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探索・争鸣 Sc科ience&Te技ch视nology界 Vision 项目与瀑奠 红外反射隔热有机玻璃膜的研究 崔芳铭 (吉林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1 18) 【摘要】选取甲基丙稀酸甲酯34.5%~90%、丙烯酸丁酯10%~35.5%、甲基丙稀酸0%~30%、偶氮二异丁腈0.1%~0-3%,制备聚丙烯酸酯薄 膜,分析表明有机膜的吸水率较低;将制得的聚丙烯酸酯薄膜放入氯化锡溶液中,控制反应温度为40%~80 ̄C,反应时间为6~18h,将薄膜拿出, 洗涤、干燥得纳米氧化锡有机隔热薄膜,分析表明氧化锡均匀沉积在有机薄膜表面。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锡;有机膜;隔热玻璃;红外反射 0引言 隔热玻璃历经2O年的发展,目前全世界用量己达12000x104m2。 隔热玻璃的研究、生产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前景广阔。从隔热 玻璃的结构来看,目前主要以掺杂ITO、SnO:为主要物质的单层膜吸 附于玻璃表面达到隔热目的 。本文采用液相沉积法,在液相中沉积 出纳米二氧化锡.并且直接吸附于聚丙烯酸酯薄膜上.制备隔热有机 膜。 越高吸水率越高,但吸水率小于4%,对有机薄膜的透光率影响不是很 大。 一~Tg柏的聚甲基丙烯酸酾 一Tg60的聚甲基两烯酸酯 Tg80的聚甲萋禹烯馥醢 1实验部分 1.1试剂 连磷*督 结晶四氯化锡,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盐酸,试剂 3 :。 , 级,北京化工厂;甲基丙烯酸甲酯,分析纯,天津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 丙烯酸丁酯,分析纯,天津福晨化学试剂厂;甲基丙烯酸,分析纯,天津 福晨化学试剂厂:偶氮二异丁腈,分析纯,天津福晨化学试剂厂。 1.2氧化锡沉积薄膜的制备及分析表征 合理选择单体配方注入摸具中制备薄膜:将薄膜放入四氯化锡和 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控制反应温度及时间.得到沉积有纳米氧化锡的 有机薄膜。按照GB1034—2008测定有机膜吸水率:XRD测试:使用D/ MAX一2500型x射线衍射仪(XRD)对Sn0 沉积物进行分析;具体测 试条件为操作电压40KV、Cu靶一x射线源 IR分析:采用压片法及塑 料薄膜法 o 0%lo% 20% 30% 酸含量 图1 不同酸含量的薄膜吸水率 2结果与讨论 2.1有机薄膜的吸水率分析 按照表1,设计不同Tg的聚丙烯酸有机膜,之后作吸水率分析。 表1 不同玻璃化温度及含酸量薄膜配方 序号 甲基丙稀酸 丙烯酸丁 甲基丙稀 设计有机 设计聚合 甲酯,g 酯/g 酸,g 酸含量,% 物Tg/'C 10 6 13 1 15 6 18 s0o0 40o0 3ooo波长,cmd 2000 1000 图2 30%酸含量有机薄膜的红外谱图 2.2有机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有机薄膜中所含的羧酸是氧化锡异相沉积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分 析掺酸的有机薄膜上是否存在的羧基及羧基含量.选取了玻璃化温度 为60%的酸含量为30%的有机薄膜作红外光谱分析.如图2所示.有 机薄膜上有羧基存在。从图3可以看出样品在3400cm一有个吸收峰. 这个峰是物理吸附水或结合水中的O—H反对称伸缩振动特征峰: 500~750cm 吸收峰是Sn一0的伸缩振动特征峰,证明有机膜上存在 大量Sn0 。 雹 1# 2# 3# 4# 3.4 2 9 2.4 2 6 4 2 O 30 20 80 10 0 5# 6# 7# 8# 9# 1O样 11# 8.9 11.4 13.8 】6.3 6.9 9.4 11.9 5.1 4.6 4.2 3.7 7.1 6.6 6.1 6 4 2 0 6 4 2 30 20 60 10 0 30 20 40 1O 12# 14-3 5.7 0 O 由于薄膜需要在较高温度的溶液(如80 ̄C)的内析晶6~18小时, 有机薄膜吸水将对薄膜的透光率及尺寸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有 机薄膜的吸水率不能过高。图1为有机膜吸水率分析.不难发现玻璃 化温度低的吸水率高,而且酸含量对吸水率有很大的影响.酸的含量 图3纳米氧化锡红外光谱图 (下转第86页) ※基金项目: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环保性建筑节能玻璃透明隔热涂膜”。 44 l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 Vision 科技・秣・争鸣 Sc科ience&Te技ch视nologyPF Vision - 在MMO配平,收油门为慢车推力,保持马赫数下降,直到超速警 告发出不少于3s后,以不超过1.5g改出。 3.4.4试验判据 3.6.3试验方法 ^.j.∞ 、誊 董 4 3 2 减速装置的使用:在v M 配平,在速度大于VMO/MMO,小于 v M 时打开减速板。如果飞机出现正过载,记录打开减速板的过程 哪 舢 咖 1)不需要特别大的杆力或特殊的技巧就能使飞机恢复到正常的 中出现的最大正过载,如果飞机出现负过载,保持飞机1g飞行。 姿态,并且速度降低到V M ; 3.6.4试验判据 2)机动过程中最大速度不超过V M 。 在高速飞行时打开减速板不会产生: 3.5高速特性一滚转能力 1)侧杆松浮时,正的法向过载大于2g; 3.5.1试验目的 2)需要过大的杆力来克服低头力矩以保持1g飞机。 验证高速时的滚转能力 3.7高速特性一俯冲到v M 3.5.2试验状态点 3.7.1试验目的 表5高速特性一滚转能力试验点 验证飞机的俯冲特性 序号 襟缝翼 重量 重心 高度(f1) 速度 起落架 发动机 3.7.2试验状态点 表7高速特性一俯冲到VDF/MDF试验点 l 收起 最大起飞重量 前 lOOo0 VM0 收起 配平推力 序号 襟缝翼 重量 重心 高度ff1) 速度 起落架 发动机 2 收起 最大起飞重量 前 3O0oo MMO 收起 配平推力 l 收起 最大起飞重量 前 1O0oO VM0 收起 配平推力 3.5_3试验方法 2 收起 最大起飞重量 前 30000 MMO 收起 配平推力 1)飞机按目标状态配平于稳定直线飞行: 2)在V M 建立稳定2O度的转弯: 3.7_3试验方法 3)只使用侧杆,向反方向滚转2O度.不必停止在目标坡度 在v M 配平,从初始航迹下倾7.5度,保持航迹俯冲2Os,然后 3.5.4试验判据 收油门并以载荷系数1.5g改出 在V 下滚转2O度的时间小于8秒。 3.7.4试验判据 3.6高速特性一减速装置的使用 1)不需要特别大的杆力或特殊的技巧就能使飞机恢复到正常的 3.6.1试验目的 姿态.并且速度降低到V ̄/Muo: 验证使用减速装置的高速特性 3.6.2验状态点 2)机动过程中最大速度不超过VⅢ,Mor。e 表6高速特性一减速装置的使用试验点 【参考文献】 序号 襟缝翼 重量 重心 高度ffl1 速度 起落架 发动机 [1]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s】 [2]AC25—7C咨询通告【R】 l 收起 最大起飞重量 前 1 0()0O VMO 收起 配平推力 2 收起 最大起飞重量 后 1OooO VMO 收起 配平推力 [责任编辑:邓丽丽] 3 收起 最大起飞重量 前 30()o0 MM0 收起 配平推力 4 收起 最大起飞重量 后 30ooo MM0 收起 配平推力 60o0o 为酸含量高的薄膜有更多的羧基去和氧化锡进行异相成核。 30%酸含量 S000o 20'‘酸含量 3结论 lo%酸含量 红外分析及XRD分析表明,氧化锡颗粒能够吸附在有机膜上,尤 其酸含量高对氧化锡的异相沉积有促进作用,但酸含量过高,将影响 有机膜的吸水率。e 【参考文献】 10000 [1]韩丽华.纳米二氧化锡的分散及应用研究【D】_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1-54. 0 [2]郝喜红.喷雾热解法制备掺杂二氧化锡导电薄膜[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5 25 35,45 SS 6S 75 2005:17—18. 20/dell [3]翟怡.自组装功能膜诱导合成纳米二氧化锡晶态薄膜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 (上接第44页)图4不同酸含量薄膜析晶的XRD 学.2007. 2-3析晶后薄膜的XRD分析 [责任编辑:汤静] 将不同酸含量的薄膜在80℃的胶体溶液中析晶12h.作XRD分 析,如图4。可知,酸含量高的比酸含量低的薄膜容易析出氧化锡,因 (上接第23页)课题、发表论文、建立经济类的数学建模等。教师之间 【参考文献】 互帮互助,共同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 [1]冯秀芹结合经济实例教学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IJ].韶关学院学报,2008 另外,教师在上好每节课的同时,还要注意和学生多交流,尊重学 (9):128—13o. 生,对学生不要厚此薄彼,要一视同仁。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也是激发学 [2】章丽君.数学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探索与实践一华罗庚推广“双法”的启示叨.中 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 国科学院刊,201 1(61:698—704. 总之.应用型学院的经济数学教学要突出经济数学的应用 [3】徐应祥弛立学院经管类数学课程特征分析f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178— 性,同时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师的素养和教学水平.从而 18O. 凸显应用型学院经济数学教学的最佳效果。● 『41盛骤.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0—100. [责任编辑:杨玉洁] 86 l科技视界 Science&Technology 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