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盐酸异丙嗪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疗效分析

盐酸异丙嗪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疗效分析

来源:叨叨游戏网
现代实用医学2017年7月第29卷第7期

863 •

盐酸异丙嗉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 疗效分析

猪妩边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异丙嗪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眩 晕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盐酸 异丙嗪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d。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其积分变化、疗效及不良反应等。 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CP< 0.05);两组临床症状积分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均P <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 > 0.05)。结论 在对症治疗眩晕症的基础上使用盐酸异丙嗪和甲磺酸倍他司汀,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眩晕症;盐酸异丙嗪;甲磺酸倍他司汀

doi:10.3969/j.issn,1671-0800.2017.07.011【中图分类号】R44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800(2017)07-0863-02

日常生活基本无影响;3分表示出现持

梅尼尔氏症14例,良性阵发性的 眩晕症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发病 19例,

前庭神经元病变者4例,原因 续症状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积分越 因素较为复杂,临床主要表现为陈发性 眩晕7例,眩晕、耳鸣、耳聋、并常伴有复听、恶心、 不明者1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 高,表明症状越严重。呕吐、冒冷汗、面色苍白及四肢冰凉等,

学意义(P> 0.05)。

1_5统计施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健康。目前,临 1.2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的药 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示准差表示, 主要包括维生素C注射液 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W 床多采用合适的药物对症治疗,缓解患 物对症治疗,国药准字 检验。尸<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者的症状[1气笔者采用盐酸异丙嗪联合甲 (浙江瑞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g)、维生素B6注射 磺酸倍他司汀对罹患眩晕症患者进行治 H33021270,规格:0.5

浙江瑞兴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液(1

资料与方法

2结果

H33021138,规格:0.1 g)等药物。对照组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观察组 同时使用甲环酸倍他司汀片m材(中国) 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5.6%,

国药准字H20040130,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14, P < 1.1 一般资料选取浙江省余姚市第 药业有限公司,

6mg]进行治疗,12mg/次,3次AL观 0.05)。见表 1。二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 格:

收治的眩晕症患者90例,均符合《神经 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异丙嗪注 2.2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病学》(第5版)中有关眩晕症的临床诊 射液(上海和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差异无统

> 0.05);治疗后,两组临床 断标准[3],无肝、肾等其他严重的器质性 H31021490,规格:25 mg)进行治疗,25 计学意义05 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 d。 症状均有所改善,疾病等;排除严重的药物过敏者,未按照 mg/次,临床症状积分与治疗 <=6.9、 临床治疗方案治疗而无法判定临床疗效 1.3观察指标严密监测并比较两组 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13.350,均户< 0.05),观察组改善程度 者,有脑卒中、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按 患者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变化情况,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恶心、呕吐及眩晕等症状在24 h 年龄50〜76岁,平均(60.8±8.6)岁;椎 物模糊、

优于对照组CP< 0.05)。见表2。

组,各45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 1.4疗效判定[4]显效:临床症状如视 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期间,对

照组有4例患者出现轻度的恶心、呕吐

底动脉循环障碍18例,梅尼尔氏症13 内完全缓解;有效:临床症状如视物模糊、 等胃肠道反应,3例患者出现皮肤红斑、呕吐及眩晕等症状在24〜72h内 瘙痒、皮疹等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例,良性阵发性的眩晕10例,前庭神经 恶心、元病变者3例,原因不明者1例。观察 基本缓解;无效:临床症状如视物模糊、 15.6%;观察组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的恶 呕吐等胃肠道反应,3例患者出现皮 呕吐及眩晕等症状在72 h后仍未 心、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51〜75岁, 恶心、平均(61.U8.9)岁;椎底动脉循环障碍

作者单位:315400浙江省余姚,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

通信作者:褚妩边,Email: 4044025 20@qq.com

瘙痒、皮疹等反应,不良反应发 缓解。临床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 肤红斑、

例数x 100%。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其 生率为1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 进行评分,积分范围〇〜3分,其中0分 异无统计表示症状消失;1分表示症状基本消失 或偶尔出现;2分表示常出现症状但对

3

讨论

> 0.05)。

8 •

表i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例数显效 有效无效

4545

919

2523

113

Modem Practical Medicine, July 2017, Vol.29, No. 7

姚群英,林建园,等.马来酸桂哌齐 用,除此之外,盐酸异丙嗪还具有镇吐、 [2] 廖正寿,催眠等生理活性,对因眩晕症引起的焦 虑、紧张等不适情绪具有较好的作用,缓 解患者因各种不良情绪弓丨发不适。甲磺 酸倍他司汀的结构与组胺具有较大的相 似性,能够抑制H3受体,舒张脑部血管, 能够迅速而有效的促进脑部、内耳等部

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疗效 观察[J].山东医药,2014,54(21):67-68.

[3]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表2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户值

贾建平.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情况分例数治疗后治疗前

4545

3.52±0.843.61±〇.870.394>0.05

2.31±0.541.02±0.3310.186<0.05

生出版社,2009:80-81.

[4] 王力川,罗文勇,陆映双.盐酸倍他司汀与

丹参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比较[J].齐齐哈 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3):1922-1923.

吴艳霞,杨胜辉.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 疗眩晕症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

2016,12(10):134-135,

[6] 王莉,汤燕,巨安丽.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

位的微循环,提高内耳细胞的稳定性,故 [5] 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多种原因引起

眩晕症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主要 的眩晕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缓解患 与机体的组织或器官的血管痉挛而引起 者身体的各种不适[7_9]。局部血液供应不足,或是迷走神经的兴

本文大部分患者在3 d内的临床症

奋性显著增高,或是局部水肿等有关[5]。 状均显著缓解,眩晕、耳鸣、耳聋等临床 尤其是老年患者,因大部分老年患者的 症状基本消失,观察组改善的程度与速 血管会有不同程度的硬化,循环组织供 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观察组患者临床 血不足或内耳出现迷路缺血等而引起眩 症状基本消失或偶尔出现,临床治疗效 旋地转,部分还会出现耳鸣、耳聋、恶心、 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具有临床疗 呕吐及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 效好,安全性较高等突出优点,能够为临 的日常生活,甚至因突然眩晕而摔倒引 床治疗眩晕症提供较好的的选择。起严重的后果[6]。

盐酸异丙嗪是临床常用的抗组胺药

参考文献:

治疗眩晕症的疗效及对血脂和血液流变 学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18(16):3-4,

[7] 刘群.异丙曝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眩

晕症患者的临床分析m.中国民康医学,

2016,28(1):60-61.

晕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感觉天 果优于对照组,表明盐酸异丙嗪联合甲 [8] 陈星,欧阳天斌,朱华麟,等.盐酸培他啶联

合盐酸异丙嗪注射液治疗眩晕症患者的 疗效[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⑵:

79-81.

[9] 罗慧敏,吴智鑫,李旷怡,等.天麻素注射液

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2015,5(6):52-53.

收稿日期:2017-01-25 (本文编辑:孙海儿)

物,属于吩噻嗪类,能够阻断前庭部位胆 [1]威武,王士列,李年春.不同方法治疗眩晕 碱能神经的兴奋而发挥抗眩晕症的作

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4,21(7):29-30,

新型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常规基础治疗 对脑梗死患者斑块稳定的影响

方凯,蒋,石海涛,刘银凤,俞佳文,张玲#

【摘要】目的探讨新型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常规基础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斑块稳定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 死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新型银杏叶提 取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T0)、治疗3个月(Tl)、6个月(T2)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rouse评分情况及氧化应 激、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患者T0、T1、T2时间点不稳定斑块Crou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不 稳定斑块Crouse评分TO < Tl < T2;观察组T1、T2不稳定斑块Crous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 0.05);观察组

Tl、T2血清MAD水平低于对照组,SOD、T-AOC高于对照组(均P < 0.05)。观察组Tl、T2血清hs-CRP、TNF-a 水平低于对照组(均尸<〇.〇5)。结论新型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常规基础治疗有助于提髙脑梗死患者粥样斑块的 稳定性,改善机体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水平。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脑梗塞;粥样斑块;氧化应激;炎症因子

doi:10.3969/j.issn,1671-0800.2017.07.012【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800(2017)07-08-03

基金项目:杭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20140633B52)作者单位:311202杭州,浙江萧山医院 通信作者:方凯,Email: fangkai0315@163.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