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试题与答案
【试题】
一、单选题
1、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 )
A 企业发展的结果 B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C 企业经营权与管理权分离的结果 D 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 2、董事会设立的最根本目的是( )
A 为了保证企业战略决策的正确性 B 确保战略的有效实施 C 监督高级管理人员的工作 D 维护股东的利益 3、董事会职责为 ( )
A 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做出决议 B 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C 对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等重大事项的提议权,以及对公司日常运营的监督管理权 D 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做出决议
4、下列那项不是日本经理人的激励方式( ) A 终身雇用制 B 年功序列制 C 巨额的报酬 D 在职消费
5、下列那项不是决定美国经理人薪酬多少的直接因素( ) A 经理人的工作绩效 B 公司经营业绩
C 经理人对企业的贡献 D 经理市场上的平均报酬水平 6、目前我国的董事激励机制不包括( ) A 解聘 B 奖金 C 社会名誉 D 津贴
7、东南亚地区更偏向于采用那种治理模式 ( )
A 家族控制模式 B 银行导向的治理模式 C 市场控制模式 D 内部人控制模式 8、采用外部治理模式的条件不包括( )
A 严格的市场监管制度 B 严格信息披露制度 C 股权相对集中 D 完善的法律制度
9、下列哪项激励方式能有效的避免高级管理人员行为短期化( ) A 股票所有权激励 B 解聘
C 延迟报酬制度 D 股票期权
10下列哪项激励方式能有效的预防“五十九岁现象”的产生( ) A 延迟报酬制度 B 解聘 C 股权所有权激励 D 奖金
二、填空题
1、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支撑平台,公司治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_________,从而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公司治理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一种用于协调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互关系的机制。
3、公司治理模式的不同直接决定了 _________ 的差异。
4、在世界范围内,公司治理模式以概括为三种: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5、_________ 的提升在公司治理作为战略制定和执行的主导因素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三、名词解释 1、公司治理 2、外部治理 3、内部治理 4、外部董事 5、公司治理
四、判断改错(如果是错的,并加以改正)
1、公司治理机制的设置不会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 )
2、公司治理中一般存在三种博弈关系:股东间的利益博弈、股东与高级管理层间的博弈、董事与大股东间的博弈。( )
3、企业的所有权归投资者所有,因此企业经营应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 4、相关利益者理论认为除了关注股东利益外,同时还应考虑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 5、美国经济学家Fama和Jensen认为:公司控制市场是对经理“败德行为”最有力的约束,因此董事会并非是监督经理的一个成本最低的内部资源。( )
五、简答
1、我国的公司治理存在哪些问题与不足? 2、委托代理问题包括哪些方面? 3、如何提升董事会的战略管理能力。
4、分析高级管理层在战略管理中扮演的角色。
5、网络平台企业可采用的内部治理机制包括哪些方面。
六、论述
1、论述公司治理的战略意义。
2、论述公司治理的模式及我国应该选择何种公司治理模式。
【参】
一、单选题
1、B 2、A 3、C 4、C 5、A 6、B 7、A 8、C 9、D 10、A
二、填空题
1、战略管理水平
2、股东会 董事会 高级管理层 3、企业监督机制
4、英美模式 德日模式 东南亚模式 5、企业价值
三、名词解释
1、一系列用于协调、规范董事会、股东会、管理人员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中规定了企业所有权、控制权、剩余价值索取权的分配问题,以及企业风险的承担问题,而公司治理的目标则是直指企业的战略目标的。
2、主要是利用产品市场、经理人市场、资本市场等市场机制,给企业以竞争压力,迫使企业要建立起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公司治理。
3、内部治理是《公司法》所确认的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构成公司治理的基础,主要是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之间的博弈均衡安排机器博弈均衡路径。简单的来讲,就是权力与责任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之间的分配问题。 4、来自外部的无关联董事(也就是董事)和咨询顾问等。
5、狭义上的公司治理是指研究公司所有者、董事会和高层管理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即研究公司法人治理的问题,它主要是一套制度安排,对此只要从法律的角度研究即可;广义上的公司治理既是一套制度的安排,又是立足于制度安排背后实现经济利益的问题,它不是简单的法律问题,更多的是经济利益的考量。公司治理首先是一种企业集团的治理,由于公司的管理要越过国界,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集团治理在国外的延伸。
四、判断改错 1、( × )改正:公司治理机制的设置会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 2、( √ ) 3、( × )改正:企业的存在和发展除了依靠股东的资本投入外,同样也需要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企业不应仅仅只关注股东的利益。 4、( √ ) 5、( × )改正:美国经济学家Fama和Jensen认为:虽然公司控制市场是对经理“败德行为”最有力的约束,但是董事会是监督经理的一个成本最低的内部资源。
五、简答题(答题要点)
1、答:股权的设置不合理,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的问题;外部监督不到位,企业容易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董事会、股东会、高级管理层的权力分配不合理,制衡、监督机制不健全;董事会、股东会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不足。
2、答:(1)契约本身的不完整性,无法预料未来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也无法给出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2)委托代理关系使得委托人不如过去那样完全的掌控各方面的信息,因而无法对代理人的行为作出公正、客观、全面的评判。(3)委托人与代理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有着不同的需求。这就难免代理人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委托人的利益。(4)委托人作为所有者是企业经营后果的全面承担者,相对的,代理人承担的风险也就小得多。如此一来,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也大大的提高了。
3、答:有效提升董事会的战略管理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完善董事选聘制度。(2)提高董事会决策质量与监督能力。(3)提高董事会的专业能力。(4)增强董事会成员背景的多样性,规范董事会运作。(5)保证董事会的性与权威性。(6)在董事会中推行危机管理。(7)完善董事考核、激励机制。
4、答:作为战略管理主要主体的高级管理人员,负有提出战略计划、分解战略、执行战略的职责。(1)强有力的执行者。(2)勇敢的变革者。(3)值得信任的领导者。(4)好的倾听
者。
5、答:网络平台企业可采用的内部治理机制包括四种: (1)健全公司治理中的监督激励机制。(2)建立对平台供给方用户的评价机制,实现对其进入和退出网络平台的控制,确保平台需求方用户的利益。(3)建立对平台需求客户的补偿机制,以维护其合法利益,解决网络平台企业与需求方用户的利益冲突。(4)加强与服务商的合作关系,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六、论述题(答题要点)
1、答:公司治理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一种用于协调股东会、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互关系的机制。通过合理的利益风险的分配、有效的监督机制及权利制衡机制、激励机制,公司治理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由于契约的不完整性而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从而为公司形成统一的战略决策并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平衡工具。公司治理在战略管理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这不仅体现在战略决策过程,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公司治理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公司治理结构对战略管理主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公司治理结构将直接关系到企业战略目标的选择 公司治理模式的不同直接决定了企业监督机制的差异
2、答:公司治理是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因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文化传统、行为习惯、经济政治条件的不同,导致各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差异也较大,在世界范围内,公司治理模式以概括为三种:英美模式、德日模式和东南亚模式。在崇尚自由、创新的美国,公司的治理模式偏向于市场控制模式;在重视家族关系、崇尚“和”文化的日本,公司治理模式偏向于银行导向的治理模式;而在东南亚地区公司治理则偏向于家族控制模式。各种治理模式有其优势的同时,又有不可忽视的缺陷。英美等国家拥有成熟的债券市场、股权分散,流动性强,采用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可以扩大企业的融资渠道,减少所有者投资风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有较强的灵活性;但由于股权分散,股东的搭便车行为和用脚投票的现象普遍,所有者对经理人员的控制只是暂时的,经营者常常将公司的目标集中于公司的短期效益和股票价格的提升上。而德国和日本的证券市场相对不够发达,实施内部机制治理机制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利益和稳定发展,也有利于保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经营者的双重身份使得股东对其行为失去有效的监督。东南亚的家族企业模式凝聚力强,稳定性高,企业决策迅速,适合在新兴市场中的成长型企业。但家族企业任人唯亲会带来经营风险,企业的社会化和透明化也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国有企业的股权正在多样化,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也正在逐步完善。但与欧美那些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因而市场控制模式对于企业决策、行为的影响力还相当的有限。我国企业在进行公司治理时不能盲目地学外国的公司治理模式。相反的,我们应该结合我们的实际,将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展出一套适合我们自己的公司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