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山东省农户融资行为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农户融资行为的实证分析

来源:叨叨游戏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O6年3月 山东经济 Mar.。20()6 C,en.133 No.2 总133期第2期 S} NDONG ECONOMY 山东省农户融资行为的实证分析 李俊丽 王家传 (山东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摘要]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户资金需求总量逐步扩大,需求范围进一 步拓宽。但是,由于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的缺陷,农户合理的信贷需求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农户贷款难问题依然突 出,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对农户融入资 金的来源结构、融资的信用形式、偿还本息的情况以及信贷资金的使用结构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 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提高农户从正规金融渠道融资的可获得性,完善财政补贴和风险补 偿机制,建立农业贷款担保体系以及 i导民间借贷农户健康发展等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农户;融资;民间借贷 [中图分类号]1'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r7lX(2oo6)02—0157—03 一、被调查户基本情况 织。如表1、表2所示,约53.84%的农户具有从正 本调查选取山东省作为典型调查省份,根据经 济:}哇i理位置,将山东省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 区,共投放调查问卷100余份,收回有效问卷65份。 调查涉及山东省49个县的65个农户,被调查农户 共有人口274人,户均人口4.22人。被调查农户 中 兼业户占40%,个体工商户37%,专业户 规金融渠道融资的经历,其中主要是从农村信用社 贷款,占到65.7l%,而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的户数 仅为34.29%,且在低收入组中没有农户从商业银 行取得贷款。可见,从农村信用社贷款的户数多于 从商业银行贷款的户数,这主要是因为从1996年 起,农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调整经营战略,逐步 撤销县及县以下分支机构,在农村地区的贷款份额 大大降低。同时,农村信用社被确立为农户资金来 源的主渠道,发挥着支农“主力军”的作用,所以,农 户从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融资的难度要大于从信用 社融资的难度。在被调查的农户中,约95.39%的 21.5%,其他1.5%。被调查户家庭收入来源渠道 按主次顺序选择依次为:经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 业。家庭户均年总收入为34535.12元,人均收入为 8192.64元。该收入水平是山东省人均年收入水平 的两倍多,原因在于考虑到低收入农户基本被排斥 在jE规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之外,我们选择的农户 经济水平较高。在被调查户综合经济水平在全村的 位次一项中,高收入组占43.1%,中收入组52.3%, 农户曾通过非正规金融渠道取得资金,其中96.77% 的农户是通过向亲朋好友等个人借款,仅有3.23% 的农户从非正规金融单位取得借款。可见,在通过 非正规金融渠道融资的农户中:向亲朋好友等个人 借款的户数多于从单位借款的户数。这主要是由于 地缘、血缘关系,农户向亲朋好友借款一般比较容 低收入组仅占4.6%。 二、农户的资金融入状况分析 农户的融资行为包括资金融人和资金融出,本 文侧重分析农户的资金融人行为。 (一)农户融人资金的来源结构分析。 山东省农户的融资渠道主要有正规金融渠道和 非正规金融渠道两种,正规金融渠道主要是指农业 银行等商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非正规金融渠道 主要是亲朋好友等个人以及民间非正规的金融组 易,手续简单,且利息很低,甚至是无息借款。就中 收入组农户而言,从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单位和 个人融资的比例分别为:l1.43%、34.28%、0、 54.84%,因此,不论是从总体上进行比较,还是分组 比较,农户都具有较强的向非正规金融渠道融资的 倾向。 [作者简介]李俊丽(1979一 ),女,山东东明人,山东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农村金融。 ・15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表1 农户融资渠道分析I 正规金融浆道 商业银行 户农村信用社 非正规金融渠道 单位 个人 采用口头信用的占63.1%,可见El头信用是民间借 贷所采用的主要信用形式。这说明山东省的民间借 贷形式还很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约束手段,其中隐藏 占正规鼬贵 占正规融资 占非正翘触费 占非征期 齄资 盘 户教 户数 户擞 着危机,很可能引起借贷双方的纠纷,同时也反映了 总户教比例 总户教比制 总户敦比例 总户教比制 高收入蛆 8 22.86% 10 28.57% 2 3,23% 23 37 10% 中收入蛆 4 11.43% 12 34.28% 0 O 34 54.84% 槭收八组 O 0 1 2.86% O 0 3 4.83% 合计 12 34,29% 23 65.71% 2 3.23% 60 96.77% 资料来源:笔者2003年暑期农户调查 表2 农户融资渠道分析Ⅱ 正规金融渠道 非正规金融渠道 商业银行 农村信用社 单位 个人 户数 鞫惑P数 户教 逸 敞 户擞 釉惫 户擞 惑 毂 高收入组 8 12.31% 10 15.38% 2 3,o8% 23 35.38% 中收入组 4 6,15% 12 l8.46% 0 O 34 52.31% 低收入组 0 0 l 1.54% 0 0 3 4.62% 夸计 12 l8.46% 23 35.38% 2 3 嘴% 60 92.3l% 资料来源:笔者2003年暑期农户调查 (--)农户融资的信用形式分析。 1.农户从正规金融渠道融资的信用形式分析。 如表3所示,农户从正规金融渠道融资所采用的信 用形式,按主次顺序依次为:担保、抵押、质押和信用 贷款。具有抵押、质押及担保要求的贷款占97.1%, 信用贷款仅占2.9%。可见,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 贷款大部分是采用担保、抵押的形式,面向农户的纯 信用贷款很少。据调查,向金融机构借款的主要困 难按主次顺序排列依次为贷款条件要求苛刻、没有 抵押物品、手续繁多、时间拖得长、信贷人员服务态 度不好。正是这种强抵押、担保要求,使得许多农户 被排斥在正规融资渠道之外。 表3 正规金融渠道融赘的信用形式 资料来源:笔者2O03年暑期农户调查 如表4所示,农户对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服务的 评价,52.3%的农户表示不满意,仅4.6%的农户选 择非常满意,说明大多数农户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 获得令人满意的贷款服务。 表4 农户对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服务的评价 资料来源:笔者2003年暑期农户调查 2.农户从非正规金融渠道融资的信用形式分 析。对于民间借贷所采用的信用形式,如表5所示, ・158・ 农户信用意识的淡薄。 表5 非正规金鼬渠道融资的信用形式 资料来源:笔者2003年暑期农户调查 如表6所示,东、中、西部民间借贷所采用的信 用形式存在很大的不同 西部地区大部分的民间借 贷采用口头信用形式,比重为75.0%,而在东部地 区,采用信用借条的较多,占44.1%,说明随着经济 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及信用意识 逐步提高。 表6 不同地区民间借贷的信用形式 资料来源:笔者2003年暑期农户调查 (三)农户融资的还本计息情况分析。 1.农户民间融资的计息形式分析。如表7所 示,很明显农户民间融资以不计利息为主,占总数的 46.2%;真正以现金形式还本计息的仅占21.5%;将 利息折合成礼品时,礼品的价值要稍低于利息水平, 有时甚至不到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水平。在对农户的 调查中还发现,借款金额少时一般不计息,亲朋好友 间的借贷活动一般也不计息。这说明民间借贷的总 体利息水平并不高,这是促使农户向非正规金融渠 道融资的又一重要诱因。 表7 农户民间融资的计息形式 计息形式不计利息以现金形式计息利息折合成礼品其他 比重46.2% 21.5% 24.6% 7 资料来源:笔者2003年暑期农户调查 2.农户借贷的偿还情况分析。据调查,正规金 融机构对农户贷款的审查非常严格,要求的条件也 很苛刻,所以,农户贷款的偿还率还是相当高的。调 查中仅有2户不能按时偿还贷款,一户是由于自然 灾害,~户是由于第三方拖欠借款,不能按时收回资 金,仅占总户数的3.08%。 在对农户的调查中发现,邻居间进行相互借贷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金融机构面临法律困境,可能处于违法边缘,其金融 活动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性强,借贷双方彼此了解,易于相互监督等原因,违 (二)建议。 农户的信贷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村产业 嚣 战略,原有农村金磁的主导地 小星仟位, J 似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目前山东省的农村金融体 系还不完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笔者 认为要建立健全山东省农村金融体系,使其适应农 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农户从正规金融渠道融资的可获得性。 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拓宽信贷资金支农渠道;农业发展银行应进一步拓 宽服务领域,优化信贷结构,不断增加直接的农业信 贷投入;农村信用社要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转变经 营观念,把重点放在为农户和农业生产服务上,为农 户量身打造支农品牌,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 款等,解决农户贷款缺乏抵押担保的难题。 2.完善财政补贴和风险补偿机制,建立农户贷 款担保体系。各级财政应通过各种途径向承担 性业务的农村金融机构提供财政贴息和风险补偿, 提高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的积极性,实现以少量 的财政资金带动更多的资金投入。有条件的地方, 应通过财政扶持。建立一批农户贷款担保机构,多渠 道筹集担保资金,解决农户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3.要正确认识非正规金融活动存在的必然性和 积极作用。对有组织的民间借贷要从法律上予以承 认和规范,保护借贷双方的权益。引导民间借贷健康 发展,使之成为正规金融活动的有效补充。 4.逐步建立完善农户信用征信体系。农户个人 信用制度是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控 制信贷风险的一项基础制度。通过农户个人信用评 估,将农户的个人信用等级与农户能否获得贷款,以 及贷款额度联系起来,使农户真切地感受到个人信 用的价值,增强农户的信用观念,最终在农村形成一 种人人珍视信用、培植信用、爱护信用的良好的信用 环境,这对于建立规范的农村金融秩序具有巨大的 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t]陈武.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迫在眉睫[N].金融时 报,2003—08—25. [2]赵国正.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几点思考[N].金 融时报,2004—01—12 [3]中国人民银行合作金融机构监管司.农户小额信用 贷款报告[J].中国金融,2003,(08). ・1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