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5期 【;】职学校教学质垦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 李本千 宗俊明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级技工学校,江苏连云港222006)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好与坏是衡 量学校优劣的一个标准,它通过评价表现出来,教学质 量评价不仅是检验学校优劣的重要方法,而且是促进教 黼 啤质量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措施。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可以产 生正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提高学校教学工作质量。在 新型教学模式下对中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进行系 统的研究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代教育基本观念强调以人为本,认为在学校的教 育中,人是活动的主体,教学质量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 了促进人的发展。这种主体性教学质量评价表现在评价 内容上,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业质量、教师的教学质量和 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表现在评价目标上,着眼于 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肯定 麓豳麟圈 翻 瓣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1.中职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思路,一部分 是来自中职学校长期教学质量评价的经验总结,一部分 展要求;表现在评价组织上,倾向于灵活性和有效性, 借鉴高职和普教评价标准和方法。因此,现行的中职教 激发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有效参 学质量评价有许多不够合理、不够科学的地方,教学质 与,提高教学质量。 量评价的观念落后,各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差异较 2.建立全面教学质量管理观 大,没有形成一个核心的标准体系,有些评价准则和标 全面教学质量管理观主张站在全局的高度上对影响 准的制定效度低,缺乏可操作性。 教学质量的各要素和各环节进行系统管理。以全面质量 2.从全面质量观点出发,中职学校有很多方面的评 管理(TQM)理论、IS09000族标准质量标准的思想为 价标准并没有制定出来,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尤 指导,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经验, 其是新型教学模式下合作者参与标准、多元化主体参与 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与方法引入教学质量评价领域,结 评价等的标准都很欠缺;教学质量评价的动态性较差, 合中职教学的现状和改革趋势,建立中职教学质量评价 在一些方面不能体现出评价过程的公平与民主,评价结 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表现在评价模式上,立足于多样 化和科学化,更加注重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发 1'. 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不足。因此,评价结果缺乏可信 度。 标准和体系。 3.突出职业教育特点的质量评价观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 3.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缺乏广泛的参与性。评价者主 业教育办学方针,要求我们建立中职教学质量标准时要 要集中在上级部门、教师(专家)、学校,多为鉴定性 改变传统的以基础教育为基础的评价模式和思维方法, 评价和行政性评价,这种常常把被评价者即教育活动的 要求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必须服务于区域经济行业、企 实践者排斥在评价主体之外。在评价实施过程中,评价 业的发展。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采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者是绝对的“判官”,占据主动地位,决定评价的内容 模式,要使专业教学直接针对职业岗位工作,以生产任 和程序,而被评者只能非常被动地接受评判,使评价活 务、产品生产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 动缺乏应有的自我教育力量。 方法,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形成。这就要求我们在建 4.现有的评价标准多是以知识为中心,而以能力为 立中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时应本着促进学生达到上 本位的中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较少,重课堂教学,忽视 述目标的原则,发挥教学质量评价的作用,培养适合社 师生课外的教学和学习活动;注重规范性和知识性等易 会需要的中职人才。 于操作的指标的考察,忽视如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的 不易操作的指标的考察;重结果评价不重过程评价,重 环节评价不重整体评价。 麓瀚 翅真 I评价标准体系的设计思路 1.根据评价目的,确定多元化主体的评价标准体系 作者简介:李本千(1968-)男,江苏东海人,连云港市高级技工学校高讲。研究方向:职业学校教学评价; 宗俊明(1965一)男,江苏宜兴人,连云港市高级技工学校高讲、系主任。研究方向:职业学校教学评价。 质量评价工作是为了实现客体的需求的,因此,在 对质量属性的需求 围绕客体质量的需求方面,不同的评价主体进行质量评 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对教学质量不同特性 价的内涵有所不同,对质量的不同属性是有所侧重的。 的影响各不相同,要求我们应该了解这种情形,把握关 所谓评价主体,是指那些参与教育评价活动的组织 键环节,制定标准,做好评价工作。根据前面分析,多 与实施,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评价客体进行价值判断的个 元化评价主体由于对评价的需求不同,对教学不同阶段 人或团体。他们在评价中控制活动的方向与进程,对确 的质量关注点也就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在制定评价标 定评价问题、选择评价方法、使用评价结果起决定性的 准时还要考虑不同的评价主体的不同评价目的。 表二不同主体教学质量属性的要求 学生 家长 社会 作用。因此,合理确立评价主体并有效发挥其功能,是 教学质量评价成果满足不同目的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评价的广泛展开和不断探 索,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问题已经逐渐引起广大教育工作 质量形成过程、\ 功能性 o o 者的关注,许多人认为多元化主体评价有助于使教学质 量更好地符合实际的顾客需求,较为客观。所以,我们 的观点是根据评价目的,制定不同评价主体所适用的评 价标准。 2.根据教学质量的属性要求,确定评价标准的侧重 点 教学输入 安全性 可信性 功能性 教学过程 舒适性 安全性 经济性 o 。 。 o o o o o o o o IS09000质量标准中把质量定义为: “一组固有可 区分的特征满足明示的、通常隐含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 期望的程度”,或“产品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 特征和特性的综合”。其特征和特性一般包括功能、舒 教学结果 功能性 可信性 o o o o o o o 4.根据教学质量的形成过程,确定教学质量的评价 适、安全、经济、可信等。教学质量是指学校对学生在 标准内容指标 知识素养,职业能力及关键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满足学 教学质量评价是对教学质量的整个形成过程的各种 生明确或隐含需求的程度,它是学校整个教学系统环节 条件和各种因素是否符合标准的鉴定过程。我们把教学 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步形成的系 质量的形成过程按先后顺序划分为教学输入、教学过程 统,是学校办学和教学管理的总体成果。根据人们感知 和教学结果三大环节。这些环节涉及详细的内容,结合 能力不同,我们把教学质量分为素质质量和满意质量。 前面分析的质量特性的要求建立评价标准,以下表为例 素质质量是基本的质量,是能进行一定测量的稳定的质 说明: 量,他是质量属性的内在体现,满意质量是在素质质量 的基础上派生的,具有主观性,从一般意义上讲达到素 表三教学质量评价内容指标 教学质量评价二级指标 ◆ 质质量的要求,人们的满意度是也是高的。所以我们主 受学质量 教学质量评 眵成过程 价一级指标 要是从素质质量方面探讨的。 从教学系统来看,教学是一个服务过程,是~个教 师向学生提供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自己能力的过程,包 1— 师资队伍 专业带头人的科研能力,专业教学团队结 1 陶合理,专兼结合,教学能力等。 l一 生源素质 生源的地区分布,知识和技能,学习习惯 教学输入 2 和方法。 1— 实验实习 佼、内外实训基地能够在全真职业岗位中 括教学输入、教学过程、教学输出三个方面。由于教学 质量涉及到教学活动的投入、过程、结果以及多元化的 主体,因此,教学主体在上述活动中对其活动中功能、舒 适、安全、经济、可信的获得确定着教学质量的优劣。我 们在进行评价教学质量时也必须从这些方面着手,以便 不断改进教学质量。根据程凤春的分析,在质量形成的不 3 条件 实训,实训基地管理科学有序。 1— 专业与课 设置专业。专业课程体系的社会适应性和 4 程 参与性。专业采取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 教学质量 教学信息沟通渠道,工作程序,管理体 1 保障管理 系。 2— 教育教学 2 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方法和手段。 。 同阶段对质量形成产生的效果不同,我们用图表表示质 量形成过程和质量不同属性之间的关系,具体如下: 表一质量形成过程对质量属性的影响 —、2— 教师教学 教师总体教学质量与个体教学质量评价教学过程 3 质量 2- 学生学习 I 质量 学生专业知识、技能能力水平评价。 2—5 数学质量 学生顶岗实习实践教学质量评价。 2— 右勤服务 顶岗实习 \质量属性 功能性 舒适性 安全性 经济性 可信性 o o o o 质量形成过寝\ 教学输入 教学过程 教学结果 6 状况 学校后勤服务各方面。 成果。 o o o o ,一 l孝业生质 毕业生基本素质测评。职业能力、成绩或 教学结果 1 量 o 3— 学生就业 2 质量 学生就业质量。 3.根据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实际,确定不同评价主体 5.根据不同划分依据,建立不同主体评价标准体系 的,我们只有抓住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和环节,根据社 评价标准体系,确定以不同主体对评价的目的不同和质 会需要和学校情况动态的需要增减评价内容,删繁就 量具有不同属性为前提条件的。目的不同,关注度不 简。如对家长作为评价主体,我们只对他们关心的几个 根据上述的探讨,我们的观点是建立中职教学质量 问题进行调查即可,这样才能既减少评价工作量度和难 定的差异。我们根据这一观点建立不同主体的评价标准 度,又可提高评价结果的效益。3.利用网络手段强化日常评价工作 体系,以学生为例:学生是教学质量的形成受体,在教 网络在评价工作中发挥作用越来越巨大,将网络的 学质量的输入阶段,感同身受的,和其他主体的不同。 例如对师资队伍而言,学生考虑教师的教学能力(功能 优势引人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使教学质量评价实现适 性)和教师的亲合力(可信性),而评价则是教师 时化、客观化、科学化,同时把质量监测意识融入到学 学历、专业带头人的领导能力、科研水平(功能性) 校各个主体、教学的全过程、教学评价及其他各要素 等。我们通过分析不同主体对教学质量形成过程的不同 中,更加适应目前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实现教 要求,建立适合不同主体的评价体系,促进评价工作效 学质量的科学化治理。教学质量评价组织,依据校园网 同,评价的重点和内容也就不同,所得的结果也就有一 率的提高。 系的实施策略 1.设置评价工作组织机构,协调评价主体评价活动 广泛获取和收集有关影响教学质量的信息,对所获取的 信息进行量化、加工和处理,对照评价指标进行科学、 规范的评价,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评价结果,对促进教 学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程凤春.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与操作策略【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 作,面广量大,需要设置质量评价工作组织,协调组织 评价工作。首先评价组要研究社会需求,积极吸收企业 等多方参与制定教学质量标准,使标准具有一定的层次 性和弹性,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学校的发展;在组织教 学质量评价时,我们可采用不同评价主体单独进行评 价,也可组织几类不同主体进行合作评价;评价组织还 须对评价结果进行收集处理,对评价进行二次评价,发 挥评价的作用。 2.抓住影响质量的主要矛盾,简化评价工作 【2】王海波等.农业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 实践[EB/OLI全国农业职业教育信息网. 【3】【美]Grant Wiggins,教育性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 【4】孙志河,哲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 研究U】.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8). 在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学校里,涉及学校全方位的 质量问题很多,多元化主体评价实行起来是比较困难 【5】李海宗.高等职业教育产出质量保障机制研究U1.职 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1O). I上接鸥页)灵活性,且重点不突出。而这些整体设喻 中仅有“汉堡港是一支古曲”一个比喻句,教师应抓住 这一句进行强化设喻:不但“汉堡港”像一支古曲,其 的缺点恰恰是局部设喻可以避免的。局部设喻并不要求 从整篇文章去考虑设喻,只是对课文的某一部分进行设 喻。徐迟的散文《黄山记》中有一段是描写黄山日出 的,就可用局部设喻分析。这幅画的着色是十分精彩 的:整幅画的底色是“暗蓝”的,然后再配以霞光的 实《汉堡港的变奏>一文也像一支古曲,有序曲、有主 调、有尾声。这样一强化,才能把课文中那些具有设喻 效果的喻体为设喻阅读教学所用。 2.设喻教学中,设喻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设 “紫蓝青绿诸色”,而这幅画的主色调却是红色,是那一 轮“火球”的“鲜红”,那么醒目!这鲜红也特别: “从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红,也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 喻是为了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不要把主要 注意力放在设喻上,而应该着重对课文进行分析,也 只有对课文的内容分析透了,才能设计出贴切、形象 的比喻来。 3.设喻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方法,它不是万能的, 鲜”。这确实是一幅色彩辉煌的“山上日出图”。课文中 可以用“图”来设喻的还有许多,如“海上日出图”、 “荷塘月色图”等等。 不是对一切课文都适用的。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 时,一定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来设计。任 何牵强附会、随心所欲的设喻,都将背离设喻教学的 1.设喻的喻体有的大量来自日常生活,但也可直接 目的。 来自课文。直接来自课文的喻体显得自然,学生也感到 此外,在教学实际中,我们所采用的决不是单一 亲切。因此教师在阅读课文时要善于发现那些具有设喻 的方法,而是综合的教学方法,若设喻教学能与其他 效果的喻体。当然,来自课文的喻体还要经过强化,使 教学方法协调地结合在一起,更会相得益彰。 之更明显。如前面提到的敏堡港的变奏》一文,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