱和 氢氧化钙 饱和 氧化钙 1mol/L 氢氧化钠 10-30 氢氧化钠 52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 氟化氢 氢氟酸 氟化氢钠 1mol/L 55 10 50 55 55 饱和 温度,耐蚀性温度,耐蚀性介质名称 浓度,% °C 评价 °C 评价 100 耐 铜 30 100 耐 100 耐 铵 饱和 100 耐 80 耐 银 20 100 耐 80 尚耐 镍 饱和 80 耐 80 耐 硫化钠 饱和 80 耐 80 耐 硫化钾 饱和 80 耐 80 耐 硫化铵 饱和 80 耐 20 耐 硫酸钾 饱和 80 耐 80 耐 硫酸铁 饱和 80 耐 100 耐 硫酸亚铁 饱和 80 耐 饱和 100 耐 硫酸铝 80 耐 含铜100 耐 硫酸铜 60 耐 40 80 耐 80 尚耐 g/L 100 耐 硫酸锌 100 耐 饱和 任何浓100 耐 硫酸锌 100 耐 度 100 耐 亚硫酸钠 40 100 耐 20 耐 亚硫酸铝 饱和 80 耐 90 耐 亚硫酸铵 饱和 80 耐 80 耐 耐 硫酸 1mol/L 100 60 耐 30 80 耐 80 尚耐 40 100 耐 80 耐 50 20 耐 70 80 耐 80 20 耐 80 耐 96-98 80 耐 60 耐 96-98 20 耐 60 耐 饱和 80 尚耐 80 耐 氰酸钠 2mol/L 80 耐 100 耐 盐酸 10 2mol/L 耐 80 耐 30 100 耐 20 尚耐 36 100 耐 80 耐 饱和 80 耐 80 耐 氯化汞 任何浓80 耐 80 耐 氯化钙 度 90 耐 80 耐 氯化钙 任何浓100 耐 度 氟化钾 饱和 氟化铜 饱和 氟硅酸 氟硅酸钠 饱和 硅酸钙 饱和 硅酸钠 <25 30-50 钙 饱和 钠 饱和 钾 饱和 亚铁 饱和

17

耐酸陶瓷管耐腐蚀性能表

18

塑料储罐的安装使用说明

1、PE塑料储罐采用滚塑工艺成型。

公司出品的塑料储罐的材质为进口滚塑专用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或线性中密度聚乙烯(LMDPE)。它可以盛装常温下的无机酸、碱、盐大部份物质及许多有机物。

2、 所用塑料的最小软化点为108℃,最大碎裂点为-70℃,所以一般可用于盛装温度-40℃至60℃的液体。若盛装液体温度高于60℃时,应配置金属补强套,以防储罐软化变形。若储罐用于化学反应或稀释,事先应做相应的试验,测定反应或稀释最高温度。

3、 配件根据客户提供的用途进行配置,有PP、PVC、ABS接头,PP、PVC、PE法兰可供选择。在盛装酸碱性物质时,要配置PVC、PP或PE配件及耐酸碱垫圈。在盛装有机物(特别是有机溶剂)时,配置不易溶解的橡胶垫圈。

4、 本产品不适合盛装强氧化剂(如温度60℃时,浓度50%以上的浓硫酸,30%以上的浓等)及良好的有机溶剂(丙酮、环己酮、甲醛)等。 6、 在不能确定可否盛装某种物质时,请参考《聚乙烯的化学性能表》

7、 安装储罐的基础求要求水平并能承受相应的压力,如用钢结构,间隙不能过大,并应在上面铺上木板或铁板。

8、 储罐在储存化学物品时,场地四周应有良好的排液地沟与稀释装置。

9、 由于储罐在成型时不可避免底部向罐内突起形成球冠状,因此基础要做成与底部形状相似的球冠状(建议在水平的基础上用沙铺成与储罐底部相应的球冠状)。

10、 大规格储罐在安装时要注意安全,尽量用吊机,不知方法时,请联系我们。 11、 塑料接头出厂时是拧紧的,在运输、装卸时接头可能会松掉,所以在使用前应对接头的密封性能进行检查,可加液体超过接头部位观察是否泄漏。盛装化学液体的储罐,最好用水试漏,以防造成大量损失。

12、 与储罐下部接头或法兰连接的管子要垂直于桶壁,最好使用软连接,以免装满液体后,桶壁上下不均匀膨胀导致接头连接受损导致泄漏,严重时损坏接头和桶体。

13、 进液口离罐底较高时,进液口应弯向罐壁让进入液体顺着罐壁落下,减小对底部的冲击。

14、 大容量的储罐(20立方以上),可采用金属补强套来接头处桶体的膨胀变形,从而避免孔部开裂。

15、 在桶上安装搅拌机等较重的附属设备时,或人须上罐顶作业而罐顶又不能承受人的体重时,请另做架子或人梯,并注意作业安全。

16、 在不能控制液位的情况下,应装有溢流口,以防液体从人孔溢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17、 进液、排液流量较大时,应装相应流量的排气管。 18、 在变换盛装液体时,请再次与我公司取得联系

19

塑料储罐的安装使用说明

一、产品性能

1、PE塑料储罐采用滚塑工艺成型。

2、公司出品的塑料储罐的材质为滚塑专用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或线性中密度聚乙烯(LMDPE)。它可以盛装常温下的无机酸、碱、盐大部份物质及许多有机物。

3、所用塑料的最小软化点为108℃,最大碎裂点为-70℃,所以一般可用于盛装温度-40℃至60℃的液体。若盛装液体比重较重或温度高于60℃时,应采用钢衬塑防腐储罐,以防储罐软化变形。若储罐用于化学反应或稀释,事先应做相应的试验,测定反应或稀释最高温度。

4、罐体上的进料口、出料口、液位计口、法兰等均为整体一次成型无焊接,不需另配进出料口。在盛装酸碱性物质时,要配置耐酸碱垫圈。在盛装有机物(特别是有机溶剂)时,配置不易溶解的橡胶垫圈。

5、本产品不适合盛装强氧化剂(如温度60℃时,浓度75%以上的硫酸,30%以上的浓等)及良好的有机溶剂(苯类、醚类、酮类、酯类)等。 二、安装使用说明

1、安装储罐的基础要求水平并能承受相应的压力,如用钢结构,间隙不能过大,并应在上面铺上木板或铁板。

2、储罐在储存化学物品时,场地四周应有良好的排液地沟与稀释装置。

3、由于储罐在成型时不可避免底部向罐内突起形成球冠状,因此基础要做成与底部形状相似的球冠状,在水平的基础上不需用沙铺成与储罐底部相应的球冠状,在露天使用时型适当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延长使用寿命。

4、大规格储罐在安装时要注意安全,尽量用吊机,不知方法时,请联系我们。 5、储罐安装好后,在使用前应对接口的密封性能进行检查,可加液体超过接口部位观察是否泄漏。盛装化学液体的储罐,最好用水试漏,以防造成大量损失。 6、与储罐下部接头或法兰连接的管子要垂直于桶壁,最好使用软连接,以免装满液体后,桶壁上下不均匀膨胀导致接头连接受损导致泄漏,严重时损坏接头和桶体。

7、进液口离罐底较高时,进液口应弯向罐壁让进入液体顺着罐壁落下,减小对底部的冲击。

8、储罐已带整体一次成型加强环,必要时可采用金属补强套来桶体的膨胀变形,从而避免底部膨胀。

9、在桶上安装搅拌机等较重的附属设备时,或人须上罐顶作业而罐顶又不能承受人的体重时,请另做架子或人梯,并注意作业安全。

10、在不能控制液位的情况下,应装有溢流口,以防液体从人孔溢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11、进液、排液流量较大时,应装相应流量的排气管。 12、在变换盛装液体时,请再次与我公司取得联系。

20

塑料名称与缩写代号对照表

缩写代号 ABS ACS AI AK A/MMA A/S A/S/A BMC BOPP BS CA 塑料或树脂全称 丙稀腈-丁二稀-苯乙烯共聚物 丙稀腈-氯乙聚乙烯-苯乙烯共聚物 聚酰胺-酰亚胺(聚合物) 醇酸树脂 丙稀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 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预制整体模塑料(也称块状模塑料) 双轴定向聚丙烯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乙酸纤维素 缩写代号 DAP DMC EC EEA EP E/P/D EPS E/TFE E/VA E/VAL FEP 塑料或树脂全称 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树脂 闭状模塑料 乙基纤维素 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 环氧树脂 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 泡沫聚苯乙烯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 CAB CAP CF CMC CN CP CRP CS CSPE CTA DAIP MDPE MF MS OPP OPS OPVC PA PAA PAI PAN PAR PARA 乙酸-丁酸纤维素 乙酸-丙酸纤维素 甲酚-甲醛树脂 羧甲基纤维素 纤维素 丙酸纤维素 碳纤维增强纤维素 酪素塑料 氯磺化聚乙烯 三乙酸纤维素 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树脂 中密度聚乙烯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乙烯树脂 定向聚丙烯 定向聚苯乙烯 定向聚氯乙烯 聚酰胺 聚丙烯酸 聚酰胺-酰亚胺 聚丙烯腈 聚芳酯 聚芳酰胺 (PFEP) FRTP GPS GRP HDPE HIPS IO IPN LDPE LLDPE MC PMI PMMA PMMI PMP PO POM PP PPC PPO PPOX PPS PPSU 丙烯共聚物 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 通用聚苯乙烯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高密度聚乙烯 高冲击强度聚苯乙烯 离子聚合物 互贯网络聚合物 低密度聚乙烯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甲基纤维素 聚甲基丙烯酰亚胺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均苯四酰亚胺 聚4-甲基戊烯-1 聚烯烃 聚甲醛 聚丙烯 氯化聚丙烯 聚苯醚(聚2,6-二甲基醚);聚苯撑氧 聚氧化丙烯;聚环氧丙烯 聚苯硫醚;聚苯撑硫 聚苯砜

21

PAS PB PBI PBTP PC PCTFE PDAIP PDAP PDMS PE PEA PEC PEEK PEOX PES PETP PF PFA PI PIB PMA PMCA SI SMC S/MS TMC TPE TPS TPU PXT (商品名) UF 聚芳砜 聚丁烯-1 聚苯并咪唑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聚碳酸酯 聚三氟氯乙烯 聚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 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 聚二甲基硅氧烷 聚乙烯 聚丙烯酸乙酯 氯化聚乙烯 聚醚醚同 聚氧化乙烯;聚环氧乙烷 聚醚砜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酚醛树脂 全氟烷氧基树脂;可溶性聚四氟乙烯 聚酰亚胺 聚异丁烯 聚丙烯酸甲酯 聚α-氯代丙烯酸甲酯 聚硅氧烷 片状模塑料 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 厚片模塑料 热塑性弹性体 韧性聚苯乙烯 热塑性聚氨酯 PS PSU PTFE PUR PVAC PVAL PVB PVC PVCA PVCC (CPVC) PVDC PVDF PVF PVFM PVK PVP RF RP RTP S/AN SBS UHMWPE UP VC/E VC/E/MA VC/E/VAC VC/MA VC/MMA 聚苯乙烯 聚砜 聚四氟乙烯 聚氨酯 聚氯乙烯-乙酸乙烯酯 聚乙烯醇 聚乙烯醇缩丁醛 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乙酸乙烯酯 氯化聚氯乙烯 聚偏二氯乙烯 聚氯二氟乙烯 聚氟乙烯 聚乙烯醇缩甲醛 聚乙烯基咔唑 聚乙烯吡咯烷酮 间苯二酚-甲醛树脂 增强塑料 增强热塑性塑料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不饱和聚酯 氯乙烯-乙烯共聚物 氯乙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氯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氯乙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 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 聚4-甲基戊烯-1(实际上是4-甲基戊烯-1VC/OA 与少量乙烯的共聚物) 脲甲醛树脂 VC/VAC VC/VDC

22

( 1 -2)

[ 目的 ] : 1 .掌握的重要特性-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认识盐的不 稳定性; 2 .掌握在实验室中制的反应原理和工业上氨催化氧化性制硝 酸的反应原理,并了解主要生产过程。 [ 课型 ] :元素化合物知识课

[ 重点 ] :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和盐的不稳定性 [ 难点 ] :氨催化氧化法制 [ 教法 ] :讲练法和比较法

[ 教具 ] :试管、酒精灯、浓、稀、铜片、钾 [ 复习旧课 ] :复习上节课的有关内容,讲评作业。

[ 引入新课 ] :从氮气、 NH 3 及铵盐的知识来引入对的学习。 [ 新课 ] :

第四节 (板书) 一.:(板书)

1 .的物理性质:(板书)

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以任意比互溶于水。 浓度为 98 %以上的浓有“发烟”现象,通常叫发烟。 2 .的化学性质:(板书) 是一种强酸。

( 1 )的不稳定性:(板书) 不稳定,易分解。

4HNO 3== 2H 2 O + 4NO 2 ↑+ O 2 ↑

越浓,越容易分解,向学生讲解久置变黄的原因及怎样保存 。

( 2 )的氧化性:(板书)

是一种强氧化剂,几乎跟所有金属( Au 、 Pt 除外)都会反应。 演示实验: P 15 , 1 - 5

化学方程式:

Cu + 4HNO3 (浓)= Cu ( NO 3 )2 + 2NO2 ↑+ 2H2 O 3Cu + 8HNO3 (稀)= 3Cu( NO 3 ) 2 + 2NO ↑+ 4H2 O

分析:与金属反应时,是 被还原,而不是 被还原,故不产生 氢气。

特例:铝、铁等在浓中会发生“钝化”现象。 举例:“王水”--浓:浓盐酸= 1 : 3

讲解:还能使许多非金属(如碳、硫、磷)及某些有机物氧化, 例: 4HNO 3 + C = 2H 2 O + 4NO 2 ↑+ CO 2 ↑ 小结:具有氧化性,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与金属反应时: ( 1 )不生成氢气;

( 2 )浓→ NO 2 ,稀→ NO ,金属→盐。

23

3 .的制法:(板书)

实验室以盐和浓硫酸共同加热来制取它。(与盐酸比较) NaNO3 + H2SO4 (浓)== NaHSO4 + HNO3 ↑ 工业上:氨的催化氧化法。 ( 1 )氨氧化生成一氧化氮;

( 2 )一氧化氮氧化生成二氧化氮;

( 3 )二氧化氮被水(或稀)吸收生成。 主要流程:

( 1 )氨的氧化:

氨+净化后的空气→氧化炉。

以铂铑合金网作为催化剂, 800 ℃。

4NH3 + 5O2 == 4NO + 6H2 O + 907KJ ( 2 )的生成:

2NO + O 2 = 2NO2 + 113KJ

3NO2 + H2 O = 2HNO3 + NO + 136KJ

指出在反应中必须补充一些空气,充分利用 NO 。

指导学生分析怎样尽可能地节约原料,促进反应进一步进行,并掌握 怎样收集尾气。

讲解怎样将 50 %的浓→ 96 %以上的浓。 讲解 NO 和 NO2 对大气的污染。 小结工业生产的科学原理:

( 1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 2 )选择适当的温度; ( 3 )使用催化剂;

( 4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 ( 5 )反应物的循环使用; ( 6 )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热。 二.盐:(板书)

盐多数为无色晶体,极易溶于水。

盐性质不稳定,加热易分出氧气,所以高温时盐也是强 氧化剂。

化学方程式:

2KNO3 == 2KNO2 + O2 ↑

2Cu( NO3 )2 == 2CuO + 4NO2 ↑+ O2 ↑

并向学生介绍不同金属的盐发生分解反应的规律。 K ---→ Na , Mg ---→ Cu , Hg ---→ Ag 亚盐+ 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气+二氧化氮 氧气 氧气+二氧化氮 简要介绍火药和亚盐的知识。

黑火药: KNO 3 : S : C = 75 : 10 : 15 小结。

24

【中文名称】;硝镪水 【英文名称】nitric acid 【结构或分子式】 【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63.01 【密度】1.5027( 25℃ ) 【熔点(℃)】-42 【沸点(℃)】86 【性状】 无色发烟液体。一般商品带有微黄色,发烟是红褐色液体。具有刺激性。 【溶解情况】 溶于水。 【用途】 是强氧化剂,能使铁钝化而不致继续被腐蚀。可供制氮肥、王水、盐、油、硝化纤维素、硝基苯、梯恩梯、苦味酸等。 【制备或来源】 工业上一般采用氮氧化法制得。实验室可由硫酸作用于钠制得。 【其他】 溅于皮肤能引起烧伤,并染成黄色斑点。一般带微黄色。发烟是红褐色液体,在空气中猛烈发烟并吸收水分。不稳定,遇光或热分出二氧化氮。其水溶液具有导电性。浓是强氧化剂,能使铝钝化。与许多金属能剧烈反应。浓和有机物、木屑等相混能引起燃烧。腐蚀性很强,能灼伤皮肤,也能损害粘膜和呼吸道。与蛋白质接触,即生成一种鲜明的黄蛋白酸黄色物质。是无机化学工业中三大强酸之一,具有酸类的通性。 【包装及贮运】 铁路槽车装载50吨,其中铅槽车用以输送98%浓,稀应用不锈钢或玻璃钢增强塑料槽车或储罐输送或储存。少量采用耐酸陶瓷坛或玻璃瓶包装,每坛净重33~40kg。浓采用耐酸泥封口,稀采用石膏封口。每坛装入衬有细煤渣或细矿渣等物的坚固木箱中,以便运输。包装上应有明显的“腐蚀性物品”标志。

25

26

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