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guiYuYanzheng◆法规与验证-浅谈新版GMP对建设洁净室(区)厂房的环境要求康恺梁毅(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09)摘要:新版GMP在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方面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制药企业需完善洁净室(区)厂房设施条件以达到要求。通过分析新版GⅧ在洁净室(区)厂房方面的主要规定,并结合我国制药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制药企业了解新版GMP有关洁净室(区)厂房环境的改造工作提供了参考。关键词:新版GMP;洁净室(区)厂房;要求;对策StudyOilconstructiontheenvironmentalrequirementsofCleanroom(area)plantinnewGMPKangKaiLiangYi(InternationalBusme豁School,ChinaPharmaceuticalUniversity,JiangsuNanjing210009)Abstract.ThenewGMPproposednewrequirementintheproductionprocessandproductionenvironment.Pharmaceuticalcompaniesneedtoachievetherequirementofitsowncleanroom(area)plant.BycombingthemainprovisionsofthenewGMPcleanroom(area)plant,combinedwiththeactualsituationofChinesepharmaceuticalenterprises.ToprovidereferenceforpharmaceuticalmanufacturerstostudythenewrequirementsofnewversionofGMPandrebuildthecleanroom(area)plant.Keywords:newversionofGMP;cleanroom(area)plant;requirement;countermeasure0引言我国新版GMP于2011年3月1日起开始正式执行。象和污染现象,为此,制药企业必须具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厂房与设施条件。这包括建立合格标准的洁净室(区)的空气处理系统、照明通风系统、卫生安全系统等,制药企业也采用洁净技术体系作为洁净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防止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污染。而新版GMP要求所有制剂、原料药的精制、包装、干燥和所有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的生产等都必须在洁净室区域内完成。1.1新版GMP对于“厂房与设施”的条例共有5节33条,分别是原则(第8条)、生产区(第11条)、仓储区(第6条)、质量控制区(第5条)和辅助区(第3条)。2010年的新版GMP与1998年版的GMP相比,在“厂房与设施”这一章从原来的23条增加到了33条,其中新增加条款12条,取消条款2条。新版GMP在“厂房与设施”的条例中具体强调了厂房设计和布局的标准性和合理性,并具体从生产区、仓储区、质量控制区和辅助区这4个区域分别作不同的标准进行细化分类。其中,对洁净室的要求更加符合国际标准和我国的实际操作情况,有效地提高了药品生产过程中的硬件要求,保证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生产过程中的洁净控制制药企业的洁净室(区)的含义是指必须按照规定标准对微粒、微生物等污染进行严格控制的所有区域。药品有别于其他产品,药品生产的洁净室(区)必须包括以控制微粒污染为主要目的的工业洁净厂房要求和以控制微生物污染为主要目的的生物洁净室的要求。微粒是指在药品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无生命的污染物,如尘粒等污染会影响药品质量,并在日后对人身安1新版GMP对厂房与设施的要求新版GMP要求制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混药现全造成危害。微生物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有生命的污染物,如病毒、热原、细菌和过敏性物质等,它们产生和附着在厂房和设施上,会对药品造成污染,给环境万方数据机电信息2013年第23期总第377期21_法规与验证◆FaguiYuYanzheng造成危害。新版GMP要求下的洁净室(区)的微生物标准是严格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对药品微生物的要求进行实施,具体标准如表1所示。表1类别无菌制剂不含药材原粉的制剂剂型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中国药典(2010年版)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表霉菌和酵母菌数符合无菌规定CFU细菌数符合无菌规定每1g不得超过1000大肠埃希菌符合无菌规定每1g或1nlL不得检出大肠菌群符合无菌规定每1gAlmL不得超过100CFU每1mL不得超过100CFu每1g不得超过10OooCFU口服给药制剂含药材原粉的制剂(丸剂每1g不得超过3每1g或1ⅡlL不得超过100CFU每1g或1ⅡlL不得检出每144,于100个000CFU)每1mL应小于10个每1mL不得超过500CFU每1g不得超过含豆豉、神曲等发酵原粉的制剂100000CFU每1g不得超过500CFU每1g或1mL不得检出每144,于100个每lmL不得超过1000CFU每1111L不得超过100CFU每1ⅡlL应小于10个用于手术、烧伤或严重创伤制剂用于表皮或粘膜不完整的不含药材原粉的局部给药制剂用于表皮或粘膜完整的含药材原粉的局部局部给药制剂给药制剂耳、鼻及吸入道吸入给药制剂符合无菌规定每1gAl0cm2不得超过lOooCFU每1mL不得超过100CFU每1g或lOcm2不得超过1000CFU每1mL不得超过100每1g、1CFu符合无菌规定符合无菌规定符合无菌规定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每1g、1每1g、1mL或10cm2不CFU得超过100mL或10cm2不得检出每1g、1mL或10m2CFU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每1每1g、1g、1不得超过loo每1g、1mL或10cm2不得检出mL或10cm2CFUrrlL或10cm2CFUmL或lO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每lg、l不得超过100每1g、1不得超过10每1g、1cm2不得检出mL或10cm2不得检出阴道、尿道给药制剂mL或10cm2fnL或10cm2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梭菌、白色念珠菌每llg、不得超过100CFU每1g不得超过1000CFu每1mL不得超过100CFU每1g、1应小于10CFU每1gAlmL不得超过100CFU每1g、1mL或10cm2不得检出直肠给药制剂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每1g或lmL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每1g、1其他局部给药制剂mL或10cm2CFUmL或10cm2CFU不得超过100不得超过100mL或10cm2不得检出1.2生产环境的洁净控制药品生产企业不仅要在生产过程中对洁净室(区)的污染进行控制,还要对生产环境进行污染控制。新版C级和D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的操作步骤的洁净区。以上各个级别所对应洁净室(区)的洁净度级别如表2所示。Gm将“无菌药品”生产洁净区分为以下4个级别n]:A级: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和与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口包装容器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应当用单向流操作台(罩)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应当有数据证明单向新版GMP对于高风险的“无菌药品”要求必须达到洁净室(区)悬浮粒子和表面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和规定[2]。新版GMP第48条规定应当根据药品品种、生产操作要求及外部环境状况等配置空调净化系统,使生产区有效通风,并有温度、湿度控制和空气净化过滤,保证药品的生产环境符合要求。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流的状态并经过验证。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22中国制药装备·2013年8月·第8辑万方数据FaguiYuYanzheng◆法规与验证一表22010年新版GMP规定的洁净室洁净度级别洁净度级别A级B级C级D级>/0.5p,m352035203520003520ooO静态>/5.0岫2029290029Ooo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CFU/m3)I>0.5Ⅲm3520352Ooo3520000不作规定动态i>5.0岫20290029000不作规定浮游菌/(CFU/m3)<l10100200沉降菌(直径90mm)/(CFU/4h)<1550100接触(直径90nun)/(CFU/碟)<152550表面微生物五指手套/(CFU/套)<l5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10Pa。必范了我国制药企业的生产操作过程,同时也达到了要时,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WHO及其他发达国家的GMP要求,具体的国内外标准也应当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如表3所示。GMP实施的终极目的是将生产操作过程中口服液体和固剂、腔道用药(含直肠用药)、表的人为差错减小到最低程度,以有效地防止药品受到皮外用药品等非无菌制剂生产的暴露工序区域及其直污染,从而实现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3]。在新版GMP实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最终处理的暴露工序区域,都施过程中,必须站在推行多年的旧版GMP基础之上,不应当参照“无菌药品”附录D级洁净区的要求设置,制药能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发展水平,同时又要迅速与国际企业可根据产品的标准和特性对该区域采取适当的微接轨,这对于我国制药企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生物监控措施,并按无菌药品、原料药、生物制品、血液表3中国2010版GMP洁净度实施标准级别制品、中药制剂5个附录分别提出洁净度要求,非无菌与国外实施标准对比原料药精制、干燥、粉碎和包装等生产操作的暴露环境世界卫生组织(WHO)GMPA级B级C级D级应当按照D级洁净区的要求设置;生物制品的洁净度要美国209E3.53.54.56.5求见第10章无菌制剂生产设备的验证“生物制品生产美国FDA100loo10ooO100Ooo操作实例”;血液制品的原料血浆破袋、合并、分离、提ISO/TC(209)ISO5ISO5IS07IS08欧盟EECGⅧA级B级C级D级取、分装前的巴氏灭活等工序至少在D级洁净区内进中国2010版GMPA级B级C级D级行;中药制剂的浸膏的配料、粉碎、过筛、混合等操作,其洁净度级别应当与其配制操作区的洁净度级别一2.2无菌药品的洁净室(区)构建难度颇大致;中药饮片经粉碎、过筛、混合后直接入药的厂房应新版GMP对于高风险的“无菌药品”要求必须达到当能够密闭,有良好的通风、除尘等设施,人员、物料进洁净室(区)悬浮粒子和表面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和出及生产操作应当参照洁净区管理条例;中药注射剂规定。所以新建厂房洁净室(区)应该按照最高级(A浓配前的精制工序应当至少在D级洁净区内完成。级)标准建造。但是,我国的实际水平和旧版GMP的多年实行情况,使得我国制药企业在洁净室(区)的设计、2新版GMP建设洁净室(区)厂房的分析与安装、运行和管理方面都缺乏先进经验,很难达到新版设想GMP的要求。例如我国制药企业习惯于按照顶送侧回的送回风方式来建造洁净室(区),但当厂房换气次数2.1新版GMP洁净室(区)厂房要求达到国际化标准有所提高,顶送底回即地面格栅回风的方式就不能满新版GMP对洁净室(区)的空气洁净度要求不仅规足洁净室(区)的换气要求。这样一来,如果对厂房进行万方数据机电信息2013年第23期总第377期23_法规与验证◆FaguiYuYanzheng改造,不仅会使洁净室(区)构建结构改变,在厂房管理上也会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2.3控制洁净室(区)的最大污染源操作人员是药品生产过程中最大的污染源也是最主要的传播媒介,人员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药品都会对药品的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洁净室内微粒来源如表4所示,其影响因素包括2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人员身体状况所产生的污染;另一个方面是人员的个人卫生习惯所造成的污染。所以,控制好人员的卫生管理和监督是有效保证药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表4洁净室内微粒来源分析表发生源占百分比/%从空气中渗入7从原料中带入8从设备转运中产生25从生产过程中产生25由人员因素造成35新版GMP第3章第4节“人员卫生”共计9条标准,严格要求和控制了人员卫生造成的厂房洁净室(区)的污染,其规定了人员必须按照“良好卫生规程(GoodHygienePractice,G珊)的8项基本操作法进行操作,还必须建立个人卫生档案。在欧美发达国家的GMP章程中还规定从事高敏感区域的生产人员必须每6个月做1次bloodtest(血常规检查);从事视觉检查岗位的人员必须进行eyetest(视力测试)等。在防止人员产生污染的同时,减少操作人员人数及降低人员活动频度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可不要求人员参与的生产工序(如灌装、加塞等制作工序),可以依靠高性能的设备单独完成,以避免造成人员污染。同时严格维持相邻不同等级洁净区之问的压差不得低于10Pa、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的压差不得低于15Pa,以此减少尘埃粒子的渗入,尽可能减少尘埃粒子的产生是以最少换气次数达到高等级洁净度最经济的方法。3结语洁净室(区)的厂房建设是新版GMP的主要硬件部24中国制药装备·2013年8月·第8辑万方数据分,硬件是GMP实施的基础,而硬件是否符合标准直接影响药品的生产质量【4]。我国制药企业在建设洁净室(区)的厂房时不仅要严格参照新版GMP操作规范来进行操作,同时还要按照GB50457--2008《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来科学建设厂房,只有在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都达到洁净室(区)厂房中符合操作标准的制作工艺,才能使得药品质量有所保障,从而推动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矿[参考文献][1-1李钧,李志宁.制药质量体系及GMP的实施[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21梁静频,王燕祖.GMP修订带来洁净厂房的变革[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9,2(4)r3]梁毅.制药企业实施G胛认证及其意义FJ].机电信息,2012(20)F4]梁毅.新版GMP教程[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收稿日期:2013—06-30作者简介:康恺(1987一),男,乌鲁木齐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药品质量管理与监督。梁毅(196卜),男,江苏南京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药品质量管理与监督。浅谈新版GMP对建设洁净室(区)厂房的环境要求
作者:
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康恺, 梁毅, Kang Kai, Liang Yi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09机电信息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formation2013(23)
1.李钧;李志宁 制药质量体系及GMP的实施 2011
2.梁静频;王燕祖 GMP修订带来洁净厂房的变革[期刊论文]-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09(04)3.梁毅 制药企业实施GMP认证及其意义[期刊论文]-机电信息 2012(20)4.梁毅 新版GMP教程 201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dxx20132300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