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Technology&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交五科技与经轿 2008年第5期(总第49期) 交通节能技术分析 胡金东 (长安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摘要:交通运输部门作为一个能源消费大户,近年来其能源消费增长较快,由于能源效率偏低,使交通节能形势紧 迫。交通节能需要交通人节能意识提高,也需要相关支持,最为关键的是应尽快加强交通节能技术的研究、推 广与开发。交通节能技术的升级创新要重视关键及前沿技术的研究,最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交通动力系统的升级改 造和新动力能源的使用开发。 关键词:交通节能;交通节能技术;动力系统;新动力能源 中图分类号:U4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696(2008)05—0056—02 Technology Analysis of Transporta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HU Jin-do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Chang’an University,Xi’an 7 10064,China) Abstract:The transportation department is a big family of energy consumption.In recent years,it’S energy consumption increased very quickly,but the energy efficiency is very low.Traffic energy conservation re— quires raising the aware,also requirs the relevance policy to support traffic energy conservation,but the most key reinforces is to strengthe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echnology.This research must attach im— portance to the frontier technology,transportation dynamic system promotion and new power energy devel— op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Key words:transportation energy conservation;technology of transportation energy conservation;dynamic system;new dynamic energy 英国BP集团在2007年7月2日发布的《BP世界能源 统计2007》中显示,中国目前能源消耗量已经占世界能源消 耗的l5 ,能源消耗增长率超过了8 。我国“十一五”计划 纲要中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实现单位GDP节能2O 的目 标,也就是年均节能4 ,但是“十一五”前两年里的实施情 况并不理想。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全年万元GDP 世界平均水平。 当前,交通运输部门能源效率约为28.6 ,低于农业的 33.O 、工业的53.4 ,更低于商业的71.5 。在交通部门 内部,铁路、水路的能源效率较高,而公路、航空的能源效率 则较低,表1为我国4种主要交通方式能耗强度的变化情 况。 表1我国4种主要交通方式的能耗强度变化 kgoe/ton—km 降低能耗仅为l_23 ,与相应的年节能4 的分解目标相去 甚远;2007年第1、2季度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速加快[ ,前 3季度万元GDP降低能耗也仅为3 ,接下来的几年节能任 务将更为艰巨。交通部门是能源消费增长压力较大的部门 之一,交通节能意义重大。 年份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1 1 我国交通行业用能状况 交通行业是资源占用型和能源消耗型行业,从7O年代 以来,我国交通部门的能源消费以9.3 的速度增长,高于全 社会平均水平,2001年达到8 200万t标准石油,占全社会总 能源消耗的15.4 E 。2005年我国终端能源消费为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航空运输、道路运输的能源消 耗一直比较高,就道路运输来说,1980年每吨公里的能耗为 0.123 4 kg标准油,到了2001年虽然有所降低,但仍然高达 0.066 2 kg标准油。我国道路运输的能耗水平比世界平均水 1 305 mtce,其中交通运输部门消耗210 mtce,占了16.3 , 虽低于世界均值29.5 ,比印度的26.7 也低很多,与 OECD国家的平均值33.7 相比差距更大,但其增速却高于 收稿日期:2008—03—12 平高2O 以上,其中轻型载货车高25 以上,中型载货车高 l_1倍以上,轿车油耗比日本高2O ~25 ,比欧洲高 1O ~15 ,比美国高5 ~2O [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6 年资料分析,我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耗中公路运输约占一半以 作者简介:胡金东(1969 ̄),男,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交通节 能与交通文化. 上,其次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运输能耗中公路运输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5期 胡金东:交通节能技术分析 ・57・ (包括城市公共交通)占51.6%,铁路运输占17.2 ,航空运 输占9.7 ,其他为水路、管道运输等。 础、多元发展”的能源战略,作为一个产煤大国,用煤基醇醚 燃料取代石油,完全符合国情。采用煤的洁净利用技术,制 2科技进步与创新是交通节能的关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交通节能需要节能意识的提 高,节能的执行,但交通节能科技的进步最为关键。 2005年,中国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推进能源技术进 成替代石油的二次能源甲醇、二甲醚等,可以大幅度提高煤 炭的附加值。据测算,甲醇燃料发动机尾气排放要比汽油的 低30 ,我国煤化工技术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另外,煤制甲 醇在价格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现在,用煤制造甲醇每吨 成本约1 200元,而汽油的价格每吨将达万元左右,1 t半甲 在交通运输中使用既要考虑燃料的经济性、安全性、环保 型、可获得性,还要考虑与动力系统间的适应性。甲醇汽车 纲要》,把能源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自主创新、重一 醇燃料的燃烧值与1 t汽油的燃烧值相当。当然,煤基燃料 步,努力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据世界能源委 员会研究,若采用现有先进技术,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用能 需求与按目前趋势的发展方案相比可减少28 。公路、铁 路、民航技术节能潜力见表2。 表2公路、铁路和民航技术节能潜力 由表2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在公路、铁路、水路及民航等 领域拥有10 ~90 的节能潜力,针对我国的现状来说,节 能潜力要更大一些,最主要是公路运输方面,其次是航空运 输。 3交通节能技术分析 3.1动力系统升级改造 当前,中国的轿车基本上是以汽油为动力,而汽油发动 机至少还有20 以上的节能潜力。汽油发动机节能技术的 发展方向为:缸内直喷技术、电辅助增压、电动气门、可变压 缩比等技术。在排量相同的情况下,柴油车比汽油车能够节 能20 ,而中国轿车中柴油车保有量仅为0.2 ,而欧盟国 家的比例值为50 ,中国须大力发展柴油车技术,主要包括: 柴油机电控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和智能化发动机电子管理系 统技术,柴油机氮氧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大幅 度降低柴油的硫含量技术以及发展合成柴油和生物柴油等 代用柴油技术。应该说,最有前景的汽车动力系统还是混 合动力,科技部万钢在2008年期间的记者招待会 上提到:中国的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发 展我国混合动力汽车要重视轿车混合动力功能模块的发展 与组合以及城市客车混合动力系统的平台化,促进动力系统 的转型与升级。 3.2新动力能源的使用与开发 我国的能源特点是富煤、缺油、少气。据最新统计资料, 2007年全年,我国原油进口量达1.63亿t,全年原油消费量 3.4亿t【6J,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 已近50 ,非常接近美国58 的对外依存度。即便是美国, 虽拥有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对石油的影响力,也 在积极探求石油以保证能源安全。在我国的石油消费 中,有40 以上的石油被交通运输部门所占用,因此,交通运 输部门的节油意义十分重大。从资源来源看,车用石油替代 燃料的主体将来自3方面:煤基燃料、天然气燃料以及其他 可再生能源。我国已确立了“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 发动机热效率较高,与常规汽油车的动力性不差上下,爬坡 满载时最高时速基本相同,并且其加速性较常规汽油车还要 好一些。另外从天然气燃料看,2020年我国天然气供应量可 达到1 200亿m3以上,如拿出10%左右用于汽车,就可替代 1 000万t左右汽柴油。 虽然以煤代油、以气代油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考虑到 煤炭储量、天然气储量也很有限,再加上环境污染问题,所以 该替代空间也不太大。在未来的几十年里,须大力开发可再 生能源技术,以拓展对石油的替代空间。我国使用可再生能 源的总体条件较好,若仅从技术上看,以现有技术可开发出 的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的一年总量可达70亿t标 准煤,是全国一年总能源消耗的5倍。可再生能源在交通运 输部门中大量使用的关键是大力发展技术以降低成本,目前 生物质能对石油的替代已呈现较好的经济性,太阳能、氢能 的替代技术也是方兴未艾。如果在2020年,交通运输业中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规模提高到20%,将能节油0.4亿t【6],至 少降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约10个百分点,将有力地保障 我国的石油安全。 4 结束语 发展交通节能技术首先要加强基础研究,更要重视关键 及前沿技术的开发研究,还要加快交通节能技术成果的推 广。发展交通节能技术还须制定和实施合适的节能标准 规 范及法规,改善交通条件,加强交通管理。也就是说,交通 节能技术的发展需要各项相关的大力引导,需部 门、交通企业、以及各层次交通参与人节能意识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金东:中国能源安全与交通节能战略E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 究,2007(6):45—47. [2]IEA:Energy statistics and Balances[M].International energy A— gency.2004. [3]张树伟,姜克隽,刘德顺.中国交通发展的能源消费对策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6(5):58—62. [4]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研究课题组.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 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Ernst Worrell,Mark Levine:Potential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f energy and material efficiency improvement[J].UN,Department for Policy Coordin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New York, April 1997. [责任编辑: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