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含答案

来源:叨叨游戏网
成都石室中学2014级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试题(理科)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各图形,一定为平面图形的是()

A.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 B.两两平行的三条直线 C.梯形 D.空间四边形

2.若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A.若 ∥,m⊥,则m⊥ B.若 m∥n,m⊥,则n⊥ C.若 m∥, m⊥,则⊥

D.若∩=m,且n与、所成的角相等,则m⊥n 3.某几何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它的体积是()

2 B. 8 332C. 82 D.

3A.84.如图,点P、Q、R、S分别在正方体的四条棱上,并且是所在棱的中点,则直线PQ与RS是异面直线的一个图是()

5.如图,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AB、BC的中点, O是EF的中点,现在沿DE、DF及EF把这个正方形折成 一个四面体,使A、B、C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G, 则四面体D-EFG中必有()

A.DG⊥△EFG所在平面 B.DO⊥△EFG所在平面 C.DF⊥△DEF所在平面 D.GO⊥△DEF所在平面 6.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BD1的中点, 则△PAC在该正方体各个面上的射影可能是()

A.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

7.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若AB=2BB1,则AB1与C1B所成角的大小为() A.60 B.90

00

C.105 D.75

8.A、B、C三点不共线,O是平面ABC外一点,在下列 条件中,使点M与点A、B、C不共面的是()

0

0

111OMOAOBOC A.

236B. MA2MBMCC. OMD. OM0

OAAB2AC OAOBOC0

9.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面体四个面的面积中,最大的是() A.8 B.62 C.10 D. 82

10.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见第3页),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i与s的和为() A.142 B.147 C.38 D.34

0

11.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A’B’C’D’中,AB=4,AD=3,AA’=5,∠BAD=90,∠BAA’=∠DAA’=600,则AC’等于()

A.85 B. 85 C. 52 D.50

12.已知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有A、B、C、D四点,若AB=CD=2,则四面体ABCD体积的最大值为()

A.

234383 B. C. 23 D. 333第Ⅱ卷(共90分)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3.一个长方体共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2,3,6,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____。

x2,x014.已知函数y2,如图,表示的是给定的x的值,求其对应函数值y的3xx,x02程序框图,则(1)处应填______。

15.一个四面体的所有棱长都是2,四个顶点在同一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为_____。 16.如右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点P在直线上BC1上运动时,三棱锥A-D1PC的体积不变;

②点P在直线上BC1上运动时,直线AP与平面ACD1所成角的大小不变; ③点P在直线上BC1上运动时,二面角P-AD1-C的大小不变;

④点M是平面A1B1C1D1上到点D和C1距离相等的点,则点M的轨迹是过 点D1的直线。

其中真命题的编号是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编号)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74分) 17.(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f(x)sin(34x)2sin2(2x12)1

(1)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递减区间

(2)△ABC中,若sinA:sinB:sinC=5:7:8,求f(x)的值。

18. (本题满分12分)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AC=BC=CC1,M、N分别是A1B、B1C1的中点。 (1)求证:MN⊥平面A1BC;

(2)求直线BC1和平面A1BC所成角的大小。

19. (本题满分12分) 已知,某几何体的直观图和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其正视图为矩形,左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俯视图为直角梯形。

(1)证明:BN⊥平面C1NB1;(2)求平面CNB1与平面C1NB1所成角的余弦值。

20. (本题满分12分)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B’C’中,∠BAC=90,AB=AC=2,AA’=1,点M、N分别为A’B和B’C’

0

的中点。

(1)证明:MN∥平面A’ACC’; (2)求三棱锥A’-MNC的体积。

21. (本题满分12分)

如图,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硬纸片ABC0D中,AD=BD=1,AB=2,它沿对角线BD把△BDC0折起,使点C0到达平面ABC0D外点C的位置。 (1)证明:平面ABC0D⊥平面CBC0;

(2)如果△ABC为等腰三角形,求二面角A-BD-C的大 小。

22. (本题满分14分)

设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Sn1a2Sna1,其中a2≠0. (1)求a1;

(2)求an的通项公式(用a2表示); (3)若a2>-1,求证:Sn

n(a1an),并给出等号成立的条件。 22014级期中考试数学理科答案

1.C 2.D 3.A 4.C 5.A 6.A 7.B 8.D 9.C 10.B 11.B 12.B 13. 6 14.x>0 15.3 16.①③④ 17.解:(1)f(x)sin(4x)cos(4x)2sin(4x) ……4分

363711k,kkZ ……8分

242242T2,单调减区间为:(2)由sinA:sinB:sinC=5:7:8得a:b:c=5:7:8 ∴cosB1,B ……10分 23 ∴f(B)3 ……12分 18.解:

解法一:(1)证明:由已知BC⊥AC,BC⊥CC1, 所以BC⊥平面ACC1A1。

连接AC1,则BC⊥AC1. ……2分 由已知,侧面ACC1A1是正方形,所以A1C⊥AC1

又BC∩A1C=C,所以AC1⊥平面A1BC。 ……6分

因为侧面ABB1A1是正方形,M是A1B的中点,连接AB1, 则点M是AB1的中点,

又点N是B1C1的中点,则MN是△AB1C1的中位线 所以MN∥AC1

故MN⊥平面A1BC ……7分

(2)因为AC1⊥平面A1BC,设AC1与A1C相交于点D, 连接BD,则∠C1BD为直线BC1和平面A1BC所成的角 ……9分 设AC=BC=CC1=a,则C1D2a,BC12a 2C1D1, BC12在Rt△BDC1中,sin∠C1BD=

0

所以∠C1BD=30 ……11分

0

故直线BC1和平面A1BC所成的角为30 ……12分 解法二:(1)证明:据题意,CA、CB、CC1两两垂直。以 C为原点,CA、CB、CC1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2分

B(0,a,0),B1(0,a,a),A(a,0,0),C(0,0,0), C1(0,0,a),A1(a,0,a),M(

aaaa,,),N(0,,a)。 ……4分 2222aa所以BA1(a,a,a),CA1(a,0,a),MN(,0,) ……5分

22于是MNBA10,MNCA10

即MN⊥BA1,MN⊥CA1 ……6分 又BA1∩CA1=A1,故MN⊥平面A1BC ……7分 (2)因为MN⊥平面A1BC,则MN为平面A1BC的法向量, 又BC1(0,a,a) ……9分

cosBC1,MNBC1MNBC1MN0

a2222aa212

所以BC1,MN60. ……11分

故直线BC1和平面A1BC所成的角为30 ……12分 19.解:(1)证明:∵该几何体的正视图为矩形,左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俯视图为直角梯形,∴BA,BC,BB1两两垂直。

以BA,BB1,BC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2分 则B(0,0,0),N(4,4,0),B1(0,8,0),C1(0,8,4),C(0,0,4). ∴BNNB1(4,4,0)(4,4,0)16160, BNB1C1(4,4,0)(0,0,4)0 ……4分 ∴NB⊥NB1,BN⊥B1C1. 又NB1与B1C1相交于,

∴BN⊥平面C1NB1. ……6分 (2)∵BN⊥平面C1NB1,

∴BN是平面C1NB1的的一个法向量n(4,4,0),……8分 设n2(x,y,z)为平面NCB1的一个法向量

0

(x,y,z)(4,4,4)0xyz0n2CN0则

(x,y,z)(4,4,0)0xy0n2NB10所以可取n2(1,1,2) ……10分

则cosn1,n2n1n2n1n2441616114133 3∴所求二面角C-NB1-C1的余弦值为20.(1)解法1,连接AB,AC

''3 ……12分 3

'''''在三角形ABC中,MN//AC,AC平面ACCA,MN平面ACCA

'''MN//平面A'C'CA ……4分

解法2:

P为A’B’的中点,连接PN和PM,由中位线定理知PN∥A’C’,PM∥B’B∥AA’,

即PN∥平面ACCA,PM∥平面ACCA,PN∩PM=P 平面PNM∥平面ACCA NM平面PNM NM∥平面ACCA ……4分 (2)法一:∵CN⊥AN,CN⊥MN

'''''''''CN⊥平面A'MN ……8分

VA'MNCVCA'MN法二:连接BN,

1121SA'MNCN2 ……12分 3346∵M为AB的中点,AN⊥平面BNC ……6分 ∴VA'MNCVCA'MN21.解:

(1)证明:因为AD=BC0=BD=1,AB=C0D=2,

所以∠DBC0=90,∠ADB=90。

0

因为折叠过程中,∠DBC=∠DBC0=90,

所以DB⊥BC,又DB⊥BC0,故DB⊥平面CBC0 ……2分

0

0

''11111VNA'BCVA'BNCSBNCAN 22236又DB平面ABC0D,所以平面ABC0D⊥平面CBC0 ……4分 (2)解法一:

如图,延长C0B到E,使BE=C0B,连接AE,CE

0

因为AD=BE,BE=1,DB=1,∠DBE=90,所以AEBD为正方形,AE=1. 由于AE,DB都与平面CBC0垂直,所以AE⊥CE,可知AC>1. 因此只有AC=AB=2时,△ABC为等腰三角形……8分 在Rt△AEC中,CEAC2AE21,又BC=1,

0

所以△CEB为等边三角形,∠CBE=60,……10分

由(1)可知,所以∠CBE为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

0

即二面角A-BD-C的得大小为60,……12分

解法二:以D为坐标原点,射线DA,DB分别为x轴正半轴和 Y轴正半轴,建立如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则 A(1,0,0),B(0,1,0),D(0,0,0)……6分 由(1)可设点C的坐标为(x,1,z),其中z>0,则有

x2z21 ①

因为△ABC为等腰三角形,所以AC=1,或AC=2。 若AC=1,则有(x1)1z1 则此得x=1,z=0,不合题意。

若AC=2,则有(x1)1z1 ②

2222联立①和②得x1313,z。故点C的坐标为(,1,)……8分

2222由于DA⊥BD,BC⊥BD,所以DA与BC夹角的大小等于二面角A-BD-C的大小……10分

13os又DA=(1,0,0),BC=(,0,),c220

1DA,BC

DABC20

DABC所以DA,BC60,即二面角A-BD-C的大小为60

……12分

22.(1)证明:由S2a2S1a1,得a1a2a1a2a1,即a2a1a2。 因a20,故a11 ……2分 (2)因

a2a2 ……3分 a1又由题设条件知Sn2a2Sn1a1,Sn1a2Sna1

两式相减得Sn2Sn1a2(Sn1Sn),即an2a2an1 由a20,知an10,因此

an2a2……5分 an1综上,

an2a2对所有nN*成立, an1n1从而an是首项为1,公比为a2的等比数列,ana2……6分 (3)当n=1或2时,显然Snn(a1an),符号成立……7分 2n1设n≥3, a2>-1且a20,由(1)知a11,ana2,所以要证的不等式化为

nn1(1a2)(n3) 2n12n1n即证:1a2a2a2(1a2)(n2)

22n11a2a2a2当a2=1时,上面不等式的等号成立。 当-1<a2<1时,a21与a2当a2>1时,a21与a2rnrrnr1,(r=1,2,3,…,n-1)同为负;

1,(r=1,2,3,…,n-1)同为正;

rnr因此当a2>-1且a21时,总有(a21)(a21)0,即

rnrna2a21a2,(r=1,2,3,…,n-1)……10分

上面不等式对r从1到n-1求和得,2(a2a2a2)(n1)(1a2)

2nrnn1n(1a2)……13分 2n综上,当a2>-1且a20时,有Sn(a1an)

2由此得1a2a2a22n当且仅当n=1,2或a2=1时等号成立。……14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