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高考数学复习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合理判定专题解析
考纲要求:
1、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2、掌握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定. 基础知识回顾: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已知命题p是条件,命题q是结论
(1)充分条件:若pq,则p是q充分条件;
所谓“充分”,意思是说,只要这个条件就够了,就很充分了,不要其它条件了。 如:x3是x4的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若qp,则p是q必要条件;
所谓“必要”,意思是说,这个条件是必须的,必要的,当然,还有可能需要其它条件。
如:某个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是其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函数要具有奇偶性首先必须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否则一定是非奇非偶。但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并不就一定是奇偶函数,还必须满足f(x)f(x)才是偶函数,满足f(x)f(x)是奇函数。
(3)充要条件:若pq,且qp,则p是q充要条件.
(4)两种常见说法:A是B的充分条件,是指A⇒B;A的充分条件是B,是指B⇒A
A的充要条件是B,充分性是指B⇒A,必要性是A⇒B,此语句应抓“条件是B”;A是B的充要条件,此......·.
语句应抓“A是条件”. 应用举例:
类型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定——函数
【例1】已知函数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答案】C
,则“”是“”的( )
【例2】已知函数,则在
上不单调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
D.
A. 【答案】C
B. C.
【解析】分析:求出函数的导数,问题转化为函数理,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判断即可.
与x轴在有交点,通过分析整
解析:若
在
上不单调,
,
令则函数设其解为则
, ,
,
与x轴在
有交点,
因此方程的两解不可能都大于1, 其在
中只有一解,
,
,
其充要条件是解得
或
因此选项C是满足要求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问题,考查导数的应用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 类型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定——不等式 【例3】设
,则“
”是“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例4】“”是“”的( )
A. 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不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
类型三: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定——圆锥曲线
【例5】【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数学(理科)三轮复习系列七】直线有两个不同交点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A.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求出直线和圆有两个不同交点的充要条件,然后再结合给出的选
与圆
B. C. D.
项求解.
详解:圆的方程即为
.
由直线解得又∴直线故选B.
.
与圆有两个不同交点得,
,
与圆
有两个不同交点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点睛:解答本题时注意两点:一是先求出直线与圆有两个交点的充要条件,即解必要不充分条件的含义,即
是所选择的范围的真子集.
;二是要正确理
【例6】已知椭圆:点,点在直线上,则“
,直线:轴”是“直线
与轴交于点,过椭圆右焦点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两过线段
中点”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分析:若圆第二定义可得详解:若过作则:两次相除得:又由第二定义可得
轴,不妨设与轴交于点,过作交直线于点,由平行线的性质结合椭
,进而可得结果.
与轴交于点,
轴,不妨设交直线于点,
, ,
,
为
的中点,
过线段
中点, 与重合,
过线段
中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反之,直线直线所以“
斜率为零,则
轴”是“直线
点睛:判断充要条件应注意:首先弄清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然后直接依据定义、定理、性质尝试
.对于带有否定性的命题或比较难判断的命题,除借助集合思想化抽象为直观外,还可利用原命题
和逆否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的等价性,转化为判断它的等价命题;对于范围问题也可以转化为包含关系来处理.
类型四: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定——复数
【例7】设,则“”是“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是
的真子集,故为必要非充分条件,故选B.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在求解过程中,需要首先确定出各条件对应的参数的取值范围,利用集合间的关系,求得结果.
类型五: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定——三角函数
【例8】设,则是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例9】”是“关于的方程有解”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分析:先求出详解:由题得方程
得
得
,s
,而s有解可得
有解可得
即可.
”是“关于的
,故可得“
有解”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点睛:考查逻辑关系,能正确求解前后的结论,然后根据定义判断是解题关键,属于基础题.
类型六: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定——平面向量 【例10】已知向量
,
,则“
”是“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类型七: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定——集合
【例11】若集合A0,m2,B1,2则“m1”是“AB0,1,2”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由题得AB{0,1,2}所以m1,所以“m1”是“AB0,1,2”的 充分不必要条件,选A.
【例12】 已知集合Ax|x1x45,集合Bx||ylog22xx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则“xA”是“xB”
【答案】B
类型八: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定——立体几何 【例13】已知平面α,直线m,n满足mα,n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充分性成立,而必要性显然不成立. 详解:因为由
,所以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
是
.
α,则“m∥n”是“m∥α”的
不能得出与内任一直线平行,所以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点睛:充分、必要条件的三种判断方法:
(1)定义法:直接判断“若则”、“若则”的真假.并注意和图示相结合,例如“⇒”为真,则是的充分条件.
(2)等价法:利用⇒与非⇒非,⇒与非⇒非,⇔与非⇔非的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
(3)集合法:若⊆,则是的充分条件或是的必要条件;若=,则是的充要条件. 【例14】若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为平面,且
,则“
”是“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以及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充分性成立,由可能详解:由若
且
且,则”是“
能推出或者
,充分性成立; ,必要性不成立,
可得必要性不成立.
因此“”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点睛:判断充要条件应注意:首先弄清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然后直接依据定义、定理、性质尝试
.对于带有否定性的命题或比较难判断的命题,除借助集合思想化抽象为直观外,还可利用原命题
和逆否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的等价性,转化为判断它的等价命题;对于范围问题也可以转化为包含关系来处理.
类型九: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定——数列
【例15】设a,b,c,d是非零实数,则“ad=bc”是“a,b,c,d成等比数列”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例16】在等比数列中,“是方程的两根”是“”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D
类型十: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应用
【例17】已知集合A是函数y=lg(20﹣8x﹣x2)的定义域,集合B是不等式x2﹣2x+1﹣a2≥0(a>0)的解集,p:x∈A,q:x∈B.
(1)若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答案】(1)a≥11(2)0<a≤1 【解析】试题分析:(1)分别求函数解集化简集合A,由的的取值范围,由解的范围.
试题解析:(1)由题意得
,
或
,若
,则必须满足
的定义域和不等式
(
)的对应
得到区间端点值之间的关系,解不等式组得到的取值范围;(2)求出
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得到对应集合之间的关系,由区间端点值的关系列不等式组求
,解得
(2)易得
或
,∴的取值范围为.∵
.
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或是或的真子集,则,其中两个等号不能同时成立,解
得,∴a的取值范围为.
【例18】已知集合Ax|3x0 ,集合Bx|x22m1xm2m20 p:xA,
x1q:xB,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m的取值范围.
【答案】01,
【解析】试题分析:先化简A,B,再根据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得出BA,列出方程组即可求出m
的范围. 试题解析:由
3x0得: 1x3,∴Ax|1x3 .由x22m1xm2m20,得x1m11 ,∴m1xm2.∴Bx|m1xm2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BA ∴{m230m1,经检验符合题意,∴m的取值范围为01,.
方法、规律归纳:
(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定义法】直接判断“若p则q”、“若q则p”的真假.并注意和图示相结合,例如“p⇒q”为真,则p是q的充分条件.
【等价法】利用p⇒q与q⇒p,q⇒p与p⇒q,p⇔q与q⇔p的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
【集合法】若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 (2)判断指定条件与结论之间关系的基本步骤:①确定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②尝试从条件推结论,从结论推条件;③确定条件和结论是什么关系. 实战演练: 1.设:
,:
,则是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2.若
,则“复数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三象限”是“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
【解析】分析:先化简复数z,再转化“复数条件判断得解. 详解:由题得由于复数所以“复数故答案为:C
点睛:(1)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计算、几何意义和充要条件,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2)判断充要条件,首先必须分清谁是条件,谁是结论,然后利用定义法、集合法和转化法来判断. 3.设a,b均为单位向量,则“
”是“a⊥b”的
=-a-5i,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三象限,所以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三象限”是“
”的充要条件.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三象限”,最后利用充分必要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
4.己知命题p: “关于x的方程x24xa0有实根”,若非p为真命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为a3m1,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1, C. ,1 D. ,1 【答案】A
【解析】分析:通过方程有实数根的条件,确定a4,然后确定非p条件下a4;根据充分不必要条件确定3m14,进而求出m的取值范围。
详解:由命题p有实数根,则164a0 则a4 所以非p时a4
a3m1是非p为真命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3m14 m1 ,则m的取值范围为1,
所以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存在根的条件,复合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尤其注意条件给出的方式,确定充分不必要条件,题目不难,属于易错题。 5.“
为假”是“
为假”的( )条件.
A. 充分不必要 B. 必要不充分 C. 充要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答案】A
6.
”是“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 由题意,当 而当所以7.“
是”是“函数
时,,则
或
,
;
时,根据对数函数的性质可得
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分析:由
能否推出函数
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反过来看是否成立,由充
分必要条件的定义,得出正确的结论。 详解:当的对称轴;令
时,
,
,
,
,,当
时,
,所以
是函数
,当取值不同时,的值也在发
生变化。综上,是函数图象关于直线对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选A.
图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对称性及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属于中档题。求函数象的对称轴,只需令
,求出的表达式即可。
8.设A. 【答案】D
, B.
C.
,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D.
(2)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则对应集合是对应集合的真子集; (3)是的充分必要条件,则对应集合与对应集合相等;
(4)是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对的集合与对应集合互不包含. 9.
中,“
”是“
为直角三角形”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且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10.直线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分析:由两条直线平行,求解详解:由题意,当直线所以“
或
时,满足
,在根据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即可得到结论.
,解得
,
,则“
或
”是“
”的( )
”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直线的位置的判定及应用,以及必要不充分条件的判定,其中正确求解两条直线平行式,实数的值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论证能力,试题属于基础题. 11.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前n项和为Sn,则“d>0”是\"S4+S62S5\"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
【解析】由S4S62S510a121d25a110dd,可知当d0时,有S4S62S50,即
S4S62S5,反之,若S4S62S5,则d0,所以“d>0”是“S4 + S6>2S5”的充要条件,选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通过套入公式与简单运算,可知S4S62S5d, 结合充分必要性的判断,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若pq,则p是q的必要条件,该题“d0” ,故互为充要条件. “S4S62S50”12.已知数列
是等比数列,其公比为,则“
”是“数列
为单调递增数列“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D
13.已知条件::
,条件:直线
与圆
相切,则是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14.已知p:x7x100, q:x4mx3m0,其中m0. (1)若m4且pq为真,求x的取值范围;
(2)若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答案】(1)4x5;(2)【解析】试题分析:(1)
2225m2. 3为真时的条件,当且仅当
与都为真时才为真;(2)判断充分不必要条件
时,如果无法进行正面判断,则可以使用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然后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得出答案. 试题解析:解:(1)由x27x100,解得2x5,所以p:2x5 又x24mx3m20,因为m0,解得mx3m,所以q:mx3m. 当m4时, q:4x12,又pq为真, p,q都为真,所以4x5. (2)由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qp,
,其逆否命题为
,
m25由(1)p:2x5, q:mx3m,所以{3m5 ,即m2.
3m0考点:1.一元二次不等式.2.命题及其关系.3.充分必要条件.
【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逆否命题、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和复合命题的真假性,属于容易题.解题时一定要注意pq时,
是的充分条件,是
的必要条件,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充分、必要条件
的判断即判断命题的真假,在解题中可以根据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进行等价转化,进而成为p,q命题所表示的范围间的大小关系,转化为集合的问题.另外需注意等号的取舍.
15.(1)已知命题p:对任何xR,x2x43.请写出该命题的否定.
(2)不等式xa1xa0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2x1,求a的取值范围.
2【答案】(1)x0R,x2x43(2)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