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土壤采样标准

土壤采样标准

来源:叨叨游戏网
采样预备 组织预备

由具有野外调查体会且把握土壤采样技术规程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采样组,采样前组织学习有关技术文件,了解监测技术标准。

资料搜集

搜集包括监测区域的交通图、土壤图、地质图、大比例尺地形图等资料,供制作采样工作图和标注采样点位用。

搜集包括监测区域土类、成土母质等土壤信息资料。 搜集工程建设或生产进程对土壤造成阻碍的环境研究资料。

搜集造成土壤污染事故的要紧污染物的毒性、稳固性和如何排除等资料。 搜集土壤历史资料和相应的法律(法规)。

搜集监测区域工农业生产及排污、污灌、化肥农药施用情形资料。 搜集监测区域气候资料(温度、降水量和蒸发量)、水文资料。 搜集监测区域遥感与土壤利用及其演变进程方面的资料等。 现场调查

现场踏勘,将调查取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利用,丰硕采样工作图的内容。

采样器具预备

工具类:铁锹、铁铲、圆状取土钻、螺旋取土钻、竹片和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等。

器材类:GPS、罗盘、照相机、胶卷、卷尺、铝盒、样品袋、样品箱等。 文具类:样品标签、采样记录表、铅笔、资料夹等。 平安防护用品:工作服、工作鞋、平安帽、药品箱等。 采样用车辆 监测项目与频次

监测项目分常规项目、特定项目和选测项目;监测频次与其相应。

常规项目:原那么上为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所要求操纵的污染物。

特定项目: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未要求操纵的污染物,但依照本地环境污染状况,确认在土壤中积存较多、对环境危害较大、阻碍范围广、毒性较强的污染物,或污染事故对土壤环境造成严峻不良阻碍的物质,具体项目由各地自行确信。

选测项目:一样包括新纳入的在土壤中积存较少的污染物、由于环境污染致使土壤性状发生改变的土壤性状指标和生态环境指标等,由各地自行选择测定。

土壤监测项目与监测频次见表4-1。监测频次原那么上按表4-1执行,常规项目可按本地实际适当降低监测频次,但不可低于5年一次,选测项目可按本地实际适当提高监测频次。

表4-1 土壤监测项目与监测频次

项目类别 常规项目 基本项目 重点项目 监测项目 pH、阳离子交换量 监测频次 每3年一次 镉、铬、汞、砷、铅、铜、锌、镍 农田在夏收或秋收后采样 六六六、滴滴涕 特定项目(污染事故) 特征项目 及时采样,根据污染物变化趋势决定监测频次 选测项目 影响产量项目 污水灌溉项目 全盐量、硼、氟、氮、磷、钾等 氰化物、六价铬、挥发酚、烷基汞、每3年监测一次 苯并[a]芘、有机质、硫化物、石油类等 农田在夏收或秋收后采样 POPs与高毒类农药 苯、挥发性卤代烃、有机磷农药、PCB、PAH等 其他项目 结合态铝(酸雨区)、硒、钒、氧化稀土总量、钼、铁、锰、镁、钙、钠、铝、硅、放射性比活度等

5布点与样品数容量 “随机”和“等量”原那么

样品是由整体中随机搜集的一些个体所组成,个体之间存在变异,因此样品与整体之间,既存在同质的“亲缘”关系,样品可作为整体的代表,但同时也存在着必然程度的异质性的,不同愈小,样品的代表性愈好;反之亦然。为了达到搜集的监测样品具有好的代表性,必需幸免一切主观因素,使组成整体的个体有一样的机遇被选入样品,即组成样品的个体应当是随机地取自整体。另一方面,在一组需要彼此之间进行比较的样品应当有一样的个体组成,不然样本大的个体所组成的样品,其代表性会大于样本少的个体组成的样品。因此“随机”和“等量”是决定样品具有一样代表性的重要条件。

布点方式 简单随机

将监测单元分成网格,每一个网格编上号码,决定采样点样品数后,随机抽取规定的样品数的样品,其样本号码对应的网格号,即为采样点。随机数的取得能够利用掷骰子、抽签、查随机数表的方式。关于随机数骰子的利用方式可见GB10111《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简单随机布点是一种完全不带主观条件的布点方式。 分块随机

依照搜集的资料,若是监测区域内的土壤有明显的几种类型,那么可将区域分成几块,每块内污染物较均匀,块间的不同较明显。将每块作为一个监测单元,在每一个监测单元内再随机布点。在正确分块的前提下,分块布点的代表性比简单随机布点好,若是分块不正确,分块布点的成效可能会适得其反。 系统随机

将监测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几部份(网格划分),每网格内布设一采样点,这种布点称为系统随机布点。若是区域内土壤污染物含量转变较大,系统随机布点比简单随机布点所采样品的代表性要好。

图5-1 布点方式示用意

基础样品数量

由均方差和绝对误差计算样品数 用以下公式可计算所需的样品数:

N=t2s2/D2

式中:N为样品数;

t为选定置信水平(土壤环境监测一样选定为95%)必然自由度下的t值(附录A);

s2为均方差,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或从极差R(s2=(R/4)2)估量;

D为可同意的绝对误差。

例如:

某地土壤多氯联苯(PCB)的浓度范围0~13mg/kg,假设95%置信度时平均值与真值的绝对误差为 mg/kg,s为 mg/kg,初选自由度为10,那么

N =()()/()=23

因为23比初选的10大得多,从头选择自由度查t值计算得:

N =()()/()=20

20个土壤样品数较大,缘故是其土壤PCB含量散布不均匀(0~13 mg/kg),要降低采样的样品数,就得捐躯监测结果的置信度(如从95%降低到90%),或放宽监测结果的置信距(如从 mg/kg增加到 mg/kg)。

2

2

2

2

2

2

由变异系数和相对误差计算样品数 N=t2s2/D2可变成: N=t2CV2/m2

式中:N为样品数;

t为选定置信水平(土壤环境监测一样选定为95%)必然自由度下的t值(附录A);

CV为变异系数(%),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资料中估量;

m为可同意的相对误差(%),土壤环境监测一样限定为20%~30% 。 没有历史资料的地域、土壤变异程度不太大的地区,一样CV可用10%~30%粗略估量,有效磷和有效钾变异系数CV可取50%。

布点数量

土壤监测的布点数量要知足样本容量的大体要求,即上述由均方差和绝对误差、变异系数和相对误差计算样品数是样品数的下限数值,实际工作中土壤布点数量还要依照调查目的、调查精度和调查区域环境状况等因素确信。

一样要求每一个监测单元最少设3个点。

区域土壤环境调查按调查的精度不同可从、5km、10km、20km、40km当选择网距网格布点,区域内的网格结点数即为土壤采样点数量。

农田搜集混合样的样点数量见“.2混合样搜集”。

建设项目采样点数量见“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判监测采样”。 城市土壤采样点数量见“城市土壤采样”。

土壤污染事故采样点数量见“污染事故监测土壤采样”。 6样品搜集

样品搜集一样按三个时期进行:

前期采样:依照背景资料与现场考察结果,搜集必然数量的样品分析测定,用于初步验证污染物空间分异性和判定土壤污染程度,为制定监测方案(选择布点方式和确信监测项目及样品数量)提供依据,前期采样可与现场调查同时进行。

正式采样:依照监测方案,实施现场采样。

补充采样:正式采样测试后,发觉布设的样点没有知足整体设计需要,那么要进行增设采样点补充采样。

面积较小的土壤污染调查和突发性土壤污染事故调查可直接采样。

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 采样单元

采样单元的划分,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监测一样以土类为主,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的土壤环境背景值监测以土类和成土母质母岩类型为主,省级以下或条件许可或专门工作需要的土壤环境背景值监测可划分到亚类或土属。 样品数量

各采样单元中的样品数量应符合“基础样品数量”要求。 网格布点

网格间距L按下式计算:

L=(A/N)1/2

式中:L为网格间距;

A为采样单元面积;

N为采样点数(同“样品数量”)。

A和L的量纲要相匹配,如A的单位是km2那么L的单位就为km。依如实际情形可适当减小网格间距,适当调整网格的起始经纬度,躲开过量网格落在道路或河流上,使样品更具代表性。 野外选点

第一采样点的自然景观应符合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的要求。采样点选在被采土壤类型特点明显的地址,地形相对平坦、稳固、植被良好的地址;坡脚、洼地等具有从属景观特点的地址不设采样点;城镇、住宅、道路、沟渠、粪坑、坟墓周围等处人为干扰大,失去土壤的代表性,不宜设采样点,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300m以上;采样点以剖面发育完整、层次较清楚、无侵入体为准,不在水土流失严峻或表土被破坏处设采样点;选择不施或少施化肥、农药的地块作为采样点,以使样品点尽可能少受人为活动的阻碍;不在多种土类、多种母质母岩交织散布、面积较小的边缘地域布设采样点。 采样

采样点可采表层样或土壤剖面。一样监测搜集表层土,采样深度0~20cm,特殊要求的监测(土壤背景、环评、污染事故等)必要时选择部份采样点搜集剖

面样品。剖面的规格一样为长,宽,深。挖掘土壤剖面要使观看面向阳,表土和底土分双侧放置。

一样每一个剖面搜集A、B、C三层土样。地下水位较高时,剖面挖至地下水出露时为止;山地丘陵土层较薄时,剖面挖至风化层。

对B层发育不完整(不发育)的山地土壤,只采A、C两层;

干旱地域剖面发育不完善的土壤,在表层5~20 cm、心土层50 cm、底土层100 cm左右采样。

水稻土依照A耕耘层、P犁底层、C母质层(或G潜育层、W潴育层)分层采样(图6-1),对P层太薄的剖面,只采A、C两层(或A、G层或A、W层)。

图6-1 水稻土剖面示用意

耕作层(A层) 梨底层(P层) 潴育层(W层) 潜育层(G层) A层专门深厚,沉积层不甚发育,一米内见不到母质的土类剖面,按A层

5~20 cm、A/B层60~90 cm、B层100~200 cm搜集土壤。草甸土和潮土一样在A层5~20 cm、C1层(或B层)50 cm、C2层100~120 cm处采样。

采样顺序自下而上,先采剖面的底层样品,再采中层样品,最后采上层样品。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尽可能用竹片或竹刀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份土壤,再用其取样。

剖面每层样品搜集1kg左右,装入样品袋,样品袋一样由棉布缝制而成,如潮湿样品可内衬塑料袋(供无机化合物测定)或将样品置于玻璃瓶内(供有机化合物测定)。采样的同时,由专人填写样品标签、采样记录;标签一式两份,一

份放入袋中,一份系在袋口,标签上标注采样时刻、地址、样品编号、监测项目、采样深度和经纬度。采样终止,需逐项检查采样记录、样袋标签和土壤样品,如有缺项和错误,及时补齐更正。将底土和表土按原层回填到采样坑中,方可离开现场,并在采样示用意上标出采样地址,幸免下次在相同处搜集剖面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