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号 姓 名 电 大 试卷编号:6074 座位号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6年春季学期开放教育专科期末考试
《中国通史(2)》试题
2006年7月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密 得 分 封 得 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线 1. 鸦片战争以后,魏源编写了 一书,阐述了 的
内 思想。
不 2. 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实行所谓的 ,以训练新式军
队和设厂建造船炮为主要内容。从70年代开始,他们又着手经营以 为要 目的的民用企业。
答 3. 1904年2月,华兴会在长沙成立,推举 为会长,同年11月, 在
上海成立,以蔡元培为会长。
题 4. 1911年5月,清宣布“ ”,同时与外国银行团签订
借款合同,把粤汉、川汉铁路的利权出卖给外国银行团。这一行径激起了保路风潮。
5. 1912年至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
民族资本发展的 时代。
6.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 元
年。
中国通史(2)试题 第1页(共8页)
7. 1920年8月,陈独秀等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主义小组, 被
改为它的机关刊物,又创办了《党》月刊, 对党的筹建工作起了推动作用。 8. 华北事变以后,以北平学生的 为起点,一度低落的抗日救亡运
动重新走向高潮。
9. 1935年11月,南京国民为了阻止白银外流,稳定货币和社会经济,决定实行
改革,规定以、中国、交通三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
10. 于1946年5月发出党内指示,决定将抗战时期执行的减租减息改
为 ,分配给农民的。
11. 从1953年起,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建设 ,开始了大规模的社
会主义建设。
12. 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 决
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的历史功绩,以及思想的指导作用。
13. 1982年9月,英国首相 应邀访华,同我国领导人等就香
港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从此拉开了中英关于问题会谈的序幕。
得 分 评卷人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单项和多项选择混合,请将所选答
案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1. 1844年,中国与西方列强所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中,最早规定传教自由的是: (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英虎门条约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2. 1866年在福州创立船政学堂的洋务派代表人物是: (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胡林翼
中国通史(2)试题 第2页(共8页)
3. 17年,在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中,被划为德国的势力范围的地
区是: ( ) A.山西 B.东北 C.山东 D.江苏
1.百日维新: 4. 1905年至1907年,派和改良派展开了一场大论战,两派的主要阵地分别
是: ( ) A.《民报》 B.《循环日报》 C.《时务报》 D.《国闻报》 E.《新民从报》 5. 1913年3月在上海火车站被袁世凯指使凶手刺杀的家是 : ( ) A.陈天华 B.邹容 C.黄兴 D.宋教仁
6.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标志是 : ( ) A.中山舰事件 B.整理党务案 C.四一二政变 D.七一五政变 7. 中国党领导的打响武装反抗反动派第一的是: ( ) A.南昌 B.秋收 C.广州 D.百色
8. 1922年至1923年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 ( ) A.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C.开滦煤矿工人罢工 D.京汉铁路工罢工
9. 南京实现中国在形式上统一的标志是: ( ) A.宁、汉、沪合流 B.东北改旗易帜 C.南京成立 D.国民大会召开 10. 1947年3月起,蒋介石重点进攻的区是: ( ) A.陕甘宁 B.苏北 C.东北 D.山东 E.中原
得 分 评卷人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中国通史(2)试题 第3页(共8页)
2.百团大战:
3.延安整风运动:
中国通史(2)试题
第4页(共8页)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4.八字方针(1961年):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要 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答 题
中国通史(2)试题
第5页(共8页)
2.简述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方针及原则。
3.简述一国两制的方针的制定。
中国通史(2)试题 第6页(共8页)
得 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试述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中国通史(2)试题第7页(共8页)
中国通史(2)试题
第8页(共8页)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