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农村土地整治与农业现代化浅析

农村土地整治与农业现代化浅析

来源:叨叨游戏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农村土地整治与农业现代化浅析

作者:蒋洁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0期

摘要:近年来农村土地整治在保护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产条件以及促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优化农业土地利用格局、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随着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在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缓解农业发展资金缺口、加快现代农业标准建设、优化现代农业建设模式以及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等方面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农村土地整治 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农村土地整治是根据规划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治理,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产条件和修复受损生态的土地利用活动,目前已经成为加强耕地保护、缓解用地矛盾、改善农田生态以及落实惠农的有效途径,也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总2011年8月23日在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强调,“要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这不仅为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明确了重点。本文将基于农村土地整治与农业现代化关系阐释,探讨农村土地整治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已经和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农村土地整治是破解农业现代化制约因素的重要手段

由于自然与历史原因,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要破解这一难题,实现农业的跨越发展,需要方方面面形成合力,但加强土地整治无疑是关键环节。 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尚不巩固,亟须通过农村土地整治稳定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但当前时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较为薄弱,亟须通过农村土地整治改善生产条件、增强抵御灾害的能力。基础设施薄弱一直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全国主灌区骨干工程完好率不足40%,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不足全部耕地的50%,加上装备落后、科技水平不高以及耕地质量较差,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局面没有根本改观。自然灾害频发、受灾面广量大、成灾损失严重等问题极大地困扰着农业现代化建设。据统计,2001—2010年,全国因灾损毁耕地年均高达57万多亩。为改善农业生产物质条件、增强抗御风险能力,亟须通过农村土地整治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变基础设施落后局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由于农业资源禀赋欠佳,加上生产经营粗放,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不高,导致综合生产成本较高。截至目前,我国农业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仅为0.5,而发达国家普遍为0.7—0.8;粮食单产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水稻单产只及国际先进水平的85%,小麦和大豆仅为55%玉米和马铃薯不足50%;农业增产依赖增施化肥、农药,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为改善生产要素利用水平、降低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亟须通过农村土地整治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要素投入数量。

三、农村土地整治要通过强基固本发挥更大作用

“十二五”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农村土地整治要强基固本、有序实施。 建成 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2011年7月,总理在常务会议上强调,力争“十二五”期间再建成4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为完成这一目标任务,今后农村土地整治应以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为重点,大力推进农用地整治,稳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加快推进损毁土地复垦。根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安排,2011—2015年全国将强化500个基本农田示范县建设,改造提高116个示范区,新建5000处万亩连片示范区,整治后基本农田将平均提高1个等级,粮食亩产增加100公斤以上。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努力整治农村建设用地450万亩,复垦损毁土地2600万亩,进一步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基础工作,进一步增强事业发展后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以长远发展和稳步推进为着眼点,夯实农村土地整治持续发展的工作基础。在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实施方面,加快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土地整治规划体系,严格土地整治规划评审和实施跟踪;在健全土地整治标准体系方面,规范土地整治行为,确保土地整治质量;在土地整治信息化建设方面,建立土地整治数据库,完善土地整治项目备案制度,切实掌握土地整治成效;在强化土地整治法制建设方面,加紧修订现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土地整治条例》;在基础研究和队伍建设方面,加强土地整治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教育培训,建立土地整治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和机构资质认证制度等。

构建相关涉农资金聚合机制,进一步提高支农惠农成效。资金统筹将成为今后农村土地整治的关键因素,当前应努力形成投入持续加大、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农民积极出资投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重中之重是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专账管理、统筹安排、各记其功”的原则,严格执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土地出让收入征收使用管理规定,发挥土地整治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聚合农村公路修建、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涉农资金,发挥资金整合的规模效应,切实提高支农惠农效果。

创新农村土地整治机制,进一步保障工作顺利推进。为保障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应加快相关重点领域的改革创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构建机制方面,建立健全“主导、国土搭台、部门联动、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机制;在落实责任方面,明确县级以上为责任主体,将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列为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的一项内容;在完善监管方面,建立健全集中统一、分级负责、全面全程的监管制度,创新监管技术手段,建立信息公开与情况通报制度等;在加强激励方面,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构建区域补偿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 参考文献

[1] 田承忠.大力开展土地整治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N].湖北日报,2011年5月6日 [2] 张大卫.推进农村土地整治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N].河南日报,2011年5月16日 [3] 陈红宇,朱道林,郧文聚等.嘉兴市耕地细碎化和空间集聚格局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4) :235-2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