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地方公务员面试模拟试卷16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地方公务员面试模拟试卷16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来源:叨叨游戏网


地方公务员面试模拟试卷163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问答

1. 你对“打出头鸟”怎么看?

正确答案:首先这是一种广为流传的为人处世态度,有它的可取之处 存一定场合下可以趋利避害,保护自己,但是如果不分情况不分场合,把这句话作为座右铭来信奉,那就是故步自封、裹足不前了。 其次在一些争强斗狠的场合,想想这句话的道理,可以更好地平心静气,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牺牲。 再次在学习和工作上,做出比别人更好的成绩,起表率作用,没有可以非议的地方。 最后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只要抱着一切为了工作,一切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在工作上就要奋勇争先,勇于进取。

2. 办公室有不节约的不良习惯,且领导早晚上下班都不怎么关灯,你应该怎么办?

正确答案:第一,我要起到带头作用,先从自身做起。 第二,在开关处张贴环保宣传标语,提醒广大同事。 第三,宣传一些节能理念,在办公室内营造关注低碳、节能环保的气氛。 第四,自己补位,看到有同事或领导没有拧紧水龙头,就帮他们拧紧,同事或领导忘了关灯,就随手帮他们关灯。

3. 有人认为老专家经验多。应该多给机会;但有人认为年轻人能创新。应该多给机会。你怎么看?

正确答案:这两种观点各有其合理之处,想让我们的团队不断进步、完善,就需要我们既能善用老专家的经验,也能发挥年轻人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团队处理问题的能力。首先,老专家们经过多年工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我们工作当中所需要的。同时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经验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其次,年轻人因为刚参加工作,接触的新鲜事物较多,思维也相对活跃,在工作的诸多方面能够提出独到的见解,这对工作的开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总之,在我们的工作中丰富的经验和创新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能片面地认为应该多给谁一些机会。我们应该认识到,工作的复杂性,只有有丰富的经验才能处理好各种问题,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问题不断增加,这就需要我们转变一成不变的思路,能够运用新知识、新方法,解决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二者的互补作用,高效率、高质量地解决问题。

4. 据调查,有1000位高考状元。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都没有在从商、从政、教育科研方面成为顶级人才。你是怎么看的?

正确答案:每年高考结束公布成绩以后,我们都可以在各大网站、报刊杂志、

电视节目中看到某某同学获得了该年度的省级、市级或者县级的文理科状元。状元们被媒体和学校捧上了天,各大媒体的相关内容铺天盖地而来……种种现象无不折射出当今社会对“状元”的非理性崇拜。然而据调查,有1000位高考状元,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都没有在从商、从政、教育科研方面成为硕级人才。高考状元未能续写辉煌,继续成为职场状元。这种反差理应引起我们的思索。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众的“状元”情结导致了对高考状元的过分宣扬。我国历来就有重视第一名的传统,人们往往只关注最后的胜利者,而将其他人都视为失败者,哪怕他是榜眼、探花。状元可以获得鲜花、赞美,甚至是金钱,而其他人只能黯然离场。但事实上,我国的高考竞争异常激烈,高考状元们往往是在许多的强力竞争者中艰难胜出的。因此想将这种领先优势一直保持下去,未免过于天真。而且要想在职场上获得成功,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更大,而不是仅凭个人的努力和天赋就能够实现的。所以说,高考状元不能成为职场状元,完全在情理之中。其次,我国目前的教育培养模式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诚然,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大国,目前还没有哪一种制度能够像高考这样,公平、公开、高效地选拔人才。为了应对高考,大多数学校都以培养会做题、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标。所谓一好遮百丑,只要学生学习成绩好,老师、家长、学校和社会都会对其关爱有加,宽容对待。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抗挫折、抗风险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等的培养就被或多或少地忽略了。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应当改革应试教育,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高校也不应该只看重招了多少状元,更应该关注如何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成才环境。最后,社会宣传的负面作用。高考状元一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和赞美,另一方面也承载了过多的社会压力。在荣誉面前的飘飘然和在压力面前的惶惶然,都容易让人迷失。除去身上耀眼光环的高考状元们,其实都还只是稚嫩的青年。过度热炒高考状元,容易让他们自我膨胀、自我加压,对他们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高考状元热实在是应该降降温了。

5. 枯木在农民眼里是柴火,在雕刻家眼里是艺术品,你怎么看?

正确答案:农民利用枯木的可燃性将它作为柴火,雕刻家则利用枯木的纹理做出精美的艺术品。枯木在农民和雕刻家的手里都发挥了它的使用价值。两者从不同方面去认识它,去利用它。 我们应该看到事物是具有多面性的,我们不能因为枯木在农民手上做了柴烧,而在雕刻家手上做出艺术品,而简单下结论说,枯木在农民手上浪费了其使用价值。我们要学会用不同角度去看待事物,这样才能使我们全面清晰地认识生活。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必须懂得去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事物发挥其使用价值。 最后,可以延伸将枯木比作单位部门的下属,农民和雕刻家作为不同的上级。作为上级领导就要懂得如何最好地去发挥下属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