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测定
一、标准工时的结构
1、标准工时是以各个作业为对象所测定的结果﹐即为单一工序的时间。
2、标准工时要包括准备工时与单件工时﹐而且要个別测定。
3、标准工時是该项作业所含的各单元或动作的整合。是整合而非集合﹗ 生产批工时=准备工时+完工件数×单件工时
二、标准工时的内涵
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的工作方法、条件下﹐任何正常的人﹐以正常的速度能完成某项作业的时间。
正常工时﹕是指所测定的对象(作业员)未必正好在正常状态、 正常速度下。最后运用评比系数作调整﹐使之接近正常的速度水平。 标准工时=正常时值× (1+宽放率)
正常时值=平均时值× (1+评比系数) 三、标准工时必须依据的基本条件
1、正常作业环境状态下
2、确定而合理的最佳工作方法
3、适任合格的作业员
4、以一定的正常的速度进行作业
四、测定标准工时的方法
标准工时的运用是一种科学管理,所以一定要使用科学的方法來测定它。但是有些企业贪图方便而采用简陋的方式﹐如﹕经验臆测法﹑ 历史记录法。
经验臆测法﹕是指求教于车间有经验的人员,包括技术工或车间主管﹐依他們的经验直接提出某工件﹑ 某作业工时基准﹐而不作实地測定。
历史记录法﹕是指以工时记录单为依据﹐由现场作业员在实际作业时﹐依实况填入某工作件﹑ 某制程的产量及作业工时﹐经过对大量的同样数据加以统计比较(其实只是简单平均)﹐而得出所谓的标准工时。
秒表测时法﹕在作业现场针对作业内容﹐以秒表为工具﹐作深入的观测与记录。同時要了解作业员的实际速度予以评比调整﹐使之达到接近标准速度的狀态。
综合数据法﹕以作业单元为中心﹐按统计方法把相同或很类似的单元综合起来建立标准时值表。工作件设计完成后﹐并确定了它的制程工序与作业方法﹐就拿 以单元为基准的时值表加以组合。
預定动作时间标准法﹕先测定各种动作的标准时值﹐作为统一标准。测时只要确定待测定的工作方法与动作內容﹐最后把預定的动作时值組合起來。
五、标准工时的应用方向 1、生产排程上的应用
排程工时=准备工时+单件标准工时×排程量 2、产能负荷管理的应用
负荷工时=准备工时+单件标准工时× 周排程量 3、作业绩效管理的应用 1)、生产净效率
淨效率=Σ有效工时÷ (总工时- 损失工时) × 100﹪ 2)、时间损失率
时间损失率=总损失时间÷投入总工时× 100﹪
六、运用标准工时的
1、必须在正确科学的方法方式下测定 2、必须善用调整方法
3、不适用办公室管理事务作业 4、未能确定的工作方法
七、建立维护(修订)标准工时的机制 1、工作方法变化时 2、生产设备变化时 3、产品种类变化时
秒表测时法
一、秒表测时法的精神 1、了解基本背景
1)、产品的制程与作业 2)、作业的方法与标准
3)、进行该项作业的人或机器
2、必须坚持的精神
1)、必须测时于正确的工作方法 2)、必须观测于现场实际作业 3)、必须具有明确的原始记录
三、秒表测时的执行程序
1、确定测时对象(工件)与目的 2、確定工作方法与工作环境 3、预先观测并建立作业单元
4、实地观测并记录单元时值 5、基本的时值整理 6、计入评比与宽放 四、划分作业单元的理由与技巧 理由﹕
1、为了正确的给予评比 2、明确作业细节﹐提示改善
3、作业条件、方法改变时的局部重测 4、日后综合数据编定之用
技巧﹕
1、要有明确的始止点
2、工时太短的单元不宜划分 3、区分手动单元与机械自动单元 4、区分机械内、外手动作业单元 5、分离规则与不规则单元 五、连续测时法需注意的技巧
连续测时法﹕测时工作开始就按下秒表﹐中间包括各周程各作业单元﹐直到完成时才按停秒表。 1、单元观测发生漏记 2、省略的作业单元
3、两个作业单元的相互颠倒
4、外来单元的记录 六、运用统计方法整理观测时值的要领 1、摒弃异常值 1)、移动全距法
2)、算朮平均法(比初次总平均高30%与低25%的值弃去) 3)、众数法
2、求取合理观测周程数
1)、以公式求取合理观测周程数
40 n c – b X =
a
X﹕合理的观测周程数 n﹕预先观测的周程数
a﹕该作业单元的每个时值的总合
b﹕该作业单元每个时值的总合的平方 c﹕该作业单元每个时值的平方的总合
七、运用评比技巧得到正常工时
1、评比需求的來源测时人员可以依照自身所认定的正常速度﹐依循一定的方式与数据﹐将过快或过慢的作业加以调整,使之成为接近正常速度水平的时值。
2、正常速度的定义、条件 定义﹕
1)、在30秒种內﹐将52张扑克分成4堆﹐间距30cm左右。
2)、无负重状态下﹐成年男子在平坦的路上﹐以21秒钟走完30米的速度。
条件﹕
3)、必须基于合格胜任的作业员﹐即经验、体能。 4)、运用的工作方法必须正确。
3、速度评比的运用
速度评比就是由测时人员以主观方式﹐直接估定被观测者当时的速度﹐以百分率表示﹐直接调整所测定的平均工时。产业界的经验﹐速度评估不应低于67% ﹐也不应高于125% 。 4、平准化评比
影响速度的四大原因﹕ 熟练程度 努力程度 工作环境
一致性
熟练度﹕工作进行的順畅性 努力度﹕工作的意愿
工作环境﹕如溫度﹑ 湿度﹑ 通风﹑ 光线等等此影响较小﹐不考慮。 一致性﹕同一作业单元的测时值是否非常接近,不考慮。
熟练度调整系数
努力程度
工作环境调整系数
一致性调整系数
5、合成评比
合成評比﹕是从秒表测时整个周程中﹐取出若干人工作业的单元﹐取其实测平均值﹐再用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分析该单元的时值﹐最后將两者相比較﹐求取评比系数。(此评比要具备PTS的技巧)
6、评比时需注意的要点
1)、评比只针对人工作业单元﹐不可针对机械自动作业。 2)、尽量避免太主观的评比方式。
3)、只对所有人工作业单元统一评比即可(同一作业员)。
4)、测时员的评比训练很重要﹐每半年或一年要进行训练。
八、赋予宽放得出标准工时 1、宽放的种类 1)、生理宽放
2)、疲劳宽放(肉体疲劳﹑精神疲劳) 3)、管理宽放 4)、特殊宽放
2、国际劳工局(ILO) 疲劳之宽放率
3、定率宽放法的运用
公式﹕合计疲劳宽放率=(A+B) × C+D A﹕肉体宽放率 B﹕精神宽放率
C﹕对停休时间的恢复系数
D﹕对单调感的宽放率(不予考虑) 4、肉体疲劳宽放率
+
5、精神疲劳宽放率
6、对停休时间之恢复系数
7、肉体宽放率
是针对作业姿势﹑ 重量﹑ 阻力而言﹐因为作业姿势和重量﹑ 阻力会使人产生疲劳。 8、精神疲劳宽放率
是针对注意力集中﹐需要集中眼力及精力去执行的工作会影响到人体的疲劳。
9、对停休时间之恢复系数
是指在整个周程中﹐其机械自动作业单元中人体可以 休息以恢复疲劳的时间占整个周程时间的比率﹐依此比率所订出的恢复系数。 10、产业别宽放率之参考(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