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 毒重石制备高纯氯化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用毒重石原矿制备高纯氯化钡的方法。
2.熟悉水浴加热、搅拌反应、常温结晶、常压过滤、减压过滤和干燥等基本操作。 3.了解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钡离子的分析方法,以及氯化钡产品质量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毒重石是除重晶石外自然界中另一种含钡矿物,主要组成是BaCO3,局部富集钡解石,以及炭质,绢云母、黄铁矿、闪锌矿、重晶石、莹石、方解石、石英、钡白云白、白云石、菱镁矿及胶磷矿等。
在一定温度、一定反应条件下,盐酸同毒重石进行反应,使毒重石中的钡、锶、钙、镁、铁及其他杂质组分转化为相应的离子形式。主要反应过程为:
BaCO3 + 2HCl = BaCl2 + CO2↑ + H2O
BaCa(CO3)2 + 4HCl = BaCl2 + CaCl2 + 2H2O + 2CO2↑ BaMg(CO3)2 + 4HCl = BaCl2 + MgCl2 + 2H2O + 2CO2↑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
毒重石被盐酸浸取的溶液含有大量的杂质如钙、镁、锶、铁、硫杂质。当pH = 1时,加入氧化剂H2O2可以将Fe2+ 氧化成Fe3+,在pH ≥ 3.2时即可水解将铁除去。在pH ≥5.2时可除铝。根据氢氧化钙、氢氧化锶、氢氧化钡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不同而分离钙、镁。利用草酸钙、草酸锶与草酸钡的溶度积不同,使钙、锶沉淀而钡最大量留在溶液中。
结晶后的粗氯化钡主要杂质是钙、锶、钾、钠,采用重结晶法提纯成本偏高,并且杂质含量过高。利用BaCl2·2H2O不溶于乙醇,CaCl2、SrCl2、NaCl、KCl等能溶或微溶于乙醇中的特点,本实验用有机溶剂析出法将粗氯化钡精制得高纯氯化钡。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 1.仪器
抽滤瓶,布氏漏斗,锥形瓶(50、100、200、250、500 mL),蒸发皿,量筒,移液管,烧杯,三口烧瓶,台秤,水浴锅,吸量管,比色管,超级恒温水浴,恒温磁力搅拌器,红外线干燥箱,分析天平,pH计,电动搅拌机。
2.试剂
毒重石矿粉,HCl,K2Cr2O7,NaOH,乙醇(95%),溴甲酚绿,醋酸,醋酸铵,氨水,氯化氨,乙酸铵,双氧水,EDTA,草酸。
四、实验步骤
安全预防:毒重石与盐酸溶液反应激烈,反应应在通风橱内进行,应边加毒重石边加盐酸溶液进行搅拌反应。钡盐产品属剧毒物质,实验操作过程应带手套,避免入口。
1.盐酸浸取
称取120~240目的毒重石富矿12.0 g,缓慢加入盛有15%工业盐酸60 mL的贮槽内,
-
缓慢升温到50 ℃,然后加入三口烧瓶内,置于水浴锅中,在50 ℃下和450 r·min1搅拌强度下反应2 h,过滤。(注:反应完后测溶液中钡的含量,以便下一步选择草酸的用量)。
2.溶液中钡离子含量的测定
采用间接酸碱滴定法快速测定溶液中钡离子含量。实验方法如下:将过滤后的反应溶液收集于100 mL容量瓶中,冷却后用水定容并摇匀,准确移取10.00 mL含钡离子溶液于250
-1
mL锥形瓶中,加入0.02500 mol·LNa2CrO4标准溶液25.00 mL,用水稀至约100 mL,加入
5滴0.1%溴甲酚绿指示剂,用0.1 mol·L1 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由绿色变为亮黄色即为终点,同时进行空白滴定,由空白和试液所消耗的滴定剂体积之差即可求出钡含量。
-
w(Ba2+)=
c(V0−V)×
137.331000
10.00/100.00
式中:w(Ba2+)—浸取液中Ba2+的质量,g;
-
c —HCl标准溶液浓度,mol·L1;
V0 —滴定空白消耗的HCl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滴定试样时消耗的HCl标准溶液的体积,mL; 137.33—钡的相对原子质量; 10.00/100.00—试液分取比例。 3.浸取液的净化
选用1﹕3的氨水作中和剂,加入少量的H2O2,然后再用1﹕3的氨水调节pH值为7~8,
-
并在50℃左右搅拌15 min,滤出由杂质生成的沉淀,用200 g·L1 NaOH调节滤液的pH大于12.5(使用NaOH作为沉淀剂,其用量不小于钙的化学计量的140%),并在80℃左右搅拌数
-1
分钟,滤出沉淀,加入1.0 mol·L草酸沉淀余液中的钙、锶(草酸的加入量根据草酸钡溶度积来确定)。
4.净化液的结晶与烘干
将净化液用少量盐酸酸化为pH = 2,然后进行蒸发浓缩,有大量析盐出现并有轻微“跳溅”现象时为终点(失水80%左右,估计比重约为1.24),冷析至室温,滤出析盐,选用30℃饱和氯化钡溶液洗涤BaCl2析盐。母液返回下轮蒸发。
5.粗BaCl2·2H2O晶体精制
将粗BaCl2·2H2O晶体配成饱和氯化钡溶液,用少量盐酸酸化为pH = 4,加入约0.6倍于饱和氯化钡溶液体积的95%乙醇,过滤沉淀用95%乙醇洗涤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加温到85℃并保温3~4 h,即得到高纯度BaCl2·2H2O。
6.产品质量分析
准确称量约7 g左右试样,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移入5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干过滤,弃去10 mL前滤液。用移液管移取50 mL滤液,置于400 mL烧杯中,加5 mL盐酸溶液, 100 mL水和15 mL重铬酸钾溶液,加热煮沸试液,在微沸状态下一边搅拌一边缓慢滴加10 mL乙酸铵溶液(3~4 min内滴完),保温5 min,继续在微沸状态下一边搅拌一边滴加 5 mL氨水(2~3 min内滴完)。在约80℃的水浴中静置30 min后,取出,迅速冷却至室温,用已于130~135℃下烘至恒重的玻璃砂坩埚抽滤,用含少量氨水的蒸馏水(pH为7~8)洗涤沉淀至无氯离子反应(用银溶液检查),将玻璃砂坩埚和沉淀于130~135℃下烘至恒重。可用下式测定氯化钡的含量。
w%=
0.92(m2−m1)
×100
m⋅V/500
式中: w%—氯化钡(BaCl2·2H2O)的质量分数;
m1—玻璃砂坩埚的质量,g;
m2—铬酸钡沉淀与玻璃砂坩埚的质量,g; m—试料的量,g;
V—被测试液的体积,mL;
0.92—铬酸钡(BaCrO4)换算成氯化钡(BaCl2·2H2O)的系数。 五、思考题
1.本实验中盐酸浸取的反应条件是如何确定的?
2.在浸取液净化时,加入草酸量的计算以什么为依据,如何计算?
3.为什么在浸取液净化除铁时要用氨水作中和剂而不用NaOH?蒸发浓缩时是否需要搅拌?
参考文献
[1] 雷永林,霍冀川,王海滨,等. 试剂级氯化钡的制备新工艺[J]. 无机盐工业,2006,38(5):9-12 [2] 雷永林,霍冀川,王海滨,等. 氯化钡废液联产氢氧化钙和氯化钡[J]. 化工环保,2006,26(3):231-234 [3] GB/T-1617-2002—工业氯化钡
(雷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