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布置有效的家庭作业
中心实验小学
一堂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时间毕竟是短暂的。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内容,只能是初步理解,其深度和广度都受到。这就需要适量的作业来弥补这个缺陷,促使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来加深理解以至融会贯通,并在运用知识和复习知识的过程中,使知识在头脑中留下较深的印象。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它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提高学习效益、减轻学生负担,而学生学习负担的一个主要来源是作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每个学生轻松愉快地取得学业和能力的双丰收呢?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作业的有效性。家庭作业,如果让学生感到快乐,并且能在快乐的作业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这才是成功的作业,这才是有效的作业。这才能促进我们的教学,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1.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如认真审题,先思考再动笔,尽量不涂改,画线要用直尺等。 我经常对学生说一句话“做作业要像考试一样认真对待。”
2.作业要清楚而具体。最好是以书面的形式。可以写在黑板上。在黑板上专门留出一个固定位置把作业写在上面。
3.作业要少而精。这一点很重要,两三道题,课余练一练起到巩固当天所学知识的作用就可以了。布置的作业每一题都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要学会选择,可做可不做的题应一律不布置。也就是说要练到点子上,不做机械重复的作业,所做的练习都要有代表性。
4.作业要有层次性。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布置不
同内容和难度的作业,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不然会出现吃不饱、吃不了的现象。重点放在学生易错、易混淆的地方。对掌握得不太好的内容要加强训练,针对课堂的重点、难点布置家庭作业,多做基础性的练习以便过好基础关。对后进生,就让他只做基础题。
5.重视实践性作业。那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动脑的实践性强的作业,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力和探索实践的能力。通过做作业,让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学以致用之目的。
6. 家庭作业要及时的批改和讲解。
作业如果不能及时的批阅,一方面导致学生认为老师不重视家庭作业,家庭作业可做可不做,有些学生会趁机偷懒,完任务,不认真做。另一方面学生不能及时的纠正对知识的错误认识。小学生他们的第一认识感很强,一旦在他脑海中留下错误的信息,再让他们改正是很困难的。所以老师要及时的批改学生的家庭作业。
总之,家庭作业的布置一定要灵活,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从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上灵活处理,随机应变,以练出最好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家庭作业的效益,巩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