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峨眉山旅游气候研究

峨眉山旅游气候研究

来源:叨叨游戏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SUM No 6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V01.17 No.2 No.2 2002 JOURNAL 0F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U)GY Jun。2002 文章编号:1671—1742(2002)02.0109—07 峨眉山旅游气候研究 郭洁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气候资源是旅游事业开发中极为重要的一种自然资源。通过分析峨眉山地区基本气候特征,以及特色 景观出现的季节、时段和条件,得出峨眉山旅游气候的优势。提出要大力发展峨眉山的旅游业,应充分利用和开发 旅游气候资源。 关键词:旅游;气候资源;气象景观;峨眉山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P49 1 引言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唐代大诗人李白对峨眉山可谓情有独钟。峨眉山平畴突起,巍峨、秀丽、古老、 神奇。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素有“峨眉天下 秀”之美誉。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古往今来,峨眉山 成为人们礼佛朝拜、游览观光、科学考察和休闲疗养的胜地。 我们在研究峨眉山何以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时,不应该忽略其所处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独 特的气候特点;在旅游事业的开发中,也应注意到气候资源的重要性。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赏心悦目的自然风 光,变幻无穷的气象景观,无不与特定的天气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如使游客能及时了解到气象景观出现的时间和 条件,以及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旅游将更加有科学依据,“乘兴而去,尽兴而归”才不是一句空 话 2峨眉山基本气候特征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东经103。10 30 E~103。37 10 E,北纬29。16 30 N~29。43 42 N。属东昆仑山 岭的邛崃山支系。在峨眉境内,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现在作为游览胜地的峨眉山是专指大峨山 而言。峨眉山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其气候主要受辐射、大气环流和地形地势三大因子的制约,其中地形地 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峨眉山在峨眉平原的西南尽头陡然屹立,座西向东,南北走向,西面为二三十度的缓冲 斜坡与西部群山接壤,东面为陡峭的摄身岩,面对三江平原,金顶、千佛顶、万佛顶三大主峰海拔3000余米,在平 原西南角形成一道高大的天然屏障,阻止了海洋暖湿气流的长驱直入,加之地形条件和地理环境对降水系统的影 响,造成整个山区云雾多,日照少,雨量充沛的气候特点,又有山地垂直气候变化的规律。平原和山麓属亚热带, 中部山区为暖温带、中温带,山顶为亚寒带气候。山麓累年平均气温为17.2'C,山顶为3.0Y;,一般上下温差13 ~16℃。山麓累年平均降水量为1555。3mm,山顶为1922.8mm。山麓累年平均雾日为9.5d,而山顶竟高达 322.1d。日照时数山顶比山麓多,全年有1398.1h。山顶年平均积雪日77。7d,雨凇141.3d,雾凇139。4d,是同一 纬度自然环境中极为罕见的“玉树琼花”奇景。 2.1 山脚四季分明,高山全年无夏 峨眉山受季风环流影响,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甚为急骤的。峨眉山地区四季划分,采用平均温度作为 收稿Et期:2001.09—07;修订Et期:2001一10,1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10 成都信息工程学 院学报 第17卷 划分四季的标准。大于22℃为夏季,小于10'E为冬季,10--22 ̄为春、秋季的划分。表1列出峨眉山各海拔高度 四季的起止日期和日数。从中可见,自海拔高度1200m以上全年只有冬季和春季之分,在此高度之下则四季分 明。山顶和山麓的冬季日数要相差210d。1200m处的夏季累年平均只有25d,由此往上则终年无夏,是人们避暑 3 3 3 4 4 6 的好去处;由此往下,夏季越来越长,在550m(报国寺)处夏季与冬季日数接近。7 1 2 6 2 2 一 7 2 — 6 5  . 7~ ~ 1 ~ ~ 91  4  71.   02.   1 0 . 9 2 . 表1峨眉山各高度四季划分表4 7 (1951~1980年)2  447 17.2 2.25~5.20 85 5.21~9.12 115 9.13~12.1 80 12.2--2 24 85 550 16.6 3.20~5.30 90 5.31~9.7 100 9.8~11.26 ・80 11.27~3.1 95 800 15.3 105 6.2O~9 2 75 9.3~11.21 8O l1.22~3.16 105 10(x1 14 2 l10 7.5~8.18 45 8 19~l1.16 9O l1 17~3.16 12O l2∞ l3.1 ll5 7.15~8.8 25 8.9~l1.1l 95 ll l2~3.2l l30 l600 10.9 205 / / / / 10.28~4.5 160 2200 7.6 160 / / / / 10.3~4 25 205 3047 3.O 70 / / / / 9.3——6.24 295 2.2地形雨丰富。山腰多于山顶。夏季降水更为集中 峨眉山是一座雨量较多的山。因受高原低压槽,西南低涡和太平洋暖湿气流交错影响,加上地形阻挡的 抬升作用,形成丰富的地形雨,与西边小凉山等地区构成有名的“华西雨屏”。峨眉山降水量在2400m以下随高 度而增大,在此高度之上则随高度而减少。这是因为暖湿气流遇到峨眉山的阻挡,被迫沿山坡上升,由于绝热冷 却,水汽容易凝结致雨,而随高度增加,空气湿度减少,降水量也随之减少。峨眉山万年寺(1020m)、华严顶 (1914m)、洗象池(2070m)、接引殿(2540m)、金顶(3077m)的年降水量分别为1700mm、1900mm、2000mm、 2100rnm、1922.8mm。从洗象池到接引殿一带是峨眉山降水量最多的地段,其中最大降水量的高度在2400m地 段。 夏季当暖湿的海洋气团到达时,东南气流带来大量的水汽,雨水集中。以山顶为例,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 ~l0月,平均降水量为1754.5mm,占全年降水量的91.2%;其中尤以7~8月为多,为870.1ram,占全年降水量 的45.3%。见图1。夏季各月的降水日数均在23d左右,暴雨出现日数平均为9.1d,故在夏季游山时,应预先准 备好雨具及防滑雨鞋,以防不备。 500 450 400 要350 耋O50 200 巳 150 100 50 0 一._.-.1 2 3 _4 ._5 ._6 . 7 8 ._9 ._10 1 1 ._.12 . 月份 图1峨眉山顶各月降水量直方图 2.3云雾多。日照时间少 峨眉山多雾,有“十日九晨雾”之称。峨眉山顶历年平均雾日数可高达322.1d,而位于同纬度的黄山和庐山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郭洁等:峨眉山旅游气候研究 分别为256d和196.9d。山顶的雾日在3~11月最多,每月可达26~29d,特别是7、8月,平均每月雾日可达 28.6d,有些年份天天有雾。冬季(12月~2月)是山顶的少雾季节,但每月平均也有24个雾日。与山顶相比,峨 眉山城区雾日明显偏少,历年平均雾日仅9.5d,最多年份只达30d,其季节变化与山顶恰恰相反,冬季为多雾月 份,而其它季节则很少见到雾。见表2。 表2峨眉山城区、山顶各月雾日数对照表1月 城区 2.1 (1951~1980年) 2月 1.0 3月0.6 4月 0.0 5月 0.1 6月 0.3 7月0.5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0.6 0.4 0.6 1.0 1.8 9.5 LU顶 24.3 24.2 27.0 27.1 28.2 26.1 28.7 28.6 28.3 29.0 26.5 24.0 322.1 日照与云雾是两个关系密切,相互消长的气象要素,云雾多则日照时间必然少。峨眉山顶年日照时数为 1398.1h,平均每天仅3h50m,是我国年日照时数少的名山之一。全年日照百分率为32%,冬季大于其它季节,达 到44%,平均每天有日照4h37m,这使得峨眉山冬季宝光可见率高于其它季节。城区的日照时数更少,年日照时 数仅为951,8h,且夏季多于冬季,与山顶相反,这是由于在云层凝结高度较低时,山顶往往处于云层之上,特别是 冬半年山顶处于逆温层中,晴空万里,日照时数自然比山脚多了。见表3。 表3峨眉山城区、山顶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对照表(1951~1980年) 3峨眉山景观与气候的关系 峨眉山,风物秀美,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峨眉山金顶的三大自然景观宝光、日出、云海更是引人注目,还有日 落、雪景、雨凇、雾凇等,它们的出现都与气候有密切关系。 3.1神奇的峨眉宝光. 峨眉宝光最早见诸文字记载是在距今1900多年的东汉。李白在《登峨眉山》一诗中有“青冥依天开,彩错凝 画出”的文学描述。当游客站在山上,他的背后有阳光射来,而前下方又弥漫着密云或浓雾,这时他前下方的云雾 幕上会出现一个人影或头影,同时身影外色序排列为内紫外红的光环围绕,这彩色光环就是宝光。当宝光出现 时,宝光和人们在云雾幕上形成的身影重合,而出现“摄身现象”,犹如面对明镜,举手投足,影皆随形;即使成千上 百人同时同地观看,观者却只能是“只见自己的形影,影随形动,而不见旁人”。这是因为每个人看到的光环,实际 上是每个人以自己的眼睛为顶点的那个“光锥”面上的水滴受日光衍射作用形成的。 宝光在峨眉山出现的次数较其它地方多,因得名“峨眉宝光”。峨眉山座西向东,东面是蜿蜒700多公里的悬 崖绝壁,这是峨眉山观赏宝光无可比拟的有利地势。此外,峨眉山顶历年平均雾日高达322.1d,如果光照供应充 足,理想的宝光可见率(年雾日数/365d)将高达88.6%,但是由于山顶日照时数过少,使峨眉宝光全年的实际可 见率并不高,在15%左右。其次由于峨眉山西面为20--30度的缓冲斜坡,很难找到合适的突出之地去迎合条件 较好的上午的云海,使得上午宝光的可见率远远少于下午。根据峨眉山气象站1955~1959年观测记录,五年共 观测到宝光278次,平均每年55.6次,最多年为68次,最少年为40次,其出现时间各月都有,而尤以冬季为多, 每月均在l0次左右。峨眉宝光皆在上午日出后半小时至九时或在下午四时后至日落前一小时左右出现。最佳 的观看地点是在睹光台、摄身岩。由于山顶云雾和光照要很好配合较难,所以宝光的出现率有较大的随机性,如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12 成都信息 工程学 院 学报 第17卷 果游客能在游览峨眉山时把握时机与宝光相遇,亲临目睹,则其奥妙自知也。 表4峨眉山6月、12月宝光出现最早、最晚时间(北京时) 3.2壮丽的日出日落 峨眉山顶观Et出,在3000m以上,踞高望远,地平线在视平线之下,太阳在视平线下升起,而且常有云海作陪 托,好似太阳从云海中跳出,更加浩瀚壮阔。在天气晴朗的早晨,站在摄身岩边,极目远望,可见天边一轮平扁椭 圆赤球,从地平线上跳跃着升起,艳丽灿烂,千山万岭顿时金色一片,整个Et出过程约20分钟。Et出、Et落过程 中,太阳高度角小,太阳光线穿过的大气层相对厚,可见光中的蓝紫光大都被空气分子散射而损失殆尽,而橙红光 则大放光彩。此时,华藏寺上琉璃瓦金光闪烁,更是锦上添花。 为方便游客掌握Et出Et落的时间,表5列出了1~12月每月1 Et、15 Et的Et出、Et落时间。由此表得出,冬 季的Et出时刻较晚,在7时30分以后;而Et落时间较早,在18时30分左右。夏季则恰恰相反,Et出时间提前到6 时30分以前;而日落时间推迟到l9时30分左右。从6月24日到翌年的l2月22日,每月从月初到月末,日出 时间逐渐推迟,Et落时间逐渐提前,白天越来越短,而从12月24 Et至翌年的6月22 Et则恰恰相反。在峨眉山 顶观Et出不分季节,只要遇上晴好天气都能观察到。比较而言,无论从次数或“质量”上看,冬季比夏季更有利。 表5峨眉LU金顶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2000年) 3.3变幻的云海 南宋范成大把云海称为“兜罗绵世界”,佛家叫作“银色世界”,在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佛家又把“银色世界” 作为峨眉山的代称,可见峨眉山云海的神奇、壮丽。 峨眉山的云海由低云组成,云状有层积云(Sc)、碎积云(Fc)、淡积云(Cu hum)。其中层积云云海最为壮观, 最常见,这种云海主要出现在1~4月,这时山顶处于逆温层中,阻止了层下潮湿气流的上升,使水汽凝结在它的 下面形成波涛起伏又近似水平的低云。人在云层之上俯视,茫茫苍苍的云海,似雪白的绒毯平展铺在地平线上, 光洁厚润,无边无涯。而夏季,气温上升,对流旺盛,逆温层升高,云海多以积状云和层积云相媾而成。故在峨眉 山顶观云海,四季皆可,而以冬季层积云云海为最佳,并以晴天的早晨和傍晚最为美丽,此时云海属于“逆光型”, 云层看上去很细腻,有运动感,呈现红黄色,和天空的界限也格外分明。 3.4美妙的积雪。雨凇。雾凇 范成大有诗句“峰顶四时如大冬”,金顶有9个月积雪难消,年平均积雪Et达77.7 Et,最多的一年可达125 日。山下金秋十月气候宜人,到处郁郁葱葱,山顶则雪花飘飘,寒气袭人。另一处观赏雪景的地方则是大坪,“大 坪霁雪”是峨眉山十大圣景之胜,凝聚着峨眉雪的形色美。立冬一过,大坪已是雪花漫山飞舞,纷纷扬扬。大坪观 雪和登上金顶观雪不一样,金顶观雪是站在高峰之巅,遥望“岷山千里雪”;而大坪观雪则站在群峰环合的孤峰平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积 雨 郭洁等:峨眉山旅游气候研究 雪 最凇 雾 凇 最最 113 顶之上,享有“幽峭精绝”的冬景。吴祖光在《雾里峨眉》一文中评说到:“雪景最大的特点是白雪压在绿枝上,在别 均多少 均多少 均多少 的地方的冬天,雪下只有枯萎了的枝条”。 2 平最 平最最 平每当雪雾之后,常有雨凇、雾凇出现。雨凇是过冷雨滴在树枝上冻成的一层外表光滑晶莹透明的冰层;雾凇 则是在树枝的迎风面上附着的白色或乳白色冰晶物,也叫树挂或冰花。雨凇玲珑剔透,雾凇轻盈洁白,将峰峦上 , 勰 2 3 ● 4 3 ● ● 8 3 8 4 7 的千枝滴翠幻变成玉树琼花,宛如“玻璃世界”。峨眉山顶的雨凇,雾凇年平均可达141.3d和139.4d,是黄山雨 凇和雾凇的4倍和2倍。这种奇景多出现在11~3月,此时观赏“玻璃世界”使人流连忘返。 3 ● 2 ● 6 ■ 2 9 8 馏 3 ● 3 表6峨眉山金顶积雪、雨凇,雾凇日数(1951~1980年) 1月 2月 3月4月 5月 : 6月 7 加 3 7月 8月 墙 : 9月 1O月 11月 l2月 全年 4 5 O 7 3 O 7 O ● O O O ● O 0 O O O O O O O O 0 O O O O O O O O O O O 3 2 O , 3 O O ● O 3 9 O H ¨ m o 2 4峨眉山旅游气候的优势 5 2 9 如 2 ● 7 3 9 4.1立体气候显著,四季皆宜旅游 2 6 3 ● 9 3 ● ● 8 “峰顶四时如大冬,芳花芳草春自融。苔痕新唏六月雪,水势旧偃千年风。”峨眉山自山麓到峰顶,气候悬殊, 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自海拔1500m以下是亚热带,1500--2100m属温暖带,2100~2500m属 ● ● 会} 中温带,2500m以上属亚寒带。初春时,山麓盛开一片片黄灿灿的油菜花,春意荡漾;山腰密叶繁枝,如正当盛夏; 3 " 4 半山上片片泛黄的树叶,似带秋色;山顶却堆砌残雪,又像尚处在严冬的寒凉里。 峨眉山四季皆美,各有千秋。严冬季节,峨眉山处处雪树冰花,全山宛似银色世界。此时正是观雪,滑雪的好 时候。金秋时节,在万年寺听琴蛙弹琴,闻丹桂馨香,赏“白水秋风”;在洗象池赏月,“象池夜月”是峨眉十景中最 富感情色彩的一景。春夏季节,山上百花争艳,姹紫嫣红,可看“萝峰晴云”,也可听“双桥清音”。可以说,峨眉山 四季均有不同的观赏内容。 4.2避暑,疗养胜地 { 由于峨眉山立体气候显著,特别夏季更是如此。7、8月份,山下酷热难熬,而山上郁郁葱葱,气候温凉,正是 上山避暑的好时候。环境学家认为环境温度20℃~28℃是人的舒适温度范围,如以温度由35℃降到20%2~ 28℃,按每升高lOOm温度降低0.54℃规律推算,相对高度应升高到850--2300m左右。由于山上还有繁茂的树 木遮挡,海拔高度还可低100--200m。也就是说,在峨眉山上,由清音阁至洗象池一带是较好的避暑环境。尤其 是洪椿坪,这里的雾气漫无边际,较为稳定,年平均气温22.512,春秋季长达210d,有四季常春之感,“洪椿晓雨” 更是峨眉十景之胜,每到夏季,林下溪边,繁花似锦,确是个休闲颐养的好地方。连清代的康熙皇帝也赞不绝口, 特意题赠“忘尘虑”三字。 另外,峨眉山还是著名的疗养胜地。峨眉山温泉源于地下2000m地心深处,是具有5000多年矿化龄的优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14 成都信息 工程学 院 学报 第17卷 天然温泉,富含偏硼酸、偏硅酸和硫化氢、氟、锶、镭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其矿物度适中,水质清澈且水色 十分宜人,井底温度为72℃,井口产生温度为63℃,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价值,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和改善血液 循环功效显著,对神经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有很好的理疗作用,而且还有营养肌肤、美体养颜、驻容益寿的 功效。在海拔1500m以上的高山疗养区,很多疾病可得到缓解,如:支气管哮喘,结核,百日咳;变态反应性疾病, 如寻麻疹,过敏性鼻炎,上山后症状可缓解;精神症患者在高山地区行为障碍可能改善;贫血病人,偏头痛,脑 震荡后遗症的头痛;糖尿病人的血糖会偏低。 4.3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秀甲天下的峨眉山,终年带绿,素有“古老的植物王国”之美称。由于特殊的地形,充沛的雨量,多样的气候和 复杂的土壤结构,为各类物种的生长繁衍创造了绝好的生态环境。九老洞至遇仙寺一带的珙桐被誉为“植物活化 石”,初夏是观赏珙桐花的最佳季节,花如白鸽,故也有“鸽子花”的美称;雷洞坪一带的杜鹃,成片成林,从暮春到 仲夏,花期长达半年之久,姹紫嫣红,鲜艳夺目,清代居士彭元吉有“开遍峨山灿若霞”的诗句以赞其美,还有红色 的木莲,人夏开花;黄色的含笑,初夏花开,峨眉山四季皆有花可赏,而以初夏为佳。洪椿坪的洪椿树,罗汉坡的水 青栩,观心坡的岩桑,均已寿逾千岁,还有桫椤,冷杉,桢楠等,这些植物为峨眉山披上秀色,还给各类动物创造了 一个天然的乐园。其中有珍稀的大小熊猫,枯叶蝶,弹琴蛙,环毛大蚯蚓等,特别是见人不惊,与人同乐的峨眉山 猴群,已成为峨眉山中独具一格的“活景观”而闻名中外。 5峨眉山旅游气候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峨眉山发展旅游事业有着独特的气候资源,要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就应该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这些宝贵 的资源。对已开发的气候资源深入研究,积极探求新的开发点,以环境保护为重,开展“生态旅游”,确保峨眉山旅 游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5.1气象景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气象景观这种旅游气候资源具有广泛的吸引范围和很强的吸引力,故一旦开发利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十 分显著的。气象部门应掌握气象景观出现的地理条件,根据气候背景及各种天气状况,有效是预测出其出现的时 间或出现的几率,并通过多种途径加以宣传,组织游客定时定点的有效观赏。登峨眉山的旅游者无不想一睹峨眉 宝光这一奇景,但在盛夏,金秋的旅游旺季中,峨眉山阴雨天多,云雾与日照条件无法很好配合,这使得在旺季登 山的游客很难与宝光相遇;而在旅游淡季冬季,是峨眉宝光出现几率最大的季节,日出、云海在这个季节的“质量” 也最高,同时还能欣赏到其它季节不能看到的“玉树琼花”。因此,加大对在冬季游峨眉山的宣传,将拓展旅游的 时间,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另外,对尚未开发的气象景观也可作具体考察和深入调查。譬如山中雨景,无论是朦胧细雨,还是急雨如柱, 都将给游客带来一种无限的朦胧美;又如山中月色,雾在月光之下,月色更显清丽皎洁;再如,在山顶观云,欣赏那 些宛如花朵般的浓积云、淡积云单体在眼前飘来飘去,也别具情趣。 5.2开辟旅游气象服务 近年来,人们对外出旅游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游客对气象服务工作的要求也随着提高。因此,气象部门 应及早建立适宜峨眉山旅游的长、中、短不同时效的天气预报系统,建立根据未来天气趋势对游客日程安排、对游 客健康不利的气象条件及可能出现的突发性灾害天气的技术咨询系统,以及峨眉山环境气象服务系统。并在电 视天气预报,“121”气象信息服务,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中广泛宣传,从各方面给游客内容丰富,融实用性,知识 性,通俗性为一体的旅游气象服务。 5.3旅游气候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峨眉山旅游业不断升温的同时,也给旅游区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生态破坏。例如,由于峨眉山食品摊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郭洁等:峨眉山旅游气候研究 115 点烹饪炉灶中释放出的soa、032、煤干馏等有机物,使大气中的sch浓度升高,导致土壤酸化,金顶景区大量冷 杉死亡。这无疑对旅游业的发展是极不利的。所以在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同时,必须采取有利措施加以保 护,提倡既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又不允许破坏和污染自然的“生态旅游”,既满足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求新、求 知的需要,又可减轻人类对自然的干扰,使峨眉山旅游持续良好的发展,此为上策。 参考文献: [1] 赵伯礼,陈荣华.峨眉山[M].成都:人民出版社,1980:54—57. [2] 夏廉博.医疗气象学[M].上海:知识出版社,1984:115—117. [3] 汪奕琮,孙安健.生活与气象[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96—101. [4] 周淑贞.大气光象[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2:191—195. [5] 赖比星.绝壁逶迤云雾缭绕,峨眉宝光独领风骚[J].四川气象,2001,1 [6]扬贤为,邹旭恺.黄山旅游气象指南[J].气象,1999,11. [7] 四川气象局.四川省乐山地区地面气候资料.1951—1980. [8] 冯新灵.中国气象风景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J].自然资源,1997,6. Study of tour climate of E’mei Mountain area GUO Jie (Chengdu Univ.of Info.Tech.,Chengdu 610041,China) Abstract:The basic climatic feature,the season and conditions of the special landscape of E’mei Mountain area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ur climatic resources should be exploited sufficientl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our of E’mei Mountain area. Key words:tour;climatic resources;climatic landscape;E’mei Mountain are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