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于氧气的反应。
2、初步理解常见金属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生活中的相关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性顺序表对相关置换反应实行简单判断。 重点、难点:1、从实验出发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2、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教学方法:实验发现、讨论。 教学过程 :
引入新课:金属的用途不但与物理性质相关,还与化学性质相关。 学生阅读:书P9 板书: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常温能反应,以镁、铝为代表。 2、高温下与氧气反应,以铁、铜为代表。 3、高温下也布反应,以金为代表。
讲解:上述反应大致反映出金属的活动性:镁、铝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有没有
更全面地反映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呢?
活动与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 提示学生观察反应实行的剧烈水准、放热差异、产生氢气的快慢情况等。
学生活动:1、完成探究,填写表格。
2、得到结论:活动性顺序为:镁>锌>铁。 教师板书: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讲解:置换反应的概念要点。AB + C →AC + B
提问思考:除了金属与酸的反应,还有什么事实能证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 讲解:我们在讲质量守恒定律时曾见过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类似的反应还有
吗?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教师演示: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铜丝插入银溶液中
铜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
学生活动:观察上述实验的现象、记录、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1) 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Al +CuSO4 现象:白→红 (2) 铜丝插入银溶液中 Cu +AgNO3 现象:红→白 (3) 铜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Al+ Al2(SO4)3 无现象
教师讲解:经过很多类似的探究过程,人们归纳出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请同学们务必牢记! 板书: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内容: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 H)Cu Hg Ag Pt Au 学生阅读:书,P13
教师讲解:判定置换反应能否发生的要点P13。 课堂练习:书,P14 4 5、6 课堂小结:本节要点 布置作业 :书P14 3,6
课后反思:本节内容容量大,化学方程式多,学生理解不难但熟练应用,还需一段时间的练习,让他们多多练习。对于金属顺序表能够采取课前抽查背诵的方式来增强学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