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某市单中心血液透析患者的现状分析

某市单中心血液透析患者的现状分析

来源:叨叨游戏网
108・临床研究・ November 2014,Vo1.12,No.33 某市单中心血液透析患者的现状分析 唐晓飞 李瑾 许艮戈 钱光荣 (安徽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肾内科,安徽马鞍山243000) 【摘要】目的调查马鞍山市人民医院透析室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现状,指导血液透析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选择2013年10 月至12月在本院维持性透析时间>3个月的患者167例,按照性别、年龄进行分组,对血红蛋白、白蛋白、血钙磷、Kt/V值进行组间比较, 评价患者的透析质量。结果167例MHD患者中,平均血红蛋白(95.98±16.48)g,L,贫血治疗的总达标率19.8%(33/167)。白蛋白平 均水平(38.15土4.36)g/L。血钙磷乘积达标(≤55mg2/dL )者106例,占64_2%,首次透析使用临时性导管有162例,占97%,维持 性透析中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有154例,占95.87%。结论本中心患者血红蛋白、血磷水平达标率较低,Kt/V达标率较好,早期透析通 路建立以临时性导管为主,透析质量需要持续改进。 【关键词】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33—0108—02 慢性肾脏疾病进入终末期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在逐年增加,血 2.3钙磷代谢:平均血钙、血磷水平在男女之间有差异,P<0.05,按年 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重要方法之一,本研究通过临床 龄分组比较血钙、血磷水平显l示/各个年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77例患者 资料评估患者的透析效果,为血液透析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经验。 血钙达标,占46.1%,低钙血症占22. 。7冽患者血磷达标,占35.6%, I资料与方法 高磷血症占59.9%。106例患者血钙磷乘积达标(≤55 mg /dL ),占 1.1研究对象及标准:选 ̄2012年10月至12月在本透析室进行维持性血液 64.2%,按照性别分组比较达标情况, 值4.95,P<0.05,有显著差异。 透析治疗的患者167f ̄J。入选标准:①慢性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 2.4 KIN:165例患者中,Kl/v达标(≥12)者127例,占77%,其中男、 ②维持性透析时间均>3个月。③患者透析频率为2 ̄3次倜,每次4 h,血 女肚达标者47、8o例,按照性别分组进行检验, 值20.67,P<0.05,差 流量220 ̄280 mL/rnin,透析液流量500 mUmin。血液透析机为Fresenius费 异具有显著性,提示女性达标情况好于男性。按照年龄分组进行检验, 森尤斯4008S/4008B、金 ̄AK95,患者均使用一次性透析器,使用金宝 年龄组小的达标率高, .45,P>0.05,差异不具有显著 。 Polyfiux 14L(膜面积1.4 rn2,超滤系数10 mL/(h ̄mm Hg),东丽Fi】缸yzer 2.5血管通路:首次透析以临时性导管为主,其中临时性导管162例 Bl型(膜面积1.6m2,超滤系数14mL/(h咖H 。 (97%),动静脉内瘘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154 1.2研究方法:进人透析期治疗的患者均采用身份证实名登记的方 例(92%),透析导管13例(8%)。自体动静脉内瘘是MHD患者血管通 式,先制作调查表,通过查阅住院及透析病历,记录167例符合入选 路的主体。 标准的患者年龄、性别、透析龄、血管通路、实验室检查等情况,进 3讨论 行回顾性分析。年龄分组为20 ̄49岁、50~59岁、60~69岁、≥70岁四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需接受终生维持性透析治疗,给家庭和社会带 组,进行组间比较。 来沉重负担。随着透析龄的延长,慢性并发症逐渐增多并影响患者生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 活质量。 准差表示,血红蛋白、白蛋白、钙磷值、Kt/V值按照性别、年龄分 贫血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K/DOQI指南和EBPG指南均提 组,组间差异采用啦验,各自的达标率比较采用 检验,PJ ̄P<O.05为 出,肾l生贫血治疗的目标值为Hb不低于110 L[”。本组患者贫血总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标率仅19.8%,并提示性别、年龄因素不是决定MHD患者Hb达标的独 2结果 立因素。同时本组患者用药方式均为口服补铁、透析中静脉注射重组 167例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透析前血钙值、透析前血磷值见 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贫血不达标可能与铁剂不足、透析不充分、长期 表1。 微炎症状态等因素有关 。因此,应鼓励透析患者接受皮下注射重组 表1性别分组比较表 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静脉补铁治疗,提高透析充分性,可望改善贫血 达标率,提高生存率。 营养不良是MIlD患者中较常见的问题,可能与营养摄入减少、透 析消耗和不充分等因素有关,可增加感染的易患性,减缓伤口愈合, 注:按性别分组,血红蛋白值、白蛋白比较,P>O.05,差异无显 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本组以白蛋白为观察营养不良的指标,与国内报 著性。平均血钙、血磷水平在男女之间有差异,P<0.05 道 比较,白蛋白整体达标率类似,但未观察到与年龄相关。MHD患 2.1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按性别分组,P>0.05,差异无显著性。以Hb 者中低蛋白血症者的病死率、心力衰竭、心包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 ≥110 g/L作为靶目标,本组贫血治疗达标率仅19.8%(33/167),按照 显高于白蛋白水平高患者,故对于透析患者的白蛋白水平应予以重视 年龄分四个组,比较组与组之间血红蛋白达标情况,P值>0.05,各组 并定期监测。 间差异无显著性。 钙磷代谢紊乱在尿毒症患者中十分常见,以高磷血症、低钙血 2.2白蛋白:按照性别分组,P>0.05,性别之间无差异,以白蛋白≥ 症最为常见,本组血清钙、磷、钙磷乘积的达标率分别为46.1%、 35 g/L为达标,总达标率占82.6%,男性达标67例,女性达标71例,性 35.6%、64.2%,其中高磷血症占59.9% 因此,需要积极控制饮食中 别分组检验,. 值1.09,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按照年龄分四个 磷的摄入量,合理使用磷结合剂,同时加强血液透析,考虑使用血液 组, 值0.59,P>0.05,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透析滤过治疗,但要注意高血钙、严重血管的透析患者,不能使用含 2014年1 1月第12卷第33期 ・临床研究・lo9 钙的磷结合剂。 重心应该转向提高初始透析患者的内瘘使用率。 Kt/V/>1.2是目前推荐的达到透析充分的指标,本组患者女性达 综上所述,基层医院维持性透析患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和初始透 标情况好于男性,年龄对Kt/V达标情况无明显影响。Kt/V是小分子毒 析血管通路方式的选择等方面仍需改进,逐步提高本地维持性透析患 素的清除指标,反应一次透析治疗量的指标,不能反应长期透析的状 者的透析质量。 态,而且受到残余肾功能、营养状况、透析中血流量等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所以不能据此认为女性患者透析充分性好于男性,总体评估透析充分 [11 Kl]iger AS,Foley RN,Goldfrab DS,et a1.KDOQ!clinical Dractice 性的内容应包括患者全身状况、营养状态、蛋白分解代谢率及其他临 guidelines and clinical practice recommendation for anemia in 床指标等。 chronic kidney disease[J].Am J Kidney Dis,2012,62 ̄):849.859.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北京张丽红报道单中心初始 [2]黄雯,陈榘,张国娟,等.2007年北京市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达标 透析内瘘使用率较高,为30.2%,本组患者中97%的首次透析使用临 情况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0,9(5):285—287. 时性导管,差距较大。2006年K/DOQI指南要求维持性透析患者内瘘 [33]张丽红,张丽红,齐良书筹.北京市单中心初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 使用率至少为66%,本组维持性透析患者使用内瘘占92%,今后工作 使用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J靥床肾脏病杂志,2013,13(8):346-349. 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的防治体会 赵晖 李随阳 (静宁县人民医院外一科,甘肃静宁743400)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之间 收治的需行乳腺癌改良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O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进行治 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对两组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发生率方面与对 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采用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通过进行合理的切口设计、适当加压包扎及 术后持续负压引流等综合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术后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关键词】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皮瓣坏死;皮下积液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33-0109--02 乳腺癌是多发的恶性肿瘤疾病,在40 ̄60岁的女性人群中具有较 的间隙;③电刀的功率控制要适中,保证在切断Cooper筋膜时不会导 高的发病率,且近年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对女性健康造成严重的威 致脂肪液化和结痂,尽量减小功率;④术后进行皮瓣缝合时,首先在 胁。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可以有效保留乳房,术后外观效果好,减轻 受损最严重处开始缝针,将皮瓣牵引拉高,与胸壁距离1 ̄1.5 cm,再 患者心理压力,临床效果显著。但同时存在术后容易并发皮瓣坏死及 进场后续缝针,必要时需进行减张处理,减张处理以预防皮瓣张力过 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导致切口愈合延期,影响整体效果。本文选择我 高;⑤术中留置引流管,在腋下放置直径为5 mm左右,长度为50 cm 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象,对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 左右的硅胶管,共放置4~6根,放射状排列,并做好缝合固定;术后 死及皮下积液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适当加压包扎,在术后3 d解除,将引流管连接到负压吸引装置上 。 1资料与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术后7 d观察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发生情况。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之间收治的乳腺癌 1.3诊断标准:皮瓣坏死:皮瓣边缘呈现出乌白色,伴有水泡,皮肤 患者8O例。本组8O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2 ̄46岁,平均年龄34岁, 出现暗黑色不完全坏死甚至紫黑色完全坏死,坏死范围<2 cm为轻度 其中44例左乳、36例右乳;28例位于内下象限,24例位于内上象 坏死,2~5 cm为中度坏死,>5 cm为重度坏死 。 限,15例位于外下象限,13例位于外上象限。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组问比较采用 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4O例患者采用改良式乳腺癌手术进 行检验,计算资料采用 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行治疗,术中采用横梭形切口、.术后适当加压包扎、采用多根引流 2结果 管进行引流;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法治疗。所有80例患者均为单 2.1两组患者术后皮瓣坏死情况对比:观察组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 侧初发,经术后病理证实,排除严重并发基础疾病患者、心肺肾重 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要器官疾病患者,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对比无显著差异,具 表1两组患者皮瓣坏死情况对比[n(%)] 有可比性 >O.05)。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术前准备、抗炎治疗、营养支 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维持等基础治疗及专科护理。观察组采用改 良式乳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具体操作方法:①牵拉皮瓣对其进行分 注: 与对照组对比,P<0.05 离,操作过程中应避免用力过度导致真皮下毛细血管断裂受损,②术 2.2两组患者皮下积液情况对比:对照组无积液4O例,占75.O%,观察 中进行皮瓣处理,进肿瘤端厚度为3.0 mm左右,远肿瘤端应适当增 组无积液35例,占87.5%,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Y3'<0.05。 加至5.0 mm左右;肿瘤四周5.0 cm皮瓣保留真皮层,取出皮下脂肪¥ 见表2。 采用横梭形切口进行手术;皮下脂肪溢出之后,将盐水纱布推向胸壁 3讨论 侧,推开后既可有效暴露后方Cooper筋膜,可见真皮与皮下脂肪之间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虽然可以保留乳房,满足患者的外形美观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