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平台 学 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 ■松原市宁江区实验小学张晓云 新的课程教育标准中明确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 量与度量的能力与方法。 求,数学学科的教学活动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为出 发点,有效的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紧密的 堂教学两大方面抓起,有效的把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化, 二、以课堂教学设计为手段,让数学课堂更加生活化 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 联系起来。为此,我们应该首先从教学过程中的备课与课 做到学用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善于用真实 生活中情境中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 把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学习融人生活实践之中。 从学生实际出发。使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一对知识理解与学习的热情,从情感上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 离,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提供必要的保障与充分的准备,为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做好铺垫,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之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搜集 一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数学知识问题,努力把“身边的数 想法去尝试解决各种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另外要注重培 学”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用数学的观点来看待 励学生进行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数据收集与整理,以此积累 养学生经常反思数学问题的习惯,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 值的数学,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让学生 真正的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而增强学生对 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兴趣与信心。只有来源于生活、回 归于生活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数学知识必须做到 生活中的现象。另外,在引导学生进行预习时,还要多鼓 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的数学知识是有价 更多的数学学习与探究的素材。例如在学习线段、角、如 何测量与度量之前,让学生首先运用刻度尺和量角器进行 测量或度量自己身边真实存在的客观事物。如自己身高或 手臂伸开的长度、教室门的高度、宽度,度量圆规张开的 这些活动,加深学生对线段、角的主观理解,并能增强学 “生活化”。所以数学教学过程必须紧扣生活、体现生活 生活中用心去感悟数学学习的真谛。 【责任编辑别晓梅】 不同角度的度数,时钟上时针与分针的角度等,通过开展 实际的运用,给数学知识找到生活实践的原型,使学生在 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与完善学生使用工具进行测 体验式学习数学 一大安虹小学侯丽玲 新课标指出: “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是用心去感悟 的过程。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 末尾与个位对齐,以这样的认知水平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的 乘法法则,很自然地认识到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 因数,所得的积是表示有多少个“lO”,这时积的末位要 与十位对齐,概括出了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法则。学 生在学习中找准新知识的固定点和生长点,把新旧知识融 三、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理解数学,引导 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经历体验 数学学习的过程,培养其数学素养。 一、自主探究—— t学生体验“做数学” “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找一找、量一 合在一起充分表述。 量、拼一拼等,在操作中体验数学。如教学“拼组合图 形”时,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图形,找出相同的边, 量一量,再拼成组合图形。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 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这比带上现成的钟要 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已 学生把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体验 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简便运算125—98”,可让学生 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 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 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再如“将正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 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学生用橡皮泥 捏一个正方体,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 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 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 元,这样引导学生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 理。学生亲身体验操作,胜过教师百遍的讲授。 二、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总之,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 程。教师要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减少学生对数学的 畏惧感和枯燥感,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亲身体 验。同时,教师应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 知识获取的过程,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责任编辑刘云程】 “说”就是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 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 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让学生充分地表达、争辩,更好 地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如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 引导学生说出每一步的计算方法,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 数去乘第一因数,乘得的积表示多少个“1”,应该把积的 吉林教育・ ̄6/2014 l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