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带答案)
一、 读课文选段答题。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关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 )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 )。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 )。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体会作者笔下的夏天之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由静态转入动态描写,静中有动,让景物充满活力。
B.由动态转入静态描写,动中有静,把景物写活。
C.静态描写,写出月夜的美丽。
3.秋天黄昏时,作者笔下的两个很有动态感的情景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由_________到_________,能感受到太阳落山的动态过程。
1 / 18
5.文中说“明亮的月夜固然美”,下列诗句写夏天月夜的一项是( )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二、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只听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洪水涌了出来,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1.文段中画“ ”的句子是对海力布的 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海力布__________的品质。
2.用“﹏﹏”画出与小白蛇说的话相照应的语句。
2 / 18
3.文段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你觉得最不可思议的是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为什么要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许多年后,躲过灾难的乡亲们再次回到家乡,看到海力布变成的石头,他们会怎么向自已的子孙介绍海力布呢?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的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的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是说,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父亲把花生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比,说明花生没有________,却
3 / 18
________。
2.“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是父亲教育子女学习花生________的精神。
3.“我”在父亲的启发下,由落花生领悟到的做人的道理是________和________。
4.“我”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两种事物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课内短文,以及下面两则资料,完成后面的练习。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嚎。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4 / 18
资料一:
只要心存一份热爱与向往,一丘青峰一片流霞,一帘飞瀑一脉河流。都会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涌动。挺拔的大树,藏蕤的小草,芳香的泥上,美丽的田舍,都能让我们领悟到美的极致。就是清晨的一滴露珠。傍晚的一缕炊烟,山林的一声鸟鸣,村巷的一声狗吠。也觉得有韵有意。(《京郊日报》)
资料二:
《白鹭》作于1942年10月31日,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第二阶段,蒋介石发动第二次高潮。作者当时是中国党党员,任语言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以双重身份进行抗日。他说:“中国目前是最为文学的时代,善恶对立、忠奸对立异常鲜明,人性美发展到极点。人性恶也发展到极点。”所以他这个时期的杂文以爱国反奸为中心内容,赞颂爱国者的忠义。在南国优美的田野中、明净清浅的小河边。一种常见的水禽被人尊为水边隐士、江田长者的白鹭,出没其间,把乡居生活点缀得特别富有情趣。郭沫若以其特殊的观察力,对白鹭进行了热情的讴歌。
1.这个片段节选自课文《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2.第2、3、4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找到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想一想,这些句子主要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方面来描写白
5 / 18
鹭的。
4.根据上面两则资料,完成下面练习。
(1)作者通过描写白鹭,要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鹭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有名的意象。我能想到唐代诗人张志和的词句:“_________白鹭飞,_________________鳜鱼肥。”还会想到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鹏鸣翠柳,__________。”
五、 课内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chǔ chù)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yìnɡ yīnɡ)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cónɡ chónɡ),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ìnɡ xīnɡ)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在括号内划去不正确读音。
6 / 18
2.用“ ”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3.缩写下面的句子。
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__________________
4.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运用了___________修辞手法,从中体会到作者_____的心情。
5.最后一句加引号的\"鸟的天堂\"和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意思一样吗?为 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课内阅读。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
1.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改为陈述句)
7 / 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方面具体写牛郎对老牛的照看。说明了牛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阅读《父爱之舟》片段,完成练习。
父亲经常说要我念好书,最好将来到外面当个教员,所以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读初小的时候,遇上大雪天,路滑难走,父亲便背着我上学。我背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掀起扎在腰里,腰里那条极长的粉绿色丝绸汗巾可以围腰两三圈,那还是母亲出嫁时的陪嫁呢。 初小毕业时,我考取了鹅山高小。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1.片段中作者回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场景。
2.“父亲经常说要我念好书,最好将来到外面当个教员,所以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
8 / 18
“我从不缺课,不逃学”是因为_________,从我的表现中可以看出我是个_________的孩子。
3.读第1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圈出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说说从这些细节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第2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作者表达了自己有所触动的新的认识和感受。回想成长过程中令你有所触动的“第一次”经历,它又带给你什么新的认识和感受呢?试着写一写。
八、 课内阅读。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哇。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
9 / 18
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只听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洪水涌了出来,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含义。
(1)大吃一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倾盆大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是对海力布的____________描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的句子是什么描写。试着说说这处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海力布是一个怎样的人?
10 / 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课内阅读。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严厉 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须 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缚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划去文中括号内错误的词语。
2.文中对蔺相如的描写主要运用了( )
A.语言描写 B.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3.从“负荆请罪”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_________的人,廉颇是个_________的人。
11 / 18
4.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他有事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 )能拿得动的东西,( )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运不走的,就( )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任意 实在 凡是 统统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在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掠走”“搬运”“毁掉”这三个词语写出了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的破坏行径,三
12 / 18
个词语的顺序能否打乱呢?同学们众说纷纭,请你判断他们的说法,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后面打“×”。
(1)不能打乱,三个词语一步步地写出了侵略者的贪婪、无耻,还从侧面说明了圆明园很大,奇珍异宝很多。从而揭示出侵略者践踏文明的残暴面目,令人痛恨。(_______)
(2)能打乱顺序,这几个词语都体现出侵略者行径的残暴和野蛮,揭露出侵略者的罪大恶极。 (_______)
4.选文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而今,当你站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时,你会有哪些感想呢?动笔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1.即使 动人 感动 心旷神怡
2.A
3.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
13 / 18
4.夕阳斜照 夕阳西沉(夜幕降临)
5.C
二、
1.心理 舍己为人
2.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3.海力布能听懂鸟儿的议论。因为现实中人是不可能听懂鸟儿的语言的。
4.因为海力布舍弃自己的生命拯救了大家。
5.孩子们,这就是我们的英雄海力布,当初就是他在危急关头牺牲自己救了我们大家的性命。我们要世世代代记住他的恩情。
三、
1.桃 石榴 苹果 美丽的外在 很有用
2.朴实无华
3.人要做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示例)蜡烛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颗小沙粒,蜡烛是一种平凡而伟大的力量。蜡烛
14 / 18
在黑暗的时候燃起,在光明的时候熄灭,似乎太微不足道了。
(示例)向日葵,顾名思义就知道它们是向着太阳生长的植物。早晨,当太阳公公刚刚升起的时候,它们就立刻苏醒了,然后高高地仰起圆圆的脸盆迎着太阳公公!在随后的一整个白天里,它们都会笑盈盈地跟着太阳公公转,似乎根本不知道疲倦似的。这样,它们就把脸盆中的葵花子养得壮壮实实了。还有蒲公英,当它们想把孩子送到远处生活时,它们就给孩子们戴上降落伞,阵风一吹,宝宝们就随风飘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四、
1. 白鹭 郭沫若
2. 白鹭钓鱼图 白鹭晾望图 白鹭低飞图
3.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嚎。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蓑毛 流线型结构 长喙 脚
4. 爱国反奸,赞颂爱国者的忠义 西塞山前 桃花流水 一行白鹭上青天
五、
1.chǔ yīnɡ chónɡ xìnɡ
15 / 18
2.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3.我看榕树。
4. 拟人 对鸟的喜爱之情
5.不一样。带引号的是大榕树,不带引号的表示这个地方鸟多,是真的鸟的天堂。
六、
1.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
2.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对不起它。
3. 吃草 喝水 休息 晒太阳 刷洗牛身 赶牛虻 扫牛棚 对老牛照看的很周到(善待老牛)
七、
1. 父亲背我上学 父亲送我到校,替我铺好床被
2. 父亲要“我”念好书,希望“我”将来当一个教员 能够体谅父亲的艰难,并且努力学习
3.扎紧 穿 掀起 扎在
16 / 18
父亲对我学业的重视,及对我的关爱。
4.爸爸经常带我去爬山,他说爬山可以锻炼身体,视野开阔,呼吸新鲜空气。在爬山的过程的中我也放弃过,摔跤过多次,是爸爸一直在鼓励我,让我攀登最高峰。我感觉,疼爱不是溺爱,爸爸的疼爱教会了我坚强。
八、
1. 形容对发生的意外事情非常吃惊。本文指海力布听到洪水要淹没村庄的消息,很意外,很吃惊。 形容雨极大。
2. 心理 他已经下定决心,为了让乡亲们相信灾难马上来临并得救,他要牺牲自己,说出。
3.环境描写。渲染了灾难来临时的可怕景象,照应前文海力布说的话。
4.海力布是一个善良、舍己为人的人。
九、
1.严厉 必须
2.A
3. 识大体顾大局 知错就改
17 / 18
4.秦王我都不怕,不会怕廉将军。
十、
1.凡是 统统 实在 任意
2.承上启下
3. √ ×
4.对圆明园毁灭的可惜和悲痛
5.我看着圆明园的废墟,我想大声说:“唉!多好的建筑啊,现在全没了。这里曾是一所金碧辉煌的建筑,现在留下的只有几根破柱子了。”我想,那里曾是一座雕刻十分精美的小桥,现在留下的只有一堆破烂,这里缺一块砖那里缺一块砖的破桥了……这些都是谁干的?是侵略军。当时他们的武器十分先进,不费吹灰之力就闯了进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振兴中华!让他们不敢再来侵略我们。
18 /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