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普通高中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卷及答案

普通高中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卷及答案

来源:叨叨游戏网
普通高中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三语文 转载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选考历史的考生加30分钟40分.

2。请将所有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其它区域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感官是通往这个世界的门户,同时也是一种__▲__,会使人看不见那个更高的世界.貌似健全的躯体 ▲ 充满虚假的自信, ▲ 地在外部世界闯荡,寻求欲望和野心的最大满足。

A。遮蔽 往往 踌躇满志 B。遮盖 往往 意气风发 C.遮蔽 常常 意气风发 D.遮盖 常常 踌躇满志 2.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列诗句不同类的一项是(3分)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B.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C.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D.—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企业家们要“不畏浮云遮望眼”,不因一时一事的干扰因素而裹足不前,而应者眼长远,.......拿出更多、更好适合广大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

B.人生道路上难免会有坎何,但我们要抱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定信...............念,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取得成功。

C.尽管工作很忙。但“偷得浮生半闲日”,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也喜欢游泳、.......爬山等运动,喜欢足球和排球。

D。王维作为唐代著名诗人,品性随和,“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就体现了他既欣赏...........“山中”,又欣赏“朝中”洁身自好的高雅情操.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艺术大师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富, ▲ 。勇敢地承担起他们未尽的责任,这将是我们对大师最好的缅怀与纪念。

①只闻大师之名,不读大师之书,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1 / 10

②比之大师孤独的“存在\",更有意义的乃是其智。费成果适时转化为普世价值 ③不应该从此成为尘封的历史 ④以此推动我们的民族、文明一路前行 ⑤而必须经由我们的手推广普及、弘扬传承

A.⑤③①④② B。③⑤①② C.⑤③①④② D.⑤②④① 5.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知识表达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按时间先后排列:平旦、晡时、日中、日人、人定 B。官职被贬用词:左迁、谪、除、去、黜、乞骸骨 C。对人的尊称或敬称:殿下、麾下、丈人、先考、夫子

D。科举考试等级从低到茈:秀才、进士、举人、探花、榜眼、状元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小题.

顾成传

顾成,字景韶。祖父操舟江淮间,居江都,为诸大贾纪纲。诸顾率负气好事,号“拳棒.顾\"。成于诸顾中尤健武,每为人持不平,遇强项必挫辱之乃已。自文其身,欲入水以御龙罔象。有盗入其舟,同舟震去,成独持短兵斗盗,盗披靡走。

事张士诚不乐,来归,常持伞盖,待上出入。从攻镇江,与勇士十人奋斗入城,众不继,为其所缚.成绝缚,身亦投乱流中,得间归。青军据扬州,成以母在扬州,往说之降,不得,.以计将母亡去。历从中山、开平战功,升金吾卫副千户。

洪武元年,扈从陈州,舟胶,负舟而行,上壮之,即日升坚城卫指挥佥事。从临江侯时西.取蜀道,调成都后卫总帅守之,禽妖贼王玄保于重庆。太祖名其省曰“四川”,隶以贵州归附诸蛮,以成为贵州卫指挥佥事。

九年,先后讨平瓮傍、洛邦、洛河、鼓组诸叛蛮。蛮中慑成,呼为“老虎”,以止儿哭。十四年,从颍川侯傅友德征云南,守普定,为留后。出兵克西堡,尝生擒十八人,斩其十七,纵一人归,曰:“吾夜二鼓杀汝”。夜二鼓,乱鼓角以击之,贼俱喙走,追败之,悉平普定所隶诸蛮。十七年,平河黑等十余寨,降尾洒蛮酋乃马之众。土官阿宗来攻普定,成深入,屡败之,其党杀阿宗以降。立普定为卫,析三州六长官司分制之。升镇国将军,征康佐叛蛮阿老诸寨洞。二十七年,平都匀、丰宁等寇,升骠骑将军都督府佥事.佩征南将军印,征水西叛寇,斩其酋居敬德。已而西堡及诸夷复叛,诛其叛首,余众悉降之。

2 / 10

建文初,为右都督从长兴侯耿炳文北伐,败真定,被执。燕王解其缚,命辅世子居守北平。燕僧道衍不习兵,成与议多不合,世子卒任成计,却南军.燕王即位,封镇远侯,镇贵州如故. 时高煦有篡嫡意,成上书内宁以防北虏,亦请早建东宫,上嘉纳之.召还,复遣镇贵州如故。 成卒年八十有五.成履行阵,被创弗却,料敌制胜,百不爽一,身至大将,不以富贵骄人..在镇之日,蛮彝生祠之,及卒,吏民哀恸.

(选自查继佐《罪惟录》,有删节)

注:①罔象:传说中的水怪。②青军:元末,张明鉴在淮西聚众,以青布作为旗号,称为“青军”。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顾率负气好事 率:轻率 .B。身亦投乱流中,得间归 间:机会 .C.舟胶,负舟而行 胶:搁浅 .D。百不爽一 爽:差错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拈的一项是(3分)

A.有盗贼袭击顾成的坐船,同船人纷纷逃走,只有顾成和他们短兵接战,击退了歹人。 B。青军占领扬州,把顾成之母作为人质,胁迫其投降,顾成不为所动,用计策带着母亲逃走了。

C.顾成镇守普定,土官率军来犯。顾成屡挫敌军,土官的党羽杀死首领,向顾成投降. D.顾成北上作战被浮,燕王不但释放了他,还委以要职,命他辅佐世子留守北平。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成于诸顾中尤健武,每为人持不平,遇强项必挫辱之乃已。〈4分)

▲ (2)燕僧道衍不习兵,成与议多不合。世子卒任成计,却南军。(4分)

▲ 9.简要概括顾成的形象特点。(4分)

▲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

秋发庾岭

3 / 10

汤显祖

奴叶沾秋影,凉蝉琀夕晖, 梧云初暗霭,花露欲霏微. 岭色随行样,江光满客衣。 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

注:①万历十九年,汤显祖触怒权贵,被贬徐闻典史(今属广东省),本诗作于赴任途中。②霏微,迷蒙意.

(1)请简要分析首联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 (2)本诗的颈联中“随”“满\"两个字最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4分) ▲ (3)本诗尾联化用了膂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辛弃疾《永遇乐• %

(1) ▲ ,二三其徳。(《诗经•氓》)

(2) ▲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3) ▲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4) ▲

,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5)山水之乐, ▲ 。(欧阳修《醉翁亭记》) (6)舞幽柩之潜蛟, ▲

。(苏轼《赤壁赋》)

(7)封狼居胥,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 ▲ ,枣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杯》)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菱 荡 废名

4 / 10

陶家村在菱荡圩的坝上,离城不过半里,下坝过桥,走一个沙洲,到城西门。过桥的 地石塔,名叫洗手塔。人说,当初是没有桥的,往来要“摆渡”。一位姓张的老汉,专在这里摆渡度日,头发白得像银丝。一天,何仙姑下凡来,渡老汉,老汉道:“我不去。城里人如何下乡 如何进城?”但老汉这天晚上死了。清早起来,河有桥,桥头有塔。何仙站一夜修了桥。一洗手,成洗手塔。这个故事,陶家村的陈聋子独不相信,他说:“张老头子摆渡,不是要渡钱吗?”摆波依然要人家给他钱,同聋子“打长工”是一样,所以决不能。 菱荡圩是以这个菱荡得名。

菱荡属陶家村,周围常青树的矮林,密得很。走在坝上。望见白水的一角.荡岸,绿草散着野花,成一个圈圈.两个通口,一个连菜园,陈聋子种的几畦园也在这里。

城里人并不以为菱荡是陶家村的,是陈聋子的。大家都熟识这个聋子,喜欢他,打趣他,尤其是那般洗衣的女人——洗衣的多半住在西城根,河水渴了到菱荡来洗。菱荡的深,这才被她们搅动了.太阳落山以及天刚刚破晓的时候,坝上也听得见她们喉咙叫,甚至,衣篮太重了坐在坝脚下草地上“打一栈”的也与正在捶捣忤的相呼应。野花做了她们的蒲团,原来青青的草她们踏成了路。

陈聋子,平常略去了陈字,只称聋子。他在陶家村打了十几年长工,轻易不见他说话,别人说话他偏肯听,大家都嫉妒他似的这样叫他.但这或者不始于陶家村,他到陶家村来似乎就没有带来别的名字了。二老爹的园是他种,园里出的菜也要他挑上街去卖,二老爹相信他一人,回来一文一文的钱向二老爹手上数。洗衣女人问他讨萝卜吃——好比他正在萝卜田里,他也连忙拔起一个大的,连叶子给她。不过讨萝卜他就答应一个萝卜,再说他的萝卜不好,他无话回,笑是笑的。菱荡圩的萝卜吃在口里实在甜.

菱荡满菱角的时候,菱荡里不时有一个小划子 ,坐划子菱叶上打回旋的常是陈聋子。聋子总是这样的去摘菱角!

有一回聋子送一篮菱角到石家井去——石家井是城里有名的巷子,石姓所居,两边院墙夹成一条深巷,石铺的道,小孩子走这里过,故意踏得响,逗回声。聋子走到石家大门,站住了,抬了头望院子里的石榴,仿佛这样望得出人来.两匹狗朝外一奔,跳到他的肩膀上叫。一匹是黑的,一匹白的,聋子分不开眼睛,尽站在一块石上转,两手紧握篮子,一直到狗叫出了石家的小姑娘,替他喝住狗.石家姑娘见了一篮红菱角,笑道:“是我家买的吗?”聋子被狗呆住了的模样,一言没有发,但他对了小姑娘牙齿都笑出来了。小姑娘引他进来,一会儿又送他出门.他连走路也不响。

5 / 10

以后逢着二老爹的孙女儿吵嘴,聋子就咕噜一句:“你看街上的小姑娘是多么好!” 他的话总是这样的说。

一日,太阳己下西山,青天罩着菱荡圩照样的绿,不同的颜色,坝上庙的白墙,坝下聋子人一个, 他刚刚从家里上园来,挑了水桶,挟了锄头。他要挑水浇一洗园里的青椒。他一听——菱荡洗衣的有好几个。

走回了原处,扃担幘在水桷上,他坐在扁担上,聿出烟竿来吃。 衔了烟偏了头,听-—

是张大嫂,张大嫂讲了一句好笑的话,聋子也笑。 烟竿系上腰。扁担挑上肩。 “今天真热! \"张大嫂的破喉咙. “来了人看怎么办?\" “把人热死了怎么办?” “嗳呀——” “我道是谁—-聋子

聋子眼睛望了水,笑着自语—— ”聋子!\"

1927年10月(有删改)

12。小说第一段写神话传说,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 13。 简要分析小说结尾划线句的艺术效果.(4分)

▲ 14.简要分析聋子的性格特点。(6分)

▲ 15。结合全文,探究小说的意蕴。(6分)

▲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极限也许只是一根草

叶延滨

6 / 10

①最近常看一个电视节目,这节目叫《挑战不可能》。参与节目的人,都是平时与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凡人.但他们走上节目演播厅,都带上了常人认为不可能的“高招\向人们认知的极限挑战.比方说,驾驶员开着直升飞机,用支架开啤酒瓶盖;一个社区女民警,能从十五个打扮一样蒙面行走的孩子中,找出其中的四胞胎兄弟,连国际刑警李昌钰都叹感:“我不行,做不到.”这个节目是对那些热爱本身职业普通人的赞扬,也让我们看到,人的能力可以达到的极限边界。

②这些极限挑战,其实也是在提醒人们,人的能力总有极限。不是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凡是那种超越极限的话,比方说骗皇上高兴的“万寿无禮”,比方说搞士兵卖命的“刀不 入”,都是骗人的话。最近几年,几位诗人出乎人意料地去世,让我感到,与”挑战不可能'’展示的生命张力相反,生命的另一种特征,那就是脆弱昶和不堪一击。 ③如果说生命是一只弓弦,《挑战不可能》里的主人公们,用绷紧的生命之弦,奏出了美妙的高音.现实生活中,从我们身边离去的那些人,他们在某一个节点上,这根弦绷断了。 “压跨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句话为人们所熟知,那么,谁能知道那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也许每个逝去的生命,最后那一根稻草不同.因为不同,所以古人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无常”.庄子是洞悉生命奥秘的大师。他说,生命是有限的,天下的知识和学问是无尽头的,什么都要想得到,那就活的太累了.庄子真是辩证法大师。他讲了三十三个寓言故事,大都与生命有关.他讲“郢人运斧\"的故事,说的是 有个叫匠石的奇人.将郢人涂在鼻尖上的白粉用斧子削去却不伤及郢人的鼻子。他还讲大司马手下有个锻钩刀的人,锻出的每一把刀轻重一样不差分毫,“非钩无察”方能得心应手.这些都是古代“挑战不可能\"的奇人。同时庄子也讲生命的另一面,那就是”吾生也有进,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他说,生命是有哏的,天下的知识和学问是无尽头的,什么都要想得到,那就治得 太累了.庄子真是辩证法大师。人可以在某一专门技艺上精益求精,创造出奇迹;同时人更要明白 不可能什么都得到,要舍得放弃。遵循常理和中道,这样就可以享受人生.

④庄子帮我找到了那一根要命的稻草.人生有追求,术业有专攻,就能做出成绩,甚至........“挑战不可能”;人生有得失,生有涯而知无涯,善待生命,要学会放弃和舍得。在你放弃的许多“舍不得\"里,必有一根将会是“会压垮骆驼的稻草\".

⑤庄子早就告诉我们,那一根最后的稻草应该早早去掉.虽然我觉悟晚了,也要做个明白人。 我也用手机,也开微信,但我绝不让这小东西把我变成低头族,人啊,就要珍惜“抬头”过日子。我 也喜欢小摆设小佩饰,但我绝不迷收藏,人啊,就要习惯“放下”朝前走。

7 / 10

于是生汝让我有了新的发现,甚一个早上的阳光。都是让人欣喜的奇迹!

(选自《文汇报》有刪节)

16。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

▲ 17.文中“最后一根稻草”“那一根要命的稻草\"分别指什么.请简要概括。(6分) ▲ 18。请结合文章内容,阐释文末划线句的内涵.(6分)

▲ 七、作文(70分)

19.俗话说“独木不成林”,但是,林中枝繁叶茂的大树又往往和其他的树保持着足够的距离。

普通高中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语文(附加题)

命题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制卷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共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其它区域无效。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尝试论之曰:《诗序》云:“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至于今之作者,异乎古昔.古诗之体,今则全取赋名。荀宋表之于前,贾马继之于末。自兹以降源流实繁述邑居則有凭虚亡是之作戒畋游则有长杨羽猎之制.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节选自萧统《< 文选 > 序》)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3分) 21.材料涉及了“汉陚四大家”中除班固外的其他三位,这三位分别是 ▲ 、

▲ 、 ▲ (3 分)

22.根据材料,概括“赋\"这种文体的发展过程.(4分)

8 / 10

二、名著阅读(15分)

23.下列对名著的有关解说,是(5分)

A.《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圣地亚哥的棚屋墙上挂着妻子的三样遗物:《耶稣圣心图》《科伯圣母图》和妻子的着色照,表现了他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B。《子夜》写了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运动者及工人群众三个方面,前两者描写得 比较生动真实,而描写运动者及工人群众则不够充分。 C。《欧也妮葛朗台》中庭长德•蓬风和银行家德•格拉桑争着去巴黎替葛朗台的弟弟纪尧姆的 商号清偿债务,葛朗台让德•蓬风前去办理,这一行为很符合吝啬鬼的性格。

D。《边城》中掌水码头的顺顺讨了一个白脸黑发的小寡妇做妻子,生了两个儿子。老大天保像父亲,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老二傩送像母亲,不爱说话,为人聪明又富于感情.

E。《哈姆莱特》中的乔特鲁德可以说是一个善与恶的混合体,这个形象保持了人物性格不可缺少的客观真实性。 24.简答题(10分)

(1)诸葛亮在平定南方和北伐中原之前都采纳了马谡的计谋。请说出两条汁谋的名称和目的。(4分)

(2)请简述晴雯被撵出大观园后,宝玉为她做了哪几件事?体现了宝玉何种性格特征?(6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材料,完成25—27题。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日知录》是一部亨”之书,是他学术和思想的结晶。“ 日知”,出自“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至于成书过程,顾炎武说:\"愚自少读 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复改定……积三十余年,乃成一编曰知录》初刻本完成后,他仍 不断新写札记,充实内容,纠正讹误。他说著书当如“采铜于山\而不可“废铜锜钱”,急于求成。 他看到了明朝末年社会弊病丛生,风气日益衰敗,民生凋敝的景象,于是将自己的“经

9 / 10

世”见解—— “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寄于书中.他引古人言论,必加“立言之人”,还说 ‘古人又 述古人之言,则两引之,不可袭以为己说也” 。他在《曰知录》中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著名论点。他认为改朝换代、权力更替,属于“亡国”,肉食者谋之,与百姓没有大的干系;而败义伤教、无君无父、道德沦丧則会使整个民族陷于衰敗,属于“亡天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 焉耳矣”。这里提出的“天下兴亡”其实已不再是针对反清复明,而是在于捍卫社会的道德、公平与正义,事关民族的命运.他认为以天下之大,仅靠君主一人是管理不好的,而应该扩大民间百姓的 权力,重视民众的力量,突出民众的地位,民心向背是治乱根本.他以“封建”和“郡县”制度为例,说封建制变为郡县制,这是历史的必然,当郡县制的弊端又到了极点,就必须顺应时势进行变革,否 则,危机将一天比一天严重。“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則教化纪纲为不可阔矣。”这是他历史盛衰思想的又一基本观点.他还说:“国家之所以长治而 不乱者,人才也.”缺乏人才,就预示着国家的褎亡。

(节选自钟岳文《〈 日知录 〉:一部讲求经世之学的“资治之书”》,有删改) 25.请解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文中的意思。(4分)

26。请简要概括顾炎武的治学态度。(5分)

27.请结合材料,分析《日知录》中“资治”的意义。(6分)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