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7 No.9
·医院药学·67
真菌感染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研究
常玉芝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天津301800)
【摘要】目的 分析深部真菌感染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方法 对某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临床分离出来的697株深部真菌进行统计,同时分析其药敏结果。结果 来源于导管头的真菌构成比为0.29%,引流液为0.72%,咽拭子为2.30%,耳分泌物为1.15%,血液为0.57%,中段尿为6.%,阴道分泌物为9.76%,痰液为77.34%,其中痰液为真菌主要来源;真菌感染的致病菌类型**滑假丝酵母菌构成比为3.16%,克柔假丝酵母菌为3.73%,光滑假丝酵母菌为8.61%,热带假丝酵母菌为10.90%,白色假丝酵母菌为73.60%,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为最常见的致病菌类型;真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这两种药物具有较高耐药性。结论 假丝酵母菌属对临床多种抗真菌药物存在一定耐药性,要对其进行密切监测,同时加强控制,以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确保临床合理用药。【关键词】真菌感染;分离鉴定;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研究显示,对人类具有致病性的真菌种类高达三百余种。
以真菌对人体侵犯的部位为依据,可将其分为浅部真菌、深部
[1]
随着免疫抑制剂、广谱抗菌药物被广泛真菌两种。近年来,
应用于临床,艾滋病、血液病、器官移植以及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延长,侵袭性真菌感染率也明显增高,医院感染最常见致病
[2-3]
保证患菌为假丝酵母菌属。为了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药,
者用药安全,本研究对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
从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门诊与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种标本中分离假丝酵母菌属。
1.2材料
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2细菌鉴定分析仪、ATB酵母样真菌药敏试剂盒和BACT血液培养仪,天津金章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血平板和沙保罗琼脂培养基。
1.3方法
分离鉴定方法:在血平板和沙保罗培养基上接种标本,以28℃~35℃的温度培养24 h之后,对可疑菌落进行涂片,经革兰染色镜检可以观察到酵母样真菌,以革兰染色镜检结果、菌落颜色与形态为依据,必要时结合芽管和厚膜孢子生成试验,所有菌株均采用VITEK2鉴定分析仪进行鉴定。
药敏试验方法:用与VITEK2配套使用的小试管和0.45% NaCl将挑取的纯菌落制成为2.0个麦氏单位的菌悬液,在ATB酵母样真菌药敏试剂盒的肉汤培养基中加入20μl制作好的菌悬液,充分混匀后吸取135μl至ATB真菌药敏板中,将其放置在有湿盒温度为35℃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读取结果。严格按照NCCLS推荐的假丝酵母菌属分界点判读结果,我们定期用白色假丝酵母菌ATC14053质控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实验进行室内质控和验证。2结果
2.1标本分部情况
通过对标本具体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可知,来源于导管头的真菌构成比为0.29%,引流液为0.72%,咽拭子为2.30%,耳分
表3: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抗真菌药物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
2112601
克柔假丝酵母菌
(n=26)株数
耐药率(%)
7.6942.31100.00.003.85
**滑假丝酵母菌
(n=22)株数181201
耐药率(%)
4.5536.3654.550.004.55
表1:标本具体分布情况分析
标本来源导管头引流液咽拭子耳分泌物血液中段尿阴道分泌物痰液合计
株数2516844868546697
构成比(%)
0.290.722.301.150.576.9.7678.34100.00
表2:真菌感染类型分析
病原菌类型
**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合计
株数22266076513697
构成比(%)
3.163.738.6110.9073.60100.00
泌物为1.15%,血液为0.57%,中段尿为6.%,阴道分泌物为
9.76%,痰液为77.34%,其中痰液为真菌主要来源,具体见表1。
2.2真菌感染类型分析经分析可知,真菌感染的致病菌类型**滑假丝酵母菌构成比为3.16%,克柔假丝酵母菌为3.73%,光滑假丝酵母菌为8.61%,热带假丝酵母菌为10.90%,白色假丝酵母菌为73.60%,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为最常见的致病菌类型,具体见表2。
2.3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克柔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高,对氟康唑具有天然耐药;**滑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均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高,5种真菌对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敏感,具体见表3。3 讨论
自然界中,真菌分布范围较广,且种类较多,大约有20万种左右,其中大多数真菌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有300种左右会对
[4]
由真菌引发的疾病发病率明显提高,其中人类致病。近年来,
光滑假丝酵母菌
(n=60)
热带假丝酵母菌(n=76)株数2151901
耐药率(%)
2.6319.7425.000.001.32
白色假丝酵母菌
(n=513)株数11508528
耐药率(%)
2.149.7516.570.391.56
株数2151301
耐药率(%)
3.3325.0021.670.001.67
68
中国处方药 第17卷 第9期
·医院药学·
门诊慢性病患者用药方案审核模式创新与成效分析
陆林生
(信宜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茂名 525300)
【摘要】目的 探讨门诊慢性病患者用药方案审核模式的创新与成效。方法 2018年1月起,信宜市人民医院开启门诊慢性病患者用药方案审核新模式,即临床医生为门诊慢性病患者制定用药方案取药时,由药师审核用药方案,确认合理后再交由门诊药房常规调剂。以用药方案审核新模式应用后3个月门诊慢性病患者的1 069张用药处方为研究对象,抽取既往传统用药方案审核模式下3个月(2018年1~3月)(2017年1~3月)门诊慢性病患者的1 035张用药处方为对照。观察用药方案审核新模式干预效果,比较两组处方金额及合理性,评价应用成效。结果 基于门诊慢性病用药方案审核新模式开具的1 069张处方中,药师干预处方235张,干预内容261项,干预率21.98%。构成比居前五位的干预内容依次为降低处方费用、联合用药不适宜、遴选药品不适宜、用药与诊断不符、无指征用药,分别占比31.80%、16.86、15.33%、9.58%和7.28%。新模式下各月门诊慢性病患者用药处方金额均较传统模式有所下降,处方点评显示不合理处方率也低于传统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引(0.84%)(P<0.05)入门诊慢性病患者用药方案审核新模式,对保证患者用药安全、降低医疗费用、减轻医疗负担具有积极作用。【关键词】门诊慢性病;用药方案;审核模式;创新;成效
慢性病是一类起病缓、病程长、经常反复发作、较难治愈
的疾病,常见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等,此类疾病会造成重要脏器损害,导致功能障碍,生(COPD)
[1]
活质量降低,大大增加了患者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同时,慢性病也是导致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国慢性病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城市与农村慢性病死亡率高达85.3%和
[2]
79.5%。慢性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药物以控制疾病进展,此类患者以老年人多见,加之用药种类多且复杂,不
[3]
合理用药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加强用药安全管理尤为重要。我院近年在门诊慢性病患者用药治疗中,引入用药方案审核新模式,在提高药物使用合理性、降低医疗费用方面取得理想效
果,文章现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8年1月起开始实施门诊慢性病患者用药方案审核新模式。以用药方案审核新模式应用后3个月(2018年1~3月)门诊慢性病患者的1 069张用药处方为研究对象,另抽取既往传统用药方案审核模式下3个月(2017年1~3月)门诊慢性病患者的1 035张用药处方为对照。两组用药处方均来自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心血管内科门诊、呼吸科门诊和内分泌
最常见的为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以往临床上的真菌原发感染
通常为人局部浅表感染,现阶段,随着广谱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化疗、免疫抑制剂以及激素的应用等多种因素影响,
各种侵袭性操作、器官移都明显降低了机体免疫功能[5]。其次,
植,尤其是各种介入性诊治方式的应用、深静脉插管操作等,由机会性以及条件致病性引发的深部真菌感染数明显增多。因临床应用的抗真菌药物种类明显增多、条件致病菌性真菌感染率提高,再加上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所以对深部真菌进行有效分离与鉴定,同时加强药敏试验与耐药性分析十分必要,有利于指导临床医生科学合理用药。
本研究中,来源于导管头的真菌构成比为0.29%,引流液为0.72%,咽拭子为0.86%,耳分泌物为1.15%,血液为0.57%,中段尿为6.%,阴道分泌物为9.76%,痰液为77.34%,提示痰液为真菌主要来源。其次,真菌感染的致病菌类型**滑假丝酵母菌构成比为3.16%,克柔假丝酵母菌为3.73%,光滑假丝酵母菌为8.61%,热带假丝酵母菌为10.90%,白色假丝酵母菌为73.60%,提示白色假丝酵母菌为最常见的致病菌类型,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这和相关研究报道具有高度相似性,临床应该对其进行高度重视。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具有较高药物耐药性,对其它药物则具有较高药物敏感性,克柔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高,对氟康唑具有天然耐药性,即使实验结果为敏感,临床治疗也无效,这需要临床高度注意;其他几种酵母菌对氟康唑也具有较高耐药性,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滑假丝酵母。各种酵母菌均对两性霉素B具有较高敏感性,但虽然药物敏感性较高,但是用药后也会引发较多不良反应,临床用药过程中应该保持高度警惕,慎重用药。
综合分析,真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这两种药物具有较高耐药性,这可能是因为临床长时期内出现抗菌药物滥用现象,研究
中克柔假丝酵母菌的伊曲康唑耐药性为42.31%,对氟康唑具有
天然耐药性,耐药性为100.0%,**滑假丝酵母菌的伊曲康唑耐药性为36.36%,氟康唑耐药性为54.55%。临床出现真菌感染的原因错综复杂,常见的包括未高度重视病原体检测、滥用抗菌药物、患者免疫功能较为低下等,随着临床真菌感染率明显提高以及耐药现象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微生物检测人员要准确鉴定感染的真菌种类,正确报告药敏试验结果,及时向临床反馈检验结果;临床医生要高度重视真菌病原学检测,并且以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确保科学合理用药,最大程度上确保为患者提供正确、有效的治疗,实现对真菌感染的有效控制。其次,临床要合理应用各种抗生素,对真菌高危感染患者加强监测,妥善管理各种真菌感染高危因素,包括肿瘤、器官移植、各种插管操作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确保及早发现真菌感染,并积极采取合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假丝酵母菌属对临床多种抗真菌药物存在一定耐药性,要对其进行密切监测,同时加强控制,以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确保临床合理用药,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有效保障。参考文献
[1]魏凌,夏文颖,王珏.2013~2015年真菌血流感染病原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7,17(3)256-259.:
[2]徐新民,李敏,李瑞红.399株医院真菌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7(4)500-503.:
[3]朱彦华,王秀梅,杨杰. 中晚期肺癌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16)2390-2392.:
[4]李红,易建中,刘成倩,等. 种蛋感染蜡状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药敏试验[J]. 上海农业学报, 2016, 32(4)87-91.:
[5]王华富,商振球,桂志红,等. 严重肝病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7, 15(2)2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