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10系列过流继电器
1 用途
LL-10系列过流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应用在交流电力系统中 用于电机 变压器 输电线的过负荷和短路保护
图1 LL-11 12 LL-11-1 LL-12-1原理接线图
图2 LL-13 14 LL-13-1 LL-14-1原理接线图
2 结构
继电器采用插件结构 装有插座的金属外壳嵌入安装在垂直面板上 继电器的前面罩有透明罩 继电器的外形及安装尺寸如图4所示 3 技术数据
3.1 继电器的型号规格 额定电流和调整范围列于表1
瞬动电流倍数=瞬动电流/动作电流整定值
表1 型号规格 LL-11/5 LL-11-1
额定电流(A)
5
整定值
动作电流(A) 2
2.5,3,3.5,4,4.5,5
10倍整定动作电流下动作时间(s)
0.5 4
瞬动电流倍数 对于LL-11 14
2 8
LL-11/10 LL-11-1 LL-12/5 LL-12-1 LL-12/10 LL-12-1 LL-13/5 LL-13-1 LL-13/10 LL-13-1 LL-14/5 LL-14-1 LL-14/10 LL-14-1
10 5 10 5 10 5 10
4,5,6,7,8,9,10 2
2.5,3,3.5,4,4.5,5 4,5,6,7,8,9,10 2
2.5,3,3.5,4,4.5,5 4,5,6,7,8,9,10 2
2.5,3,3.5,4,4.5,5 4,5,6,7,8,9,10
对于LL-11-1 -14-1
4 12
2 16
2 4
8 16
注 特殊规格LL-10-1(11-1 12-1 13-1 14-1)瞬动电流倍数为4 12 其余参数与LL-10系列对应 3.2 额定周率 50Hz
3.3 继电器的延时特性曲线示于图3中
3.4 返回系数 使启动触点QJ返回原来位置的最大电流与动作电流之比不小于0.85 3.5 触点系统
3.5.1 LL-11 12型继电器有一副(控制外部电路)的动合主触点 但根据用户需要 也可改
装为动断式
3.5.2 LL-13 14型继电器具有(控制外部电路)的一副瞬时动作的动合主触点和一副延时
动作的动合信号触点 根据用户需要 主触点也可改装为动断式 3.6 继电器的电流线圈允许长期通过110%额定电流
3.7 功率消耗 当电流为继电器的动作电流整定值时不大于10VA 3.8 接触能力
3.8.1 动合主触点在电压为220V的情况下 能接通直流或交流5A 但是断开它所接通的
电路应当由别的触点 例如 油开关的辅助触点来进行
3.8.2 动断主触点在电压不大于220V 能断开交流2A 如果被控制电路是由变流器供电并
与继电器触点并联且当电流为4A时 其总电阻不大于4 则继电器的触点在电流不大于50A的情况下 能将这个电路分流接通与分流断开
3.8.3 动合信号触点在电压为220V的情况下 能接通或断开电流为0.2A的直流无感电路
或电流为0.5A的交流电路 4 使用和维护
4.1 继电器使用前应进行机械检查 如螺钉 螺母 是否紧固 启动部件的可动系统转动
是否灵活 游丝和接触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执行元件ZJ的可动系统转动是否灵活 接触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当ZJ的动合触点闭合时信号指示器应当转到动作位置 当ZJ可动系统返回后 用手即可将动作指示器转回到复归位置 各电气元件位置是否正常 焊接是否可靠等
4.2 将动作电流调整螺钉拧在所需的整定孔内 在继电器端子 间通50Hz正弦波形的
交流电流 检查继电器启动部件动作时的电流是否符合动作电流整定值 如相差较大 可适当转动游丝支片 同时检查返回系数是否符合要求 如不符合 可适当调整接触系统和止挡螺钉 当启动部件返回时 动断触点应当可靠闭合(用欧姆表测量 接触电阻不
大于1 ) 动触片和绝缘拉杆之间应当有肉眼观察得出的间隙(约0.1 0.2mm) 同时动合触点的断开距离不小于0.5mm 当启动部件动作时 动合触点应可靠闭合 触点超行程不小于0.2mm 同时动断触点的断开距离不小于0.5mm
注 (1) 时间标尺5 10 15用于LL-11和LL-13型继电器 时间标尺20 40 60用于
LL-12和LL-14型继电器
(2) 曲线1表示最大延时整定值时的特性曲线 曲线2表示LL-13 14型继电器最
小延时整定值时的特性曲线 曲线3表示LL-11 12型继电器最小延时整定值时的特性曲线
(3) 动作电流倍数=互感器B初级电流/动作电流整定值
4.3 然后将继电器插入外壳内 转动瞬动调整旋钮进行瞬动电流整定 整定好后固紧锁紧螺
母 然后借助电动秒表进行延时整定 继电器铭牌上延时刻度是按10倍整定动作电流情况标出的 其他动作电流倍数下的动作时间可参照图3算出 试验时应当通50Hz正弦波形的交流电流 如果用变流器供电 建议采用220/36V 2kVA的变压器 并在220V侧串联电阻后加220V电压 用调整该电阻的方法调整电流大小 36V侧接入继电器电流线圈和电流表(或仪用电流互感器) 不得另接其他负载
4.4 电位器W1的分压位置与继电器延时特性曲线有关 出厂时已调整好 一般不应再调整
如确有必要调整 应先拧松锁紧螺母 用小螺丝刀细心调整 并借助电秒表测出延时特性曲线 调整好后固紧锁紧螺母 经用户调整电位器W 1后的继电器 制造厂不保证延时特性
4.5 电路板上的电气元件如有更换 必须重新校验瞬动电流特性和延时特性
动作电流倍数 图3 延时特性曲线
图4 继电器的外形及安装尺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