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15年 15期
浅谈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怎样培养幼儿音乐的感受力
文 宇
河北省邯郸市物资高级技工学校,河北 邯郸 056000
摘要:音乐感受力,是对音乐内容进行形象思维、理解表现的能力。它是深入体验音乐作品,清晰深刻地感受、领悟和理解音乐作品内容的一种特殊能力。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首先对音乐作品的音响进行清晰、准确的感知,进而由音响感知引起相应的联想、想像和情感体验,是培养幼儿音乐感受力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音乐;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91(2015)15-0245-01
《纲要》在艺术领域的目标中指出,“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的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根据这一目标,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就应该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而感受力是基础,因此,对幼儿进行音乐感受力的培养,也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础。
1 让孩子学会并乐于倾听音乐 1.1 倾听声音是感知音乐的前提
音乐是通过声音本身去表达它所要表达的内容的,那么对音乐的感受就要从对音响的感知入手。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段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着客观依据。在我们周围环境中,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现实生活中都充满着各种音响,这些音响也是音乐家们音乐语言的重要来源。充分利用一切机会自然地、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倾听处于他身边的声音,如幼儿所熟悉的动物,交通工具,日常用品发出的声音和人们的身体活动发出的声音,周围远近的环境发出的声音等,使他们对各种声音有敏锐的感觉和细微的辨别能力,学会掌握声音的这种表现手法,是帮助幼儿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的一个重要线索和途径。
1.2 听觉注意力的培养
音乐家艾伦·科普兰在《怎样欣赏音乐》一书中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的声音是在时间过程中流动的,如果不注意倾听,音乐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人们也无法把握音乐作品的形象和内容。因而,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首先要为幼儿准备一个能够注意倾听的良好环境。同时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启发引导幼儿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较好地感知音乐,引起与音乐形象相关的联想,为幼儿感受音乐内容,体验其情感,把注意吸引到音乐作品的意境之中。
2 能区分人声和乐器的音色
各种不同的乐器因其构造、发声的动力等不同而形成其有不同的音色特点。丰富的乐器音色具有丰富多变的艺术表现力,可以给人以多方面的美的享受。音乐作品中常常用某中乐器演奏某一音乐主题,描写某一事物、人物或角色。三岁之前的幼儿对乐器和人声的理解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而四至六岁的幼儿不仅能区分人声和乐器还能学会用各种不同的音色来表现音乐。
3 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幼儿内心的真实情感,培养幼儿音乐感受力
幼儿被音乐作品感染、打动时,往往会不由自主的有表达内心感受的愿望和举动。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出来,从中了解幼儿是怎样感受和理解音乐内容的,在头脑中产生了怎样的表象,产生了何种联想、想像,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表达是每个人具有的本性,有时甚至是散发心灵的本能反应,孩子们在听到音乐时,有时会随着音乐起舞,还一边哼唱乐曲旋律,会主动的创造并发挥想象,有时用物品道具表达,有时用手、脚等身体部位表达感受,所以感知并能启
发幼儿表达、描述所欣赏音乐的特点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以启发幼儿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表达、描述音乐的特点:
3.1 用面部表演表达
让幼儿通过面部表情来描述音乐的特点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是一种比较细腻的表现方式,同时也是对孩子幽默感的一种培养。
3.2 用肢体动作表现
当幼儿在听到乐曲时常常会不由自主的手舞足蹈来表达、表现自己的情感,教师在这个时候要抓住时机引导幼儿更灵活的运用肢体语言表达的自己的情感体验。
3.3 用角色扮演表达
将音乐角色化。教师在让幼儿欣赏音乐时,让幼儿带着音乐主人翁的情感去体验,尽量的让音乐中有角色即把音乐角色化。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教师如果能以故事的形式把音乐角色化会让幼儿觉得音乐更有情趣,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参与进来。通过扮演乐曲中表现的角色形象来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是培养幼儿大胆表演自我表现的机会。
3.4 用绘画来表现
用绘画来表现幼儿对音乐的理解有时更能促进孩子间的分享与交流。当孩子欣赏到新的作品,并真正的感受到音乐的特点时,教师可以根据音乐作品的特点的引导幼儿大胆的想象创造,用绘画来描述音乐。
3.5 用游戏形式表现
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活动能力,最能有效地满足幼儿的需要。让幼儿在游戏情节中欣赏,使幼儿通过愉快的游戏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出来,是他们最喜欢的形式。当教师引导幼儿把音乐角色化后便可穿插进行游戏。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表演游戏和操作游戏进行得较多。
4 认识音乐表情手段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
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在幼儿对音乐作品获得体验感受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有意识的进一步引导他们认识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乐等音乐表情手段在艺术表现上的表情作用,紧密结合音乐感受学习必要的音乐知识,以巩固和发展音乐感受能力。
5 理解常见的音乐演唱、演奏形式,感受其艺术表现特点
引导幼儿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了解独唱、独奏、重唱、重奏、合唱、合奏等常见的音乐表演形式,启发他们感知其音响特点,感受不同的音响效果,欣赏其丰富多变的艺术表现力,是培养音乐感受力的重要方面。但是,一定要引导幼儿在倾听音乐的实际过程中去感知这些表演形式的不同特点,而不是空洞的讲解音乐知识。
参考文献
[1]褚亚男.音乐欣赏课中如何激发学生创造力[J].成才之路,2013(8):92-93.
[2]王郁靖.浅谈在欣赏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1):190.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