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参)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 ①生物能生长 ②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 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A.①②
B.①③
C.③②
D.③④
2、膝跳反射和“听到铃声走进教室”两个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分别位于( ) A.大脑皮层 脑干 B.小脑 大脑皮层 C.脊髓 大脑皮层
D.脊髓 小脑
3、某学生掏耳垢时,不小心戳坏耳朵中某结构导致耳聋,该结构最可能是( ) A.外耳道
B.鼓膜
C.咽鼓管
D.半规管
4、“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 A.嫁接
B.分根
C.扦插
D.杂交
5、赤潮会严重危害渔业生物和海洋生态,主要原因是某些单细胞生物( ) A.净化了海水中所有的生物 B.分解了海水中鱼的尸体 C.在海水中大量繁殖 D.全部死亡 6、下列哪项小肠的结构不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 A.小肠长约 5~6 米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 D.小肠壁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
7、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比较,主要的区别是被子植物的( ) A.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B.子房内没有胚珠 C.树冠高大和花朵鲜艳
D.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8、下列植物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 )
A. B. C. D.
9、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 ) A.肺泡壁薄
B.肺泡数量多 C.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以上三项都对
10、下列物质属于细胞中有机物的是( )。
①水 ②无机盐 ③核酸 ④糖类 ⑤脂质 ⑥ 蛋白质 ⑦氧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③④⑥⑦
D.①③⑤⑦
11、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A.
B.
C.
D.
12、如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其能够吸收的部分物质分别是:( )
A.小肠皱襞;甘油、氨基酸 B.小肠绒毛;脂肪微粒、水 C.小肠绒毛;维生素C、脂肪酸 D.十二指肠;葡萄糖、无机盐
/ 5
1 13、以下动物是腔肠动物的是( ) A.水母
B.线虫
C.蛔虫
D.蚯蚓
14、能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的是(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壁
D.细胞核
15、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只可通过一种途径排出的是( ) A.尿素
B.多余的水
C.二氧化碳
D.无机盐
16、下列自然现象中具有生命特征的是 A.日出日落
B.潮涨潮退
C.花开花谢
D.春去秋来
17、下列关于尿的形成与排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B.尿的形成和排出都是连续的
C.婴幼儿期间出现不自主排尿现象的原因是膀胱太小 D.人体排尿的意义在于能够维持体温恒定
18、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下列不属于青春期身体发育特点的是( ) A.身高突增 B.大脑发育最快,内心世界逐渐复杂 C.开始出现第二性征 D.大脑、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19、如图为菜豆种子结构和种子萌发后的幼苗形态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②③④⑤组成种子的胚 B.图甲中的①发育成图乙中的⑧ C.种子萌发过程中结构⑦逐渐变小 D.结构⑧的生长只与分生区有关 20、大雨过后,山间小路上常常见到一些蚯蚓,这是蚯蚓( ) A.为了便于“饮水”
B.为了便于呼吸
C.为了便于取食 D.喜欢生活在潮湿地面
21、为了观察叶片的结构,需要将叶片制作成临时玻片标本,该标本属于( ) A.临时装片
B.临时切片
C.临时涂片
D.永久涂片
22、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视野内光线较暗,应选择下列哪项来进行调节( ) ①较大的光圈 ②较小的光圈 ③反光镜的平面 ④反光镜的凹面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3、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是( ) A.身体分部 B.足和触角分节
C.具有外骨骼
D.具有足和翅
24、下列全部属于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的一组是( ) A.望梅止渴、嘤嘤求哺、鹦鹉学舌 B.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C.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D.猫捉老鼠、闻鸡起舞、老马识途
25、一个动物细胞产生了两个子细胞,以下关于子细胞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可能继续 B.可以持续长大 C.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
D.结构和功能始终相同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有:种子结构完整,胚是活的,并且渡过_________。 2、根的生长主要是_______细胞的和_______细胞伸长的结果.
3、鲸是哺乳动物,但是它的体型却像鱼,四肢变为鳍状,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环境;茂密的森林中,空气远比喧闹的城市清洁、新鲜、湿润,这说明生物的生活能
________环境。
4、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叶片由表皮、_______与叶脉三部分组成。表皮上分布有_______,它既是蒸腾作用
的“门户”,又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绿色开花植物各器官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统一整体,据图回答。
2 / 5
(1)当选择2、5两个编号的种子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时,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____?几天后,2号种子萌发了,5号种子没有萌发。根据这一现象,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1)植物体具有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功能的是_________组织。
(2)图A中,①表示通过气孔释放的气体,它可以表示光合作用产生的_________;也可以表示蒸腾作用散失的____。
(3)花的主要结构是_________;受精后,图B中[_____]将发育成种子。 (4)观察图C,根尖成熟区有利于吸收水分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_____。
(2)大豆种子能萌发成幼苗的结构是_____。
(3)如果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应选择编号_____和2的种子做对照实验。 (4)3号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_____。 (5)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_____。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重要的生理活动,为验证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料及产物,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装置中A,B均是透明的。请据图回
答:
2、请仔细观察如图,回忆肺的结构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支气管在肺内形成各级分支,并在末端形成许多_____。 (2)B图表示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_____。
(3)C图表示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所以,肺泡中的氧气进入毛细血管,只需经过_____层细胞.
(4)上述结构特点,适于在_____与_____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1)某同学想用此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①取两套装置,分为甲组和乙组,在甲组的A瓶中注入____,作为对照。在乙组的A瓶中注入____,②将两套装置放置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检测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来确定植物是否进行光合作用。理论上分析:甲组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_,乙组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
(2)另一位同学想利用此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 那么,他应
3 / 5
3、春天到了,随着气温的升高又到了播种的季节,农民伯伯在雨后或浇地后,先给地松土,然后进行播种。某生物学习小组针对这一生活常识设计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以大豆种子为材料),实验设计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在A瓶内注人澄清的石灰水,延长导管使之没入A瓶液面以下;同时,还应将B瓶______________
(3)又有一位同学把图中的A撤去,B瓶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将其置于室外培养,测定一天中密闭的B瓶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影响b-f段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 一天中绿色植物在_____(曲线上两点之间)段的光合作用最强,在_________(a-g)点绿色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绿色植物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从图中可以找到的依据是__________。
(3)若要探究“环境温度对水仙花开花时间是否有影响”,应选择甲组和 组作为对照实验进行比较;如果甲组先开花,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4)根据上表中的设计方案,你认为该探究小组还要探究的问题是: 。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9贺岁大片《流浪地球》,影片上映以来收获了非常高的评价和口碑。《流浪地球》的故事发生在离现在 不太远的未来,那时科学家发现,太阳正在急剧老化,迅速膨胀,很快就要吞没地球。人们集结全球之力,建造了一万台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轨道,在宇宙中“流浪”,寻找新家园。
(1)《流浪地球》告诉人们地球与人类息息相关。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园是___________,保护它就是保护包 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
(2)地球为生物提供了阳光、__________、水、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赖以生存的条件。
2、水仙花又称凌波仙子,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某探究小组为了探究“环境条件对水仙花开花时间的影响”,他们选取品种、成熟度和大小等相同的三个具备开花能力的水仙花鳞茎,分为甲、乙、丙三组,同时置于下表所示的环境中进行培养,观察并记录从开始培养到第一朵花开放的时间。 组别 甲 乙 丙 平均温度 21℃ 10℃ 21℃ 光照条件 光照充足 光照充足 光照不足 完全相同且能充分满足水仙花生长发育的需要 其他培养条件 (3)“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光能是影响生物生活的___________因素,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归根到底都来自太阳光能。
(4)如果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超出了它的承载量和支付力,就会造成资源被破坏和环境恶化,影响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答案合理即给分)。
(5)人类赖于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请列举你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行为:_______(答案合理即给分)。(答两点即可)
请分析回答:
(1)该探究方案中的实验变量有两个,分别是 和 。
(2)若要通过一次实验就获取比较准确的实验结果,请改正实验中的一处不足:
4 / 5
参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C 3、B 4、C 5、C 6、D 7、D 8、B 9、D 10、B 11、C 12、C 13、A 14、D 15、C 16、C 17、A 18、B 19、C 20、B 21、B 22、D 23、C 24、C
25、A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休眠期
2、分生区; 伸长区
3、适应 改变(或影响)
4、适量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 5、叶肉 气孔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输导 氧气 水蒸气 雌蕊和雄蕊 ④ 具有大量根毛 2、肺泡 毛细血管 一 两 肺泡 血液
3、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胚 1 缺少充足的空气 种子数量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清水 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用黑纸包裹(或黑塑料袋套住或将其放置到黑暗环境中) 光照强度cd f f时二氧化碳浓度比a点时低 2、(1)平均温度(1分) 光照条件(1分) (2)增加各组中水仙花鳞茎的数量
(3)乙, 环境温度对水仙花开花时间有影响 (4)光照对水仙花开花时间是否有影响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生物圈 空气 非生物 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绿色出行、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少用塑料袋等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