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0年第l期 (总第342期) 商 业 经 济 SHANGYE JINCJI No.1。2010 Total No.342 【文章编号】1009-5043(2010)01—0108-03 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资源开发 与保护中的应用 邱峰,刘洪利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100048) 【摘要】计算机网络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保护和拯救那些濒临消失的人类遗迹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以已经 建成的虚拟北京十三陵景区为例,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与保护旅游资源,能够多渠道获取原始数据。解决以往存在的精确 资料获取困难、制作过程复杂、数据量大、投入成本高等问题。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简化建模。减少数据量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On Applic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 ̄in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QIU FeIlg,LIU Hong-li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 and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vaT)provides practical method for u8 to protect and to.cue the endangered human relics.Taking hte virtual scenic spot of Ming Tombs of Beijing 8s example.we employ VRT to develop nadprotcettourism res0衄胁,acquire ̄#nsl datatllroughmultiple channelsto solvethe problems:dificultin achieving accttr ̄tom8一 terislsinthepast,complicatedin completing,largein ,andllighin c0s etc.,meanwhile,we can simplifymodeling and reduce data accordingto situation. Key words:virtual realiyt tcehnology R1r),tourism re8durce8,development arm protection 一济、社会、安全、交通、环境等问题。特别是旅游黄金周期 、旅游业的发展与旅游资源的破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间。各旅游景点人满为患,旅游服务质量下降,给旅游资 成就。以入境旅游为例,2008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达到 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导致了旅游资源的巨大浪费。例 如,2007年5月2日,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 13002.74万人,是1978年的180.92万人上的约72倍,相 应的旅游外汇收入396.96亿美元是1978年2.63亿美元 发布“五一”黄金周第2号旅游信息通报显示,故宫接待 量大得惊人,达到l1.48万人次,是最大容量的2.3倍,创 年的150余倍,平均增速分别达15.3%和18.2%,显著高 实行黄金周长假制度以来的第二高值。如潮而至的游人、 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如图1所示。 铺天盖地噪音、摩肩接踵的拥挤、四处溅落的汗珠甚至痰 迹、瞬间堆积的垃圾、10多万双鞋底的反复踩踏对故宫建 筑、古树等造成了巨大的损坏,也导致了旅游满意度的降 低,同时这也体现了旅游资源的不足和我国休假制度的 不合理。 经济发展的车轮无情碾压着几千年积淀的文化。许 多具有历史价值与美学价值的古建筑,被一栋栋工业文 明的水泥框架代替。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也使一些典型历 史老城区如上海的弄堂、北京的四合院遭到破坏。各种现 图1 30年来我国入境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代化设施的建设同时改变了一些古街区或景观的外部环 数据来源:2007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国家旅游局网站 境,使其景观的整体文化、历史氛围减弱。各种自然损害 与人为的偷盗、破坏行为及修缮的不足使明十三陵风光 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和精 不再。 神需求。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但也带来了巨大的经 旅游是人类的生活需求之一,是较高品位和格调的 [收稿日期】2009—10—13 【作者简介】Y ̄'(1986-),江苏人,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信息管理。 一108.. 邱峰.刘洪利: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应用 消费方式,是精神追求和文化享乐的新型载体。经济越发 时通过细致的解说介绍,学生可以自主地学习景点的历 达、社会越进步,外出旅游在现代人们生活需求结构中的 地位就愈发突出,而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基 史文化等各类知识,该系统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了巨大作 用。此外,虚拟现实还在旅游景区管理、旅游产品设计与 础,因此旅游资源的保护亟待加强,而传统的方法维护与 改造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推销、旅政管理部门的管理与决策中发挥着许多积 极的作用。 二、虚拟现实技术与旅游业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是一项综合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应用 1.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 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旅游景区开发设计中,是一 种新的风景园林设计思维方式。旅游规划人员将一处旅 集成技术,它的出现是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传 感器技术、人机接口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交叉与综 合的结果。它利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视觉、听觉、嗅 游地的道路、建筑、景点、商业网点等大量信息建成数据 觉等各种感觉,使用户通过适当装置,自然地对虚拟现实 世界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虚拟现实技术就是用计算机 创造现实世界。 现在,旅游已经成为普通民众Et常生活的重要组成 部分。然而,旅游又受到闲暇时间、可自由支配收入、个人 健康状况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同时旅游作为一种跨空间、 跨文化的社会文化活动,自然、文化、社会、政治等客观外 在因素也经常导致个人旅游计划难以实现。主客观条件 的迫使人们追求一种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旅游感受 的方法,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 求提供了可能。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满足 人们多层次的旅游欲望提供了更多可行的方法。虚拟现 实技术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沉浸感、交互性、想象性。 该技术可以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可以实现 用户与系统的实时互动,使用户得到即时、真实的体验。 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也主要是一种身心的体验和互动,其 目的是为了获得某种愉悦或满足。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借 助头盔式显示器、数据手套、(空间定位器)以及触 觉和力反馈装置等必要外围设备和强大的计算机系统, 再通过虚拟现实编辑器的相关处理,就使得在虚拟环境 中的物体不仅具有立体感和质感(真实感),而且还能改变 其颜色、大小、光照、纹理以及不同对象物体之间的相互 关系,使用户仿佛置身于现实环境之中。把全世界的各处 风景利用上述方法开发成虚拟旅游系统就可以实现人们 足不出户就游览全世界的理想。例如首都师范大学与天 津智联中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虚拟教学实训 系统中,建设了全三维的虚拟明十三陵等北京六大景点, 实现了游客在景区内的自由漫游。 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形象地了解景区的具体布局、 建筑物的构造,例如通过多角度观察屋顶造型,更加直观 地理解重檐庑殿顶的构造方式。见图2、3分别是长陵陵 恩殿的正面和侧面效果图,可以非常清除地通过对比分 析理解庑殿顶的一条主脊、四条斜脊的主体构造结构。同 -图2虚拟复原的 一 图3虚拟复原的 长陵陵恩殿正面 长陵陵恩殿侧面 库。并变换成虚拟现实系统,然后通过虚拟现实系统人机 对话工具进入该虚拟境界,通过规划人员亲身观察和体 验,认识、判断不同主导因素作用下各种规划方案的优 劣,并辅助最终决策。例如,新建一个人造旅游景点如何 影响人们的视线、商业网点应布置在哪里最佳、污染企业 布置于何地对旅游地影响最小。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旅游开发,与传统设计方法 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在任意时间和设计的任 意阶段从任意角度、视角,通过漫游来观察和体验设计作 品,身临其境地感受空间、尺度、材料、质感甚至声音;二 是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先期技术成果的演示和论证, 可以提前发现设计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关系,发现设计中 潜在的缺陷和问题,避免建设的盲目性,从而使整个设计 更加完善;三是可以节约规划时间。提高效率,进而节约 资金和各类成本。 2.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资源保护中的应用 旅游资源,特别是那些由于各种原因将要消失的景 观,要建立详细的建筑物及景观数据库,运用现代化的手 段从不同的角度把旅游景观的资料、文物、视频等保存下 来,这样就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建立其虚拟景观,为将 来异地重建或者实现虚拟旅游奠定基础。对于已经消失 的历史景观,可以通过寻找遗存的各类信息资料,建立其 三维景象,最终建立其虚拟现实场景。 通过“虚拟明十三陵”项目,能够将十三陵数字化信 息放进计算机,通过进一步的加工和处理,制作出了十三 陵的虚拟现实仿真模型,对于尚未修复的部分陵区未来 的修缮、维护具有很大的借鉴、参照作用。图4是残存的 明裕陵遗迹,图5是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修复后的裕陵。 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图4残破的明裕 图5一 虚拟修复后的 陵方城明楼 明裕陵方城明楼 1.精确资料获取困难 制作已经消失的建筑或景观的虚拟现实场景需要获 一109— 商业经济第2010年第1期 SHANGYE JINGJI No.1,2010 得其具体的布局、位置、高程信息以及建筑样式、道路、园 建、建设数据库、程序调试、广告宣传等阶段,往往一个小 林等信息。而这些信息或已完全失传,或者只能在某些典 范围景区的构建就需要几个月乃至几年时间,即便采用 籍、方志、传记中找到一些零星记录,而这些数据信息又 几何式构图与影像式虚拟现实相结合的表现,也耗时过 是虚拟现实场景制作中不可缺少的。 长,特别是调试阶段,需要较认真细致地对每个环节作检 解决此问题只能是寻找更多的历史记录或见证人, 测,开发所耗的时间与人力成本很高。这是一些较小的景 或者保存下来的影像、图片资料,否则只有依靠制作人员 点或地方难以单独支付的,只能通过多种渠道进行 的合理想象与设计,并不断进行修改与完善。这就要求制 融资,引入各类投资商,借助多方面的力量,多来源筹集 作人员对古建园林知识有较好的掌握,或者制作过程中 资金。 有相关专业人士的指导、监督。 五、结束语 2.制作过程复杂、数据量大 任何景观虚拟现实的制作都要经历数据收集、三维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其应用潜力 建模、虚拟现实软件完成交互设计三个步骤,对模型要求 和前景广阔。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蒸蒸日上,虚拟现实 越精确所花费的人力、时间越多。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测 技术应用于旅游业,在旅游产品设计和开发、旅游景区管 量、拍摄、取证,并对原始数据进行修正和优化,繁琐的三 理、旅游院校的教学与培训、旅政管理部门的管理与 维建模也是制约其制作的严重障碍,再加上贴图与纹理 决策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的制作、后期交互设计的完成等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 只是其中一个方面。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其在旅游 物力。例如在虚拟十三陵的制作大约花费了6名专业人 也中的应用一定会更加深入和广阔。 员工作近3个月的时间才最终完成。 【参考文献】 景观原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除借助遥感扫描信息和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8中国旅游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10 现场拍摄求证外。还要借助旅游、古建筑、景观设计等方 【2】喻晓琛.虚拟现实在古村落建筑保护中的应用【J].科技广 面的力量;3dsmax和Maya是当前主流的三维建模软件, 场,2006(12) 各有优劣,要视实际需要合理选择使用。对于一些不影响 【3】牟长军,童志伟.综述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J】.装备制造 最终效果的立面可以忽略,而采用二维贴图来表现,既节 技术,2007(1) 省了工作量,又减小了数据量,如果对模型的要求精度不 【4]张安,李莉,万绪才.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J].桂 高,也可以选择采用C,oogle推出的sketchup建模。 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l1(1) 3投入成本高 【5]党保生.虚拟现实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虚拟现实旅游产品是实时的,但从构思、研发到设计 2007(4) 生严,需要经过结构设计 信息收集、信息数字化、模型构 【责任编辑:王凤娟】 (上接第79页) 控制。 定标准,属于重大操作风险事件的有18件,其中有13件 (四)加强内部控制在操作风险管理进程中无止境。商 发生于内部控制较薄弱的F分理处、B分理处、A分理处。 业银行只有不断研究操作风险事件的新情况、新特点,有 这就更进一步说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发生数量与 针对性去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不断影响和改变员工的思 内部控制好坏关系密切。导致操作风险事件的原因固然 想、素质条件,不断为信息科技系统的功能障碍保架护 多样,但是决不能忽视每一桩操作风险事件背后的内控 航,不断为外部突发事件提供更加完备的预案和启动机 薄弱问题,从而也就不能忽视相关管理部门在内部控制 制,才能赢得操作风险管理的主动和先机。 建设方面的责任问题。 【参考文献】 三、几点启示和推论 【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操作风险高度正相关。无论 【S].2007(5) 从对X支行,还是对Y支行的调查了解情况都表明,内部 【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s]_ 控制越好,越有利于减少操作风险事件,内部控制越薄 2oo6(12) 【3]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新资本协议【s].武汉:中南财经政 弱,越容易导致操作风险事件的发生。 法大学出版社,2003 (二)操作风险事件中的绝大多数能够从内控薄弱中 【4]李艳芳,季红.刍议商业银行操作风险【J].金融理论与实 寻到根据。在对x支行的访谈了解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 践,2005(9) 操作风险事件都能从内控方面不足对上号,都能从事件 【5 吉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 的背后找到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方面的措施和办法,加强 版社,2008 内部控制似乎成了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 【6]刘正良,刘厚俊.新巴塞尔协议下的操作风险与我国银行 (三)抓住操作风险管理的“牛鼻子”,是加强内部控 业改革【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2) 制建设的关键。即加强操作风险管理,首先要加强内部 【责任编辑:潘】 一l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