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卷第3期 哈尔滨学院学报 VoIJ 33 No.3 2012年3月 J0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MaF.2O12 [文章编号]1004--5856(2012)O3—0074—03 论薛宝钗的美与世俗的双重性 薛 琳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曲阜 273165) [摘 要]《红楼梦》作为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塑造了三百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其中形象 最为复杂、最为丰满的莫过于薛宝钗。圆融大度、温婉和平的宝姐姐是封建社会典型的淑女形象,同时, 薛宝钗的会做人,纵然是免不了给人留下虚伪与矫揉造作的世俗性。她的命运终究是不幸的,最终以孤 独终老的悲剧结局。 [关键词】薛宝钗;美与世俗;双重性 [中图分类号】106 [文献标识码】A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艺术高 淡妆素服之下蕴含着的一种自然如流水之美: 峰,书中不仅对当时社会的全貌进行了清晰而 “蜜合色的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线的坎肩儿, 透彻的描写,而且塑造了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 葱黄绫子棉裙,一色儿半新不旧的,看去不见奢 人物形象。薛宝钗便是其中之一,她很难让人 华,惟觉雅淡。”(第八回)就连薛姨妈也说她: 一语定案,就像她的出场一样,曹雪芹定是费掉 “宝丫头古怪着呢,他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 许多工夫,才让她百转千回的登场,与林黛玉在 的。”(第八回)宝钗自己也说:“你看我从头至 开卷部分低调的进入贾府相反,薛宝钗的进京 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第五十七回)并且“最 可谓轰天动地,其兄薛蟠一挥手便是一条人命, 怕熏香,好好儿的衣裳,为什么熏他?”(第八 然而小说中却写薛宝钗本人似乎对此“全然不 回)在她身上看不到半点的奢华,倒是淡雅多 知”。就这样,宝钗就像投入平静湖泊中的一 些,若是将她的这身装扮同她那个“丰年好大 枚石子,打破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两小无猜 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薛家大家族的富贵背景 的平衡与宁静。 联系起来。对比反差效果极强。薛宝钗就是这 样一个素淡宁静的女子,从曹雪芹的笔下这些 一、淡极始知花更艳:宝钗之美 看似无心闲笔,但实则精心刻画的描绘中就不 在第八回中,书中有对薛宝钗的形象的正 难窥见她性格中从容淡雅的一面。 面描写,“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 不仅是容貌美丽,薛宝钗也是大观园中博 眼如水杏”。且众人对她的评价是“绝色人 学聪慧的一位才女。在书中第四回中写道: 物”,可见出她的美丽。当然,在大观园中,那 “当时他父亲在日极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 个一路“分花拂柳”而来的黛玉无疑是无法媲 之乃兄竟高十倍。”可知宝钗的父母是打算把 美,但是相对于“娇袭一身之病”的病态美来 她培养成“才人赞善”入宫任职的,对她的教养 说,宝钗的健康美又要在其之上更胜一筹,是在 定是必不可少。甲戌本批注中也指出她:“知 [收稿日期】201l一1O一21 [作者简介】薛 琳(1987一),女,山东日照人,20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古代文学明清小说研究。 第3期 薛琳:论薛宝钗的美与世俗的双重性 75 命知身,识理识性,博学不杂,庶可称为佳人。” 在大观园中,黛玉是众人公认的才女,她的诗哀 伤婉转,情浓意深,纵观园内,能与之相媲美的 就只有宝钗了,宝钗的诗雍容大气,格韵俱远。 如《白海棠咏》: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 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彻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 熟,她想要紧紧地抓住这个救命草般的宝玉,其 一就是为了实现封建社会中所谓的夫贵妻荣的 世俗理想,另一方面,是为了给养育了自己几十 年的家族寻找一个强大的依靠。 在那个封建社会的时代里,女子的最高价值 就是“夫有治国才,妻有停机德”,这个道理博学 多才的宝钗了然于心,于是在她待选失利之后她 就看好了宝玉,将成为宝二奶奶作为实现自己人 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在庚辰双行夹批里就写到:“宝钗诗全是 自写身份,讽刺时事,只以品行为先,才技为末, 纤巧流荡之词,绮靡浓艳之语一洗皆尽。非不 能也,屑而不为也,最恨近日小说中一百美人诗 词语气只得一个艳稿。”这首诗是薛宝钗的自 我真实写照,“珍重芳姿昼掩门”的宝钗是志趣 高沽的,“淡极始知花更艳”,正是宝钗自己的 写照。“欲偿自帝凭清洁”更是直抒胸臆,以自 己清洁自厉的品质报偿白海棠的美好,正如庚 辰双方行夹批里言“看他收到自己身上来,是 何等身份”。厌弃世俗的污浊,独自徜徉着,过 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偏好一种天然去雕饰,清水 出芙蓉的美,其对白海棠的歌咏也恰恰体现了 她这一特点,闭门谢客的宝钗只手提瓮浇花,过 着高人隐士一般的生活。难怪曹雪芹都说她是 “任是无情也动人”,外人看似隐士般无聊的人 生,在宝钗的心中,其实更为丰富。 二、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宝钗 之世俗 诚然,宝钗有动人的美,同时,她又存在世 俗性的一面。她毕竟生活在俗世,而且生在 “珍珠如土金如铁”的皇商世家薛家。商场上 的勾心斗角、待价而沽仍对宝钗产生了不小的 影响。具有深厚儒家文化底蕴的宝钗在处事方 面也深受中庸思想的影响,又加之幼年失怙,兄 长不成器,家中无男丁可支撑的残酷现实使她 不得不肩负起家庭的重任。年少小宝钗要学会 坚强,甚至是坚忍,这就使她日后处世为人方面 总是以理克情,严格审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她 将自己放入封建社会淑女的格局中,为的是维 护自己及其家族的尊严,为的是延续日趋衰落 的大家族,为此她任自己成为一个无情的冷美 人,然后让自己在世俗的纷繁中变得冷静和成 生价值和家族职责的重要目标,毕竟贾家既是四 大家族之首,又是皇上宠妃的娘家,不管从经济 还是政治势力来说,都是不可小看的。就这样, 她不仅费尽心机地谋求贾府上下几乎所有人的 好感与支持,更要取得封建婚姻的合法性。贾府 的最高统治者贾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尤其 是在宝玉的婚姻问题上也掌握着决定权,所以宝 钗更是下足工夫,投其所好。平素里贾母就非常 喜欢宝钗,认为她是一个“德、容、言、工”兼备的 典范,在第二十二回中,更让贾母越来越喜欢她, 贾母给宝钗做生日,“贾母因问宝钗爱听何戏,爱 吃何物。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之人,喜热闹戏文, 爱吃甜烂之物,便总依贾母素喜者说了一遍,贾 母更是欢喜”。吃过饭点戏时,“贾母一面先叫 宝钗点,宝钗推让一遍,无法,只得点了一出《西 游记》。贾母自然欢喜”。 又如,当着众人,宝钗说:“凤丫头凭他怎 么巧,再巧也巧不过老太太去”,一句话,奉承 了贾家两个掌权者。在元妃省亲时,她看见宝 玉的诗中有“绿玉”二字,便告诉宝玉说:“她因 不喜欢‘红香绿玉’四字,改了‘怡红快绿’。你 这会子偏用这两个字。岂不是有意与她争驰 了?”(第十八回)因元春不喜“绿玉”,她便告诉 宝玉改成“绿蜡”,可见,宝钗随时都有留意着 他人,尤其是在上者的言行和心意。在帮助探 春理家的时候,她善于运用一些小恩小惠来笼 络下人,对他们“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全家上 下不管是老婆子还是仆妇们都异常喜欢她,就 连全府上下都讨厌的赵姨娘也是称赞道:“怨 不得别人都说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如今 看起来,果然不错。”在姊妹之间,她往往对姊 妹贴心备至,主动照顾湘云和关心岫烟,满足香 菱进园居住的愿望,也一直保护被夏金桂 的香菱,对黛玉则是更加关心:她先是“兰言解 疑癖”(第四十二回),进行教导,借着在众人面 76 哈尔滨学院学报 2Ol2年 前多次称赞黛玉的“雅谑”,又借问病为由送其 她的作为,其实没有自己自由的选择,她只 燕窝,终于使黛玉认错,并掏出一颗赤诚之心。 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家庭的服从者。在那个时 当然,薛宝钗的会做人,纵然也免不了给人留下 代,她自是有才华的,却被教育认为女子读书无 虚伪与矫揉造作的世俗性。 用,香菱和湘云谈诗,她说道:“一个女孩儿家, 三、金簪雪里埋:宝钗双重性之悲剧 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 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她也熟悉戏曲的创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 作,确认为这些淫词巧句是不能为端庄淑女所 金簪雪里埋。”在这几句判词作者很明显在借 知的,因而委婉地批评宝琴的咏古诗;她像任何 用乐羊子妻的典故来称颂薛宝钗的贤德。宝钗 人一样希望有美好的生活,但当母亲为了贾府 代表着那个时代中典型的标准淑女形象,红楼 的权势而把她嫁给痴痴傻傻的宝玉时,只因母 中的宝钗“罕言寡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 亲告诉她已经应承了,也就只有流泪接受。知 云守拙”,这种性格特征归结到一点便是儒家 道最后宝玉出家,她的悲剧达到了顶峰,即使在 所倡导的“中庸之道”。出身豪富的薛宝钗,聪 这时,她依然是不能由着本性而为的。王夫人 敏颖慧,她对于“中庸之道”不仅在理论上精 说:“看着宝钗虽是痛苦,她端庄样一点不走, 通,又善于身体力行。所以在处理和应付各种 却到来劝我,这真真难得啊!”可想想宝钗如此 相互交错的复杂关系中,她充分表现出她的不 人物,又还这样年轻,此时想起自己的一生将如 卑不亢,礼让周到,适可而止。说不得善、说不 何结束,她的痛苦决不在黛玉焚稿之下。 得恶、说不得贤、说不得愚的薛宝钗是那个特殊 [参考 文 献】 的社会背景下造就出来的典型人物。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薛宝钗就是依靠着美与世俗的双重性,周旋 2006. 在荣国府那样复杂的环境里,和周围上下老幼, [2]吕启祥.红楼梦寻味录[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 无不相处的八面玲珑,十分得人心,在她美丽的 社,2001. 容颜下,还藏着一个完全失去了自我和幸福感的 [3]张国星.胡适、鲁迅、王国维解读《红楼梦》[M].辽 心灵。特别是结婚夫人那样热闹的场面,更是衬 海出版社,2001. [4]朱一玄.红楼梦人物谱[M].百花文艺出版社, 托出她心灵中的孤寂,在场面上,有细乐迎出去, 1986. 有十二宫灯排着进来,只是要借助林黛玉的丫鬟 [5]周书文.红楼梦的艺术世界书目[M].文献出版社, 雪雁,才完成了宝钗的出嫁。但当贾宝玉揭开了 1990. 盖头发现不是自己13思夜想的林妹妹,而是自己 【6]王士超.红楼梦诗词鉴赏辞典[M].呼和浩特:内蒙 并不喜爱的宝姐姐时,终于又犯病糊涂起来。这 古人民出版社,2001. 给宝钗无疑是一巨大的打击,但是,薛宝钗凭借 [7]江西大学.红楼梦诗词译释[M].南昌:江西人民出 着她那敦厚温柔的文化底蕴,硬是承受了这一打 版社,1979. 击,并正式当起了宝二奶奶。 [8]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三联书店,1983. 责任编辑:张新潮 On the Beauty and Secularity in XUE Bao.chai Personality XUE Lin (Qufu Normal University,Qufu 273165,China) Abstract:As the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society。‘‘A Dream in Red Mansions”creates more than 300 lifelike characters.Among them,the most complicated character is XUE Bao— chai.Being generous and gentle,Bao—chai has been considered to be a typical gentlewoman of Chinese feudal society.At the same time.h r sleekness also made a false and artiifcial impres— sion on readers.She lives a lonely life eventually which is a tragedy. Key words:XUE Bao・chai;beauty and secularity;double-faced personality.