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宁波港发展历程

宁波港发展历程

来源:叨叨游戏网
宁波港发展历程

魏海锋

摘要:宁波港地处我国海岸线中部,地理位置适中,是中国著名的深水良港。宁波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内外辐射便捷。向外直接面向东亚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 关键字:天然优势,区域经济,腹地

前言:港口是具有船舶进出,停泊,靠泊,游客上下,货物装载,驳运,储存等功能,具有相应的码头措施,由一个范围的水域或陆域组成的区域。

宁波港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深水大港。现有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泊位50座。主要经营进口铁矿砂、内外贸集装箱、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产品、煤炭以及其他散杂货装卸、储存、中转业务。2005年,宁波港共实现货物吞吐量2.69亿吨,同比增长19.0%。 1973年,根据周恩来总理3年改变港口面貌的指示精神,宁波港开始了镇海港区的建设,使这个有一千余年历史的古老港口出现了第一次历史性跨越,由内河港走向河口港。1979年1月10日,为上海宝钢配套的北仑10万吨级进口铁矿中转码头主体工程在海上打下了第一根钢桩,开始了北仑港区的开发建设,从而使古老的宁波港走出甬江,完成了由河口港到海港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 1992年,为响应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促进浙江省和长江三角洲的开放和建设,荣毅仁先生提议和决定由中信公司对大榭岛进行成片开发。同年11月,中信公司与宁波市签署了成片开发宁波大榭岛的协议。 2006年1月1日,浙江又一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位于浙江东部的两大深水港口宁波港和舟山港正式合并,新的港名“宁波—舟山港”正式启用,而原有的“宁波港”和“舟山港名称从此退出历史的舞台。宁波、舟山港都是我国著名的深水海港,有很多深水航道资源,具备开发国际大港的自然条件。通过两港的资源整合,将做到规划、建设、品牌、管理“四个统一”,其整体竞争力将大大提高,预计到2020年,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将超过6.5亿吨,进入世界港口前三强。届时,宁波—舟山港将发展成为世界特大型港口和现代化的集装箱远洋干线港,跻身世界一流大港行列,成为国际港口界响当当的品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宁波港发展历史上最快的时期。1978年,宁波港仅有500-3000吨级泊位11个,年通过能力97万吨,年货物吞吐量214万吨。至2003年,全港已拥有生产性泊位19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大型泊位37个。在万吨级的泊位中,5万吨级以上至25万吨级的特大型深水泊位就有23个。2003年,全港货物吞吐量1.8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77.2万标准箱。分别比2002年增长20%、48.6%,是全国港口中发展最快的港口之一。宁波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北仑港区航道水深一般在30米至100米,可满足20万吨至30万吨巨型船舶进港的需要,可开发的深水岸线达120公里,具有广阔的开发建设前景;宁波港地处中国沿海和长江黄金水道“T”型航线交汇点,位置适中,内外辐射便捷;北仑港区的北面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港域内风平浪静,建港投资省效益好;且深水岸线后方陆域平坦宽阔,发展港口堆存、仓储和滨海工业极为有利。

优越的港口条件,是国家的宝贵资源。19年国家确定宁波港的北仑港区为中国重点开发建设的四个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宁波港加快建设进口铁矿中转、国际集装箱远洋中转、大型原油成品油中转、大型煤炭储存中转、大型液体化工产品储存中转5个基地,建成现代化的国际大港。

到2007年,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深水枢纽港和国际集装箱远洋干线港,构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外港,成为浙江省、宁波市的物流龙头,全面建成集装箱、矿石、原油、煤炭、液体化工5大中转基地和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全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亿吨,力争进入世界5

大港口;全港集装箱的吞吐量将达到500万TEU以上,争取进入世界港口前15位,国内港口前4位。 自然条件

宁波港地处我国海岸线中部,地理位置适中,是中国著名的深水良港。宁波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内外辐射便捷。向外直接面向东亚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海上至、高雄、釜山、大阪、神户均在1000海里之内;向内不仅可连接沿海各港口,而且通过江海联运,可沟通长江、京杭大运河,直接覆盖整个华东地区及经济发达的长江流域,是中国沿海向美洲、大洋州和南美洲等港口远洋运输辐射的理想集散地。宁波港水深流顺风浪小。进港航道水深在18.2米以上,30万吨船舶可候潮进出港。可开发的深水岸线达120公里以上,具有广阔的开发建设前景。北仑港区北面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在北仑港区建码头无须修建防浪堤,投资省、效益高,且深水岸线后方陆域宽阔,对发展港口堆存、仓储和滨海工业极为有利。 集疏条件

宁波港已初步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和江海联运、水水中转等全方位立体型的集疏运网络。全年新开辟航线40条,世界排名前20位的班司都已落户“宁波港”,月均航班数已突破600班。巨轮汇聚,开发航线量多质优 宁波港要充分利用港口深水优势和区位优势,依托浙江省和宁波市经济和外贸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大集装箱航线开发力度,增加主要航区的航班密度 发展前景

随着“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的启动,将加快提升宁波港综合竞争力,为未来的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集装箱运输是现代国际港口发展的重要标志。宁波港国际集装箱运输量连续6年全国增幅第一,2004年突破400万TEU,2005年目标为500万TEU以上。2007年更是达到900万TEU。这样发展态势是否能持续到未来5年至10年,能否与上海港并驾齐驱,成为国际性特大中心港?另一方面,在以港兴市的策略和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强大推动下,宁波市2004年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按照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宁波未来发展将进入人均GDP3000~6000美元阶段的更快速发展的时期,这对宁波港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水平(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如何应对这一发展要求和挑战?就港口功能和港口经济发展来说,核心是腹地的服务范围拓展问题。

港口腹地已由单一陆向腹地向周边共同腹地扩大的趋势,已经引发并将进一步引发世界港口业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内的竞争。在实践中,集装箱多式联运构筑海陆空立体式、横贯式物流体系,极大地提高了港口内陆空间的通达性,从而扩大了其服务的范围。因此,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投资发展是拓展港口腹地的最有效的手段。宁波港要充分发挥保税区的优势,以助动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区内民企搭建五项平台,精心引导,悉心扶持,全力助动民企做大作强。 由下表看来,宁波港发展带动了宁波的腾飞,在引进外资,进出口贸易同时,提供了许多相关的岗位,为宁波的经济多元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7年宁波市主要经济社会指标

指标名称 单位 实绩 增长(%) 宁波市GDP 亿元 3433.08 14.8 #第二产业 亿元 1888.68 14.5 第三产业 亿元 1390.76 16.4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 亿元 3.04 24.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597.91 6.3 港口货物吞吐量 亿吨 3.45 11.5 集装箱吞吐量 万标箱 935.00 32.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035.46 17.3 自营出口额 亿美元 382.55 33.0 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25.05 3.1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723.92 29.0 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 329.12 27.9 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22307 13.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 10051 13.6 全社会用电量 亿千瓦时 367.12 17.1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16 -4.5 注:本册所列2007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已扣除价格因素。

参考文献:

【1】《港口企业管理学》陈家源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9年 807

【2】《区域经济学》【作者】 郝寿义等著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