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超全面)及说课稿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超全面)及说课稿

来源:叨叨游戏网
《2、3、4 地乘法口诀》地教学设计

白庙小学

史淑平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三册第 24、25 页 2、3、4 地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知道 2、 3、 4 地乘法口诀地来源,初步认识 2、3、4 地乘法口诀; 2、初步学会用 2、 3、 4 地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会解诀简单地用乘法计 算地问题;

3、通过学习 2、3、4 地乘法口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地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口诀地来源,掌握推导口诀地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每生卡片、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

1、开火车”口算:

12- 720+4 25 + 8 30 + 5 15 - 9 20 - 8 35 + 20 2、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回答问题; 4+4+4=12 改写为 提问:“ 4”表示什么?(相同加数; ) “ 3”表示什么?(相同加数地个数; )

5+5+5+5=20 改写为

提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 4 个 5 相 加为 20;)

4+4+4+4+4= 20 改写为 提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 (5 个 4 相加为 20;)

3、说出下面各题地乘法算式,并说出各部分名称;

3 个 4 地与 4

个 3 地与 谈话:同学们,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 5 地乘法口诀,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 学习 2、3、4 地乘法口诀; 二、学

1、师生共同学习 2 地乘法口诀;

(1)谈话:请大家跟老师拿出 2 根小棒,你能动手摆出一个汉字吗? 师:谁来说说你摆了什么字?(学生汇报:可以摆“二”字,

“十”字等)

师:不管你摆地为什么字, 我们都为用了几根小棒?也就为几个几呢? ( 1 个 2) 能说说你为怎么想地吗?(一个字用了

2 根就为 1 个 2)

那么一共用了几根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指名回答: 1×2=2 2 ×1=2) 谁能

把这个算式用一句乘法口诀来表示?(一二得二)

精品学习资料——勤奋,为踏入成功之门地阶梯 第 1 页,共 4 页

(2)下面大家再来摆一个与你刚才同样地字; 提问 : 现在又有几个几? (2

个 2) 谁也能列出乘法算式?( 2×2=4) 谁来试着编一句乘法口诀?(二二得 四)

(3)小结:一起读读 2 地乘法口诀;想想我们为怎么编 2 地乘法口诀?( 2 根 2 根摆——说几个几——列乘法算式——编口诀)板书:摆 -- 说-- 列-- 编

三、析

1、小组合作探究 3 地乘法口诀;

谈话:2 地乘法口诀我们编出了两句, 想一想 3 地乘法口诀会有几句呢? (3 句)下面我们小组两个人分工合作试着来编一编 3 地乘法口诀; 请同学们先看清

楚屏幕上地要求,两个人再摆一摆、编一编;

2、小组两人分工合作尝试编 3 地乘法口诀; 要求 : ① 小组讨论: 你们准备几根几根地摆?② 分工合作; 摆-- 说-- 列-- 编;③ 编好口诀后,两个人读一读;

师:刚才老师看到大家合作得都非常愉快, 现在哪一组同学愿意来汇报一下你们 地学习成果?汇报地时候,老师还要看哪一组地同学听得最认真! (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演示课件)

( 4)小结:全班齐读 3 地乘法口诀,边读边想: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口诀 吗? 四、练

1、3×2 表示( ) 个( ) 相加,得 ( ) ,用口诀:

4×3 表示( ) 个( ) 相加,得 ( ) ,用口诀: 2、2 个 3 相加为( ),再加 1 个 3 为( )

3 个 4 相加为( ),再加 1 个 4 为( ) 3、2×1=2 一二得二 3 × 3=

3×2= 4

×4= 2×2= 4

×1= 4×2= 4 ×3= 4、对口令;

3 、作业设计:背诵口诀

精品学习资料——勤奋,为踏入成功之门地阶梯 第 2 页,共 4 页

《2、 3、4 地乘法口诀》说课稿

白庙小学

史淑平

一、说教材:

我说地内容为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 P24、 25 ;内容 为《 2、3、4 地乘法口诀》及“做一做” 、练习六第一题;为在学生掌握乘法意

义地基础上进行教学地, 为学习编写口诀地开端, 其地位尤为重要; 学生通过摆 实物,联系乘法地意义,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最后编写乘法口诀; “编写乘 法口诀”地教学,属于学习法则地课型,学生运用学习法则地思维模式,归纳编

写乘法口诀地方法; 乘法口诀为小学阶段地一个重要地基础知识, 为学生必须练 好地基本技能之一, 如同 20 以内地加法一样重要, 为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 除法所必备地知识,用乘法口诀进行乘、除法计算; 二、说教法

本节为“编写乘法口诀”地教学,属于学习法则地课型,学生运用学习法则 地思维模式,归纳编写乘法口诀地方法;因此,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遵循直观 性、知识性相结合地教学原则, 在教学中采取扶--半扶半放--放地教学方式, 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地“双主”活动体系;同时,也采用自学辅导 法;

三、说学法

学生为学习地主体,因此 , 这节课我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动口说一 说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与乘法地意义, 动脑编写乘法口诀, 归纳出学习乘法口诀 地方法;让学生讨论乘法口诀中每个数在乘法算式中地名称,教学例 1 与例 2 后,学生通过自学例 3,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乘法口诀地形成过程; 四、教学用具:卡片、小棒若干 五、教学设计:

一、导

由已知到未知, 为学生学习数学地一根主线, 为学习新知地必经之路; 复习 有关地旧知识既能作好迁移地铺垫,又能唤起学生注意,让每个学生都自觉地、 尽快地进入状态;为此,我安排下面三道复习题: 1、“开火车”口算:

12- 720+4 25 + 8 30 + 5 15 - 9 20 - 8 35 + 20 2、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回答问题; 4+4+4=12 改写为 提问:“ 4”表示什么?(相同加数; ) “ 3”表示什么?(相同加数地个数; )

5+5+5+5=20 改写为

提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 4 个 5 相 加为 20;)

4+4+4+4+4= 20 改写为

提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 (5 个 4 相加为 20;)

3、说出下面各题地乘法算式,并说出各部分名称;

3 个 4 地与 4

个 3 地与 上面第 1 题为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让学生兴致勃勃地一个接一个地

“开着火车” 算下去; 而第 2 题为通过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并说出乘法算 式地意义, 为新授知识地推导乘法口诀做好充分准备; 第 3 题为根据乘法地意义 写成乘法算式; 并说出各部分地名称, 同时也为为乘法口诀地理解与乘法地意义

精品学习资料——勤奋,为踏入成功之门地阶梯 第 3 页,共 4 页

与乘法口诀地关系做准备;

二、学

我设计这样地引入: 同学们, 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口诀; 乘法

口诀为我国古代地一个发明, 它能使乘法计算得又对又快; 同学们想不想学?乘 法口诀为根据乘法地意义, 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 最后编出乘法口诀, 今天我 们一起用这种方法来学习 2、3、4 地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2、3、4 地乘法口 诀)一开始我直接告诉学生要学习地内容, 告诉学生乘法口诀地作用, 激起学生 学习地求知欲,接着告诉学生学习口诀地过程;让学生想尽快地学习新知识; 三、析

让学生动手参与操作进行分析为学生手脑并用地过程; 我在教学中采用扶— —半扶半放——放地教学方式,扶(即为教) :通过摆小棒,说出加法算式与乘 法算式,由教师编出口诀;半扶半放:通过师生同共摆小棒,让学生写出加法算 式与乘法算式, 师生共同编写口诀, 同时让学生讨论乘法口诀中每个数在乘法算 式中为被乘数、乘数还为积;放:通过教师出示自学提示,通过摆小棒,学生写

出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 编写口诀,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乘法口诀地形成过程; 这 样地学习既能体现学生地主体地位, 同时也体现教师地主导作用, 又能让学生在 学习中了解口诀地来源,知道学习口诀地方法;学习“ 1 个几”地乘法口诀,为 学生学习中难以理解地,因为没有加法算式,学生无从下手,因此,我改变教材

地编排顺序,将 1 个几放在后面学习;通过前面口诀地学习,当我提问, 1 个 2 为几?然后写出乘法算式, 学生看到乘法算式, 自然地就编写出口诀, 这样花费 地时间少, 同时也掌握一定地技能与学习方法; 学习口诀后及时地进行小结, 并 提出要求; 四、练

教学大纲指出:“练习为使学生掌握知识, 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地重要手段” ; 本节课地习题设计我尽量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以调动学生地学习积极 性,做到及时反馈,练习题如下:

1、3×2 表示( ) 个( ) 相加,得 ( ) ,用口诀:

4×3 表示( ) 个( ) 相加,得 ( ) ,用口诀: 2、2 个 3 相加为( ),再加 1 个 3 为( )

3 个 4 相加为( ),再加 1 个 4 为( ) 3、2×1=2 一二得二 3 × 3=

3×2= 4

×4= 2×2= 4

×1= 4×2= 4 ×3= 4、对口令;

我把第 1 题让学生完成,最后投影订正;第 2 题,让学生完成;然 后指名说答案并提问: “2 个 3 为 6,用口诀怎么说?再加一个 3 为 9,用哪句口 诀?为什么?”、“ 3 个 4 为 12,用口诀怎么说?再加一个 4 为 16,用哪句口诀? 为什么?” 等设置这样地提问, 目地为让学生把新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这样不 但使课堂气氛浓,还培养同学间地团结协助、奋进地精神;为使练习不单调,我 把第 4 题对口令改为抢答形式,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练习中来; 5、作业设计:背诵口诀

精品学习资料——勤奋,为踏入成功之门地阶梯 第 4 页,共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