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家庭教育教案
孩子需要父教
教材:二年级家庭教育读本
班级:二年级(2)班
教学内容:孩子需要父教
教学目标:
1.让家长了解父亲在家庭教育上的重要性。
2.让家长学会教育孩子。
教学难点:孩子需要父教
教学过程:
一、案例导入
举例缺失爸爸教育家庭的孩子在学校一系列表现的案例。
二、分析原因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类学生出现 这些行为呢?
1.家庭原因
自小父母离异,与母亲一起生活,缺少父亲关爱,妈妈的哭诉让小乔更脆弱,心理压力大,压抑自己。
2.学校方面的原因
由于表现不好,同学们疏远他,老师批评他。
3.个人方面折原因
逆反心理重,导致他不自尊、不自爱、不讲道理、霸道成性等坏习惯。
三、指导建议
单亲家庭中,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使孩子快乐、健康成长呢?
1. 无需另类眼光,把快乐传递给孩子
2. 别让孩子在夹缝理生活。
3. 不把“问题”留给孩子,不让孩子背负父母的愿望。
四、培训总结
虽然我们经常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同样父爱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也是不可缺失的。父亲是家庭的主心骨也是庇护神,一个缺少父爱的家庭是一个不完整的家庭,这种家庭成长的孩子大部分性格较内向爱好离群索居并且还有一种自卑感,其内心始终感到自己不如别人缺乏自信心。
父亲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扮演的是黑脸的角色,可在关键时父亲的一句点石成金的话或者一个轻轻的拥抱足可以给你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坚定你的意志向着人生成功的彼岸走去。父爱如山就是这个道理。
父爱如灯塔照亮你前进的方向,又如大海以宽阔的胸怀接纳你拥抱你,因此无论何时都不要忘却父爱,他在这个世界上同样也是伟大的!
父爱真的很重要。不论是父爱还是母爱这两者都是缺一不少的,父爱对孩子的成长过程和将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父爱像座大山教会你去承爱哪些压力,有父爱家才会完整。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
1.父亲影响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
有研究表明,父亲与孩子的相互交往,在与母亲-孩子交往相衬托和对比的情况下,有助于孩子对男性和女性的作用和态度产生理解;这方面如果没有父亲的参与,男孩的男性特征和女孩的女性特征都将因没有鲜明对比而受到削弱。4岁前不与父亲一起生活的男孩在性别角色上趋于女性化,同时,早期失去父爱的女孩在女性角色的形成上也受到影响。
2.父亲影响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
由于父亲引导孩子参与的游戏往往较多是运动性、技术性和智能性的。父亲较多以他们固有的男性特征,诸如性、进取性、合作性、自信心等影响孩子。他们热情、宽厚、敢于冒险、勇于坚持等特征,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和学习。这就与孩子从母亲的性别特征中得到诸如关心别人、同情心、温和、善良等方面的潜移默化结合起来,形成孩子较完善的人格基础。
3.父亲影响孩子认知的发展
孩子经常从母亲那里学到语言、生活知识或物品用途等方面的知识,而父亲经常通过运动操作,诸如修理车辆、机械、使用工具、修整园林等活动,使孩子对动手操作更感兴趣,这就激起儿童的探索精神、想象力、创造性以及求知欲望。有研究发现,父亲与孩子交往的数量与孩子的智商有正相关(也就是交往数量越多,孩子的智商越高)。研究还发现,早期失去父爱的男孩,在认知模式上趋于女性化。
4.父亲对孩子社会行为的影响
父亲与孩子为伴往往能扩大孩子的社会活动范围和社交内容,影响孩子的社交兴趣和需要。这就有助于孩子积累社交经验和社交技能。父亲引导孩子游戏,与之频繁的交往,激起孩子的积极反应和兴趣。这类交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双方更多以平等的、有来有往的方式进行,从而有助于孩子理解对方语言、体会对方感情,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在此期间,孩子不但学习了行为准则,而且懂得了许多社会交往技巧。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当我们这样说时,指的是对孩子的智性、理性、道德和性向发展方面,很少会认为在感情方面,爸爸和妈妈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母亲每每被认为是孩子主要的照顾者,孩子也往往更依恋自己的母亲。一般说来,父亲角
色和在社会上承担的职业职能决定了父亲参与抚育孩子的时间少于母亲。但是,这并不表明父亲对孩子的成长不重要,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父爱在婴儿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不可取代的作用。父爱对孩子的影响远不止于智力,还涉及体格、情感、性格等方面。与父亲接触少的孩子,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要落后一些,并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不强、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碍,表现为忧虑、多动、有依赖性,被专家称为\"缺少父爱综合症\"。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与母亲是否扮演了同样的角色,起到一样的作用?
不一样。母亲是孕育生命的那个人,从怀孕开始,胎儿在母亲体内成长,直到10个月后出生。出生后的婴儿与母亲有一个“共生”阶段,只有依赖母亲的奶水和照料才能生存下来。而父亲是在后面阶段慢慢加入进来的。所以说,母亲与父亲的角色有第一、第二之称。
在几个关键时期,父亲的作用尤其重要。第一个是在母子共生状态时,父亲是最早的第三者;第二个是孩子3~6岁阶段,也是俄狄浦斯情结时期,孩子完成性别认同,表现出对异性父母的崇拜,对同性父母的认同,也就是说,女孩学习妈妈做女人,男孩学习爸爸做男人;第三个是青春期,孩子要完成和母亲的分离,爸爸对孩子成长的支持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