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语文素养测评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巩固运用(38分)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6分)
1.qín láo( )的园丁正在给花圃里的fú rónɡ( )花修枝剪叶。 2.měi fénɡ( )秋天,dà yàn( )都要飞向南方过冬。它们zhì xù jǐnɡ rán( )地飞行着,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 二、用“ ”画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4分)
1.鱼腹 行驶 凌晨 窟隆( ) 2.维持 秩序 主宰 调谴( ) 3.芙容 洛阳 乾坤 单于( ) 4.勤劳 渊搏 铁杵 战役(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 )( )夜读 悬梁( )( ) 凿( )借( ) ( )( )成针 ( )门立( ) 手不( )( ) 四、用“视”字组成词语填空。(8分)
1.市领导决定下星期一到林县( )工作。 2.奶奶默默( )着爸爸远去。
3.站在山脚( )这巍巍井冈山,更能让人领略到其神圣的风采。 4.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 )着这尊黑色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五、按要求写句子。(6分)
1.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改为“把”字句)
2.黄继光注视着火力点。(扩写句子)
六、把下列诗句或名言补充完整。(8分)
1.洛阳亲友如相问, 。 2. ,朵朵花开淡墨痕。 3.天行健,君子以 。 4. ,自强者强。
第二部分 语言综合运用与文化传承(10分)
七、给下面句子加上不同的标点,表示出不同的意思。(4分)
上海队打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
八、在“家电”的身上似乎也可以看到人类自己的影子。依照下面事例的构想方式,另
选两种家电,分别写段讽喻的文字。(6分)
示例:电视机——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无论想炫耀什么,都得听从人的摆布。 空调——只能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改变温度,却总以为自己能改变大气候。 ① ②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与写作实践(52分)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2分)
儿子和列车
在德国的一个火车小站里,一位扳道员正要走向自己的岗位,去为一辆徐徐驶近的列车扳动道岔。这时,在铁轨的另一头,还有一辆火车从相反方向隆隆驶近车站。假如他不扳道岔,这两辆火车就会相撞,酿成巨大的灾难。
这时,他无意识地回了一下头。突然,他发现自己的小儿子正在铁轨的那一端玩耍,而那辆开始进站的火车就驶在这条铁轨上。
怎么办?他可以立即飞奔过去,把儿子抢救上站台。但是,迎面驶来的列车上将会有数百人面临丧生的厄运!
他强忍巨大的痛苦,决定不违反自己肩负的安全职责。这位工人向他的儿子大吼一声:“卧倒!”随即快步奔向岗位扳动了道岔,一眨眼工夫,这辆火车安全地进入了预定的铁轨。
他的儿子由于平素就习惯了服从长辈的命令,没显出丝毫的慌张,立刻笔直地躺倒在铁轨。一列满载的火车从他的头顶呼啸着飞驰而过。
车上的旅客们丝毫不知道,他们的到来给一颗崇高的心灵带来了多么巨大的痛楚,他们的生命也曾如千钧悬于一发。那位父亲向着儿子的方向狂奔而去,不敢想象儿子那惨不忍睹的情状。然而,他的儿子活着,而且未受一点损伤!
据说,德皇知道了这位扳道工人的勇敢举动,就派人去把他招来,奖给他一枚荣誉勋章,一方面是奖励他 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感谢他教育出一个 的儿子。
1.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横线上。(2分) 大义灭亲 极端尽职 足智多谋 临危不惧
2.缩句,并说明短文原句的写法好在哪里。(4分) 一列满载的火车从他的头顶呼啸着飞驰而过。
缩写: 原句好在: 3.在两辆列车同时驶进车站,扳道员正要扳动道岔时,出现了什么意外情况?(5分) 4.扳道员面临着怎样艰难而痛苦的抉择?(5分)
5.在万分危急的关头,扳道员是怎样做的?从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6分) 十、作文。(30分)
题目: 的我
要求:1.在横线上写出自己的一个特点,把题目补充完整,如“爱动脑筋的我”“倔
强的我”“爱看课外书的我”等。2.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介绍自己的特点。
第七单元语文素养测评
一、1.勤劳 芙蓉 2.每逢 大雁 秩序井然 二、隆—窿 谴—遣
容—蓉 搏—博
三、囊萤 刺股 壁、光
铁杵 程、雪 释卷
四、1.视察 2.注视 3.仰视 4.凝视 五、1.海浪把轮机火炉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2.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 六、1.一片冰心在玉壶
2.我家洗砚池头树 3.自强不息 4.胜人者有力
七、①上海队打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
②上海队打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
八、示例:①台灯——总以为自己比别的灯亮,其实只不过是有人给它戴了一顶帽子。
②电脑——似乎是无所不能,却只有在别人的敲击下才能找到自己的灵魂。 九、1.极端尽职 临危不惧
2.火车飞驰而过。 详细说明当时的危险情形。
3.他的小儿子正在铁轨的那一端玩耍,而那辆开始进站的火车就驶在这条铁 轨上。
4.如果扳动了道岔,他的儿子就会被压在列车下;如果把儿子抢救上站台,列车上数百人将面临丧生的厄运。
5.坚决不违反自己肩负的安全职责,快步奔向岗位扳动了道岔。他是一个尽职尽责、拥有一颗崇高的心灵的人。
一、阅读理解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蚕和蜘蛛都是纺织能手,他们俩决定比一比,看看到底谁的成绩优秀。孔雀从它那扇子般的羽毛中,选出最漂亮的一根做成奖状,准备送给优秀者。
蜘蛛抢先爬上墙角,绕着圈儿不停地织着。不一会儿织成了一张网,一环套一环又细又密。织完了网,蜘蛛连忙向大家介绍:“我织的网非常结实,( )刮风下雨( )能粘住许多飞虫。一日三餐,我每一顿都能吃个够。”
白胖胖的蚕爬上了草山,她织得那么快,那么好。左一下,右一下,一丝不苟,不一会儿就织成浑圆的茧子,雪白的茧子光溜溜的。这时,蚕也向大家作了说明:“我吐出的丝( )很多,( )我一点不留,把它全送给人们,织成五光十色的彩绸。”
蜘蛛兴高采烈地爬到孔雀的跟前 对孔雀说 听了蚕的介绍 这个光荣的奖状应当属于她 (1)给短文加上恰当的题目。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五颜六色——________ 谨小慎微——________ 兴致勃勃——________ 光秃秃——________
(5)想一想,为什么蜘蛛觉得这个光荣的奖状应当属于蚕。 (6)蚕和蜘蛛,你喜欢谁?为什么? 【答案】 (1)蚕和蜘蛛 (2)即使;也;虽然;但是 (3), :“, 。”
(4)五光十色;一丝不苟;兴高采烈;光溜溜 (5)因为蚕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6)蚕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①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故选“即使……也……”②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故选“虽然……但是……”;
(3)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从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5)、(6)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蚕和蜘蛛;
(2)即使;也;虽然;但是 ; (3), :“, 。”
(4)五光十色、一丝不苟、兴高采烈、光溜溜; (5)因为蚕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6)蚕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4)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5)、(6)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2.课外阅读
牙膏
一天,我和几个好朋友在河边玩要,忽然发现小华那本来又黑又黄的牙齿变得雪白雪白的了。我奇怪的问她:“小华,你的牙齿怎么变白了?”小华神密地告诉我:“我看了电视里的‘小白兔’高级儿童牙膏的广告后,就去卖了一支,想不到效果这么好!”我听了,心里也痒痒的,_______我的牙齿也黄得十分难看,_______我多么希妄能得到一支‘小白兔’高级儿童牙膏呀! 回家后,我拿了钱就向售货亭跑去。
我从阿姨手中接过牙膏,左看右看,爱不释手。瞧!牙膏软管上的小白兔好像在蹦蹦跳跳呢!它雪白的茸毛,长长的耳朵向上竖着。一双又红又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就像两颗闪闪发光的红宝玉。一张鲜红的小嘴张得大大的。看着软管上的“小白兔”,我仿佛看见了一只活生生的伶俐活泼的小白兔向我走来。
晚上我轻轻拧开牙膏上的盖子,挤出了淡绿色的牙膏,一阵清香扑鼻而来,舒服极了!我把牙膏挤在牙刷上。当我在给牙膏管盖盖时,那小白兔正冲着我笑呢!
我盛了一杯水,把牙刷沾湿,然后用力刷了起来。啊!一股水果般的香甜味滋润着我的口腔,我更加认真刷牙了。等我刷完牙,漱了口,那香甜味还久久地留在嘴里,回味无穷!
两个星期以后,“小白兔”牙膏变得( )干( )瘪,那可爱的小白兔( )变瘦了,( )都褪了色,一双红眼睛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呆呆地望着我,牙膏软管被折叠得一层又一层,上面全是一条条弯弯曲曲的皱纹,老态龙钟,和它原来那白白胖胖的样子简直是判若两“人”。
牙膏,它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献给了人们,它自己却什么也没留下。这样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晚上,我梦见牙膏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大姐姐,她对我说:“给别人幸福温暖,是最快乐的事情,没有自私之心的人,是最高尚的人……”
(1)圈出第一节中4个错别字,把正确的字写在后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短文第一段的横线上: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既……又……
(3)短文中第________节写“小白兔”高级儿童牙膏刚买来时的外形。写出这节中的一个比喻句:________。写出这节的最后一句中的联想部分:________。 (4)填空
①“小白兔”高级儿童牙膏刚买来时,小白兔的眼睛________,两个月后,小白兔的眼睛________。 ②《牙膏》这篇短文赞美了________的精神。 【答案】 (1)要—耍;密—秘;卖—买;妄—望 (2)因为;所以
(3)3;一双又红又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就像两颗闪闪发亮的红宝石 ;我仿佛看见了一只活生生的伶俐活泼的小白兔向我走来
(4)炯炯有神;又干又瘪;无私奉献
【解析】【分析】(1)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2)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1)要—耍、密—秘、卖—买、妄—望 (2)因为、所以
(3)3;一双又红又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就像两颗闪闪发亮的红宝石;我仿佛看见了一只活生生的伶俐活泼的小白兔向我走来。 (4)炯炯有神、又干又瘪、无私奉献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爱在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zā zhā)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起扎(zā zhā)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sāng sàng)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与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老爹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会儿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
爸爸(突然 虽然 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拐弯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突然 虽然 依然)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突然 虽然 依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联系上下文,选择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拼音和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伤心________ 简单________ 注视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不约而同:________ 半信半疑:________
(4)本文写父爱,抓住了爸爸回头的动作和神态来写,真切感人,请写出这句话,并从中可以看出爸爸是一个________的人。
(5)在这个故事中,弟弟的感情一直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 诉苦→________→________→感动
(6)父亲在拐弯处回头,这一动作让你体会到什么? 【答案】 (1)zhā;sāng;依然;突然;虽然 (2)悲伤;随便;注目
(3)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4)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拐弯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突然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5)伤心;半信半疑
(6)父亲对于孩子的爱是默默的。
【解析】【分析】(1)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
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3)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6)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zhā;sāng;依然;突然;虽然 (2)悲伤、随便、注目
(3)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4)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拐弯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突然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5)伤心、半信半疑
(6)父亲对于孩子的爱是默默的。
【点评】(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理解词义。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精神或品质。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6)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4.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故乡的山溪
去年暑假,我随爸爸回到老家,老家青青的山,绿绿的水,崭新的瓦房,淸脆的蝉鸣......一下就让我陶醉了,但更使我陶醉的是村东的山溪。
一天清晨,我闹着爸爸带我去找山溪的源头,走到一座山前,爸爸说:“源头在山的那一边我是无力爬上那座山峰的,只好跟着爸爸往回走,我渴极了,蹲在溪边,捧一捧溪水,—饮而尽。好凉爽的水啊,喝一口全身清凉;好清澈的水啊,蓝天、白云、野花、蝴蝶,都清晰地映在水中。 山溪给了我欢乐,我和村里的小伙伴经常到山溪里捉鱼摸虾,这里的鱼虾可真肥,只一小会儿,小伙伴们就摸了不少,可我连个鱼鳞虾皮也没有摸到。小伙伴告诉我,摸的时候不能着急,动作轻轻的,要不,鱼虾就会被惊跑的。我照着做了,果然摸到一只好肥大的虾,小伙伴们瞅着我笑,我也不由自主地笑了。
好多天不下雨,田里的小苗儿卷起了叶子。村里的孩子们就引山溪的水,主动浇一位军属老伯伯
的田。溪水潺潺地、潺潺地流着,浸透了田块。多么听话、多么无私的山溪啊!顿时,我觉得家乡这些天真无邪的小伙伴不就像那正在流淌的山溪吗?
开学前,我不得不告别山溪。故乡的山溪啊,一直在我心中流淌...... (1)写出反义词。
崭新________ 清澈________ 清晰________ 经常________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①一口气就喝完了,形容喝得十分爽快。________ ②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第2自然段的段意。 第2段:________
(4)请找出第4自然段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画上横线。说一说,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5)短文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感。
(6)你的家乡有什么特色风光呢?请用优美的语言接着写下去吧。。 我最喜欢家乡的________。那里________ 【答案】 (1)破旧 ;浑浊 ;模糊 ;偶尔
(2)一饮而尽 ;不由自主
(3)溪水的清澈
(4)“顿时,我觉得家乡这些天真无邪的小伙伴不就像那正在流淌的山溪吗?” 把天真无邪的小伙伴比作山溪 。
(5)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山溪的热爱之情。
(6)略;略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3)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4)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5)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6)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破旧、浑浊、模糊、偶尔 (2)①一饮而尽;②不由自主 (3)溪水的清澈
(4)“顿时,我觉得家乡这些天真无邪的小伙伴不就像那正在流淌的山溪吗?” 把天真无邪的小伙伴比作山溪
(5)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山溪的热爱之情。(意思对即可) (6)略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4)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6)结合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5.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熊猫与山民
四川崇州市西北的鸡冠山乡,重峦叠嶂,云雾繚绕,莽莽苍苍。离鸡冠山乡20多公里的一个村子,住着15户人家,周围箭竹丛生,是大小熊猫的天堂。
熊猫们自认是山民的老朋友,经常不请自来,到居民家里串门访问。因为 “友谊深厚”,进得屋来就不讲客套,自己动“手”翻箱倒柜,看看主人给它们准备了些什么美味佳肴。有一回,一只熊猫在一个山民家“酒醉饭饱”之后,还美美地睡了一觉,然后顺“手”将一只小板凳带回山坡作纪念,为它的生活添上一点现代的文明。熊猫们也是炭夫、药夫的朋友,它们常光顾炭夫、药夫放在野地的炊锅,遇上可食物,也帮忙吃一些。当然,对这样的“小愉”,山民们只好付之ー笑!一天,两只熊猫突然朝正在玩要的孩子快步走去,小孩子吓得哇哇大哭,其实熊猫并无恶意。孩子走后,它们东张西望了一会儿,便大摇大摆地向树林中隐去,留下了一场虛惊。
浩瀚的鸡冠山乡的林海是宁静的,但又是十分热闹的。除大小熊猫外,金丝猴、扭角羚、豺狗等也出没无常,黄雀、杜鹃鸣奏不绝。每当狝猴桃挂满枝头的金秋时节,常可看见成群结队的金丝猴拖儿带女,或嬉戏于林间,或小憩于岩石上晒太阳,吃野果。但它们胆小羞涩,一遇见情况,便像荡秋千一样,眨眼工夫消失在茫茫林海之中,使你望树兴叹! (1)第二自然段中“友谊深厚”引号的作用是( )。
①表示强调,指友谊非常深厚。 ②表示特殊的含义。 ③表示特定的称谓 (2)“对这样的‘小偷’,山民们只好付之一笑!”这是为什么? (3)你怎样理解画“”句子中的“宁静”和“热闹”? (4)本文写了熊猫与山民之间的哪些事?填一填。 ①________
②酒足饭饱后睡一觉,顺“手”带走山民家的小板凳。 ③________
④吓哭小孩但无恶意。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答案】 (1)②
(2)并不是真的偷东西的小偷,体现村民对熊猫的喜爱和并不计较的那份宽容。 (3)宁静指这里自然环境好。热闹指这里动物众多。
(4)熊猫不请自来,到山民家串门访问。;常光顾炭夫、药夫放的炊锅,吃他们的食物。 (5)读了这篇短文,我觉得其实熊猫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人类不去伤害它们,两者必然可以成为朋友。要是人们都像文中的山民一样爱护动物,与它们和谐共处,幸福地生活在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上。
【解析】【分析】(1)考查引号的作用,做题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进一步去分析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2)、(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5)谈自己的感想时能结合文意或生活实际谈看法,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②
(2)并不是真的偷东西的小偷,体现村民对熊猫的喜爱和并不计较的那份宽容。 (3)宁静指这里自然环境好。热闹指这里动物众多。
(4)①熊猫不请自来,到山民家串门访问。②常光顾炭夫、药夫放的炊锅,吃他们的食物。 (5)读了这篇短文,我觉得其实熊猫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人类不去伤害它们,两者必然可以成为朋友。要是人们都像文中的山民一样爱护动物,与它们和谐共处,幸福地生活在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上。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引号的作用的掌握及运用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掌握运用。 (2)、(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触摸春天
①邻居的小孩安静,是个盲童。
②春天来了,小区的绿地上花繁叶茂。桃花开了,月季花开了。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 ③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安静在花树丛中(穿梭 穿越)。因为常常在花香中(流连 欣赏),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的感觉。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
④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⑤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着。
⑥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在用心灵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⑦我没有惊动安静。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的世界。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1)给句中划线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填序号。
张:A.铺排,陈设 B.看,望 C.使合拢的东西分开 D.量词 ①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________ ②安静仰起头来,在用心灵张望。________ (2)在第三自然段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安静在花树丛中________(穿梭 穿越)。因为常常在花香中________(流连 欣赏),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的感觉。
(3)文章在开头点明安静是个盲童,文中有3处对安静的动作描写反映出她是双目失明的。请找出一处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
(4)下面的提示,概括出安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请你连一连。 对春天________ 珍爱生命 对蝴蝶________ 乐观面对 对人生________ 热爱生活
(5)请用横线划出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 【答案】 (1)C;B (2)穿梭;流连
(3)①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②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③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在用心灵张望。
(4)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乐观面对
(5)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的世界。
【解析】【分析】(1)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2)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3)(4)(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①C;②B (2)穿梭、流连
(3)①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②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③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在用心灵张望。 (4)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乐观面对
(5)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的世界。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 一对号座。
(2)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3)(4)(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7.阅读短文后回答问题
放风筝的孩子
阳春三月的一天,几朵白云在空中悠悠地飘着。我无意地向天空望了一眼,忽然我的视野中多了一样东西,飘来飘去,忽上忽下。我瞪大了眼睛,看清了——原来是一只粉红色的风筝,拖着长长的尾巴……
啊!这风筝给静静的天空带来了几丝生气,使天空变得更加迷人,更有诗情画意了。
放风筝的孩子出现了,看样子有七八岁。一张可爱的面孔,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像两颗水灵灵的葡萄。身上雪白的衬衫,就像天空中那悠悠的白云。他一边奔跑一边高声喊着__风筝飞起来了__风筝飞起来了__风筝翱(áo)翔于蓝蓝的天空之中__牵动着我的心__
菜畦(qí)旁,我正看得入神,那风筝却忽然向下坠去。远处,那孩子正慢慢地拉回风筝线,风筝落地了,孩子呆呆地站着,看着前面的一畦菜苗。
天空又静了,连云儿也好像不高兴地徘(pái)徊(huái)着。真可惜,这醉人的景色,瞬间便消逝了。风筝在菜畦旁躺着,孩子却跑了……
一会儿,那孩子又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就像一朵白云悄悄地飘了过来,手中拿着菜苗,来到风筝坠落的地方,蹲下去,一双小手扒开松土,把菜苗栽上,噢,他刚才踩倒了几棵菜苗,从自家菜地移
了几棵给补上。
云儿多么纯洁,就如同孩子的心。风筝又飞起来了,在天空中飘飘扬扬,天空变得越发美了。朵朵云儿也似乎高兴地笑了……
(1)如果你不会读“那风筝却忽然向下坠去”中的“坠”字,可以用________查字法查字典。“坠”字在字典中有四种解释:①落;②垂在下面;③因分量重而下垂;④垂在下面的东西。这句话中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2)给第三自然段后半部分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他一边奔跑一边高声喊着________风筝飞起来了________风筝飞起来了________风筝翱(áo)翔于蓝蓝的天空之中________牵动着我的心________ (3)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①近义词:更加________ ②反义词:出现________
(4)仔细阅读短文,想一想放风筝的孩子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或品质,然后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孩子 ________的孩子 ________的孩子 (5)为什么作者最后觉得天空变得越发美了?
【答案】(1)部首 ;①
(2):“;!;!”;,;。 (3)越发;消逝 (4)可爱的 ;天真的 ;无忧无虑的
(5)孩子纯洁的心让作者觉得天空变得越发的美。
【解析】【分析】⑴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找出这个字的部首用部首查字法;从这句“那风筝却忽然向下坠去”话中可以可以理解为:那风筝却忽然向下落去;
⑵从“他一边奔跑一边高声喊着__风筝飞起来了__风筝飞起来了__风筝翱(áo)翔于蓝蓝的天空之中__牵动着我的心__”这句话中可以知道这是孩子说的话;
⑶“风筝又飞起来了,在天空中飘飘扬扬,天空变得越发美了”这句话可以理解为:风筝又飞起来了,在天空中飘飘扬扬,天空变得更加美了;“真可惜,这醉人的景色,瞬间便消逝了。”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真可惜,这醉人的景色,瞬间便不出现了。
⑷从“一张可爱的面孔,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像两颗水灵灵的葡萄。身上雪白的衬衫,就像天空中那悠悠的白云。他一边奔跑一边高声喊着__风筝飞起来了__风筝飞起来了__风筝翱(áo)翔于蓝蓝的天空之中__牵动着我的心__”这几句描写中可以看出这个孩子的性格;
⑸从文章最后一句话“ 云儿多么纯洁,就如同孩子的心。风筝又飞起来了,在天空中飘飘扬扬,天空变得越发美了。朵朵云儿也似乎高兴地笑了……”中可以知道为什么作者最后觉得天空变得越发美了。 故答案为:⑴部首;①;⑵:“ ! !” , 。⑶越发;消逝;⑷可爱的;天真的;无忧无虑的;⑸孩子纯洁的心让作者觉得天空变得越发的美。
【点评】⑴主要是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做题时要先清楚常用的查字典的方法,一是音序查字法,二是部首查字法,三是数笔画查字法,再根据要求找出正确的方法,然后在字典中找到这个字并学会理解和运用。
⑵主要是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掌握能力,平时要注重积累,分析,记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⑶主要是考查学生掌握近义词和反义词的能力,做题时首先要弄清这个词的本意以及所在语境中的意思,再找出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语。
⑷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词语和语境的理解把握能力,做题时要先了解文章大致内容,然后结合语境、对象、身份、场合选择填写什么的词语。
⑸主要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做题时要先读通全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根据文中重点段重点句总结出答案。
8.阅读《我家最富有的时刻》,完成练习。
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是城里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我父亲是个职员,整天在证券交易所那如“囚笼”般的办公室里工作,假如我父亲不把一半工资用在医疗费以及给比我们还穷的亲戚身上,那么我们的日子还过得去。事实上,我们家是很穷的。
②我母亲常安慰家里人说:“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在生活中怀着一线蚕望,就等于有了一大笔精神财富。”
③几星期后,一辆崭新的别克牌汽车在大街上那家最大的百货商店橱窗里展出了。这辆车已定在今夜以抽彩的方式馈赠给得奖者。不管我有时多么想入非非,也从没有想到过幸运女神会厚爱我们这个在城市里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当扩音器里大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明白无误地证明这辆彩车已属我们家所有时,我简直不相信这是事实。
④父亲开着车缓缓驶过拥挤的人群。我几次想跳上车去,同父亲一起享受这幸福的时刻,却被父亲赶开了。最后一次,父亲甚至向我咆哮:“滚开,别待在这儿,让我清静清静!”
⑤我无法理解父亲的感情。当我回家后委屈地向母亲诉说的时候,她安慰我:“不要烦恼,你父亲正在思考一个道德问题,我们等着他找到合适的答案。”
⑥“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汽车根本不属于我们,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母亲回答我。我歇斯底里地大叫:“哪有这样的事?汽车中彩明明是扩音器宣布的。” ⑦“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说。桌上的台灯下放着两张彩票存根,上面的号码是348和349,中彩号码是349,“你看到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吗?”母亲问。我看了好几遍,终于看到彩票的一角上有用铅笔写的浅浅的K字。“这K字代表凯特立克。”母亲说。“吉米·凯特立克,爸爸交易所的老板?”我有些不解。“对。”母亲把事情一五一士地跟我讲了。当初父亲对吉米说,他买彩票的时候可以代吉
米买一张,吉米咕脓说:“为什么不可以呢?”老板说完就去自己的事了,过后可能再也没有想到过这事。349那张是凯特立克买的。现在可看得出来那K字用大拇指轻轻擦过,还能看得见淡淡的铅笔印。 ⑧对我来说,这是很简单的事情。吉米·凯特立克是一个百万富翁,拥有十几辆汽车,他不会计较这辆彩车。“汽车应该归我爸爸!”我激动地说。“你爸爸知道该怎么做。”母亲平静地回答我。 ⑨不久,我们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又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显然电话是打给凯特立克的。第二天下午,凯特立克的两个司机来到我们这儿,把别克牌汽车开走了,他们送给我父亲一盒雪茄。 ⑩直到我成年之后,我才有了一辆汽车。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母亲的那句“一个人有伴气,就等子有了一大笔财备”的格言具有了新的含意。回顾以往的岁月,我现在才明白,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们家最高有的时刻。
(1)“母亲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跟我讲了”。什么事情呢?请你概括写下来。
(2)文中第①段写道:“事实上,我们家是很穷的。”可是最后又说:“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们家最富有的时刻。”这是否矛盾?请简要说明理由。 (3)读画线的第二段,写下你阅读的体会。
(4)我几次想跳上车去,同父亲一起家受这幸福的时刻,却被父亲赶开了。最后一次,交亲甚至向我咆哮……读到这里,你会想些什么?
【答案】 (1)爸爸买彩中了一辆汽车.可那是给爸爸老板买的彩票,经过思考,爸爸把汽车换给了老板。
(2)不矛盾。穷是指物质财富少,富是指拥有一笔精神财富,比如有骨气正直诚实等。
(3)做人要有骨气、要讲诚实,拥有这种精神就拥有财富,这告诉人们,一个人有了骨气,就能够努力奋斗,通过努力奋斗就可以获得汽车之类的物质财富。
(4)侧面写出“父亲”面临财富与道德选择时内心的矛盾斗争。以父亲的动作、语言表现父亲面临财富与道德的矛盾心理。
【解析】【分析】(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2)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3)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4)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爸爸买彩中了一辆汽车.可那是给爸爸老板买的彩票,经过思考,爸爸把汽车换给了老板。
(2)不矛盾。穷是指物质财富少,富是指拥有一笔精神财富,比如有骨气正直诚实等。
(3)做人要有骨气、要讲诚实,拥有这种精神就拥有财富,这告诉人们,一个人有了骨气,就能够努力奋斗,通过努力奋斗就可以获得汽车之类的物质财富。
(4)侧面写出“父亲”面临财富与道德选择时内心的矛盾斗争。以父亲的动作、语言表现父亲面临财富与道德的矛盾心理。
【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段的理解能力。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