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DOI:10.16681/j.cnki.wcqe.201808160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舒进兵(孝感市新产业开发开放试验区红光小学,湖北孝感,432100)摘要:文章从拉近师生情感距离、实现学生素质发展、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注重沟通艺术的意义,并围绕“言之有理、一视同仁、以生为本、寓教于乐”四个角度,重点研究了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的有效强化策略。关键词:小学班主任老师;班级管理;沟通艺术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01(2018)08-0248-02作为小学生学校生活的重要引导者,班主任必须要积极提升自身管理理念、管理技能,以此保证自身沟通管理行为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契合性。据此,我们有必要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进行分析研究。一、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注重沟通艺术的意义(一)有利于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众所周知,受到生理年龄、生活经历、角色地位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班主任老师与小学阶段的学生之间势必会形成一定的“代沟”,进而使两者在看待某件事情、某个行为的观点角度和是非标准上存在分歧。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老师若采用或强硬、或冷漠的说话语气和沟通方式对待这种分歧,将很可能点燃师生之间矛盾的导火索”,导致班主任老师与小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被拉开,使学生对班主任的管理行为抱以畏惧、抵触甚至对抗的态度[1]。由此,班主任老师必须要明确沟通艺术的重要性,灵活运用好各类沟通技巧,通过温和自然、有理有序的语言交流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最终缓和、化解学生心中的分歧感觉和抵触情绪,实现师生情感距离的有效拉近。(二)有利于实现学生心理素质的正向发展在班级管理工作当中,班主任老师应充分意识到小学阶段学生心理世界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严禁使用带有讽刺意味可能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语言内容。这样将有效地保护和支持学生心理素质萌芽的正向成长,避免小学生出现自闭心理、抑郁情绪等消极心理问题,为其日后积极健康的人格塑造、心理成长打好基础。(三)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作为小学生学校生活的管理者和引导者,班主任老师在很大限度上承担着“第二家长”的重要角色责任,其行为方式、沟通素养的优秀与否,对小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校归属感的形成和提升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树立起良好的个人形象,与学生进行平等化、亲切化的沟通交流,以此提升学生对班主任老师的喜爱度和信任感,进而借助情感的关联特点,引导学生形成爱学习、想上学的积极观念,并营造出友好和谐、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作者简介:舒进兵(1974—),男,汉族,湖北孝感人,一级教师。
二、强化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的策略(一)保证班级管理中沟通艺术的“言之有理”首先,应保证沟通切入角度“有情理”。要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的沟通行为落实到小学生的思维角度上。例如,当班主任老师发现某个小学生存在无故哭闹的情况时,应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分析问题,考虑到该学生是否遇到生病、饥饿等问题却羞于表达,只能借助哭闹的手段吸引外界的注意力,进而采取出询问式、安抚式的沟通方法,对学生的实际意愿进行了解,并实施有效的解决措施[2]。其次,应保证沟通管理行为“有条理”。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当中,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注重自身沟通管理行为的逻辑条理性,切忌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学生、惩罚学生。这样以来,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了解到班级管理行为的出发点和实际作用,提升全体学生对教师沟通行为的理解程度和认同感;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充分发挥班主任老师的素质培养职能。例如,有一年学校五年级班主任在发现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乱扔垃圾的行为后,要求相关学生进入操场区域清理垃圾。这一“惩罚行为”引起了一些学生的抵触和不满,并拒绝落实班主任老师的管理行为。此时,班主任老师便从环卫工人工作压力、生活环境污染问题等多个角度入手,为学生讲述了乱扔垃圾将引发的一系列后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身行为和意识的错误性。其后,学生便主动、积极地投入校园环境的清洁工作中,并树立起高度的环境保护意识。(二)保证在班级管理中沟通艺术的“一视同仁”作为学生群体的管理者,班主任老师必须要时刻将“公平”二字落到实处。在实际工作当中,班主任老师一旦受到学生家庭背景、成绩水平、日常表现等影响而产生意识倾斜时,将很可能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沟通方式和管理手段。这样一来,成绩较低、家境较差的学生将明确感受到班主任老师对自己的不关心、不尊重,进而可能产生消极情绪,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样地,在班主任老师偏袒性的“关照”之下,成绩较高、家境较好的学生也会形成一定的优越感,进而逐渐把自己飞扬跋扈、任性娇纵的行为和思维当作习惯,不利于其人格素养的正向成长。“2018年4月所以,班主任老师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并不以学生的客观因素为转移。具体来讲,在发现学生存在抄袭作业、欺负同学等负面行为时,班主任老师应及时对其做出批评和引导;在发现学生存在帮助同学、学习进步等积极行为时,班主任老师也应及时对其做出表扬和鼓励。只有做到这几点,班主任老师才能在学生群体中树立起高度的管理威信,并做好学生全面素质成长的把控和推动[3]。(三)保证班级管理中沟通艺术的“以生为本”现阶段,我国教育行业提出了“以生为本”的现代化发展原则,要求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必须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贴合。由此,在实现学生行为沟通管理“一视同仁”的同时,班主任老师还应了解、尊重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个体差异,并采取出“因生制宜”的艺术性沟通方式,从而有效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际性。举例说明:某生患有先天性的语言失调症,即“口吃”。此时,班主任老师在与其进行沟通时,应适当调整自己的交流方式,将语言速度和语言节奏速维持在较缓和的区间内,并为其预留出适当的语言组织空间,切忌打断其语言表达过程。这样,这个孩子因语言表述困难而产生的焦虑、难为情等情绪将得到有效缓和,进而充分感受到班主任老师对自己的尊重,提升对班主任老师的信任感。(四)保证班级管理中沟通艺术的“寓教于乐”小学阶段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事物认知的过程中,会表现出明显的兴趣导向特点。此时,若班主任老师仅采取语(上接第247页)数都是6,只要观察被除数,哪个数最接近360,哪个算式的商就最接近60。这样就能得出正确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这样做既省了时间,又能轻松愉快地解决问题。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灵活选择计算方法,使学生感受到灵活选择解题方法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学生有了主动选择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意识后,就能自觉地学习和掌握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让学生经历根据具体情境灵活选择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具体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去了解、经历或体验根据具体情境灵活选择口算、估算和笔算的过程,最终培养学生自觉地选择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5]。如要解决问题:小明要打一篇300字的文稿,平均每分钟可以打54个字,6分钟能打完这份文稿吗?要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学生一般会选择以下几种方法:淤54伊6越324(个),324跃300;于300衣6越50(个),50约54,盂54抑50,50伊6越300(个)。三种解法答案都是能打完这份文稿。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各种解法的优点,然后比较这几种解法,找出大家都认可的最简便的方法是第盂种解法。这时候教师再补充一道:小燕要打一篇300字的文章,平均每分钟可打48个字,6分钟能打完吗?这时候大部分学生会选择类言、文本等单调性的班级管理方式,将很难对学生形成有效的信息输出。所以,在提升自身沟通艺术时,班主任老师可将眼光放置在多媒体资源这一集声、光、色于一体的辅助工具上,从而显著提升自身管理行为的吸引力和表现力,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班主任老师的管理活动当中。例如,在开展名为“团结友爱·快乐成长”的主题班会时,班主任老师可以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融入到班会内容当中,为学生们放映《小猪佩奇第26集:最好的朋友》这一视频资源,并从动画情节的角度入手,向学生们传递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社交观念,最终达成良好的教育管理效果。三、结语应用合理的沟通艺术,对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质量具有重要强化作用。由此,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班主任老师必须要树立起“以生为本”、“一视同仁”等理念原则,并结合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实施宽严相济、有理有序的沟通行为,以此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成长环境。参考文献:[1]林月晃.搭建沟通美丽桥梁走进孩子心灵深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2]刘美花.浅析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1):251.
[3]李秀英,李春南.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52.
理之沟通艺术[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1):97.
似上题中的第3种估算方法来解决,48抑5050伊6越300(个),答案是小燕不能在6分钟内打完这份文稿。教师再引导学生比较:这两题估算结果一样,为什么小明能打完这份文稿,而小燕却不能打完这份文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共同经历问题的产生和不断生成,使学生最终学会灵活选择方法解决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总之,教师要创设计算的数学情境和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灵活选择方法的意识;教给学生根据具体情境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方法,明确什么时候需要怎样的计算,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这样计算,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同时让学生感受根据具体情境灵活选择方法带来的便捷,使学生自觉自主地选择方法进行灵活计算,提高计算正确率与速度。参考文献:[1]杨亚萍.小学计算教学策略的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
[2]王世存.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及矫正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重庆:西南大学,2013.
[3]朱黎生.指向理解的小学“数与运算”内容的教材编写策略研究[D].[5]王成营.数学符号意义及其获得能力培养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4]吴文俊.小学计算教学策略的构建与应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