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气压止血带的使用及注意事项之巴公井开创作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一、正确使用止血带
(1)术前要对止血带进行仔细检查,如气囊是否漏气,打气筒是否好用,气压表是否准确.(2)根据患者年龄、肢体周径、病人体质等因素选用合适的气压止血带.(3)放置止血带的部位应正确,止血带要绑于肢体肌肉较丰富部位,以防损伤神经.上肢者放在上臂中上1/3处,下肢者应放在年夜腿根近腹股沟部.(4)绑止血带时,止血带下要垫一个小单(布),并使接触皮肤面坚持平整.止血带要绑的松紧适宜,通气管要放在肢体近端,即可防止污染手术野,又便于打气.气压止血带外最好再缠固定带或绷带加压固定,防止充气后滚动.(5)止血带充气前应先抬高肢体,驱血带驱血完全后,再将止血带的通气管接于压气表上,缓慢将气打入止血带内.上肢压力成人不超越40.0kPa(300mmHg),小儿不超越26.7kPa(200mmHg),下肢压力成人不超越80kPa(600mmHg),小儿不超越33.3kPa(250mmHg).(6)准确记录气压止血带充气时间,上肢以1h,下肢以1.5h为限,时间到时,需提前通知手术医生做好放气准备,如需继续使用,应先放气5~10min后再充气偏重新记录时间.(7)松止血带时,放气要缓慢,以免血压急剧下降引起休克.手术完毕去除止血带后,检查病人皮肤有无损伤,需要时局部推拿数分
钟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二
、
气
囊
止
血
带
的
使
用
误
区
1 手术台上捆扎的误区 (1)肱骨及股骨中下段手术中,为减少出血,往往需要无菌止血带,由主刀医生在手术台上捆扎,因而致使止血带的松紧度没有保证,充气量也无法确定,造成出血,甚至呈现皮肤坏死及神经麻痹等并发症;(2)驱赶血液时,驱血带每周圈间都留有年夜小不等的距离,形成间断驱血,效果极差;(3)驱血时用力不匀,一绕一缓,不能继续用力,止血效果差;(4)肱骨中段手术中,为减少出血,使用小儿无菌止血带止血,因气囊短而窄,达不到压迫止血的目的,反而出血更多. 2 手术前台下捆扎的误区 (1)捆扎过松或压力缺乏,出血多;(2)捆扎过紧或压力过年夜,易发生并发症;(3)捆扎前环绕纠缠呵护肢体的无菌巾未铺平,使其受力不均匀,易发生水泡;(4)止血带使用超越时限,病人疼痛难忍;(5)捆扎位置不妥,压迫神经,造成麻痹;(6)充气过后止血带涨开或脱滑,延误时间;(7)通气管与止血仪衔接不紧或中途脱落;(8)多个肢体同时放松止血带,造成血压急剧下降,甚至休克.
三、注意事项
1 使用止血带前,认真检查有否漏气,止血仪是否灵活实用,否则
要
及
时
更
换
.
2 按肢体及年龄,准确选用止血带(年夜、中、小号).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3 捆扎时松紧要适宜,以能容纳一指为宜. 4 捆扎止血带前先用纱布或无菌巾环绕纠缠呵护肢体,并使其铺平,防止受力不均匀,而引起水泡或瘀血发生. 5 捆扎后要用纱布绷带加固两周,防止涨开或脱滑. 6 无菌止血带可由洗手护士在手术台上协助主刀医生捆扎,确保
适
宜
的
松
紧
度
.
7 严格掌握止血带的使用时限,单肢体第1次使用不超越90min,第2次使用不超越60min,2次间隔为5~10min. 8 驱赶血液时,要均匀继续用力,驱血带环绕重叠年夜于或即是1/3,且由肢体远端向近端逐渐驱赶血液至止血带边缘,充气至所
需
KPA,
以
到
达
充
沛
止
血
的
目
的
.
9 多个肢体同时使用止血带,放松时,要先放松一肢体,待血压平稳后,再放松另一肢体.每一肢体的使用时限60min.防止经脉缺血时间过长,肢体坏死及有效循环血量突然加快,使心脏负担加重.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