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公园三期景观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玉龙公园位于含山县城新老城区结合部,南邻环峰路与竹园路,北抵昭关路,总占地面积约380亩,其中水域面积约75亩,是集“娱乐、休闲、运动”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公园,公园一、二期工程已完成,本次规划的为三期工程,占地面积为 亩,其中水域面积 亩。 二、现状分析:
1.公园已完成的一、二期工程是以“体育运动”为主的健身功能区和中心广场区,是含城市民健身、运动和文娱、交流、游憩的重要空间。三期规划中应突出娱乐休闲和儿童游嬉二个重要功能,从而使玉龙公园的功能更加完备,更好地为市民服务。
2.公园基地内南部水面较大,约占75亩,而且水质较好,应在三期设计时加以充分利用。基地的地形也有一定的自然起伏,也应加以充分利用。
3.一、二期绿化已初见成效,但是总体感觉绿量不足,体育运动设施过于暴露,与公园景观很不协调,应在三期工程中加以弥补。一、二期绿化特色不强,应在三期设计时综合考虑,总体布局。
4.一、二期设计时形成了明显的广场中轴,在三期设计时必须要充分突出广场中轴的景观,形成较好的广场对景效果,优化主轴线景观。
5.充分利用公园周边区域的交通道路,重新整合公园内的交通系统,突出主要入口的景观,发挥主入口区块的功能。同时与一、二期的道路路网有机衔接,构成完整、便捷的公园游览系统。 三、规划设计原则:
1.生态性原则:用生态科技手法,营造负碳的公园环境,最大限度的发挥有限绿地的生态功能。地形、水景、植物等景观的设计极尽自然之致,让人们有回归自然之境的感觉。
2.以人为本原则:为周边居民提供公共活动和交流的平台,满足各种年龄层次居民的休闲、娱乐、健身、游憩的各种需求。
3.文化性原则:含山历史悠久,凌家滩遗址距今已有5300年之久,发掘的玉器成为中华玉文化的发祥地。
1
4.整体性原则:根据周边区域以及含城的总体规划入手,使公园与周边区域有机融合,在功能和景观上加强与其相邻区块的呼应,提高区块环境的品质。
5.经济性原则: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状的地形地貌、水系、植物等景观资源,用最低的投入达到最佳的公园效果,不但考虑到公园的建设资金,更要为公园今后的维护发展创造条件,使公园得到可持续发展。 四、规划设计依据:
1.公园设计规范
2.安徽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3.含山县城市总体规划
4.含山县玉龙公园、东门河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招标文件 5.其他相关法规、规范 五、总体构思:
玉龙含珠,休闲客厅。公园内的水系名为“玉龙湖”,尤如玉龙含珠。 休闲客厅:公园在功能上是含城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为市民提供了健身休闲、儿童游乐、文娱休闲的空间,也是含城接待来自四方宾客的客厅。 六、公园分区及其简介:
玉龙公园整体上分为五个区,即运动健身区、玉龙广场区、休闲娱乐区、儿童游嬉区、玉龙湖景区。
前两个区已经在一期、二期工程中建成,本次规划设计为后三个区。 (一)休闲娱乐区:
位于公园的东侧,结合东入口绿地建休闲娱乐风情街,为一现代风格的休闲建筑,功能以餐饮、休闲娱乐为主,建筑面积约2500㎡。东入口以玉龙广场上的玉龙雕塑为对景,玉龙以含山凌家滩古文化遗址出土的玉龙为原型仿制。
(二)儿童游嬉区:
位于玉龙广场两侧,最具特色的是仿含山凌家滩遗址巨石阵而设计的“巨石迷阵”成为儿童捉迷藏的佳处。绿地还设置供不同年龄少年儿童游嬉的设施,这些设施有沙池、滑梯、环形道路、秋千、攀爬器械等以钢结构和橡胶组合或木材组合为主。在较大的草坪空间区域可以安装一些电动的游嬉设施。
(三)玉龙湖景区:
2
以公园内二个水体为中心,并以公园名为湖名。运用丰富多彩的植物结合自然的地形地貌营造出生态、大气、雅致的公园景观。在东侧半岛上有一景观塔,成为公园广场的对景,较好地延伸了公园的景观中轴,使相对规则的广场轴线有机地融于自然的山水之中,游人可登上观景塔一览公园的美景。
玉龙湖景区又分为湿地观赏区和滨水游憩区二个部分,对现有公园东南侧的水塘进行整理,在水岸种植湿生植物,成为观赏湿生植物的区域。滨水游憩区位于公园南端,此处绿带较窄,沿湖构通步行道,沿步行道配以春花植物。在西侧绿地较窄处设一个亲水平台,可兼作游船码头。在叠落式广场上设置现代的景观构架,使之与北侧公园相呼应。 七、专项设计:
(一)道路交通:
利用公园周边现状道路与一、二期区域的道路有机衔接,在公园的东侧设置主入口,并在主入口设置大型的停车场,停车位按国家公园规范设置。公园的西侧结合现状道路设次入口,也设置有一个小型的停车场。公园的主园路宽4.5m,东侧利用现有道路,西侧由广场主路引出,与南侧的道路相接,并在 路设南次入口。公园内二级步行道宽2m,三级步行道宽1.2m,道路材质以石材和防腐木材为主。
(二)公园植物配置: 1.植物配置原则:
(1)选择抗性强、抗病虫害强的树种。
(2)根据季相选择花色和叶色鲜艳的花木。 (3)根据景观和景区要求选择相应的植物。
(4)因地制宜以乡土树种和当地特色树种为主,以新引种植物为辅。 (5)乔、灌、草多层次配植,确定合适的乔灌草的比例。
(6)营造屏透有致的植物空间结构,采用枝直杆高的大乔木为前景,草坪主景为中景,片林为背景的手法,达到屏透有致,丰富空间景观层次。 2.三期公园绿化分为五个区,即密林区、秋色区(休闲区)、缤纷童年区、湿地植物区、湖滨春色区。
(1)密林区:公园与健身运动区之间用密林分隔,有香樟海桐林,雪松红
3
枫林,水杉林,马褂木石楠林等形成广场良好的绿色背景。
(2)秋色区:东侧休闲区以银杏、桂花、栾树、大花木槿、无患子、枫香等秋色植物为主,营造温馨、恬静的休闲环境。
(3)缤纷童年区(儿童游嬉区):种植花色、叶色缤纷的乔木、灌木和地被,营造魔幻般的多彩童年。有樱花、红玉兰、海棠、红枫、紫荆、金钟、锦带、紫薇、石榴、杜鹃、山茶、芍药、萱草、金鸡菊、紫露花、兰花三七、大吴风草、二月兰。
(4)湿地植物园:沿湖边湿地和内塘湿地岸种植花菖蒲、黄菖蒲、蒲苇、水烛、水葱、水竹芋、蜘蛛兰、紫芋、水芹、海兽花、菖蒲、花叶芦竹、狼尾草、大花美人蕉等。
(5)湖滨春色区:沿湖遍植柳树和碧桃,并兼以海棠、杏花、梨花、樱花等。
(三)竖向设计:
因地制宜,以玉龙湖为中心,根据现状地形整理成自然的坡地,形成开敞、亲水的草坪树丛空间。在广场北侧绿地可适当加土成坡,并结合地被植密林。
(四)建筑小品设计:
采用现代的风格,体现时代的特色。休闲风情街为一层局部二层建筑,采用钢构大玻璃加木饰的风格。主入口建筑立面用石材,显得稳重大气。湖边观景塔采用构架,简洁现代,成为公园内的立面主景。
(五)公园室外家具选型: (六)景观亮化: (七)给排水:
雨水结合公园的地形自然排放进入玉龙湖。功能性建筑给水由城市给水管接入,污水排入城市污水管中。 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九、工程概预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