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院校《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院校《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叨叨游戏网
理论前沿2014年第10期 高职院校《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冯 帅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专业特点,结合工程流体力学的知识体系,将启发式教学应用于理论教学中,并积 极探索教学的新模式,包括使用多媒体教学及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使学生积极参与工程流体力学的教学与实践环节,有效提高了流 体力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程流体力学;启发式教学;教学改革;工程实例 【中图分类号】TB1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244(2014)10—200—1 水位等。枯燥的理论不好理解.但配上与专业相关的实际例子后 不但使得理论知识通俗易懂,也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更为学生毕 《工程流体力学》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 课,该课程包括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以及流体力学在工程中 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工程实际意 义,学生如果在大一的基础学习过程中能学好这门课程,就会为 后续专业课诸如《锅炉设备运行与维护》、《汽轮机设备运行与维 护》、《泵与风机》等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但在教学实践中, 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理论抽象,概念和计算较多.对高等数学知 识要求较高,非常难于学习和掌握,尤其在高职院校该课程挂科 率居高不下。笔者通过近些年给高职院校学生教授该门课的经 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流体力学方面的知识,提高教师的教 学质量和效果,特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思路。 笔者所在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高职院校.现在正 面临学校扩张规模已成而高考学生人数逐渐减少的特殊时期, 因此录取分数线逐年降低,这也意味着每年入学的新生对基础 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这种变化势必给教室的授课带来较大的 影响,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以教为主。另外,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 最大的不同是培养方向的不同,本科院校以培养理论型人才为 主,而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这也使得高职院校的教 师在授课上不能再循传统授课的老路子。 首先,要以提高学生兴趣为主,改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 学方法,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 识规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逐步提出问 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的掌握知识的教学方 法。启发,是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能够自己思考问题的答案及 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教师是主导,教学过程要 由教师来组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旨在调 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确的理解,系统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这 种教学方法,加上教师能够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能根 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用准确,清晰,简练,生动,通俗 易懂的语言讲课。比如,笔者每次教授《工程流体力学》的第一堂 课.总是会抛出几个流体力学中与生活密切先关的且有趣的小 例子,例如高尔夫球表面为什么要设计300—500个蜂巢状分布的 小凹坑,飞机是怎样升空的等等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会介绍 在流体力学史上做出卓越贡献的流体力学家,讲述他们潜心研 究的一生中的有趣的故事,例如阿基米德鉴别真假皇冠的故事, 欧拉失明后仍然坚持科研的身残志坚的故事,以此激发学生学 习的动力。 其次。在授课过程中要加大工程实例的讲解,尤其是与电厂 热能专业密切相关的实例,教学内容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例 如,在电厂中最重要的工质是水。水的压缩系数和膨胀系数都很 小,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不用考虑由于压力变化引起的体积 变化。但在电厂中某些特定情况下就必须考虑体积变化,如锅炉 启动前的水压试验、上水前也一般只允许上到汽包的最低可见 业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可谓一举三得。另外,教师在授课过 程中也要增加语言的艺术性,让枯燥的流体力学变得优美和富 有哲理,让学生在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例如在描述流体流动时可以使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 际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诗句:在讲述相对 静止的概念时可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 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第三,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合理的使用 多媒体技术也能使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述 水的表面张力一节时,通过语言描述并不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 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我国宇航员在太空教学的视频中有关 水球试验的片段,学生不仅爱看,而且看完的效果比教师花费半 个小时时间讲述好得多。但是,就《工程流体力学》这门课程而 言,多媒体技术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板书教学,二者各有利 弊。因此,教师应采取多媒体和传统板书授课有机结合的方式, 展开教学活动。当进行公式推导、习题计算等内容时,应采用板 书的教学方式。因为在教师书写板书的同时,学生有时间进行思 考,跟着教师的讲解完成对整个内容的理解。如果此时采用多媒 体课件的话,因为讲解速度过快,学生有可能跟不上教师的讲解 速度。但是在涉及到工程实际问题及一些晦涩难懂的概念时。通 过多媒体形象的展示,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 最后,在《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考核上也要适当改革,改变 传统的考试成绩占70%平时表现占30%考核模式。增加了课程实 践环节的考核。该环节主要是以教师围绕课堂内容,安排相关任 务,任务内容包括查找资料完成相关章节的深入研究,按要求完 成论文、相关实验等。此项考核占30%,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 试卷面成绩占50%。采用这种考核模式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 显增强,过关率也明显提高。教学改革与教育实践,永远是专业 教师成长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I1】吴根树,刘妍,于薇.流体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玎.北华航天工业 学院学报,2011,21(1):42—43. I2】于靖博,张文孝r李广华.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玎. 装备制造技术,2011(11):205—206. 【3】朱克勤.关于流体力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J】.力学与实践, 2002,24(5):70—71. I4】孙丽君,等.工程流体力学I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5】孙恒r朱鸿梅,舒丹.“启发一联想式”教学方法在流体力学中的 应用加.中国电力教育,0211(9:80—81. 作者简介:冯帅(19e3一),女,河北石家庄人,陕西能源职业 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热能与动力工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