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大观 Art Panorama
浅谈音响在戏曲中的艺术
何贤英
(海南省琼剧院,海南 海口 570203)
摘要:戏剧舞台艺术中,戏曲音响和戏曲艺术高度程式化的表演一样,它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也形成了自己的程式艺术,音响作为戏剧舞台艺术中的一员,其虽称是服务于戏曲但是它却是戏曲艺术中密不可分,重中之重的辅助创造者。如果没有好的音响音质和好的音响调音,那么戏曲舞台艺术的表演是不能够得到质量上的保证的,倘若没有了它的辅助那这样一来戏曲艺术就会变得很单调。本文就针对音响在戏曲艺术中的艺术存在性进行简述。
关键词:戏曲;音响的本质意义;音响的艺术表达;音响的艺术导向
一、音响的本质意义
音响对于现在的人们而言并非陌生,而对于音响一词的解释对于很多人来说确实模糊不清。那么对于音响的简单介绍就是,音响中的“音”就是声音,如果从物理角度来解释,音就是物体无规则振动发出来的声响称为声音,但音有“乐音”与“噪音”之分,“响”也是由音产生出来的一种介质,但其只是代表发声体经过空气体现发声源的一种亮度(响度),所以“音”与“响”都隶属于声音本质,只不过是书意上有所解释不同而已。音响作为高科技产物,它参与传统戏曲舞台艺术之中,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服务作用,但是这种服务非同凡响。
随着社会进步的步伐不断发展,音响在戏曲舞台艺术中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戏曲艺术中,可以说得上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成员了。其与戏曲舞台艺术之间是起到了相互协调和相互依存的共性原则。在我们传统的戏曲艺术舞台表演中,音响可以说在演员的唱,与乐队的传音是一个重要的媒介,只有通过利用音响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传送到台下每一位观众的耳朵里,达到传远致听的艺术效果,从而突出戏曲舞台艺术的表演效果。使得戏曲艺术能够达到更好的艺术表现。
对音响技术而论,在很多人眼里,他们认为音响在戏曲舞台艺术中只是起到扩音的作用而已,只有推进加强音响音量的响度即可,音量越大,观众听得越清楚,表达音的效果更佳更好。然而笔者来说,上述的说法在音响艺术中只是充当一部分而已。音响虽然说是扩音器这一说法并非错误,但对于业内人士而言,它既充当了扩音的作用,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能辅助戏曲在舞台上的气氛,还有效地对戏曲舞台艺术进行补给,为其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作用。如果像业外人士而言,音响只是充当扩音器的话,那你们就永远都听不到,美感的戏曲艺术音质了,因为,使用音响扩大音量只会给观众带来噪音,带来嘈杂,在一定程度上,它不能给观众带来听觉上的享受,反而是给观众带来震耳欲聋的烦扰,间接性导致观众对音响的反感。然而从这一点也是能够充分体现出一名音响师的业绩水平。
二、音响的艺术表达
戏曲演出的故事展开是由剧本的故事情节来特定,然而音响的效果表达是在全剧剧情发展过程中根据剧情所需的艺术载体,进行系统化的多元性辅助。而这辅助的基本都需要音响效果在有效的时间与剧情息息相关的音乐气氛互相合作之下,才能更好地将音响固有的性质表达出来,呈现在舞台之上,同时这种音效的艺术表达,也可以说是舞台音响的音效是对于推荐戏剧情节的发展。甚至对于表现戏剧人物的体现,是起着极为重要作用的。
以一整部戏为例,剧本在演出过程中它会随着剧情变化和场景的变化随之发展下去。例如表演过程中,剧中人物由少儿时期演变青年男子时期,从青年男子演变到中年人、老年人等空间与时间的变化以及人物外形的改变;或者是场景的环境变化如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或者是刮风下雨下雪的环境变化等因,虽然是剧作家安排的剧情特定的结构,也是表演者功力的体现,除了需要演员塑造刻画人物的表演功力外,它还是需要音响设备对其声音形象的调转与掌控音量的高低,进行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促使协助演员达到合作共一的艺术表现。例如琼剧《乞丐与状元》一戏,丁文龙和丁文凤都是由少年转变成年的这一剧情变动这里,从儿童年龄段到成年后的音质气氛时,演员如果要充分地体现出剧中人物的音色与音质传送出去,使得观众的听觉气氛有真实感写意,并且使得戏曲舞台从时间以及空间的艺术载体形象转变的基本表现,就必须由音响师利用麦克风以及音频为转换途径结合音响音效的作用体现出,只有配合好这样的有机条件才能很好地将音响的艺术效果表现出来,音效的有效表达也就是充分将戏曲艺术的一种实质性的表现表达出来。
三、音响的艺术导向
在戏曲舞台表演过程中,音响的有效表达就是可以使用音效进行对戏曲艺术成效性的细分化的渲染,它既有利辅助舞台气氛,还能更好的辅助演员进行人物的演绎与对剧情的诠释,而且还有利于帮助台下的观众更好的读懂人物和理解戏曲舞台所呈现的情景,进而提升了观众对节目的欣赏性。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戏曲舞台出现的现代元素也逐年增加,
作者简介:何贤英(1973-),男,海南省琼剧院,三级舞美技师(音响)。48
音乐艺术研究 Research on Music Art
但从舞美角度出发就有各种特色不渝的艺术元素,那么从音响音效角度来说,如果想更好地把戏曲艺术的艺术载体表现出来,那就得将各项舞台艺术相融合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突出传统戏曲艺术的精湛之处,从而更好的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为观众营造一种戏曲特有的舞台艺术气氛。
音响的表达效果,既可以烘托出剧作家所要表达的文学艺术,也能揭示出戏剧人物的精神世界,为此来完成剧中用形体动作和语言所不能完成的任务表达人物内心世界。每一个戏剧舞台艺术设计都有自己的待定主题原型,它都很有代表意义地表现出不同的创造者所要表现出来的不同的主题思想,戏曲舞台艺术表演中人物以及故事情节只能体现艺术的一个部分,凸显艺术主题就得需要舞台音响密切配合,不同的舞台音响效果能够创造出不同的环境气氛以及效果,间接使得舞台音响赋予了舞台更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更生动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将人物的形象逼真的再现出来,以更加鲜明的方式表现艺术的主题。
倘若融入戏曲剧情为导向来言,以剧本为蓝本,根据不同的剧情构造设计不同的音效气氛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比如以喜剧为主题的作品那么就要根据喜剧的定向进行欢喜热闹的音效创造,进而使得戏曲艺术达到升华的有效之处。如果说没有根据有效的因素(喜剧剧情)去进行相符的导向,进行创造那就会出现不伦不类,甚至大有离题的艺术作品,所以在这一导向方面必须注重关联的因素,才是音效艺术创造的有利表现。若是悲剧的剧情作品,那就
得根据剧情拟定的中心思想去探索了解,通过悲剧所能呈现的艺术氛围,进一步地配合创作出符合剧情需求,舞台艺术需要的音效艺术,这样才能很好地做到为戏曲艺术铺垫以及艺术辅助。
四、结语
舞台音响设备通过舞台这一无声平台,将演员的噪音,音乐等更完满地展现在大众面前,让观众你最享受的美感,最佳的音响效果,它不仅能够完美的崭新艺术作品,还丰富了文艺舞台,满足了人们对舞台艺术的种种憧憬,对于舞台艺术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除此之外音响的音效还赋予戏曲艺术很多产生不了的物质,它在烘托戏曲气氛的同时还能很好的推进戏曲情节的发展和戏曲人物的刻画等有利因素,所以音响的出现给予戏曲艺术缀上华丽的一面,它还使得戏曲这一上百年的传统艺术更好的呈现于世人的眼帘之中,然而从音响技术专业角度而言,在整个戏曲舞台艺术表演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把戏曲舞台时间、空间与表演效果表现出来,是的它们相呼应为一体,在使用音响进行剧情情节细分的设计部署和在具备的音响专业技能操作能力的同时,音响师还应具备文学,音乐,表演,美术等领域的艺术鉴赏和理论能力,从而可以更好地设计出与剧本相适应的声音效果,从而促进戏曲舞台表演效果有效提升和完善,因此作为一名专业的音响师,必须要在艺术修养的养分上投入更多的学习精力和业内相关的操作知识。
(责任编辑:薛竹影)
上接第47页
新以及针对性的调节,因此实际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从目前来看,在落实高校声乐表演教学的过程之中,学生的自主实践尤为关键,有一部分学生个人的声乐表演专业技术和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实践动手能力参差不齐。老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没有针对学生的学习条件进行针对性的调节,最终导致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学习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有一部分教学资源也被极大的浪费。
高校声乐表演教学方法创新以及改革对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老师需要注重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创新,尽量避免简单直白的灌输以及直接引用,灵活掌握高校声乐表演教学之中的教学精髓,积极地利用适合我国高校训练表演教学要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不断实现中西方教学要策略的完美融合,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艺和声乐表演学习基础,促进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高校声乐表演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策略
首先,老师需要以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基础和前提,翻转课堂以及互动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实践应用时取得良好的效果,老师可以将这两种教学策略融入实践教学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直接以单一的理论知识方式为主体,老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以及多媒体教学工具,鼓励和引导学生站在宏观的角度积极的接受优秀声乐表演活动的熏陶。为了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可以积极地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视频以及音频资料,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线上学习平台搜集相关的学习信息,主动的与老师进行互动和沟通。
其次,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基础,通过对学生学习技术以及声乐表演能力的分析及研究,以分层教学为基础和前提,真正地实现举一反三,充分的发挥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指导作用及优势,保障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与老师进行互动的过程之中说出个人的真实意见和看法,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互动,保障个人学习能力及水平的综合提升。
五、结语
在高校声乐表演教学改革以及创新的过程之中,老师需要抓住这一教学改革的实质要求,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对声乐表演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分析以及研究来实现灵活的调整,保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进行主动的分析,掌握声乐表演学习的技巧和要求,从整体上提高个人的声乐表现能力,形成个人独特的表演风格。
参考文献
[1]李秋.关于高校声乐表演艺术教学的改革创新方法分析[J].黄河之声,2017(3):54.
[2]刘莉.高校声乐表演艺术教学改革的创新方法[J].艺术评鉴,2018,561(10):97-98.
[3]才让措.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北方音乐,2017(37):132.
[4]朱佑宝.声乐艺术中的技术与个性——兼论高校声乐表演艺术的改革与创新[J].北方音乐,2016(12):193.
(责任编辑:薛竹影)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