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学科实施立德树
人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许多歌曲都包含着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传统、尊重师长、互相友爱等丰富多彩的内容。音乐教学是实现审美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小学阶段,美育与道德教育都是学校的重点,把音乐课程作为美育与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能使美育与道德教育的目的得以实现。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小学音乐;立德树人教育;思考 前言
音乐教室是实现美育的一个重要场所,也是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音乐的学科特性为指导。在进行美育教学时,要注意渗透道德教育,通过音乐传达正面的情绪,使学生在音乐中被感染,从而使学生的情绪发生变化,使学生永远处在一种亢奋、愉快的状态中,从而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音乐教学中道德教育的作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体和心理都还没有完全成熟,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需要老师们树立榜样,对学生进行正面、正面的指导。而音乐又是一门能够传递情感的学科,它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此背景下,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小学生在生命价值形成的过程中,进行美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音乐教学,无疑能够充分利用二者的综合教育功能,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美育,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此期间,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正确对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树立清晰的学习和生活目标,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比如《我们多么幸福》,就是为了让同学们明白,今天的快乐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让学生学习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奋
斗,同时也要感谢那些为学生创造了快乐的人生。再比如,《颂祖国》可以让同学们在赞美祖国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培养学生为国家、为国家而奋斗的生命价值。
二、立德树人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的实施情况
音乐课程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促进了\"立德树人\"的基本教育目标。然而,就当前小学音乐学科实施\"德树人\"的教学工作而言,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致使\"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未能得到很好的贯彻。以下是:
(一)未能充分呈现立德树人使命
总的来说,它更注重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与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造成了音乐学科的教学目标无法完全体现立德树人的宗旨,虽然在教学目标上有了一些体现,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没有体现出来。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早已根植,特别是那些年纪较大的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和技巧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心理发展要求背道而驰,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目标也很难实现。
(二)小学音乐教师品德教育达不到教育目标
就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道德素质来说,许多小学音乐教师的品德素养还达不到\"立德树人\"的要求,尤其是九零后、零零后的青年教师,学生在父母长辈的悉心照料下,养成了一种\"自我\"的观念,在关心他人、尊敬师长、责任担当、乐于奉献等方面,并不能作为学生的榜样,无法为学生带来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所以在音乐课堂中的德育教育要么未曾涉足、要么流于形式。无论是哪一种,都说明了当前小学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还不够高,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教育理念,很难做到自己的品德修养,更别说\"立德树人\"了。
(三)立德树人教育下的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方式
要把\"立德树人\"的基本教学任务贯彻到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中,就必须对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优化与创新,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然而,从当前
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选择上,许多老师并未认识到这一问题,仍在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顶多是在\"立德树人\"的基础上,在课后强行加上\"德育\",这也会让音乐课变得枯燥乏味,最后还会让学生感到厌倦。
三、在小学音乐专业中开展立德树人的有效方法
小学音乐与道德教育的融合,是目前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一种普遍形式,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建立一种有效的音乐课堂,这样有利于实现音乐教育的目的,同时也实现了对音乐学科的道德教育。
(一)以主题为中心的音乐教学
主题教育法是一种以特定的主题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将其应用于音乐教学,能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受到道德教育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在同一主题下获得道德教育的深刻理解。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师中,要积极地进行主题性的道德教育。能否举个例子
(二)合理运用现代科技
由于年龄和经验的局限,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低下,虽然音乐教师对音乐作品进行了细致的解析,但仍有许多知识无法被学生完全领会和掌握。比如《保卫黄河》,音乐教师就会用多媒体的形式,向同学们播放有关的录像,重现中国的苦难,让同学们从视觉和听觉上,体会中国人民在艰难的条件下,齐心协力,共同维护黄河。通过录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作品的内涵,也能深刻地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精神上产生更深刻的冲击,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中国的力量。
(三)把立德树人教育渗透到音乐实践中去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设综合性课程,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音乐教师要想渗透到德育中去,就必须通过音乐教学的综合性活动来达到。通过这种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这个教学过程中去。同时,学生的个性得以释放,以各种形式解读音乐,获得了丰富的心灵经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特别是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能否举个例子
四、结论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教育渗透不能仅仅是一种僵化的说教,而是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灵活地进行。一般的音乐课可以锻炼学生,让学生养成礼貌、文明的良好习惯,也可以让学生在老师面前主动打招呼。把道德教育与各环节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克服自己的不足,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促进小学音乐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樊媛媛.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J]. 科学咨询,2021(11):209-210.
[2] 周越.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音乐教学分析[J]. 读与写,2021,18(35):241,255.
[3]李昭霖.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J].读与写,2021,18(27):231.
该论文系“2020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小学音乐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SZJ20166;(福建教育学院资助)。”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