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SWOT模型的杨浦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管理分析

基于SWOT模型的杨浦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管理分析

来源:叨叨游戏网
乌鲁木齐党校学报 第2期2013年6月 JournalofthepartyschoolCPCUrumqimunictp‘l acommittee 基于SWOT模型的杨浦区文化产业 发展战略管理分析 周 煜 (上海市杨浦区委党校上海杨浦区200090) 【摘要】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上海市杨浦区的文化产业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SWOT战 略管理模型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分析杨浦区文化产业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探察影响杨浦区文化产 业发展的优劣势、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以期有助于提出适合杨浦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并为区县一级行 政区域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SWOT模型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杨浦区文化产业战略管理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1671—508X(2013)02—0034—06 在现有的战略规划分析模型里,源出于麦肯锡 相关的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区域内著 咨询公司的SWOT分析是最常见的一种工具。 名大学云集,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大 学毕业生可能成为文化产业尤其是创意产业的主 SWOT分析包括分析对象的优势(strength)、劣势 (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因 力军之一;区域内还有丰富的可供开发利用的工业 遗产资源,这些资源经过改造,可以成为杨浦区具 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象内外部条件各方面 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 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产业载体;区域内还保存着大量 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通过SWOT分析,可 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具有独特价值,经过适当引导和开发,可成为创意 以帮助研究者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对象的强项和 有最多机会的地方,并让对象的战略变得明朗。本 产业的新增长点。 文即采用这一模型对上海市杨浦区文化产业发展 的战略管理进行分析。 一(一)优质的智力库资源 区域内集聚着以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 经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为代表的14所高等院校及 100多家科研院所,并拥有两院院士5O多人、国家 、战略优势 杨浦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密切 收稿日期:2013—05—01 作者简介:周 ̄(1981-),女,上海市扬浦区委党校社会发展教研室讲师、公共管理硕士,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34 乌鲁木齐党校学报 第2期2013年6月 urn01 ofthe party school CPC Ururnqi municip committee 带来了诸如扬剧小调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 重点学科6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2个①。在管理 人杨浦,直至 学、建筑设计学、传播学、计算机软件开发、动漫设 化。区域北部曾是水道纵横的典型江南水乡,计等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学科领域中,这些高校 上世纪80年代还保留了部分农业生产生活的特 还具有在全国领先的学科优势。近几年,随着文化 色,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棕榈叶编织、花 产业的蓬勃发展,超过3000家以上的中小文化科 样经等正是在农业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这些非物质 技、设计企业在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周边成 文化遗产项目具有鲜明的工业文化、移民文化特 长起来,聚集优势初步显现。在这些企业中,多数中 色,经过适度引导和开发所形成的非遗项目的创意 坚力量甚至创始人就是从高校和科研院所中走出 来的毕业生。在杨浦区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高 校及科研院所凭借其拥有的学术和人才方面的优 势,可以发挥智力支持的重要作用。 (二)可开发利用的工业遗产资源 区域内的上海机器造纸局、杨树浦水厂、上海 机器织布局等都是中国最早期的工厂。到1937年 抗战爆发前,区域内已有工厂301家,其中轻纺工 业已具相当规模。建国以后,杨浦区的工业规模更 是逐步扩大。改革开放之后,一些工厂迁至郊区,另 一些工厂由于设备老化而停产歇业,大量厂房和仓 库作为工业遗产遗留至今。工业遗产的再生或活化 是从一种新的功能和审美角度来探索近现代工业 遗存的利用方式和更新可能。德国的柏林、日本北 海道的小樽运河、英国的曼彻斯特、的下塔吉 尔等城市在工业遗产再生活化方面都卓有成效。以 工业遗产为基础的创意产业区正在不断崛起壮大, 越来越多的旧厂房在产权关系不变,房屋结构不 变,土地用地性质不变的前提下,正在开发利用成 为创意空间。 (三)特色历史文化遗产资源 杨浦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两个鲜明特色: 工业文化特色与移民文化特色,而且还保留了部分 农耕文化特点,具有产业化的可能。建筑微雕、瓶中 船模、杨浦大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 大都是产业工人,其传承的技巧正来自工业产业发 展中的训练。随着工业的发展,一大批苏北移民涌 产业可以成为独具杨浦区本土文化特色的文化产 业,可以成为重要的民俗旅游项目。 (四)现代文化产业资源 区域内主要的文化产业范围包括设计产业(包 含艺术传媒设计、图文制作等)、艺术品交易产业 等。 1.环同济创意产业集聚区。在同济大学周边总 长度不到3公里的4条马路上,集聚了1200多家 设计企业及机构,形成了以建筑设计为龙头,包括 汽车研发设计、环保设计、艺术传媒设计,以及建 筑、装潢、图文制作、建筑模型等在内的产业链和产 业网络。早在2008年,“环同济仓 意产业集聚区”总 产出就已突破100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设计产业 基地。之后,“国家级环同济研发设计服务产业基 地”又获得科技部命名,这是“知识溢出”效应、三区 联动的典范。知识经济圈远期目标是:到2015年总 产出超过300亿、2020年到1000亿。 2.五角场800艺术区。位于国顺东路800号的 五角场800艺术基地毗邻五角场商业区,东临黄兴 公园,闹中取静,于2009年4月被上海市评为15 家首批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之一。该区域建筑属于 罕见的包豪斯风格,经过改造后进驻了大批知名画 廊和当代艺术机构,是比较有影响力的艺术品展示 和交易区,计划发展为以画廊和艺术机构为中心的 设计公司、时尚店铺、餐饮酒吧云集的时尚消费聚 集区。 3.滨江产业带。北外滩滨江带长达11公里,西 35 乌鲁木齐党校学报 第2期2013年6月 Journal ofthe party school CPC Urumqi municipal committee 从大连路始,北抵复兴岛,沿黄浦江北岸鳞次栉比 力。由于杨浦区科技产业较发达,部分现代文化产 聚集了数百家工业厂房,曾经是上海著名的老工业 业科技含量较高,因此不少现代文化产业归属于科 聚集地,随着国企改制和并转,一大批始建于上世 技产业管理部门管理。例如,上海市知识产权园本 纪初的工业厂房出现了闲置和荒芜。经过调研,区 是科技企业管理单位,但作为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五 决定在充分保留北外滩滨江沿岸旧厂房、旧建 角场800现在也归属其管理。因知识产权园在五角 筑历史文化的前提下,挖掘历史、保留遗产,筹建 场800的经营公司中占有部分股份,知识产权园便 “北外滩创意产业园区”群落。根据规划,这里将成 参与了五角场800的具体事务管理,与其协调和服 为沪上创意产业聚集地、历史文脉传承地、海派文 化展示地、东西文化结合地、个性消费休闲地、世博 会主题演绎地。 二、战略劣势 (一)区位优势不明显 杨浦发展文化产业遇到的首要问题便是其地 理位置的制约。杨浦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的东北 部,地处黄浦江下游。东、南临黄浦江,由杨浦大桥 与浦东新区相连;西以大连路、大连西路、密云路、 逸仙路与虹口区相邻;北与宝山区接壤。与徐汇、静 安、卢湾等中心城区相比,杨浦的区位优势不明显, 对相关人才及资金、技术以及消费的吸引力比较 弱。因此,必须给予文化产业更优厚的扶持。 (二)“下只角”形象不利于文化产业集聚⑦ 在上海发展史上,杨浦曾是贫困移民聚集地, 简陋民居随处可见,被称为上海的“下只角”。 后,杨浦作为重要的工业区,境内工厂林立,工人众 多。随着国企改制和并转,又涌现出数量庞大的下 岗工人。杨浦区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大、穷、落后等形 象在今后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这种 印象将直接影响文化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也影响文 化产业消费群体的消费导向。 (三)文化产业管理缺陷 区域内与文化产业相关的部门较多,有科委、 经委、文化局、商务委及几个园区管理单位,但文化 产业发展协调机构及落地统计口径的职能部门不 够明确,可能导致文化产业发展决策困难和推进乏 36 务的职能不相符合。因此,必须明确文化产业园区 的经营权,避免经营权不明而导致的经营混乱。 (四)缺乏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明确 文化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出台一系列相关 ,尤其在杨浦区文化产业发展较为薄弱的情况 下,必须具有比较优势,因此需要更加优惠的 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此外,已有国家及市级的优 惠也需要加强执行和落实力度,便于市场要素 的重新整合和充分流动,从而促进杨浦区文化产业 的发展。 (五)文化产业业态布局缺乏合理规划 近几年,杨浦区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结合工业 遗产再生,形成了许多文化产业园区。但是部分热 闹的文化产业园区内却常常出现经营管理不善状 况,且已在很多方面暴露出难以持续发展的问题。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业态布局不合理, 优势业态得不到重点发展,其它不具备优势的普通 业态却因缺乏合理规划而盲目发展。 三、战略机遇 (一)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统计数据显示,早在2005年上海的文化产业 总值就已达到208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比 GDP的增长幅度高出2.1个百分点⑦。上海也是我 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早的地区,它的影视业、出 版业、时尚设计、广告业等行业曾一直处于全国领 先地位。2008年上海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为56.98万 人,实现总产出3304.8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增 乌鲁木齐党校学报第2期2013年6月 urnalofthepart3 ̄schoolCPCUrumqimunicipal committee 幅高出同期地区生产总值1.3个百分点,占地区生 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7%,对上海市经济增长的贡 献率为6.5%④。“十一五”期间,杨浦区的产业布局 杨浦打造成为知识创新策源地与新兴文化产业引 领区、创新创业集聚地与服务经济先行区、高端人 才汇聚地与高教改革试验区、先进文化弘扬地与品 更是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产业在传统影视传播、 出版印刷和网吧等娱乐业的基础上又新增了赤峰 质生活示范区。而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特别是创新 体系建设进程中,文化产业的作用已越来越凸显, 路63号创意设计工场、滨江创意产业园、五角场 并得到了区域内党和的高度重视。这对杨浦区 800号艺术区等一批现代文化产业聚集区。可以 的文化产业发展来说,是极大的有利条件,作为国 说,杨浦区发展文化产业具备了深厚的产业基础, 更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前景。 (二)国家和上海良好的环境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 要推动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早在 2009年7月22日,常务会议也已讨论并原 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式 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我国许多省市都 在以文化改革和文化产业试点城市改革为契 机,充分调研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文化产业资 源分布情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2011年11月,九届上海十六次全会上,提出 了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从 上海近年来的改革实践看,文化产业在调整产业结 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 来越受到广泛认可,在本市产业升级和转型中的重 要性也愈加明显。 (三)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有利条件 2010年1月,杨浦区正式进入全国首批国家 创新型试点城区之列⑤。建设创新型试点城区,是我 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建设 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旨在增强自主创 新能力,充分发挥城市要素聚集和创新活跃的优 势,积极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要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助力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 城区建设,就要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 路,坚持“三区联动、创新驱动”的核心理念,着力将 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杨浦区如能取得文化产业调 整与转型的成功必将加快推动上海全球城市和国 际文化大都市建设。 (四)“后世博”效应机遇难得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所带来的以黄浦江 为中心的上海市发展格局的变动,已引起杨浦区政 府的高度重视。世博会成功举办之后,上海市社会 经济文化发展格局已开始出现由以苏州河为轴线 到以黄浦江为轴线的转移。围绕世博的各种建设活 动进一步带动了黄浦江两岸的发展和繁荣。上海市 经历“世博洗礼”后,尤其是美国迪斯尼项目在浦东 Jlip具体落地实施以后,沿浦江两岸势必会成为上 海金融航运中心及上海文化发展的聚焦热点,从而 形成以突出“国际化”为特色的“后世博”文化发展 格局。“后世博”文化发展格局的出现将为杨浦区的 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杨浦区具有两面濒临黄 浦江的超长岸线,抓紧时机发展沿江区域,将对杨 浦区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所以,对杨浦区文化 产业发展的思考应该建立在更长远的“后世博”战 略高度之上。 四、战略挑战 (一)文化产业人才仍有较大缺口 人才是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 素,离开创意性的高端人才,任何文化资源都无法 获得有效配置。近几年来,与全国情况类似,杨浦区 文化从业人才总体增长不少,但还是存在一系列的 问题,包括内容创意型人才少、新兴行业专业人才 37 乌鲁木齐党校学报 第2期2013年6月 JournalofthepartyschoolCPCUlurnqimunic al committee 少、复合型管理人才少、文化人才的区域发展不平 衡及其实践培养不够等⑥。目前,杨浦区的文化产业 (四)文化产业中介服务缺失 成功的经验证明文化产业的上下游延伸度非 从业人员主要来源是计划经济下的国有文化 常大,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具备强大有力的中介机 单位,其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都相对不足,要适应 构,用以整合所需的文化资源,包括资金、人才、创 当今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对较难。而我们现行的 高校教育也并不利于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的 意、品牌、技术等,如纽约的百老汇就有一大批专门 提供剧本、设备、道具、演职员、特技、票务等一系列 高效培养。目前,杨浦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缺乏 产品的服务公司,并形成了分工协作的严密网络, 的就是人才和人才培养的有效平台。 (二)国际文化产业的竞争加剧 进人21世纪之后,中国正迅速成为世界最大 的文化消费市场。不仅美国、加拿大以及众多欧盟 国家纷至沓来,在各自的电影、电视等优势项目上 不断增加对华推介力度,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也 更加重视巨大的中国文化市场,电影、电视、卡通, 乃至网络游戏、时尚玩具等文化产品都在伺机而 动。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虽然文化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之 一,但与美、日这些文化产业强国相比,整体上仍处 于发展初期。面临如此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 加大对传统文化产业的改造力度,使文化产业创造 更多的价值与效益。 (三)文化改革相对滞后 杨浦文化领域的改革发展虽取得了较大成就, 但总体而言仍然滞后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建立。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以文化企 业为中心的模式仍然没有得到完全实现,文化企业 现代产业制度尚未建立。区域内不少文化单位还没 有完全转型为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市场竞争主体,大 量国有文化单位还同时面临国有企业与文化企业 的双重困境。就所有制结构而言,区域内文化产业 的外资和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娱乐业、影视放映、 音像制品销售等下游领域,而在那些文化含量较高 的文化产业中,国有单位所占比重偏大,且大都缺 乏应有的活力。 38 帮助主体公司顺利进行运作。杨浦区尚缺乏现代文 化中介服务机构、文化经纪人和行业协会,导致文 化产业功能上的整体残缺,管理机制也并未健全, 难以形成产业化经营链条。目前杨浦区的文化产业 中介类服务机构只有演出经纪公司和画廊得到了 一定规模的发展,其他文化产业所急需的中介服务 机构,如剧本中介、演员中介、票务中介等皆处于自 发状态,个体文化经纪人的地位更是没有确立,还 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行业协会。 (五)文化市场秩序有待规范 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环境。 经过长期的努力,杨浦区文化市场秩序混乱的状况 已大有好转,但仍未实现根本性改变。其主要表现 为:1.演出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价高质次的演出 较多,高场租、高出场费、高票价现象恶性循环,人 为提高了演出成本,与国情不相适应;2.知识 产权保护力度还不够,文化、音像制品盗版现象屡 禁不止,严重扰乱了正版文化、音像制品的生产和 经营秩序,影响到了文化、音像制造行业的创新能 力;3.部分大的文化企业、集团等在行业中处于相 对垄断甚至是独占市场的局面,市场缺乏充分竞 争;4.在极少数文化生产、经营领域还存在违法经 营现象,社会反响比较强烈。 (六)文化产业化程度还不高 杨浦区文化产业的边界也还没有得到明确地 划分,产业的内部结构、产业门类之间的搭配以及 产业布局也不尽合理,市场链条尚不完整且外部关 乌鲁木齐党校学报 第2期2013年6月 Journal ofthepartyschool CPC Urumqi municipal committee 联也没有建立起来。文化经营单位虽多,集约化程 ①本文中所采用数据,除特别标注外,均据杨浦区发展与改  度却比较低,传统的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化需求之 革委员会统计局、产业科和杨浦区文化局内部统计资料。②“下只角”:上海地域文化中特有的词汇之一,大约2O世 纪30年代开始形成并沿用至今,当时的上海人把买办、洋 人、社会名流聚集的地方称为“上只角”,主要指以现今淮海 间仍存在较大矛盾。文化市场低水平的供求关系, 结构性不对称矛盾也很大。文化产业领域的小型企 业占居大多数,从而出现了资源优势分散,很难适 路为中心向西南面发展的豪华地区,而把闸北、南市区为中 应高强度市场竞争的要求。甚至于部分文化产业单 心朝东北面发展的贫民居住区称为“下只角”。杨浦区也是在 位仍没有完全变成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市场 “下只角”之内。 主体,有些由事业单位转制而成的文化产业组织, 其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依赖资金办文化的阶 段,严重缺乏市场运营活力与创新能力。 总体来看,杨浦区目前的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 初级阶段,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要求和人民 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不相适应,与国外文 化发达地区如伦敦、纽约等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 距。杨浦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不少现实障碍,同时 也具备很多自身独有的优势,很多不利因素经过科 学规划、合理布局,也能成为后发优势。在经济全球 化背景下,越是后发的国家和地区,越是能够直接 使用最新的技术成果,令其产业升级速度迅速加 快。 未来五到十年间,杨浦区要在文化改革向 纵深发展的背景下,调整文化产业布局,对接国家 和上海市文化产业的整体规划,找准优势,发挥特 色,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紧紧围绕“三区联动” 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定位,充 分利用杨浦区现有文化资源优势,把丰富的文化资 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形成具有杨浦区特色 和集聚效应的文化产业类型,将文化产业建设成杨 浦区的支柱产业;以调整经济结构和优化城区功能 为主线,以社区文化服务为主导,积极推进从生产 功能区向综合功能区的战略性调整,形成有利于文 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注释: ③胥会云.上海文化产业总产值去年突破2000亿元【N】.第一 财经日报,2006—09—21. ④文化部.上海市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公布2008年上 海文化产业统计数据[EB/OLI.http:://www.ccnt.gov. cn/xxtb/xwzx/dfdt/20lY)O9,t20090902_73014.htm1.2009—09—02. ⑤科技部.关于同意上海市杨浦区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 函[z].国科函政(201O]9号. ⑥黄春平.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报告(上)[EB/OL].hap:I/a- article.php?id=6015,2009-02-03. 参考文献: [1]大卫・赫斯蒙德夫著,张菲娜译.文化产业瞰].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向勇,喻文益.区域文化产业研究叫】.北京:海天出版社, 2007. [3]祁述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北京: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英】约翰・霍金斯著.洪庆福,孙薇薇,刘茂玲译.创意经 济:如何点石成金[M]The Creative Economy:How People Make MoneyfrbmIdeas.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5]胡惠林,陈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G].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2010. [6]卢衍鹏.文化强国语境下文化立国的逻辑、现实与战略【J】. 湖南社会科学,2012(3). 责任编辑:李润芝李静 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