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软件工程课堂教案7

软件工程课堂教案7

来源:叨叨游戏网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标准教案纸

课堂教学题目 第7讲软件工程过程模式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地点 通过本讲的学习,掌握几种软件工程过程模式。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软件工程过程模式 在实际软件开发中怎样选择开发模型 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简单回顾上次所讲的几种开发模型,引入本次所讲内容。 新课教学 一、原型进化模式 1、抛弃型原型 抛弃型原型在软件分析、设计阶段的应用,用来解决用户对软件系统在需求上的模糊认识,或用来试探某种设计是否能够获得预期结果。 2、原型进化模式 原型进化模式的开发流程是:开发者先建立原型系统供用户评价或使用,然后根据用户的意见反馈,对原型系统不断修正,由此使它逐步接近并最终达到目标系统的要求。 原型进化模式可较好适应用户的需求变更,但却因缺乏里程碑管理机制,而不能很好支持大型项目。 原型进化模式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将软件的需求细部定义、产品开发和产品验证放在同一个工作进程中交替或并行运作。

3

(2)通过不断发布新的软件版本,使软件逐步完善,能够很好地适应软件用户对需求规格的变更。 二、增量模式 增量模式是瀑布模式与原型进化模式优点的结合,其将系统分解为多个增量构件,然后以增量构件为原型部件,逐步创建、集成与完善。 增量模式在整体上具有瀑布模式的里程碑特点,可适应大型项目。但系统的局部构建上,则体现为基于增量构件的原型进化,可适应用户的需求变更。 优点: 能在较短时间内向用户提交可完成部分工作的产品。 逐步增加产品功能可以使用户有较充裕的时间学习和适应新产品,从而减少一个全新的软件可能给客户组织带来的冲击。 使用增量模式的困难: 在把每个新的增量构件集成到现有软件体系结构中时,必须不破坏原来已经开发出的产品。 必须把软件的体系结构设计得便于按这种方式进行扩充,向现有产品中加入新构件的过程必须简单、方便,也就是说,软件体系结构必须是开放的。 三、螺旋模式 螺旋模式是一种可较好规避开发风险的过程模式。螺旋模式的特点是项目基于任务域螺旋式递进,每一个任务域都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并需要根据评估结论制定有效的风险规避措施。 螺旋模式的基本思想是,使用原型及其他方法来尽量降风险。理解这种模型的一个简便方法,是把它看作在每个阶段之前都增加了风险分析过程的快速原型模式。 四、迭代模式 迭代模式是软件的分析、设计与实现可交替反复进行的过程模式。迭代模式有对面向对象方法更好的过程支持,可使面向对象方法获得更有成效的工程应用。 五、组件复用模式 组件复用模式是对基于组件的系统集成的过程支持。组件复用可带来了流水 3

线软件装配,系统所需组件大多无须专门开发,而可通过专业制作机构提供,由此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并可提高软件产品质量。 组件技术是基于面向对象技术发展起来的,可以把组件视作为一个盒子,它里面封装了许多个类模块。 在基于组件复用的软件开发中,软件由组件装配而成,如同用标准零件装配汽车一样。 课堂小结 作 业 软件工程线上平台习题 教学反思或在讲述相关知识点时多举实例进行分析,以便于学生理解 反馈记录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