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循环经济的认识

对循环经济的认识

来源:叨叨游戏网


对循环经济的认识

摘要:循环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只有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减少对环境的破环,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他的前景必然将十分广阔。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前景。

在20世纪的最后二十年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但是能源消费仅翻了一番,平均的能源消费弹性仅为0.5左右。然而自2002年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周期后,中国能源强度却不断上升,经济发展开始频频受到能源瓶颈问题的困扰。

中国是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煤炭依然占主导地位。建国初期,中国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90%以上,随着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和水电事业的发展,煤炭消费比例有所下降。与2004年相比,200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22.2亿吨,比上年增长9.5%;其中,煤炭消费量21.4亿吨,增长10.6%;原油3.0亿吨,增长2.1%;天然气500亿立方米,增长20.6%;水电4 010亿千瓦小时,增长13.4%;核电523亿千瓦小时,增长3.7%。从整体上看,中国的能源消费基本形成以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消费结构。到2009年,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分别达到27.46和30.66亿吨标准煤,分别为1999年的2.1和2.2倍,缺口升至3.2亿吨标准煤,为1999年的3.7倍。与此同时,中国能源进口也明显增加。以原油为例,2008年中国共生产原油1.9亿吨,进口2.3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3.8%,原油进口和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中国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从角度看,能源资源的稳定供应始终是一个国家特别是依赖进口的国家关注的重点,是的核心内容。。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方式仍然已“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这说明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成为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的新的途径。

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60年代。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蕾切尔!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大致内容是: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就会像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因此,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一种新的发展观:第一,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增长型”经济为“储备型”经济;第二,要改变传统的“消耗型经济”,而代之以休养生息的经济;第三,实行福利量的经济,摒弃只着重与生产量的经济;第四,建立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能循环使用各种物资的“循环式”经济,以代替过去的“单程式”经济。

循环经济体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解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将产生重要的作用与深远影响。

我国人口众多、存在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的态势,中国人均资源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矿产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为美国的1/8,人均占有能源水平更低,原油是世界平均水平的8.6%,天然气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并且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又存在着大量的浪费现象。我国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资源比发达国家甚至其他发展中国家高得多。由于生产中能源等资源利用率低,造成废弃物的大量排放,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的70%以上是工业污染。我国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程的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以资源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来带动经济高增长。目前我

国既没有发达国家工业化时的廉价资源和环境容量,也经不起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废物产量的最小化甚至零排放。因此,发展循环经济能够减少经济增长对对资源稀缺的压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国家必须做出相应的努力。

一、加强的宏观作用。府应当充分运用行政、法律、经济、财政等手段,规范循环经济,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可以通过制订、颁布一系列法律和法规,对循环经济加以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同时要完善体系,可以使用经济鼓励和刺激手段,如价格、税收和财政手段等,刺激循环经济的大力发展。

二、,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在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方面,除了要结合我国国情外,应该积极汲取和借鉴先进国家的有益经验和科学做法,研究完善和制订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和法规。

三、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循环经济建设,大力倡导绿色需求与可持续消费,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宣传普及生态知识、循环经济理论和环保法规,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现代生态价值观,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理念。

四、由扶持建立一批示范园区,发挥带头作用。现在中国企业无法自己去探索循环经济,应为他们没有雄厚的资金,技术,和相关的人才。无法在这条路上走出第一步。所以,这些必须由来做。

参考文献:

(1) [星论文网]

(2) 中国经济网

(3) 2004(11)

梁光晨.关于地方循环经济法治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