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体现事件发展阶段性的叙事

体现事件发展阶段性的叙事

来源:叨叨游戏网
体现事件发展阶段性的叙事

上一讲,我们从六要素齐备的角度,将叙事由原来的三个要素,升级为七个元素,通过六要素齐备的要件,保证我们叙事的时候,能够概括的把一件事叙述完整,让读者从宏观视角,明了我们的笔下叙述的是怎样的一件事。但这样叙说出来的事件,读者只知道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事件先后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还是毫不知情。这一讲,我们在上一讲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如何将一件完整的事,转化为几个情节阶段,叙述出来,让读者了解整个事件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进程。

一、事件发展的属性

(一)事件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任何一件事,都由故事情节组成;任何一个故事情节,又由无数个动作行为组成。这些动作行为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步步相连,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水融的整体。也正是因为事件给我们带来了这种无法分割整体感受,才让我们感觉叙事的过程纷繁复杂、高深莫测,让我们对叙事学习望而却步,有同学甚至把这种难度形象地描述为:叙事之难,难于上青天。其实,任何一个复杂的综合体,都有其结构体系,如果我们了解了它的结构方法,并将其分解成若干个非常小的组成部分,逐步学习,各个击破,任何复杂的问题就转化为简单问题。叙事过程也是一样的,无论各环节链接的怎样紧密,事件整体总能按照一定的标准,由宏观到微观、逐层逐步分解成细小的结构部件。就如一座住宅楼,看似一个严丝合缝的坚固整体,但只要着眼楼门,我们就会很容易将整座大楼分成若干个单元;着眼楼板,我们就会轻而易举地将整座楼划分为一楼、二楼、三楼、四楼等等。因此,一件事,无论给我们怎样的“铁板一块”的感受,总会化解成若干个发展阶段。

1

(二)情节发展具有明显的顺序性

事件由不同的情节构成。多个情节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事件。情节的排列不是随意的——因为每个情节都对应着特定的发生时间,我们必须以这个时间的先后为标准,将它们有序排列起来,才能清晰地再现一件事的发展过程。违背了这种时间顺序,就会造成以下后果:一、情节发展违背客观规律。如记述假期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正常的叙述过程是: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装订资料,如果颠倒了就变成了:收集资料——装订资料——一整理资料,或者是:整理资料——装订资料——收集资料,第一种情况,现实生活中的人绝不会如此愚蠢,第二种情况根本无法完成。二、读者无法明白你在叙述一件什么事。例如:他打开了门,掏出钥匙,爬上了楼梯。如果调整一下顺序,我们就清清楚楚了——他爬上楼梯,掏出钥匙,打开了门。三、局部错乱,让人感觉表达缺乏条理,颠三倒四。例如:他掏出作业本,打开书包,开始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我们可以凭借经验读懂作者在叙述一件什么事,但给我们的感受是作者表达得非常混乱,似乎思维出了问题。

二、划分事件发展阶段的方法

(一)时间段变化划分法。事件在发展过程中,每个行为动作都有其发生的最小、最具体的时间,但这些时间又可以归并到一个大的时间段,根据这些时间段,就可以将事件划分为各个阶段。例如:五点半起床,六点洗脸刷牙、六点十五吃饭,七点去上学,七点四十到校,八点钟开始上课,十一点半最后一节课下课吃饭,十二点开始午睡,十三点开始上课,三点四十开始上自习,四点半放学、五点坐车回家,六点到家,开始写作业,六点半吃饭,七点开始看电视,八点写没完成的作业,九点洗漱睡觉。这里完整地记录了一天的学习生活。我们可以把这些具体时间划分到统一标准划分的时段里,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五个时段,根据具体的行为,概括不同的阶段,整体在做什么,这样事件

2

发展的先后阶段就呈现出来的了:早晨起床、洗漱吃饭上学,上午上课,中午吃饭午睡,下午上正课和自习课,晚上回家做作业、看电视、洗漱、睡觉。

(二)空间地点变化划分法。在事件发展过程中,人的一举一动都对应小的空间,但在某个阶段,人物的一系列动作都停留在一个不变的范围内,而在另一个阶段,人物的一系列动作又停留在另一个不变的范围内,我们可以根据大的空间隶属关系,将事件根据不懂空间,划分成不同的发展阶段。例如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把事件发展情节按照空间变化:家里——路上——学校——路上——家里五个地点分成五个阶段,概述先后经历的五个地点各自做了什么,便把情节分成不同的阶段。

(三)经历感受变化划分法。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经历某些情节,会生成一种感受,再经历某几个情节,又会产生新的感受.....经历在变化,感受也随之变化,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以感受为核心,将唤起相同感受的情节和由此生成的感受划分到一起,形成一个个发展阶段。如公园记事:看到鲜花盛开,嗅到鲜花芳香,听到人们的笑声,感到内心非常愉悦;看到有人摘花,有人乱扔垃圾,有人践踏草坪,内心非常气愤;制止这些行为,摘花人认错、乱丢垃圾的人将垃圾收拾干净、践踏草坪的人从芳草地上离开,内心舒畅了很多,并原谅了他们;见到刚才这些犯错误的人开始制止别人做同样的事,内心非常钦佩等等。这样,整个事件就因为先后有四种感受,故事情节自然转化为四个阶段。

(四)程序划分法。有很多事,事件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程序性。把人物的先后发生的动作回归不同的程序,就可以把故事情节分成若干阶段。例如:记述妈妈腌渍咸菜这一事件。从去市场购物到最后结束,肯定有以下程序:买菜——摘菜——洗菜——切菜——腌菜——封坛六道程序。按照程序,就可以把不同的动作纳入不同的程序中,形成事件发展的六个阶段。

3

(五)性质变化划分法。就是根据事件发展过程,描绘对象的性质变化,或者人物的行为性质变化来划分事件的发展阶段。例如叙述一个人叛变。最先讲述他如何入党,如何积极工作,“他”这个人在这个阶段性质表现为优秀的党员,行为也是正义积极的;然后被敌人、厚禄诱惑,行为开始转变,人的性质变成了不人不鬼,行为也由积极向消极转变,最后此人投敌,人物的性质转化为叛徒,行为性质转化为敌对。我们划分故事情节时,可以根据这种性质变化,将整个故事划分为几个阶段。

三.将完整故事情节划分成各阶段后的具体表达

(一)原材料准备

根据故事情节的特点,在以上五种方法当中选取一种最适合的方法,将事件划分成若干阶段,先明确每个阶段是谁在做事,然后根据人物在这个阶段中的一些列动作,归纳概括他的整体行为。例如:他打开楼门,一边哼着歌,一边爬上五楼,走到左边的门口,停住脚步,从兜里掏出钥匙,插进锁孔,打开房门,进到屋里。他先走进厕所,拧开水龙头,将手蘸了点水,打上香皂,细细搓洗起来,然后擦净两手。从厕所里出来,他径直走进书房,拉开抽屉,拿出铅笔和尺子,铺开一张巨大白纸,在上面画起图纸来。根据空间变化法分阶段,第一空间在楼道里,第二空间在厕所。第三空间在书房,行为人都是“他”,第一阶段到“进到房间里”,整个过程概括为“进家”,第二阶段到“擦干净两手”,概括为“洗手”;第三阶段到最后,概括为“画图纸”。

(二)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各阶段的顺序

第一阶段——进家;第二阶段——在卫生间洗手;第三阶段——到书房画图纸。

4

(三)运用人物、行为、时态三要素,依次对人物行为进行笼统概括性地叙述

他进了家,他在厕所洗了手;他进了书房,开始画图纸。

(四)修改语言表达用词啰嗦、重复、衔接、语感问题

他进了家门,在厕所里洗过手,就步入书房,开始画图纸来。

按照第一讲笼统概括叙事,事件叙述为:

李明辉在画图纸。

按照上二讲的六要素完整叙事标准,作者的原稿转变为:

单位的办公大楼要求提前竣工,偏巧,李明飞又是一个性子很急的人。周五一下班,他就回家画起图纸来。照他这种劲头,用不了一周时间,一份精彩的设计就会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根据第三讲的方法,将整个事件经过——“他就回家画起图纸来”分解成具体三个阶段逐一表述,明确人物行为的大致经过,这段叙述就转化成:

单位的办公大楼要求提前竣工,偏巧,李明飞又是一个性子很急的人。周五一下班, 他进了家门,在厕所里洗过手,就步入书房,开始画图纸来。照他这种劲头,用不了一周时间,一份精彩的设计就会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这样,我们就像画画一样,逐步将一件事越来越细致的呈现出来。

5

四、对应阅读题型训练

阅读某篇记叙文,根据文章内容,概述主要事件。这道题其实就是让我们阅读指定的篇目,找出中心事件的六要素,并把它以事件的形式表述出来,要求把事件的主要经过概括出来。今天训练的写作内容整体,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